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心灵的一课──《桂花雨》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1668518 上传时间:2021-08-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撞击心灵的一课──《桂花雨》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撞击心灵的一课──《桂花雨》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撞击心灵的一课──《桂花雨》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撞击心灵的一课──《桂花雨》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撞击心灵的一课──《桂花雨》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撞击心灵的一课──《桂花雨》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撞击心灵的一课──《桂花雨》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撞击心灵的一课桂花雨教学案例本文是关于撞击心灵的一课桂花雨教学案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 帮助,感谢阅读。崇文实验学校第三届开放周展示活动1 2月1 1日至1 5日举行。开放周旨在为青年骨干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崇文实验学校邀请在本届开放周上作展示的 32位青年骨干教师提前一周入驻崇文, 在特级教师、专家的引领下经历磨课的 全过程。所以,本届开放周的3 2堂展示课是青年骨干教师与特级教师、专家共同智慧的结晶。五年级语文桂花雨一课;指导:虞大明;执教:马建兴(崇文实验学校 杭州市教坛新秀)。这是人教版五年级选读课文桂花雨,是一篇情感浓郁、意蕴丰厚的散文, 阅读教学的设计以言语生命的自觉为旨归,

2、以文本内在的情感为主线,以重点句 为凭借,以诵读、感悟、言语表现为手段,追求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协调发 展。既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精神境界,体验作者强烈的思乡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 的深切怀念,又注重对语言的欣赏、品味,强化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体现语文课 的特质。在马建兴老师的引领下,深深品读文本,我和学生一样爱上了作者琦君 的家乡,爱上了这篇散文,对作者及她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整堂课散发了 浓浓的语文气息。现摘录教学片段如下:大屏幕出示:作者琦君,台湾女作家,原籍浙江温州。她擅长散文和小说,代表有:烟愁、细沙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等。(这粗略地介绍作者琦君是和结尾相呼应的)师

3、: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生1 :因为桂花特别香。生2:因为桂花可以做糕饼,泡茶很香。生3 :摇桂花带给我快乐。师:课文是怎么写桂花的香的,自已默读,找一找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生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 桂花香里的。生2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生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生4: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生5: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大屏幕出示这5个句子。师:好好读,告诉我们香得怎么样?生1:香得我快晕倒了。(笑)生2:桂花香飘十里(带着感觉读一读: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为衬托家乡桂花的香,当

4、生读“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 是香飘十里。”这一句时,师巧妙地说:能不能再慢些,让花香久久地弥漫在那 里。生1接着读,读得慢,深情。生2读得更慢更深情甚至于有点夸张(似乎被 陶醉了)。师又巧妙地说:“是呀,自己陶醉了,老师也陶醉了,可母亲还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怎么还比不上呢?那家乡院子的 桂花该有多香呢?看来我们还要细细读读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比满陇桂雨还要香。”多机智的质疑啊!自然地引入到品读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生深情地读桂花香的句子。大屏幕出 示:(其中一句)全年整个村子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是牵动全文的发力点和 切入口。)

5、师质疑:全年?桂花应在秋季开放?生1:因为他们把桂花晒干收在铁盒子里了。生2:晒干之后过年时可以做糕饼,泡茶。生3:那里的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品尝着桂花。师:他们那里生活得怎样?生1 :生活得太香了!生2 :生活得逍遥自在!生3 :生活得幸福!生4:生活得非常快乐!生5:家家户户都闻得到桂花香!生6:每个地方都能闻到桂花的香!生7 :他们一定生活在花的香气里。(别说是作者琦了,就连我们在场的老师及学生也向往那个地方,向往那逍 遥的生活。)师又巧妙地引:哪些人物浸在桂花的香气中。读一读,找一找。(生的回答完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一个个大城市里的孩子,他们此时的心 已在作者琦君的家乡了。)生1:胡家

6、老爷爷和毛家老婆婆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生2 :作者的父亲母亲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作者自己也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生3:小动物们也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小麻雀昆虫也闻得入迷了。生4:耕作的牛也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生5:来这儿游玩的客人也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生6:那个盛桂花的铁盒子也香了。生7:那些不起眼的黑黝黝的泥土也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是呀,何止是人,学生能想象每一个生灵甚至于是每一个物体都美妙地享 受着桂花香,这该有多香,这该有多美!我们能不被吸引吗?)这么多人物浸在香气里,在这么多想象之后师又一次巧妙地说:“总之,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师质疑:为什么用“浸”而不用“闻”字?生再一次深入品读。生

7、1 : “浸”不是闻的,而是感觉到的。生2 : “闻”单单用鼻子,“浸”是陶醉了。生3 : “浸”就是沉浸在里面,“浸”是陶醉了。生4 : “闻”平淡,“浸”体现得更香更浓。生5 : “浸”到处都是桂花香,“浸”我们一般说是浸在水里,现在桂花香 像水一样包围了,到处都是桂花香。生6 : “浸”就是渗进去了,到里面去了,就像水渗入木头一样,单单闻说 不好了,这样更香更浓。(此时我们也像“浸”在桂花香中了,陶醉了。)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琦君的家乡。出示:我仿佛看了:父亲()0母亲()。胡家老爷爷()。我()0风儿()。蝴蝶()。(配乐,写话)生1:我仿佛看到胡家老爷爷一边打着桂花年糕,一边喝着桂花茶

8、生2:我陶醉在桂花的香气中,对大自然感到特别亲近。生3:我仿佛看到了蝴蝶翩翩起舞,一会儿飞到一会儿飞到生4:风儿为了让大家都能闻到桂花香,它让桂花香久久弥漫在村子里生5:我仿佛看到鸟儿在桂花树上安了家,天天和桂花为伴(孩子优美的语言和天真烂漫的想法我是无法描写和表达的)师:自由读“摇花乐”的句子,看看能不能体会到“摇桂花”的乐趣。生1读得快轻;师:他摇得急,可力量不够大。生2读得特别有力响亮。男 生女生分别读读。师:你们摇出了什么?生1 :摇出了快乐。生2:摇出了童年心中的快乐。生3 :摇出了快乐,甜蜜。生4 :摇出了美味。正当我们也沉浸在“桂花的香气”中,沉浸在“摇桂花的快乐,沐浴在桂花 雨

9、中”时,师:可惜,快乐依昔而去,作者已远离家乡投影出示琦君的浪迹 天涯的一生经历:作者琦君,台湾女作家,原籍浙江温州。她擅长散文和小 说,代表作有:烟愁、细沙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 雨灯花落等师:现在你读懂了吗?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没有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生1:因为在家乡可以用桂花做糕饼送给爷爷婆婆, 大家在一起高高兴兴的, 现在阔了父老乡亲,心里难免会不舒服生2:并不是这里的桂花不香,而是家乡的这种桂花香包含着作者对家乡的 思念。师:这种香有着对故乡和童年永远的思念。【反思】马建兴老师的桂花雨围绕作者家乡桂花的“香”,首尾呼应的两次介绍 作者。导入时介绍琦君的简介,结束时介绍琦君浪

10、迹天崖细细品味琦君一生, 其 实都是有目的的。包括在一开始读杭州桂花的香,是在衬家乡桂花的香,从侧面 粗略感受香到细细品味每一个代表家乡桂花香的句子,浓浓的桂花香,浓浓的故 乡情。层层递进,把学生及在场所有的听课老师从“闻香”进入到了作者琦君“思 乡”的精神家园。“半截蜡烛”可谓牵动全文的线索,马建兴老师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 非常准确地找准了发力点即“家乡桂花香,思恋家乡”这一思想感情,并通过教 学的展开很好地了体现自己对于文本的独特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现以学生为主导的意识。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内容由 于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的体验也是丰富的,特别是对于“全年”、“浸”、“摇 花乐”这些字眼的理解,还有对“人们可能做的事的想象及什么人浸在桂花香里 的想象”学生的想法波澜起伏,并远远超乎了教师的想象,何止是每一个人,每 一个生灵,每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都在学生的口中都成了这桂花雨的分享者。反复研读文本,注重文章的整体性。怎样合理地整合全文,化整为零,更好 地将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一直是我们语文课堂上值得探究的问题。 马建兴老师 在全文教学接近尾声之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你读懂了吗?为什么母 亲说这里的桂花没有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这一问题看似不经意,其实却是匠 心独具,它很好地串连了全文,让学生再次走入文本,将全文有机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