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701548 上传时间:2021-08-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大足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市大足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市大足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市大足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市大足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大足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大足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实施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大足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方案主持单位: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参加单位:重庆市良种牛繁育中心 实施年限:2006年1月-2008年12月重庆市大足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方案一、目的意义大力发展节粮型的草食牲畜和特色畜牧业是我市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加强地方山羊品种的保护、培育、开发和利用是加快我市山羊饲养业发展的保证。大足黑山羊是我市优良的地方山羊品种(待审),主产于大足县,现有山羊养殖户1430户,存栏羊4000余只。据西南大学、重庆市农业局等单位对大足黑山羊调查测定表明:该品种毛色纯正、个体大、肉质好,特别是产仔率高,母羊乳房发育好,羔羊成活率高。经对400只羊初步普

2、查,大足黑山羊每胎产羔率,初产羊为212%,经产羊为289%,普遍两年三产,每只母羊每年繁殖率在350%400%。大足黑山羊作为高产羔率的地方山羊种群,纯种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如不尽快对其实施保护与选育,这一珍贵资源势必在短期内消失。因此,对该地方品种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已迫在眉睫。1是实现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重庆市农村人口众多,耕地和粮食资源相对不足,又存在草山草坡资源闲置,饲草和农作物秸秆资源荒废。调整畜牧业结构,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山羊为主的草食牲畜,是克服人畜争粮、畜禽争粮矛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畜牧业及相关行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实施秸秆养羊,变农作物秸秆焚烧为过腹

3、还田,增加大量有机肥料,有利于种养业的良性循环。开展退耕还草,种草养羊,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旱涝灾害,有利于农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2是保护优良的地方山羊品种资源的需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及畜禽品种改良的不断深入,杂交改良在山羊生产中广泛利用,使得我国一些地方山羊品种面临优良基因流失和品种资源退化的威胁。大足黑山羊这一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也不例外,加之广大农村对大足黑山羊的选育通常只是通过个体外貌特征加以选种选配,致使相关优良性状的基因流失。此外,母羊就地选留往往形成“母族亲缘群”,血缘封闭,品种退化。本项目通过建立大足黑山羊保种场,以便进一步对大足黑山羊进行提纯

4、复壮,保种选育,提高质量和扩大种群数量。同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采用分子遗传学原理在基因水平上对大足黑山羊进行遗传监测选育,使大足黑山羊这一优良基因库得以长期保存和更好地开发利用。3是培育高繁殖率的肉山羊品种,推进山羊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高繁殖率是肉山羊各项生产性状中最重要的一项。西南多数地区是国家规划的肉山羊优势产业带,山羊养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200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资料,目前我国现有山羊1.7亿多只,西南地区5省区市存栏山羊2371.4万只,约占全国总数的14%。西南地区主要肉用山羊地方品种有川东白山羊、成都麻羊、板角山羊、贵州白山羊等,培育品种有南江黄羊,其单胎繁殖率为187

5、%219%,引进品种主要是波尔山羊,其单胎繁殖率为189%193%。本项目选育大足黑山羊繁殖率高,群体平均单胎产羔率在250%以上。目前我市山羊存栏约365.11万只,年出栏达284.55万只,存栏能繁母羊达到189.16万只,出栏率77.94%,在提高出栏率的各项措施中,选择繁殖率高的品种,提高繁殖率无疑是最重要的措施。4是发展“一优两高”和特色养羊业的需要发展优质商品肉羊是当前乃至今后养羊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实践表明,从国外引进优良种公畜与国内的优良地方种母畜杂交,其杂交优势明显,又节约成本,是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目前在我国农村条件下,特别是西部地区和三峡库区农村,利用杂交优势

6、生产优质商品肉羊,是提高山羊生产必不可少环节。我市大足黑山羊品种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全身被毛乌黑发亮,体格高大健壮,肉质鲜美,抗病力强;二是母羊繁殖率高(胎产仔2.5只以上,两年三胎),羔羊成活率高;三是生长发育较快,产肉性能好。所以,培育推广大足黑山羊良种,是发挥地方优良品种优势,提高山羊生产力和养羊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5是增加农民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畜牧业是重庆市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农民现金收入的60%左右来源于畜牧业。继续发挥畜牧业对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就要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色草食牲畜。目前我市养猪业受到市场和粮食的制约,效益波

7、动较大,而山羊等草食畜牧业不仅市场前景广阔,而且具有丰富饲料饲草资源,成本较低,见效快,收益稳定等特点,发展养羊业一直以来是增加农民收入重要途径。因此,发展以山羊为主的畜牧业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对繁荣农村经济具有积极作用。6是建立和完善草食牲畜良繁体系的需要近几年,政府的投资重点放在生猪产业上,这对改良生猪质量和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对牛、羊、兔等草食牲畜良繁体系建设投入不足,致使草食牲畜良繁体系建设滞后,体系极不健全,加上2001年,市政府开始启动草食牲畜良种工程时,大足黑山羊没有列入重点工程建设,因此,争取国家和市级有关部门对大足铁山黑山羊的支持,有利于加快我市山羊良繁体系建

8、设。二、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有工作基础山羊大多养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养殖山羊数量有限。我国羊只数量最多,目前急需引进国外优良肉羊品种(如波尔山羊)进行有计划地杂交改良,同时要发掘和保护我国现有的优良地方品种。总体说来,优良的地方品种在适应性、抗病性、繁殖力和羊肉品质上具有更大的优势,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地方品种的优势(特别是市场优势)将会更加明显。我国山羊缺乏肉羊品种,与国外比较,山羊饲养管理比较粗放,养殖水平较低,山羊出栏率和个体生产水平也较低。发展山羊产业,首先是要解决品种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种草养畜发展很快,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优良品种的利用和先进饲养管理技术的采用是发展肉

9、羊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项目从地方种群中选育优良品系,发展产业化生产,不涉及国内外任何专利和知识产权。为加强黑山羊保种和品种(系)选育工作,重庆市良种牛繁育中心和西南大学进行了资金和技术合作,已在黑山羊核心产区大足县对黑山羊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并在重庆市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巫溪红池坝组建了两个“大足黑山羊保种选育场”,选入种羊近200只,目前正在继续建场和组建核心群。三、主要技术内容及指标组建大足黑山羊保种场进行集中饲养,活体保种,建立原种核心群;群体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测定,制定选育标准;重要遗传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在此基础上,以高校科研所+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黑山羊种羊产业和黑山羊养殖

10、业。大足黑山羊高繁殖率地方品种的选育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即从选育基础羊群开始,在闭锁群体内根据繁殖性能(包括产羔率、繁活率、初生重等性能)、体质外形、生长速度、产肉量、屠宰率、肌肉品质、血统来源等进行相应的选种选配,以培育出符合标准、遗传性稳定、整齐均一的羊群。建设饲养原种核心母羊500只、10个以上血缘的公羊50只的保种场1个;建设饲养基础母羊2000只的繁殖育种场1个;培育出具有全黑、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繁殖效率高(胎产羔率250-300%,两年三胎)的地方品种。四、技术路线和方法选集基础羊群:划定区域封闭羊群,按照选育目标,最大程度地将每一种特征和特性的基因汇集在基础羊群的基因库中。为了

11、控制每世代近交系数的增量,基础羊群每世代保证500只母羊和50头公羊; 闭锁繁育:严格封闭羊群。更新用的后备羊群都应从基础群的后代中选择,46个世代不引入任何其他来源的种畜。希望基础羊群的各种基因通过分离而重组,逐步趋向纯合,再结合严格的选种,从而使存在一定差异的原始基础羊群,经过46世代的选育,转变成为具有共同优良特点的羊群。 严格选留:种羊的选留,按它们的生长和生产阶段进行,但应使各阶段的选择强度尽量随年龄增大而加大。为了缩短世代间隔,加速遗传进展,利用种羊本身生产性能测定和同胞测定,以加快世代更替,做到一年一个世代。依照个体的生产性能评定种用价值,以一定规模的母羊作为大足黑山羊的基础群。

12、五、效益分析重庆市目前山羊售价9-14元/kg活重。随着核心群的组建和选育工作的开展,黑山羊售价将一路攀升,预计2007年将达16-20元/kg活重,选育品系如通过审定,黑山羊价格最低将在24元/kg活重以上;甚至有可能按只论价,一只断奶重在15kg左右的种羊,价格应在500-1000元,相当于肉羊现价的5-8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保种和育种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国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经费来做这一件工作。西南地区和重庆市是国家划定的山羊优势产业发展区,一个新品种的出现将极大地促进山羊产业的发展。培育成一个新品种也就保存了一种独特的遗传资源,特别是大足黑山羊的多胎性能,对国内和国际山羊养殖业

13、都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六、计划实施年限年度计划:20062008年 完成种质资源全面普查和保种场、育种场建设;组建核心群;确定参加保种和选育的农户和羊只;制定选种指标。七、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1、必要支撑条件: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与西南大学育种专家和各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确保项目顺利进行。2、组织管理措施: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保种区日常工作,协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重庆市良种牛繁育中心作为经营实体,主要承担核心群保种和育种场选育工作,负责组织和协调农户保种和选育工作。制定统一的选育指标,重点在核心群中选留后代,不断在改良核心群中选育种公羊和基础母羊。选择重点养殖户并同时确定参加保种和选育的羊只,和核心群的羊只同样挂牌、登记造册,按统一标准测试、淘汰、选留。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