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赏析 韩愈 听颖师弹琴.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645768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赏析 韩愈 听颖师弹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赏析 韩愈 听颖师弹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赏析 韩愈 听颖师弹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赏析 韩愈 听颖师弹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赏析 韩愈 听颖师弹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赏析 韩愈 听颖师弹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赏析 韩愈 听颖师弹琴.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赏析 韩愈 听颖师弹琴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行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译文】 如同一对亲昵的小儿女轻言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哀曲。 豪放得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 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 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 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

2、,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 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观赏。 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 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 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说明】 颖师:颖师是当时一位擅长弹琴的和尚,他曾向几位诗人恳求作诗表扬。李贺听颖师弹琴歌有“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之句。 昵(n)昵:亲热的样子。一作“妮妮”。 尔汝:至友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这里表示亲近。世说新语排调:“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尔汝歌是古代江南一带民间流行的情歌,歌词每句用尔或汝相称,以示彼此亲昵。 划然:忽地一下。轩昂:形

3、容音乐高亢雄壮。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陵阳论晚唐诗律卑浅:“唐末人诗,虽格致卑浅,然谓其非诗则不行。今人作诗,虽句语轩昂,但可远听,其理略不行究。” “浮云”两句:形容音乐飘逸悠扬。 “喧啾”四句:形容音乐既有百鸟喧哗般的丰富喧闹,又有主题乐调的鲜亮响亮,凹凸抑扬,起伏改变。喧啾(ji):吵闹嘈杂。凤皇:即“凤凰”。跻(j )攀:犹攀登。唐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 未省(xng):不懂得。丝篁(hung):弹拨乐器,此指琴。 起坐:忽起忽坐,感动不已的样子。旁:一作“床”。 推手:伸手。遽(j):赶忙。 滂滂:热泪滂沱的样子。晏子春秋谏上十七:“景公游于牛山,北

4、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诚能:指的确有才能的人。荀子王霸:“人主胡不广焉,无恤亲疏,无偏贵贱,唯诚能之求?” 冰炭置我肠:形容自己完全被琴声所左右,一会儿满心愉悦,一会儿心情懊丧。如同说水火,两者不能相容。庄子人间世:“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郭象注:“人患虽去,然喜惧战于胸中,固已结冰炭于五藏矣。”此言自己被音乐所感动,心情随着乐声而感动改变。 【创作背景】 此篇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相传唐朝有一个名叫颖的和尚,从印度来到中国,人们尊称他为颖师。颖师演奏古琴非常出名,他的古琴长八尺一寸,用质地优良的古桐木制成,音色特别优美。颖师弹琴的技艺精湛,演奏时有格外的韵味,而

5、且曲目很丰富,远近知名。据说有一个生病的人,躲在床上,听到颖师弹琴的声音,顿然觉得已经病好了,坐了起来,不用再服药了。唐代有名文学家韩愈也慕名前来观赏颖师弹琴,并把他听颖师弹琴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即这首听颖师弹琴。 【鉴赏】 唐人音乐诗较有名者,有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白听蜀僧濬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等及韩愈此篇。篇篇不同,可谓各有千秋。喜惧哀乐,改变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就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读罢全诗,颖师超群的琴技如可闻见,怪不得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同日而语,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起句不同一

6、般,它没有提及弹琴者,也没有交待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单刀直入,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琴声袅袅升起,温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迹的方式而已。正值听者沉醉在布满柔情蜜意的氛围里,琴声突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象威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概非凡。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琴声所展现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 蓦地,

7、百鸟齐鸣,啁啾不已,静谧的环境为吵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跻攀分寸不行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方显示琴声的起落改变外,好像还另有寄予。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盼望当局能有所警醒,从而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结果屡遭贬斥,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挺直,比较显豁罢了。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

8、琴声的优美悦耳。“嗟余”二句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不懂音乐,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尽管如此,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深深感动,先是起坐担心,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这种感情上的剧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听。末二句进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超群。冰炭原不行同炉,但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快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的地狱,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猛烈波动。 全篇诗情起伏如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层见迭出,改变无穷。上联与下联,甚至上句与下句,都有较大的起落改变,例如首联“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写柔细的琴声,布满和乐的色调,中间着一

9、“怨”字,便觉波浪陡起,姿势横生,亲昵的意味反倒更浓,也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又如首联比以儿女之情,次联拟以英雄气概,这是两种迥然不同的声音,一柔一刚,构成悬殊的形势。第三联要再作起落改变,即由刚转柔,就很简单与第一联交叉重叠。诗人在实现这一起伏转折的同时,开发了另一个新的境界,它高远阔大、静谧清醇,与首联的卿卿我我、布满私情形成鲜亮的比照,它所显示的声音也与首联不一样,一者(首联)温柔细屑,纯属指声;一者(三联)宛转悠扬,是所谓泛声。尽管两者都比较温柔,却又各有特色,精准地反映了琴声凹凸疾徐的改变。清人方东树说韩愈写诗“用法改变而深严”(昭昧詹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

10、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简单感受的视觉形象。这首诗摹写声音精细入微,形象鲜亮,却不粘皮着肉,故而显得高雅、空灵、醇厚。突出的表现是:在摹写声音节奏的同时,非常留意发掘含蕴其中的情志。好的琴声既可动听,又可赏心,可以移情动志。好的琴声,也不只可以绘声,而且可以“绘情”、“绘志”,把琴声所表达的情境,一一描摹出来。诗歌在摹写声音的同时,或示之以儿女柔情,或拟之以英雄壮志,或布满对自然的眷恋,或寓有超凡脱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如此等等,无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 韩愈是一位极富制造性的文学巨匠。他写作诗文,能够摆脱拘束,自辟蹊径。这首诗无论造境或遣词造语都有独到之处

11、。以造境言,它为读者展现了两个大的境界:一是曲中的境界,即由乐曲的声音和节奏所构成的情境;一是曲外的境界,即乐曲声在听者(诗人自己)身上得到的反响。两者亦分亦合,如同影之与形。从而使整个诗歌的意境显得深闳隽永,饶有情致。以遣词造语论,不少诗句新颖稳妥,揉磨入细,感染力极强。例如开头两句押细声韵,其中的“女”、“语”和“尔”、“汝”声音相近,读起来有些绕口。这种奇怪的音韵支配,恰恰适合于表现小儿女之间那种缠绵纠结的情态。后面写昂扬激越的琴声则改用洪声韵的“昂”、“场”、“扬”、“凰”等,这些都精确地表现了弹者的情感和听者的印象。另外,五言和七言交叉运用,以与琴声的疾徐断续相协调,也大大增加了诗句的表现力。如此等等,清晰地表明,诗人匠心独运,不拘绳墨,却又无不文从字顺,各司其职。所谓“横空盘硬语,稳妥力排奡”,其实也是韩愈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