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学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697773 上传时间:2021-08-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伤仲永》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伤仲永》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伤仲永》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伤仲永》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仲永》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仲永》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伤仲永学案第23课伤仲永学案学习目标:.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2 . (1)学习并掌握“之” “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 况。(2)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3 .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学习重难点:4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5 .难点:(1)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2)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相关链接: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 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年轻时候,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 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 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

2、代的苏轼、苏洵、 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伤仲永是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 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 种观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预习检测。.填空。(1)伤仲永选自,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 一的,其字介甫,晚号,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家、思想家。 本文是一篇,它是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 常常借一件事来O6 .注音o求扳谒邑(矣泯称卒焉耳B 二、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停顿。7 .学生自由朗读。8 .点名朗读,师生评议。9 .学生齐读

3、课文。10 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将课文翻译成白话文,并将不懂之 处标出来,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翻译课文,其他成员 可进行补充。三.合作探究。翻译下面句子。(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5)余闻之也久。(6)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三、课堂测试与作业。.背诵课文。2.完成课文书上“研讨与练习”二、三题。第二课时二、自主学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贤于材人远矣2.词类活用。邑人奇之。奇:稍稍宾客其父。宾客:父利其然也。利:3.重点词语(1)世隶耕。隶:(2

4、)未尝识书具。尝:(3)并自为其名。为:(4)指物作诗立就。就:(5)稍稍宾客其父。稍稍:(6)或以钱币求之。或:(7)环谒于邑人。环谒:(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9)泯然众人矣。泯然:(10)受之于天。受:(11)贤于材人远矣。贤:(12)得为众人而己耶。得:4.对文中的“之” “于” “其”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 中的含义与用法。之: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 于: 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受于人者不至: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稍稍宾客其父: 三、合作探究。.讲述方仲永的故事,可加

5、入自己的见解、评价。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四、课堂检测与作业。.摘抄有关“天才”名言警句五条,并背诵。2.课外收集被人誉为天才的例子,探究他们的成长奥秘。第三课时、复习旧课,检查背诵。二、自主学习。用原文填空。.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2 .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 ”;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3 .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其具体做法是4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 三.合作 探究。.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 .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6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7 .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8 .学了本文,你有何感想?四、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