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物理二轮 专题训练18 力学实验(一).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623976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物理二轮 专题训练18 力学实验(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高考物理二轮 专题训练18 力学实验(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高考物理二轮 专题训练18 力学实验(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高考物理二轮 专题训练18 力学实验(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考物理二轮 专题训练18 力学实验(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物理二轮 专题训练18 力学实验(一).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2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18力学实验(一)1(2011天津理综)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1所示该金属丝的直径是_ mm图12在某一力学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T测出纸带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为使由实验数据计算的结果更精确些,加速度的平均值为a_;打下C点时的速度vC_图23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3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打点计时器打O点时,物体恰好开始下落),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得O到A、B、C

2、各点的距离分别为951 cm、1242 cm、1570 cm若下落物体的质量为01 kg,该同学用它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则该过程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J,动能的增加量为_ J(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图3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 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4所示,O点为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第一个点,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 s,长度单位是cm,g取98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打点计时器打下记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图4从点O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_,动能的

3、增加量Ek_;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可求出重锤实际下落的加速度a_即使在实验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测得的Ep也一定略大于Ek,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试分析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_ 5(2010安徽卷)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5所示,读数为_ mm图5 图6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6所示,读数为_ cm6(2010重庆卷)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

4、带被污染,如图7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A16.6 mmxB126.5 mmxD624.5 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图7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 s;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 m/s;(取2位有效数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用xA、xB、xD和f表示)7(2010天津卷)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5、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一条较理想的纸带,如图8所示打点计时器接在f50 Hz的交变电流电源上,纸带上A、B、C、D、E是连续的5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标出,测出AB、BC、CD、DE长度分别为x1793 cm、x29

6、51 cm、x31115 cm、x41273 cm为减小实验误差,甲、乙两同学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加速度,解答下列问题图8甲同学的计算方法是a1,则a1_ m/s2;乙同学的计算方法是a2,则a2_ m/s2;两种方法相比较,较好的是哪位同学,并简要说明理由9某同学利用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x图9 图10若轨道完全光滑,x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x2_(H 、h表示)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10所示坐标纸上作出x2h关系图h/(101 m)200300

7、400500600x2/(101 m2)262389520653778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x2h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_(选填“小于”或“大于”)理论值从x2h关系图线中分析得出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差十分显著,你认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_10如图11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图11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通过作图的方法可以

8、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t图象外,还可作_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_,横轴表示的是_答案11.706(1.7041.708均可)2 30.122 0.1204(1)0.97 m/s0.48 J0.47 J9.8 m/s2重锤和纸带都受到阻力的作用,因此机械能有损失50.617(0.6160.619都不正确)0.67560.1 s2.57BDBD81.60(1.6也正确)1.61乙同学的方法更好,因为甲同学的做法使得纸带上x2、x3两段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在计算过程中被约掉了,相当于没有用到94Hh如图所示小于摩擦,钢球转动(任一项即可)10Dh,速度二次方的二分之一,重物下落的高度- 4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