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二).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1678108 上传时间:2021-08-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实验专题练习实验题(共37小题)(1)图(a)中的A端与 (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2)关于R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 R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 0”位置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 R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 R+R2=Q, R4=Q.(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 B端是与“1”连接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 ;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 ;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则读数为

2、 .(结果均保留3为有效数字)3.小明用电学方法测量电线的长度,首先,小明测得电线铜芯的直径为1.00mm,估计其长阻ri=1.0k Q,电阻Ri=9.0k Q,为了方便读数和作图,给电池串联一个R=3.0 的电阻.按图示电路进行连接后,发现aa线.为了确定哪一条导线内部是断开的,导线断开;1 | 1111r 91 1100200?00 JjJisvX图2、bb和cc三条导线中,混进了一条内部断开的导 将电键S闭合,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先测量 a、b间电压,读数不为零,再测量a、a间电压,若读数不为零,则一定是若读数为零,则一定是 导线断开.2.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

3、中 E是电池;R、R、R、R和 R是固定电阻,R是可变电阻;表头 G的满偏电流为250 A,内阻为480 a.虚线方框内 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 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 压1V挡和5V挡,直流电流1mA当和2.5mA挡,欧姆X 100挡.1.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 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电流表A1的内排除故障后,该小组顺利完成实验.通过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得到电流表 和A2的多组11、I 2数据,作出图象如图 2,由I 1 - I 2图象得到的电池的电动势 E= 内阻r= Q .V,度不超过50m(已知铜的电阻率为 1.75 X

4、10 3Q? m).现有如下实验器材:量程为 3V、内阻为3k的电压表;量程为 0.6A,内阻约为0.1 Q 的电流表;阻值为 020的滑动变阻器;内阻可以忽略,输出电压为 3V的电源; 阻值为舟=4.30 的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若干.图1图小明采用伏安法测量电线电阻,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示数从0开始增加,当示数为0.50时,电压表示数如图1所示,度数为 V,根据小明测量的信息,图2中P点应该 (选填“接a”、“接b”、“接c”或“不接”),Q点应该 (选 填“接a”、“接b”、“接c”或“不接”),小明测得的电线长度为 m4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

5、程为 100 pA,内阻大约为2500Q) 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 R2 (其中一个阻值为 20Q,另一个阻值为2000 );电阻箱 R (最大阻值为99999.9 );电源E (电动势约为1.5V);单刀双掷开关 S和S2. C 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5 .(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2)完成下列填空:R1的阻值为 Q (填“ 20”或“ 2000”)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的滑动变阻器的 端(填 “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 的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将电阻箱Rz的阻值置于2500.0 ,接通S.将R1的滑片置于

6、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 R2的 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 &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 &接通前B与D所 在位置的电势 (填“相等”或“不相等”)将电阻箱R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的阻值置于2601.0 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微安表的内阻为 (结果保留到个位).(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 .5 .“用DIS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 a)所示,其中定值电阻阻值 R=1 Q .(1)图(a)中A为 传感器,定值电阻 R1在实验中起 的作用;(2)实验测得的路端电压U相应电流I的拟合曲线如图(b)所示,由此得到电

7、源电动势E=V,内阻 r=Q;(3)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则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合理的阻值范围为 a. 05a B . 020a C . 050a D , 0200a6 .压敏电阻由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导致电阻率发生变化的材料组成,为了探究某压 敏材料的特性,有人设计了如下的电路,一电源电动势3V内阻约为1 ,两个电流表量程相同均为0.6A, 一个电流表内阻r已知,另外一个电流表内阻较小但阻值未知.(1)电路图中哪个电流表的内阻r已知 (A或者为)(2)在某一个压力测试下,两个电流表AA2的读数分别为I1和I2,则压敏电阻的阻值RX=.(3)经过测试获得压敏电阻的阻值和压力的关系图如

8、下所示,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阻 值和压力的关系式是.7 .某同学利用图甲电路测量自来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 K以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 (活塞电阻可忽略),右侧活塞固定,左侧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还有: 电源(电动势约为 2V,内阻不可忽略)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 Ai、A (量程为3mA内阻不计)电阻箱R (最大阻值9999 )定值电阻R)(可供选择的阻值由 1004 1kQ、10kQ)开关S,导线若干,刻度尺.实验步骤如下:A.测得圆柱形玻璃管内径 d=20mm8 .向玻璃管内注满自来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LC.连接

9、好电路,闭合开关 S,调整电阻箱阻值,读出电流表 Ai、A2示数分别记为Ii、I2,记 录电阻箱的阻值 RD.该表玻璃管内水柱长度,多次重复实验步骤B、C,记录每一次水柱长度 L和电阻箱阻值RE.断开S,整理好器材(1)为了较好的完成该实验,定值电阻R0应选(2)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 R的表达式RX= (用R、R Ii、I2表示)(3)若在上述步骤 C中每次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流表Ai、A2示数均相等,利用记录的多组水柱长度L和对应的电阻箱阻值 R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 R- L关系图象,则自来 水的电阻率P =a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用本实验方法测电阻率实验中,若电流表内阻不能忽略,则

10、自来水电阻率测量值与上述测量值相比将 (选填“偏大”、“不8.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待测金属丝粗细均匀,阻值约为100Q,备选器材如下:A.量程为5mA内阻r i=50 的电流表B.量程为0.6A、内阻r2=0.2 的电流表C.量程为6V、内阻3约为15k的电压表D.最大阻值为i5a、最大允许电流为 2A的滑动变阻器E.定值电阻R=5QF.定值电阻F2=500QG.电动势E=6M内阻很小的直流电源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I .螺旋测微器、刻度尺(i)该同学用螺旋测尾气测待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螺旋测微器的示数D=(2)为了能尽可能精确地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电流表应选用

11、 (填“A”或B”), 定值电阻应选用 (填“ E”或 F”);(3)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所选用电流表白示数记为I ,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的表达式RX=;若用刻度尺测得待测金属丝的长度为L,则其电阻率的表达式为p =(表达式中所用到的阻值必须用对应的电阻符号表示,不得直接用数值表示)9.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所用电阻丝的电阻约为20a.带有刻度尺的木板上有 a和b两个接线柱,把电阻丝拉直后固定在接线柱a和b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带有接线柱 c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P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电池组E (电动

12、势为3.0V,内阻约1Q);电流表Ai (量程0100mA内阻约50);电流表 A2 (量程00.6A,内阻约0.2 );电阻箱R (0999.9 );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操作步骤如下:A.用螺旋测微器在电阻丝上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B.将选用的实验器材,按照图甲连接实验电路;C.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D.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满偏,然后断开开关.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 L;E.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

13、电阻丝长度 L;F.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卬乙丙丁某次测量电阻丝直径 d时,螺旋测微器示数如图 3所示,则d=mm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 (选填“ Ai”或“ A2”);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粗测电阻丝的电阻,选用“X 1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电表指针偏转角过大,因此需选择“”倍率的电阻档(填“X 1”或“ X 100”),并,再进行正确测量,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4所示,测量结果 R=Q.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阻值R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 5所示的R- L关系图线,图线在 R轴的截距为 R,在L轴的截距为Lc,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 直径d,写出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p = (

14、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本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 影响(填“有”或“无” ).10.想测量一捆带绝缘漆的馍铭合金丝的长度.如图1所示,他们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合金丝的直径d=mm查得馍铭合金丝的电阻率为p ,若测出合金丝的电阻为R,则合金丝的长度可以根据公式L=.求出(用p、d、R表不)图1图工他们用表盘如图 2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合金丝的电阻.现将选择开关调到电阻档的 “X10”位置,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把两笔尖相互接触,调节 (选填“S” 或“T”),使用多用电表的指针指向电阻档的 刻线(选填“ 0”或“8”).之后将红 黑表笔的笔尖分别与合金丝

15、两端接触,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于是他们将选择开关调到电阻档的 位置(选填“X 1”或“X 100”).(3)乙同学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实验中,测电流表G的内阻时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电流表(量程 1mA内阻约几十欧)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100Q)C.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20kQ)D.电阻箱(0999.9 Q)E.电阻箱(09999Q)F.电源(电动势6V,有内阻)G.电源(电动势15V,有内阻)H.开关、导线若采用如图所示电路测定电流表G的内阻,并要求有较高的精确度,以上器材中,R应选用, R2应选用,电源应选用 (用器材前的英文字母表示).若测得电流表内阻 Rg=50.0

16、 ,要将该电流表改装成量程是3V的电压表,则应串联一个阻值是的电阻,表的刻度盘上原0.6mA处应改写成 V.11 .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小于1.0 )B.电流表 A1 (量程0-3mA内阻 =100)C.电流表 A2 (量程0-0.6A,内阻 R2=0.1 Q)D.滑动变阻器 R1 (0-20Q, 10A)E.滑动变阻器 R2 ( 0 - 200 Q , 1A)F.定值电阻R (990Q)G开关和导线若干弓(b)甲(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 (I1为电流表A1的小数,则由图线可得电动势 E=i)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

17、,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 1 I 2图线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为了简化计算,该同学认为I1远远小于I2,V,内阻r二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a)、(b)两个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 图;在该 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器材名称前的 字母序号),这是因为若选另一个变阻器,12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备有下列器材:A.B.C.D.E.F.G.H.被测干电池一节电流表电流表电压表电压表1212量程量程量程量程滑动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2:开关、导线若干00.6A,内阻 r=0.3 Q00.6A,内阻约为

18、0.1 Q03V,内阻未知015V,内阻未知010Q, 2A0 100Q, 1A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流表选择(1)在上述器材中请选择适当的器材(填写器材前的字母)选择,滑动变阻器选择(2)实验电路图应选择如图中的(填“甲”或“乙”(3)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统误差后,干电池的电动势 E=)U- I图象,则在修正了实验系 Q .S甲15Z/A丙V,内电阻r=13.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一干电池的内阻 池的电动势约为 6V,电池内阻和待

19、测电阻的阻值都约为 实验器材有:r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 R,已知电 10Q,且不超过10Q,可供选用的A.B.C.D.电流表电流表电压表电压表A1AVV2(量程(量程(量程(量程0-600mA内阻不计);0-3A,内阻不计);0-6V,内阻很大);0- 15V,内阻很大);E.滑动变阻器 R (阻值0- 100Q);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条.实验过程如下:(1)在连接电阻前,先选择适合的器材,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填 所选器材钱的字母)(2)按图甲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其接入电路的阻值,测出多组 U和I的值,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以 U为纵轴,I

20、为横轴,得到如 图乙所示的图线(3)断开开关S,将R改在B, C之间,A与B用导线直接连接,其他部分保持不变,重复 步骤(2),得到另一条 U- I图线,其斜率的绝对值为 k.(4)根据上面实验数据结合图乙可得,电池的内阻 r=Q,可用k和r表示待测电 阻的关系式为R=.14.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是多用电表简化电路图,作为电压表使用时,选择开关应接 ,作为欧 姆表使用时,选择开关应接 .(填1.2或3)使用时,电流一定从 端流入多 用电表(填A或B),(2)利用多用电表和电阻箱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如图乙,调节电阻箱,记录多 组电阻箱示数 R和多用电表示数 I,作出R-十的图线如

21、图丙.由图丙可求得电动势E=V,内限r=Q.(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忽略偶然误差,本实验侧得的 E测、r测 与真实值比较:E测 E真,测 r真(选填“”)组的电动势约为 6V,电池内阻和待测电阻阻值均约为几十欧.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已知电池= 2!:二Um;豌舞gtr庭二rT电流表A (量程0-30mA电流表 A (量程0- 100mA电压我Vi和Va (量程均为0 - 6V)滑动变阻器R (阻值0- 5Q)滑动变阻器R2 (阻值0- 300 Q)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nl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如下: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正确连接电路;将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逐渐减小变阻

22、器 R的阻值,测量并记录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U、3、I .根据上面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2)如图2是根据步骤的测量数据作出的U-I图象,由图象可知,电源电动势E=V,电源内阻r=Q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用U、5、I表示待测保护电阻的阻值为R=,考虑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晌,实验中待测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小” “偏大”或“相等” ).16.为了测得一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A.待测电池组(电动势 E约为3V,内阻r不超过2.5 );B.电流表(量程 00.6A,内阻小于1Q);C.电阻箱(099.9

23、9 );D.滑动变阻器(010Q);E.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考虑到干电池组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1)该同学先测电流表的内阻:将开关S断开,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开关 K闭合,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使 电流表A满偏;将开关S接通C,保持 阻值不变,调节 阻值,使电流表 A半偏,记下电阻箱的阻值为0.3由以上操作可知电流表的内阻为 Q .(2)该同学再测干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将开关K断开,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将开关S接通D;调节电阻箱的阻值 R,使电流表 A有足够示数,改变 R的值,测出几组I和R;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

24、出的R图象,由此可得待测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V,内阻=Q.(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7.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他根据老师提供的以下器材,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原理图.电压表 V (量程3V.内阻Rv约为10k Q)电流表 G (量程3mA内阻Rg=100Q)电流表A (量程3A,内阻约为0.5 )滑动变阻器 Ri (0-20Q, 2A)滑动变阻器 R2( 0500 , 1A)定值电阻R=0.5 Q开关S和导线若干(1)该同学发现电流表 A的量程太大,于是他将电流表G与定值电阻 R并联,实际上是进行了电表的改装,则他改装后的电流表对应的量程是 A.(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为

25、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L填 写器材编号)(3)该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原理图测得数据,以电流表G读数为横坐标,以电压表 V读数为纵坐标绘出了如图 2所示的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1.50V.电源的内阻r=Q.(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8.某同学要测量一电阻 K (约2kQ)的阻值和一个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彳1为3.7V,允许的最大放电电流为 200mA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实验室备用的器材如下:A.电压表 V (量程3V,电阻RV约为4.0k Q)B.电流表 A (量程100mA电阻即约50)C.电流表 A2 (量程2mA电阻 R2约50 )D.滑

26、动变阻器 R1 (0-10Q,额定电流1A)E.滑动变阻器 R2 (0-20Q,额定电流1A)F.电阻箱 R (0999.9 Q,最小分度值 0.1 Q)G开关s 一只、导线若干(1)为了测定电阻 R。的阻值,该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则电流表应选择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滑动变阻器图2R、R2和电流表A已损坏,请用余下的器材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请在图2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采用了图象法,为使图线是一条直线,则应以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3)按照新设计的电路图连好电路进行实验,同学测得若干组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A.B.C.D.E.F.甲乙19 .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

27、电阻器(PTQ和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某热敏电阻 Ri的伏安特性.电流表A (量程0.6A,内阻为0.6 Q) 电压表 V (量程3.0V,内阻约2kQ) 滑动变阻器 R (最大阻值为10Q) 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500 Q) 电源E (电动势4V,内阻较小) 电键、导线若干(1)要求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填写器材大,请补充完成图甲中实物间的连线,其中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前面的代号)(2)该小组测出热敏电阻R的U-I图线如图乙中曲线I ,又通过查阅资料得出了热敏电R、R测量某电池组的电动阻R2的u - I图

28、线如图乙中曲线n .用上述电流表和热敏电阻势和内阻,采用的电路如图丙,将单刀双掷开关接通“1,通过Ri的电流如图丁,测得的电流为 动势为A,将单刀双掷开关接通“ 2”时测得R2的电流为0.60A,则该电池组的电V,内阻为Q.(结果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丙丁20 .测定某种特殊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其电动势E约为8V,内阻r约为50a.实验室提供的器材:A.量程为200 u 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 G;B.电阻箱 R0 (0999.9Q);C.滑动变阻器 Ri (020kQ);D.滑动变阻器 R2 (060kQ);E.开关3只,导线若干.(1)先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定电流表 G内阻.补充完成实验:为确

29、保实验仪器安全,滑动变阻器R应该选取 (选填 R或 R);连接好电路,断开 S、S2,将R的滑片调到 (选填 a”或 b”)端;闭合Si,调节R,使电流表G满偏;保持R不变,再闭合S2,调节电阻箱电阻 R=2时,电流表 G的读数为100 A;调节电阻箱时,干路上电流几乎不变,则测定的电流表 G内阻Rg=Q.(2)再用如图2所示的电路,测定该特殊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由于电流表G内阻较小,在电路中串联了合适的定值电阻R作为保护电阻.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然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Ro的阻值为R读取电流表的示数I,记录多组数据(R, I),建立坐标系,描 点作图得到了如图 3所示的图线,图线斜率为 V

30、: 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Q.图1图Z图321.现有一特殊的电池,其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在3555 范围,最大允许电流为50mA为 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电阻很大,对电路的影响可以不计;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 09999Q; R是定值电阻.(1)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有以下几种规格:A. 10Q, 2.5W B . 50 Q, 1.0W C . 150 Q, 1.0W D . 1500 5.0W 本实验应选用 ,其作用是 .(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后,闭合开关 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再改变电阻箱阻值,取得多组数

31、据,作出了如图乙的图线.则根据该同学所作的图线可知图象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比值表示 .(3)根据乙图所作出的图象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为 V,内电阻r为 Q.22.有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提供的器材有: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B.直流电压表 Vi、V2,内阻很大C.直流电流表 A,内阻可忽略不计D.定值电阻 R,阻值未知,但不小于 5E.滑动变阻器F.导线和开关(1)请根据所给电路图,以笔画线代表导线,在图 2的实物图上将所缺导线画上.(2)甲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导致一只电压表始终没 有读数,因此只记录了一只电压表和

32、电流表的示数,如表所示:U/V2.622.48I/A0.080.12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342.202.060.190.200.243中作出UI- I图.1.920.28由计算得到的数(3)由图象可知,两节干电池总电动势为V,总内阻为据可以判断,能够示数的电压表应为表 (选填“ V1”或 V) .23 .某实验小组要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的电动势约为 4.5V,电路中电压表的内阻很大,量程只有3V;电阻箱R的最大阻值为 999.99舟是阻值为5.0 的定值电阻.实验时,闭合电键S,多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读出多组电阻箱阻值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 U

33、,由测得的数据,绘出器-R图线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动势E=V,内阻r=Q (结 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乙同学找来一个电流表,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开关S后,改变电阻箱阻值.当电阻箱阻值为R1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电阻箱阻值为 R2时,电流表示数为I2.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 RA.请你用 R、R、R2、11、I2表示出电池的内电阻r=24 .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测量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A.待测干电池两节25 电压表V、V2,量程均为3V,内阻很大C.定值电阻Ro (阻值未知)D.电阻箱RE.导线和开关.(1)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图乙方框中画出相应的

34、电路图;(2)实验之前,需要利用该电路测出定值电阻R.先把电阻箱R调到某一阻值 R,再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 V和V2的示数分别为 Uw、U2o,则R= (用 5、5、R表示).(3)若测得Ro=1.2 Q,实验中调节电阻箱 R,读出相应电压表 V和V2的多组数据U、12, 描绘出U - U2图象如图丙所示,则两节干电池的总电动势E=V,总内阻r=Q25 . 一位同学为了测量某蓄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电压表 的内阻很大,可视为理想电压表.(1)请根据该同学所设计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甲乙两(2)实验中,该同学

35、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记录电压表 和总 的示数 u和12,画出U-U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图线的横截距为a,纵截距为b,则蓄电池的电动势E=,内电阻r= (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若忽略测量误差的影响, 则该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电源内阻的阻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26 .某位同学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1)实验时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电阻箱阻值R和电压表读数 U,并在计算机上显示出如图2所示的JL-1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电池的电动势Ea=V,内阻ra=U RQ,该实验系统误差主要来自 .(2)实验中,随着变阻箱阻值的改变,电压表的示数U以及

36、电池内阻消耗的功率 P都会发生变化.图3的各示意图中正确反映 P-U关系的是.(2)调节滑动变阻器 B阻值的大小,记录多组 U、I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27 .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提供的电表量程有些偏小, 于是采用了如图甲所示 的电路进行测量.其中定值电阻 R的阻值是3Q, R2的阻值为6Q,电流表和电压表都为理 想电表.(1)在实物连线图乙中,缺少几条导线,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补上缺少的几条导 线,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正确的电路实物连线图.UI- I图象,根据图象可计算出该电源的电动势为 V,电源的内阻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 效数字)(3)实际上,电流表的内阻并不等于零,

37、电压表的内阻也不是无限大,从系统误差的角度来看,电源的内阻比其真实内阻.(填下面选项前的字母)A.偏大 B .偏小 C .准确.28 .小华同学利用电压表、 电阻箱等器材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曾 &甲乙丙丁(1)实验前,应 开关S,并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 .(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2)实验时,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分别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及对应的电压表示数 U.某次电阻箱调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其读数为 利用实验数据作出的 ,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求出电池的电动势 E=V,内阻 r=Q .(3)如图丁所示,由于电池内阻较小,通常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小电阻R0,再进行第(

38、2)问的实验操作.电阻R的主要作用是;请在图丙中作出利用本方法获得的一 _1图象的大致图线.U R(4)由于电压表不能看作理想电表,因此实验测得的电动势 真实值,测得的内阻 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9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可以测电阻由可以测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室提供了一下实验器材:电源E (电动势为6V,内阻约为1Q)定值电阻R (阻值约为5Q)电流表A (量程30mA内阻约为0.5 Q)电流表B (量程0.6A,内阻约为1Q)电压表C (量程8V,内阻约为5kQ)电压表D (量程4V,内阻约为3kQ)滑动变阻器F (阻值0- 10Q)滑动变阻器G (

39、阻值0- 500Q)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请回答以下问题(1)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 ;(选填器材代号)(2)该同学操作正确无误,用 U、5、I分别表示电表的读数,其数据如表所示:I (A)0.300.350.400.450.500.55U1 (V)5.685.615.575.515.485.40U2 (V)1.441.691.912.162.392.62根据表中数据求得定值电阻巾Q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其测量值真实值(填、或=);该同学同时利用上表测得的数据求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由误差分析可知,电动势的测量值 电动势的真实值(填、(或=).(3)该同学进一步利用一个辅助电源E,采用如图乙

40、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测量过程中,调节 R后再调节R,使得A的示数变为0,测得多组数据,这样,电源电动势值 电源电动势的真实值(填、(或=).30 .常用无线话筒所用的电池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约为40 Q,最大允许电流为100mA(1)为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先利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10V档粗测电源电动势如图甲所示,测得值为 V(2)接着该同学利用图乙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为理想电表,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 Q) , R为定值电阻,目的是为了防止电阻箱的阻值调得过小时,通过电源的 电流大于其承受范围,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0的规格有以下几种,

41、则本实验应选用.A.50 Q, l.0W B.500 Q, 2.5WC.1500 Q, 15WD.2500 Q, 25W(3)接入符合要求的 R0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U,再改变 电阻箱阻值 R,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丙的图线.由图线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 Q.(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1 .在测量一节干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2)实验开始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到 (选填 a”或 b”)端.(3)合上开关S1, S2接图甲中的1位置,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下几组电压表示数 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S2改接

42、图甲中的2位置,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记录下几组电压 表示数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描点作出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两直线与纵轴的截距分别为Ua、UB,与横轴的截距分别为 Ia、Ib.S2接1位置时,作出的UI- I图线是图丙中的 (选填 A或“ B”)线;测出的电 池电动势E和内阻r存在系统误差,原因是 .由图丙可知,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分别为E真=, r真=.32 .常用无线话筒所用的电池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约为40Q,最大允许电流为100mA为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图甲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为理想电表,0999.9

43、 Q) , R)为定值电阻.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1)图甲中接入 R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电阻箱的阻值调得过小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大于其承 受范围,起的作用 ;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的规格有以下几种,则本实验应选用.A.50 Q, l.0W B.500 Q, 2.5W C.1500 Q, 15W D.2500 Q, 25W(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后,闭合开关 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再改变电阻箱阻值,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的图线.由图线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Q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图乙所作出的图象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

44、=Q.(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3 .为了测定电源电动势 E的大小、内电阻r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某同学利用传感器设 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通 过电压传感器1、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测得数据,用计算机分别描绘了如图乙所示的M N两条UI- I直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中的 M N两条直线可知A.直线 B,直线 C.直线 D.直线M是根据电压传感器1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绘得的M是根据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绘得的N是根据电压传感器1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绘得的N是根据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绘得的(2)根据图乙可以求得定值电阻舟=Q.(3)电源电动势 E=V,内电阻r=Q.电压备感器2厂丁34 .某课题研究小组,收集了各种类型的电池,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一是电阻R,二是常用的锂电池 (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A.电压表V (量程3V, 15V,内阻约为几千欧)B.电流表 A (量程0.6A,电阻 R=2Q)C.电阻箱R (099.9Q,最小分度值 0.1 Q)D.变阻器阻彳1最大为 20 QE.开关S一只、导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