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1652314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生物化学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及 其与生理功能相联系的一门科学。 是从分子水平探讨、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 的化学。第二章蛋白质化学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基本结构)是指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0维持一级结构的键是肽键。一级结构是决定高级结构的基础。 蛋白质 一级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残基如果缺失或被替代,可通过影响空间构象而 影响其生理功能。2、肽键:一分子氨基酸的a -竣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a -氨基,脱水缩合形成 的酰胺键称为肽键。3、蛋白质的等位点(PI):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

2、 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 离子的趋势相等,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4、蛋白质的呈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或特殊氨基酸,可与某些试剂如酚试 剂、西三酮、考马斯亮蓝等发生反应显色,就叫蛋白质的呈色反应。二、问答题1、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简述蛋白质的变性后的临床使用价值答:蛋白质的变性是指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 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 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 的丧失。蛋白质的变性后的临床使用价值主要表现为蛋白质变性后除溶解度降低易于消 化外,最主要特点是生物学活性丧失。因此,我们可以采用高温、高压、紫外线、 乙醇等措施可以使病原微生

3、物蛋白质变性,失去致病性和繁殖能力。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种类和a -螺旋的结构特征答: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种类有a-螺旋、B -折叠、B -转角、无规则卷曲结构。a-螺旋的主要特征是:一般为右手螺旋;每螺旋一圈有 3. 4个氨基酸残基;螺 旋圈之间依赖氢键连接而螺旋结构稳定;R基团伸向螺旋外侧。3、蛋白质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一、是构成组织细胞的最基本物质,从最简单的病毒到人类,凡是生物体均含有 蛋白质。二、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休内蛋白质种类繁多,都具有重要的生 理功能,几乎所有的生命现象均有蛋白质的参与。三、是供给能量,每 1g蛋白 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约为 417kJ。第三章核酸化学一、

4、名词解释1、核甘酸:核甘酸是核酸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由核甘和磷酸组成的化合物。2、核酸的复性:核酸热变性后,如温度缓慢下降,解开的两条链又可重新缔合 形成双螺旋称为核酸的“退火复性,复性又称.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3、核甘:戊糖与碱基缩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核甘。4、核酸分子的杂交:不同来源的DNA&口热变性后,只要两条多核甘酸链之间有一定数量的碱基能彼此互补,经退火处理就可以形成双螺旋结构, 就叫核酸分子 的杂交。二、问答题1、核糖核酸有哪三类?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核糖核酸有转运RNA信使RNAF口 rRNA三类。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tRNA主 要是作为氨基酸转运载体,活

5、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mRNA 主要是在细胞核内转录DNA!因序列顺序,指导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rRNA主要是与蛋白质结合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2、DNA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主要是:DNAi两条相互平行走向相反的脱氧 多核甘酸链组成。两链以脱氧核糖-磷酸为骨架,以右手螺旋方式绕同一公共轴 盘旋; 碱基垂直螺旋轴居双螺旋内11,与对11链碱基形成氢键配对( A=T; GoC 。螺旋一圈螺距3.4nm,每10对碱基对使螺旋上升一圈。DNA双螺旋结构十分稳定,稳定因素是碱基间的堆积力和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第四章酶一、名词解释1、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

6、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又称 生物催化剂。2、结合酶是由酶蛋白和非蛋白的辅助因子组成,又称全酶。3、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此前体物质称 为酶原。4、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 性质不同的一组酶。5、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 而阻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使酶的活性降低的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其抑制程度取决于底物及抑制剂的相对浓度。二、填空题1、酶催化作用的特点是:高度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异性、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酶活性的不稳定性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是:底物浓度、酶浓度

7、、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 三、问答题何为酶原激活?试述酶原激活的机理及其生理意义答: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受某种因素作用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暴露出或形成活性中心,使无活性的酶原转变成具有活性的酶, 这一过程就叫酶原激活。酶原 激活的生理意义:避免细胞产生的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 并使酶在特定的部位 和环境中发挥作用,保证体内代谢正常进行;有的酶原可以视为酶的储存形式。需要时,酶原适时地转变成有活性的酶,发挥其催化作用。第五章维生素一、名词解释1、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在体内不能合 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在调节物质代谢、 促进生长

8、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均易溶于水,所以叫水溶性维生,是由含硫的嚷晚环和含氨基的口密呢环组成的化合物。B1又名维生素硫胺素、3.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二、填空题1、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2、维生素缺乏的原因摄入量不足、吸收障碍、需要量增加、长期服用某些抗菌 素三、问答题1、维生素A缺乏为什么会引起夜盲症答:因为维生素A参与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是视网膜杆状细胞感 受弱光的基本成分,与暗视觉有关。视紫红质由维生素 A的衍生物(11-顺型视 黄醛)与视蛋白结合生成。视紫红质对弱光非常敏感,在有弱光的条件

9、下,当视 紫红质吸收光子时,即可诱发它的光化学反应,这一反应是放能反应,可引发视 杆细胞兴奋并转变为神经冲动,引起视觉。当维生素 A缺乏时,11-顺型视黄醛 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视杆细胞合成视紫红质减少,对暗光敏感度降低,暗适应能 力下降,引起夜盲症。2、TPP; FAD FMN等各含哪些维生素,维生素的作用是? TPP含维生素B1, FAD FMN维生素B2, NAD+ NADP+维生素PP, HSCo给泛酸。维生素对他们的生 化功能起调节、辅助作用。第六章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生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2、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 NADPH+

10、H +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 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3、糖的有氧氧化:机体供氧充足条件下,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水和 CO2并产 生能量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4、糖酵解指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转变为乳酸的过程。5、乳酸循环:肌肉收缩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肌肉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 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脏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 后又被肌肉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此循环称为乳酸循环。二、问答题1、糖酵解的主要特点和生理意义答:糖酵解的主要特点是糖无氧氧化反应的全过程没有氧的参与,反应中生成NADH+H能将2H交给丙酮酸,使之还原成乳酸。糖以无氧氧化方式进行

11、代谢, 只能发生不完全的氧化,反应中释放能量较少。有糖无氧氧化反应过程中,有 三步是不可逆的单向反应。糖酵解的生理意义是糖无氧氧化反应释放的能量虽 然不多,但却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供应能量的重要方式。糖无氧氧化是红细胞 供能的主要方式。某些组织细胞如视网膜、睾丸、白细胞、月中瘤细胞等组织细 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仍以糖无氧氧化为其主要供能方式。2、为什么说糖异生作用是糖酵解的逆过程这句话不对?答:糖酵解是使糖原或葡萄糖最后分解为乳糖,糖异生是由非糖物质,包括甘油、有机酸(乳酸等)和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糖酵解过程中大 多数酶促反应是可逆的,但已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及丙酮酸激酶只能催化单向

12、 反应,因此糖异生必须有另外不同的酶来催化逆过程。 所以说糖异生作用是糖酵 解的逆过程这句话的说法不正确。机体是如何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3.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答:肝脏对血糖的调节,肝对血糖浓度的恒定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餐后血糖浓度增高时,肝糖原合成增加,而使血糖水平不致过度升高,空腹时肝糖原分 解加强,用以补充血糖浓度,饥饿或禁食情况下,肝的糖异生作用加强,以有效 地维持血糖浓度。激素以血糖的调节,根据激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可将调节 血糖的激素分为两类-降糖激素和升糖激素,它们对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糖 代谢各途径的影响来实现的,两类不同作用的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对立统 一,共

13、同调节血糖的正常水平。第七章脂类代谢一、名词解释1、必需脂肪酸是指自身不能合成,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 麻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稀酸等。2、脂肪动员:储存在脂库中的三酰甘油,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及甘 油并释放入血以供给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3、脂酰基的B-氧化:脂酰基在线粒体基质中的氧化分解是在脂酰基B-碳原子上进行的,故称此为脂酰基的B -氧化。4、酮体是脂肪酸在肝氧化分解时的正常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B - 羟丁酸和丙酮。二、填空题1、胆固醇主要是在(肝脏)中合成,在体内转化为(胆汁酸)、(维生素D3)、(类 固醇激素)2、三脂酰甘油的主

14、要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防止散热、缓冲机械性撞击三、问答题1、酮体生成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答: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的重 要能源。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 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 白质的消耗。2、哪些物质代谢可以产生乙酰辅酶?它的主要代谢去路有哪些?丙酮酸和脂肪酸代谢可产生乙酰辅酶 A。它的主要代谢去路有在线粒体内经三 竣酸循环氧化分解产能;肝细胞线粒体中生成酮体;在胞质中合成脂肪酸;在胞质和内质网中合成 胆固醇;在神经组织参与乙酰胆碱的合成;在生物转化中参与结合反应。第八章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与氨基酸代谢、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营养价

15、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基酸可以互 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2、联合脱氨作用:转氨基作用与氧化脱氨基偶联进行的反应就叫做联合脱氨基 作用。3、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经过转移参与体内某些化合物 生物合成的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二、填空题1、氮平衡是指总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2、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色氨酸三、问答题简述血氨的来源和去路、1.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答:血氨的来源主要是1)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血氨主要来源。 2)肠 道吸收的氨。3)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血氨的去路主要是1)合成尿素。2) 合成谷氨酰胺。3)重新利用。第九章氧的

16、代谢一、名词解释1、生物转化: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过多种酶的催化形成其衍生物和分解产物的 过程称为生物转化。2、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在呼吸链中既可接受氢又可把氢传递给另一种物质的成 分叫递氢体。在呼吸链中既能接受电子又能将电子传递给其它物质的成分叫递电 子体。3、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此过程的释放的 能量使AD琳酸化生成ATP,这种氧化与ATP生成的偶联称为氧化磷酸化。 二、填空题1、肝脏在生物转化的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应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氧化过程主要有 :脱氢反应、失电子反应、加氧 反应三、问答题1、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哪些?1) ADP/A

17、TP:匕值的调节。2)激素(主要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3)抑制剂包 括解偶联剂和呼吸链抑制剂的作用。2、简述氧的主要生理功能2) 1)参与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功能。2)参与代谢物、毒物和药物等非营养物 质的生物转化。3)生成代谢水,参与水、电解质代谢。4)生成少量活性氧,可 有效杀灭细菌。第十章核甘酸代谢及遗传信息的贮存与表达一、名词解释1、痛风症:人体内喋吟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喋吟的氧化代谢产物) 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 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就叫痛 风。2、半保留复制:复制时亲代DNA链解开,每

18、股单链作为模板指导合成其互补链。在新合成的两个DNAf链中,其中一月单链来自亲代 DNA另一股单链是新 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3、翻译就是将核酸中由4种核甘酸序列编码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密码破译的方式解读为蛋白质一级结构中20种氨基酸的排列顺序o二、填空题1、体内核甘酸的合成有 从头合成、补救合成两种途径2、前导链、随从链、冈崎片段、子链、复制叉3、mRNArRNA tRNA mRNAtRNA rRNA三、问答题1、答:喋吟核甘酸的补救合成途径及生理意义3)喋吟核甘酸的补救合成途径是利用已有的碱基或核苛,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 合成核甘酸。喋吟核甘酸的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主要是节省从头

19、合成时的能量 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体内某些组织器官,如红细胞、脑、骨髓无从头合成的 能力,只能依赖补救合成。)3 “尾”结构。 端加-。3在)2 “帽子”结构。 端形成-。5在)1转录后的 加工方式包括mRNAT:、2.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编码序列的部分甲基化。4 hnRNA1的剪接。3、遗传密码的特点1)连续性,密码在mRNA!上是连续排列的,密码子之间没 有任何标点加以隔开。2)简并性,除蛋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18种氨基酸的密 码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这种同一种氨基酸具有多种密码的现象称为密码的简并 性。3)通用性,生物界所有的物种都通用这套遗传密码。4)摆动性。第十一章物质代谢的联系及其

20、调节一、名词解释1、变构调节:小分子化合物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 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调节称酶的变构调节。2、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而引起酶活性改 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共价修饰调节。3、物质代谢调节是指机体对代谢途径反应速度的调节控制能力。物质代谢是生 命现象的基本特征,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是生命得以维持的最基本保证。二、填空题1、细胞水平的调节、激素水平的调节、整体水平的调节2、细胞膜受体、细胞内受体3、cAMP cGMP Ca2+K IP3、DAG三、问答题答:共价修饰调节的特点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是可逆的酶促反应,在不同

21、酶的作用下,酶蛋白的活性状态可互相转变。具有放大效应,效率较变构调节高。 磷酸化与脱磷酸是最常见的方式。第十二章血液生化一、名词解释1、血液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物质叫作非蛋白氮,非蛋白氮主要有:尿素、尿酸、肌酸、肌酊、氨基酸、胆红素、氨等。2、小部分胆红素可与活泼硫酸、甲基、乙酰基和甘氨酸进行结合反应,生成胆 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称为结合胆红素。3、胆色素是体内铁吓咻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 素原和胆素等。二、问答题1、答:血浆蛋白的主要的生理功能有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2)维持血浆正 常的pH。3)运输作用。4)免疫彳用。5)催化作用。6)营养作用。7)凝血、 抗凝

22、血和纤溶作用。2、答: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血红素合成的调节因素主要有1)血红素的含量,ALA合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受血红素反馈抑制受高铁血红素 强烈抑制。2)促红细胞生成素。3)某些类固醇激素诱导其生成。第十三章肝胆生化一、名词解释肝脏将一些非营养物质,经过代谢转变改变其极性,使之成为容易排出形式的过 程称为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二、填空题1、生物转化反应的连续性、生物转化作用受生理与病理因素的影响、解毒和致 毒的双重性、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胆道系统 2.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3、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结合反应三、论述题答:严重的肝脏疾病时,病人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饥饿

23、时易出现低血糖这是因 为肝在调节血糖含量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调节进餐后血糖的含量,肝是体内 主要的糖库,可以使进入肝细胞的葡萄糖合成肝糖原,使得进食后血糖不致过高。 2、调节空腹时的血糖含量,空腹时,受升高血糖激素的调节,肝糖原分解加强, 不断补充血糖使之不致过低。3、调节饥饿时的血糖含量,饥饿时,肝糖原耗尽, 肝细胞可将乳酸等物质进行糖异生,生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维持血糖含 量。因此严重肝病时,病人进食后,进入肝细胞的葡萄糖不能有效地合成糖原贮 存,致使血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导致餐后高血糖。同时饥饿时由于严重肝病导致肝 脏不能有效地进行糖异生作用来补充血糖,因此易致饥饿时低血糖。严重的

24、肝脏疾病时,病人容易出现脂肪泻,这是因为肝脏在脂类的吸收代谢中有 很重要的作用,严重肝病时,病人的脂类吸收代谢障碍,所以易出现脂肪泻。严重的肝脏疾病时,病人容易出现血氨升高、肝昏迷,这是因为严重肝脏病时鸟 氨酸循环障碍,使得血氨的主要去路尿素生成受阻,加上血氨来源增加作为诱因, 如在门腔静肪侧支循环的情况下,氨绕过肝,直接进入体循环,肠道吸收氨增加, 组织蛋白分解产氨增多,肾排泄钱离子减少等,由于血氨的去路受阻,来源增加, 从而引起血氨升高。同时氨时亲脂性物质很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细胞, 在脑细胞内为了解氨毒生成谷氨酰胺,不公消耗 ATR而且竞争了三竣酸循环中 的a-酮戊二酸,使脑细胞通过三竣酸循环产生 ATP减少,干扰脑细胞正常的能 量代谢,致使脑细胞能量严重缺乏而引起肝昏迷。严重的肝脏疾病时,病人容易出现夜盲症,这是因为肝脏疾病时胆汁酸盐生成减 少,从而导致脂溶性维生素 A吸收减少,从而导致夜盲症。严重的肝脏疾病时,病人容易出现出血倾向、蜘蛛痣,这是因为肝脏疾病时肝脏 对各种激素的灭活减少, 吸收减少,从而导致血倾向、蜘蛛痣。 K脂溶性维生 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