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党建综合创新工程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165718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党建综合创新工程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施党建综合创新工程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施党建综合创新工程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施党建综合创新工程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党建综合创新工程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实施党建综合创新工程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一、实施“整乡1万元年薪公选”,构建人才向党组织聚集的人才互动体系。以实现人才科学配置,建立城乡互动的基层干部人才工作体系为重点,借鉴全县万元年薪公选村支书试点工作成功经验,打破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内取材”模式,在全乡大力推行万元年薪公选村支书活动,完善了干部工作实绩与考核相对应的激励机制,把村支书月工资提高到800至850元,村主任、副主任提高到700至750元,实现全乡各村支书年薪1万元以上,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盘活了党员人才资源,提升了村支书队伍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设立“10万元统筹城乡发展

2、基金”,构建城乡共享的互帮互助体系。以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为重点,给麻池社区、土桥村、曹家沟村和韩河村扶持贴息贷款10万元,支持产业大户积极发展核桃、草畜、药材等产业,进一步提高了村级班子的工作推行能力。鼓励砚峡、东沟社区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抢抓全县“一城六镇”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在县城区精心组织实施了东沟皇甫商贸综合服务楼、华砚生态餐饮园、砚峡社区奶牛养殖小区等推动力强、持续性足的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房产、物业、住宿、餐饮等三产服务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全方位、多层次解决进城农民就业增收问题,着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初步形成了统筹城

3、乡发展的新格局。 三、组建“两大工贸集团”,构建统筹城乡的党组织设置体系。以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建立城乡共建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为重点,按照“党委+集团党总支+支部”的领导模式,制订出台了组建砚峡、东沟两大农工贸集团公司的实施办法,成立了砚峡、东沟两大农工贸集团公司党总支,把土桥村和曹家沟村的村民、土地和集体资产归属砚峡农工贸集团公司,原有各党组织关系隶属于砚峡农工贸集团党总支,把麻池社区和韩河村的居民、村民、土地和集体资产归属东沟农工贸集团公司,原有各党组织关系隶属于东沟农工贸集团党总支。实行了农工贸集团负责人既是公司负责人,又是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把企业的发展与村级的发展捆绑起来,实现了资源的合

4、理配置。按照“一分五统”的管理体制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实施“以强带弱、以企带村”的新型治理模式,构建了活力彰显、效益突出的现代企业集团。 四、开展“双评双述”活动,构建职责明确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以改进作风、提高效能,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为重点,按照述前准备、述职、点评测评和述后整改四个环节,结合第一季度工作扎实开展了村支书向乡党委和村民代表双述职活动,实行工作督查打分排名与落实考核奖罚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重奖重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使各项工作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五、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构建覆盖乡村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

5、以构建城乡覆盖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为重点,投资138万元在砚峡、东沟、麻池三个社区建立规范化便民服务中心。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便民服务代理点,每个项目设立一个便民服务窗口,培训一名便民服务代办员。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民政、计生、信访、咨询等办公室统一纳入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实行集中办公,为农民群众提供政策、技术、信息咨询、代办各类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并配套建立以电脑、电话为基础的智能型、网络化的公共服务体系,采取触摸式电脑、告知单、办事流程图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公示各类信息、便民服务项目、优先优惠政策等,努力做到服务过程零障碍,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缺陷,服务效能零投诉,

6、实现“一站式服务”。目前,3个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砚峡社区基础井桩已全部完成,正在积极筹措资金购置办公设备;麻池社区已完成场地平整及三通一平;东沟社区协调办公场所4间70平方米,便民服务大厅正在加紧装饰装璜。 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湖南津市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坚持 “以集镇为纽带,村庄为支点”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实施了镇村同建农村社区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全市七个乡镇全面铺开,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镇村同建社区,建出了一片新天地 1.美化了乡村面貌。以前,津市农村集镇社区到处是垃圾,违章和临时建筑比较多,公共卫生设施普遍缺乏。目前,7个镇的集镇社区全部实现了街道硬化、绿化、

7、亮化,主街道全部拓宽至18米以上,建起了漂亮的绿化带和高标准的路灯,改造了下水道,新建了集贸市场、客运站场、政务中心、养老院、群众休闲广场、垃圾箱等公共设施;垃圾实现了日扫日清和集中处理,违章和临时建筑全部清除,彻底扭转了集镇脏、乱、差的现象,面貌焕然一新。集镇邻近的村居社区全部硬化,新建了村部、卫生室、村民活动室,建起了一批垃圾围,基本实现了垃圾统一处理,无暴露垃圾;河塘、沟渠得到有效清理,无漂浮物,有的还建成了一些农民宜居小区,喝上自来水,用上了卫生厕所,看上了有线电视,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2.拉动了经济发展。过去,由于集镇社区面貌较差,环境不太好,招商引资的成效一直不大。通过镇村同建社

8、区,随着环境的改善,功能的配套,吸引了一些老板把投资的目光转向了营商成本相对较低的农村集镇社区。该市保河堤镇通过集镇社区改造升级,积极开展招商引资,2008年先后引进了2家棉花加工企业和1家食品加工企业,引资总额3500多万元,是上年的30倍,极大地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 3.促进了乡风文明。原来,由于环境差,群众乱丢垃圾、乱倒垃圾、乱搭乱建十分随意。现在,随着面貌改观,卫生设施配套,村(居)民公约的约束,很多群众觉得再乱丢乱堆、乱搭乱建就比较”丑人的了”。群众的文明习惯、文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4.找到了致富新路。富裕农民的关键在于加快农民向城镇转移,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居民。通过镇村同

9、建,集镇社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有效地带动了一批农户向集镇社区聚集,探索出了一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好路子。该市灵泉镇在集镇社区专门修建了茶山岗农民宜居小区,水、电、路、有线等设施全部配套到位,首批50套宅基地被农户抢购一空,一些没赶上的农户,都急着问:”第二批宅基地好久有买的”。据统计,仅去年一年,7个集镇就新吸纳了近1500名农民到集镇社区定居,有力地加快了农民向集镇社区转移的步伐,对 “三农”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探索同建途径,破解了系列新难题 1.规划先行,解决怎么建设的问题。镇村同建,到底该朝什么方向建设,该建些什么,是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因此,在启动之初,制定一个好的建

10、设规划十分重要。为了把规划做好,切实让群众满意,津市主要抓了三个环节。一是征求群众意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群众大会等形式,广泛听取了群众对集镇社区建设的意见,然后把群众的意见汇总,形成初步的方案。二是下派专家指导。为了做到科学规划,科学建设,避免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集镇的长远发展,津市要求规划、建设、环保、电力、水务等部门派出业务骨干,协助乡镇拿出比较完善的建设规划。三是统一论证决策。由乡镇政府牵头,组织召开了由部分居民代表、村(居)干部、乡镇国土城建环保站长和相关业务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论证会,通过认真讨论和分析,并由业务人员解答群众的疑问,最后形成共识,确立了建设规划。 4.着力创建

11、,解决怎么提高的问题。为了巩固镇村共建社区成果,津市把文明创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一是用村(居)规民约来约束。各个村居都及时修改了村(居)民公约,把”门前三包”、不乱搭乱建纳入其中,并及时公布,通过群众之间的相互监督来增强群众的自觉意识。二是用宣传教育来引导。通过公开张贴宣传标识、设立宣传橱窗、评选文明示范户等形式,强化卫生、车辆、建设等方面知识的宣传,起到了教育引导群众的目的。三是用文化活动来提升。各个村都成立了1-3家龙狮队、腰鼓队等群众文化团体,通过经常性开展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寓教育于活动中,让群众受到了教育,培养了文明习惯,提高了文明

12、意识,促进了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反思同建过程,提供了不是新启示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前提。通过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许多居民对集镇建设也有了更高的期望。正是基于群众的意愿,津市因势利导,提出了镇村同建社区的设想,并将建设规划交群众充分讨论,形成了统一的意见,为推进镇村同建社区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拆除违章建筑时,通过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响应和支持,7个乡镇共拆除各类违章建设335处,没有发生一起阻工的情况,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2.加强管理,规范操作是关键。在建设过程中,资金的管理和建设质量的好坏是

13、十分关键的问题,也是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把钱用好,把质量管到位,让群众放心,他们推行了镇村同建社区理事会制度,理事会一般为5-8人,主要由老党员代表、老干部代表、居民代表组成,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建设情况全程实行监督,对违反规定、合同的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并督促及时整改到位。通过这一群众性组织,真正做到了管理民主、公开、透明,使广大群众对镇村两级组织放心,也有效地防止了暗箱操作现象的出现,保证了建设质量、建设资金的管理到位。 3.完善机制,理顺关系是根本。津市乡镇机构改革以后,履行城镇管理职能的国土城建环保站,由于现有国土城建环保站实质上为市国土局直管,主要只履行原国土站的职能,加之现有人员

14、仅2-4人,在城镇管理上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根据这种情况,为保证镇村同建社区的有序进行,强化乡镇同建社区管理职能,7个乡镇通过从政府、站所干部中选拔,组建了4-5人的乡镇城镇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一整套考核激励机制,明确了他们的责权利,使他们较好地履行了城镇管理职能,确保了镇村同建社区工作的深入推进。 当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增多,矛盾纠纷调处难度大、激化因素多,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刑事、治安、自杀、群体性上访案件,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为深入剖析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有效地发挥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作用,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

15、的社会环境,近日,我们组织专人,对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及成因 根据司法所、镇街司法调解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12348”法律服务专线等渠道统计的情况看,今年1-10月份,司法所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329件,其中,宅基地纠纷46起,婚姻纠纷56起,边界纠纷23起,邻里纠纷74起,土地纠纷7起,征地拆迁6起,其它纠纷117起。“12348”法律专线共接待群众来访1631人次,电话咨询2217人次,其中土地纠纷1871起,婚姻纠纷622起,征地拆迁纠纷432起,养老纠纷310起,劳务纠纷187起,干群关系的165起,其它纠纷261起。

16、从掌握情况来看,有六类矛盾比较突出: (一)土地建房纠纷。这部分纠纷占总数的48.6%,此处的焦点难点问题是宅基地纠纷。其主要原因,一是村庄规划执行不严,使之抢占、强占、多占宅基地、建新房不拆旧房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由于土地承包遗留问题引起纠争。三是由于建房规格不统一,因为排水、通风、采光等影响邻里团结,发生争执,严重的可引起械斗事件。如北沟二村两村民因为房屋地势高低不同,今年雨水又多,因排水产生纠纷,双方各自纠集了十几个人准备械斗,由此产生了矛盾。 (二)劳务纠纷。近年来这类矛盾纠纷呈高速上升趋势,仅我市“12348”法律服务专线统计,今年共接待这类来访187起,占纠纷总数的4.8%,内容涉

17、及劳动报酬、养老保险、工伤赔偿等方面。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新建企业的增多,外来人口数量多,管理难度大。二是各企业对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够深入,贯彻不得力,执行不严,未按合同履行义务的现象突出。三是务工人员本身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极易上当受骗。四是企业效益不好、职工下岗,企业改制中遗留一些问题,离岗退休人员的报酬问题等,均可诱发矛盾,激化成为上访事件。 (三)农村干群矛盾。现在村民与村干部、群众与村组织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村里的财务政务、土地使用承包及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热点问题上,因干群关系引起的纠纷有167起,占总数的4.3%,虽然比例不高,但由此引起的群体性事件错

18、综复杂、处置困难,后果严重,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原因,一是部分村干部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民主,难以作到“四化两公开”,导致人民群众产生误解,二是部分地方家族意识比较浓厚,人民群众意识观念跟不上,对政府文件、政策理解不够透彻,也极易导致干群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磨擦。三是极少数村干部以权谋私、以势压人,大行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的威信。四是村委会换届选举,由于权力派别之争,经常引发群体性的矛盾和纠纷,甚至导致群众集体上访。 (四)家庭婚姻纠纷。在“12348”法律专线咨询中占16.1%,因解除婚姻关系引发的家庭纠纷明显呈上升趋势。引起婚姻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部分

19、人缺乏或更丧失了道德观念,因第三者引起的婚姻破裂。二是夫妻双方经济收入出现较大差距,生活方式和志趣爱好发生差异。三是部分人感情基础薄弱,农村中仍有包办婚姻现象,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导致原有的婚姻破裂。婚姻纠纷带来的财产分割、抚养儿女及单亲家庭现象、未成年违法犯罪等,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问题。 (五)农村赡养纠纷。因赡养问题引起的纠纷占总数10%。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够有力,不少青年人结婚分家后不愿意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二是由于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老人懂得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不赡养或虐待自己的儿女,要求依法处理的多了。三是由于兄

20、弟、妯娌之间不团结,在分家析产上斤斤计较,在赡养老人上容易形成攀比心理,互相推托,造成老年人晚年生活没有保障。 (六)拆迁补偿纠纷。我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基础建设投资加大,征用土地较多,因大项目建设用地、道路拆迁补偿产生了许多矛盾纠纷,这部分纠纷占总数的11.3%。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无理取闹,以期从中获取个人利益,阻挠施工,影响工程进度。二是由于部分单位工作中不注意方法方式,没有把政策交给群众,让他歉忝靼资窃趺匆换厥隆?怯捎诤贤?痪晟疲?绦虿还缓侠恚?岩匀萌褐诼?猓?琢粝乱帕粑侍狻?br二、当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对策 预防人民内部矛盾,调处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扩大

21、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作,对我们司法行政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在定期分析民情、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必须抓好四点: (一)发挥镇街司法调解中心和调委会的作用,及时化解各类纠纷。这也是我们及今后工作的重点,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构筑“大调解”格局的重要环节,我市12个镇街已全部建立了司法调解中心和调解委员会,并收到了显著效果。下一步,司法调解中心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提高依法调解的能力,集中抓好联合调解日,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大调解的综合效应。镇街调委会要定期对复杂疑难的民事纠纷进行专项治理,使人民调解在辖区内全方位、多层次覆盖,通过调处各类民间纠纷及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将矛盾引

22、向依法解决的轨道。调解不成的,可引导上法律程序,杜绝越级上访的发生。 (二)加大法制宣传工作的力度,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我们感到,当前的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的矛盾大多是涉法问题,有许多问题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只要矛盾双方都能依法办事是可以避免的。经过四个五年的全民普法,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对 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不甚了解也不可能了解那么多,这就要求继续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法制建设。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利用橱窗、专栏、黑板报、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宣传各种法规和政策,使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三)发挥法律服务的作用,预防和消除各类矛盾。要发挥好

23、“12348”法律专线便民、快捷的优势,及时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是遇到的法律问题和纠纷,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涉法问题,及时疏导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同时,司法所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积极为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当好法律参谋,做好法律服务,在帮助基层政府开展法制教育、制定依法治理方案、参与重大经济和行政决策活动时,要多出主意,保证党政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在为群众服务时,发放“便民法律服务卡”,将法律服务的内容、联系地址、电话列入卡内,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能够得到快捷的法律服务。在为群众代理诉讼时,既要认真履行好自身职责,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不断地向居民宣

24、传法律,教育群众依法办事,达到预防和减少纠纷的目的,促进社会安定。 (四)加强村居调解组织建设,发挥好第一道防线作用。最高院司法解释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符合条件的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从而实现了人民调解制度与诉讼制度的有机衔接。要进一步发挥好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健全完善各级调解组织建设,完善组织网络,提高工作质量,增强调解的方法性、艺术性。在开展调解工作中,必须坚持依法调解。要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挑选一些政治素质高、懂法律、群众威信高、思想意识好、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调解干部,并对这支队伍的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政治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要进一步搞好节假日、敏感时期的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依法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稳定。 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