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庄酒事_苗庄酒事,杨文斌阅读附答案.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642942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苗庄酒事_苗庄酒事,杨文斌阅读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苗庄酒事_苗庄酒事,杨文斌阅读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苗庄酒事_苗庄酒事,杨文斌阅读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苗庄酒事_苗庄酒事,杨文斌阅读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庄酒事_苗庄酒事,杨文斌阅读附答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苗庄酒事_苗庄酒事,杨文斌阅读附答案 苗庄酒事 杨文斌 秋粮归仓,农具归库后,进入腊月,农事的脚步就可放缓了。剩下来的大把空闲时间,村庄里的女人们却是不能闲着的,她们还得去预备过年所需的东西。真正有空闲的,还数村庄里那些男人们了。这个季节,男人们就留出足够的时间来,特地用来喝酒。 在苗庄,在这个三百余户人家的村庄里,酒事几乎天天都有。逢年过节自不必说,大到婚丧娶嫁、起房造屋、三朝周岁,小到竖门起仓、谢桥修路、远门归来,都要邀朋请友,喝上几碗。甚至哪家男人买了只好画眉,哪家耕牛卖了个好价钱,哪家夫妇吵架拌嘴只要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知道了,大家都要找个机会,不妨说是找个借口前去喝酒的。 仆人在暖烘烘

2、的火房里就着火炕沿,把菜和酒碗逐一摆好,再在火红的炭火上放一口铁锅,或小炒、或炖猪脚,还可以依据客人的口味来烹调、酸汤清汤麻辣一应俱全。这时,仆人就可邀客人入席就坐了。 入席就坐,在当地也是颇有讲究的,在火房门对面的位置称上席,那是留给最尊贵的来客坐的;而靠门边或灶台的位置,则是仆人座位,这样便利仆人为后面来客开门、盛饭或去打酒。 在苗庄,喝酒用的器具一例是饭碗。开席后,不分主客先倒上大半碗,的确不会饮酒或身体欠佳的客人跟仆人阐明缘由后,可以免喝。但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整顿饭你滴酒不沾则已,如禁不住醇香米酒的诱惑或仆人盛情邀请者,一旦开了酒戒,仆人是不会轻易让客人辞杯的。客人不醉,仆人则不会放

3、客人走。席间为劝客人多喝酒、多吃菜,仆人的劝告方式层出不穷,但划拳猜令则是最常用的方式。 由于喝酒,山村冬天冰凉的孤独的夜,便平添出很多生气来。由于醉酒,山村冬天的夜,也平生出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儿来。 而在苗庄流传甚久的另一个酒后趣事,让村人们牢记至今。说是改革开放初期,两位老人夜里喝醉酒后,两家居住地相隔有二里地远。两老人彼此都怕对方回家途中摔倒或找不着回家的路,于是,彼此搀扶着,边走边歌。当把对方送到家门口后,又怕另一个不能平安回去。于是,又转陪着对方往回送。如此循环,一路走来一路歌。其次天天亮后双方子女才发觉,原来两家老头子彼此相送,唱了一夜歌,也走了一夜路,很多次走到自家门口了,却没

4、有一个真正踏进家门去半步。 苗庄人爱酒,但很少嗜酒如命,借酒滋事。在苗庄人眼里,酒,那是平淡乡村生活的调味剂,是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的原始生命力。而在苗庄人心里,酒,则是好日子长长期久的期盼,是待客之时以酒为媒、主客情意久久长长的桥梁枢纽,是苗家人与生俱来的待客之道。 很多年后我仍会想起,在那个春风沉醉的晚上,那人那歌那情怀,醉了的不只是人,还有那座淳朴的村庄。 1.苗庄的酒事有哪些特点? 答:几乎天天有;仆人客人都不需刻意预备;劝酒有原则;爱酒但不嗜酒。 2.文中说:“在苗庄,喝酒用的器具一律是饭碗。”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喝酒用碗而不用杯,体现了苗庄人豪爽的性格特点。 3.从叙述挨次的角度说,第段属于插叙,作用:酒后趣事表现了苗庄人的淳朴可爱,同时使行文起伏有致。 4.谈谈你对文章最终一段的理解。 答:表达了“我”对苗庄淳朴民风深深的爱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