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闲散青少年指的是街道.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575277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闲散青少年指的是街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区闲散青少年指的是街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区闲散青少年指的是街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区闲散青少年指的是街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区闲散青少年指的是街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闲散青少年指的是街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闲散青少年指的是街道.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我县社区闲散青少年基本状况。我县共有社区闲散青少年455名。基本状况如下:1、性别比例男性偏高。男性353人,占77.5%,女性102人,占22.5%。性别比例接近3.5:1。其中,从辍学情况看,男性27人,女性5人;从失业状况看,男性193人,女性57人;从不良行为记录看,男性34人,女性2人。2、大部分居住在各乡镇。乡镇青少年427人,占93.9%,街道社区青少年28人,占6.1%。3、接受教育程度偏低。小学学历的32人,占7%;初中学历的177人,占39%;中专及高中学历的210人,占46%;大专以上学历36人,占8%。4、政治面貌以群众居多。党员6人,占1.4%;团员187人,占4

2、1%;群众262人,占57.6%。5、家庭教育存在一定问题。暴力型6人,占1.3%;民主型124人,占27%;严厉型185人,占41%;放纵型140人,占30%。6、家庭监管不到位。失去监护人51人,占11%,有监护人404人,占89%。7、从不良行为记录看以打架斗殴、强索财务、夜不归宿、与不良青年结群为主。36名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中,从年龄分布看,1416岁3人,占8.3%,16-18岁4人,占11.1%,18岁以上的29人,占80.6%。不良行为记录者有三个明显特点:违法犯罪形式多样化、低龄化;学历层次低。8、对就业的要求和标准较高。78%的调查对象愿意从事稳定、收入高、有地位、有权力的工作

3、。选择工作要求月收入在800-1200元之间的有168人,占37%,1200-2000元的160人,占35%,2000-3000元的104人,占23%。9、极少部分身体残疾。身体健康的448人,占98%;身体残疾的5人,占1.3%;有精神性疾病的2人,占0.7%。三、我县社区闲散青少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一)自身方面1、理想信念淡化。通过座谈了解到,大部分社区闲散青少年缺乏理想信念,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态度消极,对人生没有规划,对未来缺少追求。生活在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家庭条件较好的青少年,缺乏就业热情,就业要求高,没有合适的工作就在家中上网聊天,或与朋友一起无所事事地“混日

4、子”,依靠父母供给日常消费,属于典型的“啃老族”。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淡漠,认为身边的人和事与自己无关,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无动于衷,不愿意主动掌握就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2、法制观念淡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守法意识不强。有不良记录的社区闲散青少年36人,大部分因打架斗殴、偷窃、夜不归宿等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罚,主要原因在于不学法、不懂法。二是维权意识不强。大部分在私企工作过的青年,因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法律知识掌握不够,遇到涉及劳动保护、“三险”缴纳等问题时,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解决,导致经常失业。3、就业能力偏低,就业观念保守。社会闲散青少年学历普遍偏低,掌握就业技能较少,也有部分

5、青少年盲目追求学历教育,参加过电大、夜大的学习,但所学专业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就业受到限制,只能选择工作收入低、稳定性差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学历、技能等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形式更加严峻。青年的就业观念保守,不愿意从事挑战性高、竞争压力大的工作。有过工作经历的青年多数从事简单、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其中男青年多数是驾驶员或保安,女青年多数从事餐饮、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工作。总体看来,社区闲散青少年选择外出打工的多,选择自主创业的极少。4、存在依赖思想。如檀营、太师屯、溪翁庄、十里堡等乡镇,在城市建设或小城镇开发、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存在农民转非、占用土地及劳动力安置等问题,当地青年不急于自己找工

6、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政府解决就业的思想。(二)家庭方面1、家庭结构不完整。据问卷调查统计,全县闲散青少年中56人处于问题家庭中,占总人数的12%,包括有不良记录的青少年22人。座谈中也了解到,很多青少年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有16%的家庭父母处于长期分居状态,重组家庭13%,父母双亡的3%,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由祖父母看管的“留守”青少年48%。家庭不和谐、父母离异或对子女缺少爱抚和管教等原因,不利于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发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他们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也产生了消极影响。2、家庭教育功能缺失。我县社会闲散青少年父母文化层次偏低,受过小学、初中文化教育的占67%,高中以上的占21%,12

7、%左右的家长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文化程度较低,影响了父母对家庭教育的认知能力,很多家长教育方式不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有过于溺爱、言听计从的,孩子产生了过度依赖心理,缺乏上进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有非打即骂的,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不履行教育监管的义务。大部分“留守”青少年的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过问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导致了部分青少年行为散漫、放任自流。(三)社会方面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青少年接触、了解社会的途径越来越多,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会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电影、电视、互联网中传播的

8、一些暴力、淫秽等不良信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很容易被青少年盲目接受和模仿,进而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想和风气的存在,以及港台剧、韩剧中主人公“灰姑娘”的神话,也影响到青少年不考虑自身条件,片面追求高收入、高福利工作,不愿意从事服务性工作或参加体力劳动,处于长期在家待业的状态。2、用人单位门槛较高。在座谈中了解到,部分青少年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是从岗位实际需要招聘员工,而是侧重对学历和工作经验的要求,求职者即使具备从业条件,受到招聘条件的限制也无法谋取到合适的岗位。四、关于加强对我县社区闲散青少年管理和服务的几点建议。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高

9、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社区闲散青少年是一种社会现象,解决他们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党和政府共同关注,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社会闲散青少年又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需要整合社会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共同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六点建议:1、建立全县社区闲散青少年状况动态信息库。在目前已基本完成的信息库基础上,依靠各乡镇、街道社区干部、综治办、团委和派出所的力量,定期开展调查,掌握社区闲散青少年群体的基本状况和个体的详细档案,建立全面准确的数据库,定期更新,做到人员底数清、家庭情况清、心理特征清、当前状况清。同时,结合调查结果,查找和排查

10、苗头性信息,为青少年服务、管理以及违反犯罪趋势作出预警预告,提高工作的前瞻性。2、加强正面教育,促进社区闲散青少年健康成长。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角度形成合力,对社区闲散青少年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一是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采取专题讲座、文体活动、志愿服务、道德评议等形式,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加强法制教育。积极发挥县预防办、未委会、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的职能作用,形成全社会关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依托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和法制教育阵地等资源,深入开展“两法一条例”和其他重要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学法、

11、知法、守法,也要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是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家长要履行保障子女受教育的义务,学校要重视“双差生”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进一步防止青少年失学、失管。3、建立专业志愿者队伍,协助管理社区闲散青少年。由各乡镇、街道招募法律、心理、教育、医疗等方面人士组成专业志愿者队伍,密切配合社区和家庭,做好青少年教育、咨询、服务等工作。在“社区青少年零犯罪计划”中发挥志愿者作用,密切关注社区闲散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动向,及时主动制止和纠正不良倾向,进一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开展志愿者“一对一”、“多助一”帮教活动,做好对罪错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指导、培训和心理咨询工作。同时

12、,加大爱心助残志愿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助残助困工作。4、高度重视父母教育,努力构建和谐家庭。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应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党委、政府应责成相关部门联合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整合教育资源,依托社区、农村的成人学校、村民学校等阵地,定期举办亲子教育、家教学校,并利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在社会广泛推动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在全县大力开展“创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密云”活动,开展尊老爱幼、夫妻和睦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增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督促父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温暖、和谐

13、的家庭氛围。5、加大就业培训和指导,帮助青少年增强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各级党委、政府应对社会闲散青少年就业、求学问题给予充分关注和重视并制定相应措施,如:出台就业、创业相关扶持政策、设立青少年发展专项基金等。劳动、教育、工商、团组织要面向社区闲散青少年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服务,提高青年就业与再就业的能力,转变青年就业观念,鼓励并帮助有志青年自主创业。特别是结合我县新农村建设,鼓励和引导青年消除“依赖”、“等靠”的思想,立足本地实际,投资发展种养殖业、民俗旅游等项目,以创业带动就业。各乡镇政府应为这部分创业青年提供简化审批手续、小额贷款、政策性资金补助、减免税、技术扶持等多方面的帮助。6、大力弘扬青少年中的各类优秀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强化正面的教育引导。各级团组织要围绕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仪、积极有作为等内容开展优秀青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一批青少年身边可学、可比的先进典型,并加大宣传力度,在广大社区闲散青少年中倡导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意识,引导他们尽快成长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