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1626051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一、总体评价本次八年级数学试题紧扣教材, 注重双基, 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难度适中,分值分配合理,题型与中考题型接轨。试题立意鲜明,取材新颖,设计巧妙,贴近学生实际,突出试题的开放性,整套试卷充分体现课改思想理念。试卷着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学科素养导向,注重能力考查,全面覆盖基础知识、增强综合性、应用性,以真实情境为载体, 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与中高考的命题与教育方向相吻合,有利于发挥试卷对教学的正确指导作用。通过对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味道和本质,选取的素材

2、似曾相识,而角度新颖,易入手却不易答出满分,很好地检验学生的核心素养。二、试题分析( 一)试题内容:本套试题涵盖了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图形与坐标、一次函数、数据的频数分布的知识点, 并把对知识灵活性的运用的考察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结合起来,试题的内容适合,难易程度适中。其次,该套 试题中生活中的数学占一定比例。 这套题符合素质教育思想, 适应新的教材改革要求。(二)试卷的基本结构今年的数学试题与近几年期末试卷相比在试卷结构和题目类型方面保持稳定,在部分题目的命制上没有变化,题目数量依旧是16道选择题, 4 道填空题, 6 道大题。试题中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的比值仍保持5: 4: 1,与教学课时

3、保持一致,基础性强,覆盖面广,增加考试的水平宽度。(三)试题特点:1. 立足基础, 突出重点, 回归本质, 突出对数学概念的考查及应用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突出考查了学生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如 6 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定义; 10 题函数的定义; 1、 2、 18二次根式化简、 分式、 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17 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21 题根式计算、绝对值的化简、乘方的运算。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注意全面性,又突出重点,对支撑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又是本年度的重点内容, 考查时保证较高的比例以及必要的深度。2. 能力立意,思维延伸整套

4、试题保持了知识与方法兼具, 过程与结论并重, 非常重视对考生数学思维的考查。试卷积极创新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第 14 题运用三角板和墙的高度巧妙地把勾股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结合在一起,重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24 题台阶问题具有开放性、探索性, 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分析、 探求、 解决问题的能力。26 题把基本作图、全等、四边形的性质与判断融为一体。第 5 题看似一道简单的选择题,却极其具有综合性,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勾股定理、 30 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第 7 题一次函数的性质灵活考查、K、 B 符号灵活运用。 8、 15、 12 题对数学运算的考查

5、融入旋转、平移之中,计算量不算很大,但灵活思考量较多,把看似枯燥的数学运算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3. 情境真实,综合考查应用能力数学试题注重考查数学应用素养, 体现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试卷设置的情境真实、贴近生活,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数学原理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第 22 题以现在热点限速为命题, 体现了目前文明行驶这一话题。如 24 题以学生校外旅行的实际生活为背景,不仅考查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又检验了学生对统计知识应用的能力,凸显了数学学科的特色。 这些情境来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领域, 结合社会现实,贴近生活,反映了数学应用的广阔领域,体现了数

6、学的应用价值, 有利于在中学数学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提高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提升数学素养, 对中学的素质教育有很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三、学生答题情况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 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 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结合试卷作答深究原因主要反映出教学中的以下问题:1. 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失分。 如 14题不会运用全等知识解决砌墙的实际问题。2. 对题意理解偏差造成错误。 如 22 题、 24 题找不到着手点,不能把实际生活与数学建立联系,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点。3. 数学基本功不够扎实。 21 题计算、 6 统计知识的定义、

7、17 待定系数法的运用。4. 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第 7、 9、 15、 20 题将一次函数和方程、几何知识综合在一起,难度较大,这也说明学生分析问题不够全面,缺乏思维的发散能力。5. 应用迁移能力有待提高。 这几年的中考题都注重了实际应用,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察, 注重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考察, 注重了对学生掌握数学思想的考察。 这种情况也符合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如 22、 23、 14 题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的结合不会灵活运用, 丢分较多。四、教学启示与建议近几年中高考命题方向和教育改革的方向 , 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对重点内容的考查,在整体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前提下

8、, 在各部分内容的布局和考查难度上都可以进行调整和改变,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查考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和主动调整适应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全面学习掌握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 同时有助于破解僵化的应试教育。1. 教师角色转变首先我们教师应彻底改变自己的角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 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加关注,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采取学生间互助等多种有效的形式对他们多加关注; 加强我们教师自身数学素养的提高, 在平日的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自觉的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提高教师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面向全体,夯实基础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

9、、基本图形、 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教材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学生实际,举一反三加以推敲、延伸和 适当变形,以达到 “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3. 注重应用,培养能力在教学中应关注社会生活, 注重情感培育, 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 通过观察分析, 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 同时要

10、加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也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探索性问题,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4. 关注本质,指导教学近几年的中考中有不少试题体现了数学应用思想、实践与操作、过程与方法,探究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重视学生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合作探究学习中, 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引导学生讨论、 自主反思、归纳小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数学规律, 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知识的变化及构建生成过程。5. 洞察教育改革方向2019 高考数学有多难?维纳斯的身高、 全国卷的云彩、 品三国、读易经,做数学你得有文化,会算卦,除了数学试卷出现物理题,解析几何成为压轴题等已知的故事外,网上还流传着很多猜测与故事。2019 年中、 高考数学科结合学科特点, 在学科考查中体现五育要求,试卷站在落实“五育”方针的高度进行整体设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经常渗透五育,紧跟时代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