高中生物 5.3 细胞呼吸课时练4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564598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5.3 细胞呼吸课时练4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 5.3 细胞呼吸课时练4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 5.3 细胞呼吸课时练4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 5.3 细胞呼吸课时练4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5.3 细胞呼吸课时练4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5.3 细胞呼吸课时练4 新人教版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5.3 细胞呼吸课时练一、单选题1. 测定下列哪一项,可简便而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A有无酒精生成 B有无水生成 C有无有机物消耗 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2. 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A酒精+O2丙酮酸细胞溶胶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CH+O2H2O线粒体内膜 DH2OO2+H 类囊体膜3.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使有机物的消耗降到最低B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

2、的厌氧呼吸C从山脚登上山顶,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D水稻根部主要进行厌氧呼吸,以适应缺氧环境4. 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线粒体 核糖体 细胞溶胶 ADP A和 B和 C和 D和5. 水果储藏保鲜时,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是A低O2、高CO2、零上低温B低CO2、高O2、零下低温C无O2、高CO2、零上低温D低O2、无CO2、零下低温6. 下列有关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相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有从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B都有有机物的氧化

3、分解 C都有能量释放,并有ATP 的生成 D分解产物中都有CO27.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8. 请据右上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9. 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实质是 A.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生物体内进行能量的转移和利用C.进行ADP和ATP的转换 D.分解有机物和释放能量10. 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

4、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需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需氧呼吸,不能进行厌氧呼吸C.需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厌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需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11. 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下列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细胞制备物,保温一定时间后,能产生 CO2的是A.葡萄糖细胞膜已经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 C.丙酮酸核糖体 D.丙酮酸内质网12. 需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 A.ATP B.H2O和CO2 C.H2O和丙酮酸 D.乳酸和ATP 二、实验题13. 下图是测定种子呼吸作用的装置。锥形瓶中有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小烧杯内装20的N

5、aOH溶液。整个装置密封,放在20恒温环境中,打开活塞T,使U形管两侧液面平衡后关闭T并开始计时。(1)一段时间后,U形管两侧液面如何变化? 。(2)U形管中液柱每小时移动的平均距离可代表 的相对值,记为a。(3)若用此装置继续测定单位质量的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需要另设一装置:将小烧杯内的NaOH溶液换为 ,其他条件不变。(4)在新增装置中,如果U形管右侧液柱每小时下降b,则每小时CO2释放量可表示为 ,CO2O2的比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三、简答题14. 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

6、5水浴中,10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右表所示:实验时间/分液滴移动距离/mm1001532.52065251003013035162.5(1)图中 X 处所用的化学药品是_。10min后软管夹关闭,液滴将向_方向移动。(2)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在20min30min时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_mm3/min。(3)该小组同学认为如将 X 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 N2 即可测定果蝇幼虫厌氧呼吸速率,你认为他们实验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并说出你的理由:_。(4)有同学认为应该增设对照实验,请利用此装置设置一对照实验:_。答案一、单选题1. D2. C3. B4. C5. A6. D7. A8. C9. D10. A11. A12. A二、实验题13. (1)右侧液面升高 (2)呼吸速率(3)清水 (4)a+b 大于三、简答题14. 1)NaOH 左(2)6.5(3)不合理,果蝇无氧呼吸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2分)(4)将活的果蝇换成死的果蝇,其他条件保持不变(2分)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