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优化训练 语文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600288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优化训练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优化训练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优化训练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优化训练 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优化训练 语文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5课诗词五首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挂罥(ju) 塘坳(o) 羌管(qing) 千嶂里(zhng)B.怒号(ho) 再少(sho) 鸡豚() 三重茅(chng)C.蕲水(q) 突兀() 鸡黍(sh) 俄顷()D.丧乱(sng) 大庇() 布衾(qn) 场圃()解析:此题考查字形及注音。B项中“号”应读“ho”,“少”应读“sho”。答案:B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还来就菊花把酒话桑麻燕然未勒归无计秋天漠漠向昏黑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积累。答案:靠近 端着 刻 渐近,靠近3.用“/”画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谁道人生无再少(3)塞下秋

2、来风景异(4)邀我至田家解析:划分节奏应按诗句的意思。答案:(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谁道人生/无再少(3)塞下秋来/风景异(4)邀我/至田家4.在横线上填写名句。(1)渔家傲中作者描写抒发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博大胸襟和理想的句子是:_,_,_!(3)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美景的诗句是_,_。(4)游山西村中给我们留下的富有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5)渔家傲中有一句是从王维的诗“长河落日圆”中衍化而来的,这句是_,_。浣溪沙中抒发作者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解析:对名句的考查。在背诵的基础上准确记忆,不能

3、和别的名句混淆,也不能写错字和别字。答案:(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3)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5)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填写横线上的诗句。解析:此题考查默写。注意柳暗花明的“暗”不能写成“岸”。参考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6.“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4、豚”描写农家什么时候的什么情景?表达了农家怎样的性格和感情?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参考答案:农家丰收之后过节时的情景。表达了农家朴实、厚道和殷勤好客的性格。7.“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要联系诗人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思想来回答。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主人殷勤招待的留恋,人还没有离开,就惦记着以后还要来,真是情谊绵绵。(二)(2010南京模拟,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渡桑干 刘 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8.诗中的“霜”有哪些含义?解析:本题的解答要结合诗歌所表现出的情感去理解。参考答

5、案:是“年”的代称,“十霜”表明作者客居时间之长。点明诱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季节。以秋霜的冷清、肃杀象征着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和压抑。 9.前人认为“此诗曲写其客中怀抱”。作者的“客中怀抱”是什么?又是如何“曲写”的?请作简要分析。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语句的理解和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对“客中怀抱”一句的理解要抓住“客”字理解,诗人久居在外,必定有返乡之念,以此为答题思路即可。参考答案:渴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咸阳。就在作者归心似箭之时,却又无缘无故渡过桑于河,要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此时作者回望来路,竟然觉得久客的并州好像是自己的故乡。这就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思念。(或:如果把“更渡”理解成作

6、者的回乡之“渡”,只要扣住作者回乡途中竟觉得客居十年的并州就像故乡一样让人留恋这一感情上的矛盾作答,亦可。)二、语言运用10.(2010龙岩模拟,3)请根据语境,续写一个句子。教室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教室的前面挂着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播种知识的沃土;_。10.解析:续写句子要根据前后语句的内容及句型特点,与它们保持一致才能达到整个语段的连贯。本题的前面两个句子的基本结构特点是,先介绍教师中的某个事物,然后诠释这个事物与教师辛勤授课之间的关系。符合这个要求即可。答案示例:教室的墙上贴着奖状,不,那不是奖状,是同学们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3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