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情况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173232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总工会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市总工会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市总工会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情况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总工会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情况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总工会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情况调研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市总工会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推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的完善,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根据豫工法20034号文关于对三方协调机制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通知要求,xx市总工会于8 月份采取发统计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法对我市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劳动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制度,是解决劳动关系问题和参与经济、社会民主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 。工会法也作了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 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共同研

2、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按照法律规定和形势的需要,xx市市、县区二级均建立了以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工会代表职工、经贸委代表企业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始终以促进就业为重点,以建立顺畅高效的协调机制为基础,以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以完善法律法规为保障,努力开辟政府、 工会、企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新途径,新方法,  基本上形成了“主体协商、三方指导、政府调控、依法规范”的格局。劳动关系主体三方密切配合,建立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制定程序规则,积极开展活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保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极其

3、重要的作用据三方机制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显示:1、全市两级三方会议建制以来召开协商会议52次,会议协商研究涉及劳动合同3次,集体合同7次,争议处理8次,社会保障6次,安全卫生7次,劳动标准6次,工资分配7次,再就业3次,其它3次;2、建制以来下发文件8次,都是三方联合下发;3、建制以来调研检查13次,其中三方联合11次,工会单方2次。截止目前,工作人员尚未培训过。二、主体构成和组织形式 由于我市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只有市、县区两级开展了此项工作,在乡镇和行业方面尚是空白,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xx市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立于1999年6月 ;xx区建立于2001年2月;xx县建立

4、于2001年7月;xx县建立于2001年7月 ;xx县建立于2002年9月,三方协商会议制度都以三方的名义下发了文件,规范了制度。三方协商的主体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会和经贸委。其中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代表政府在三方协商中起组织、引导、协调的作用,通过与工会和经贸委的经常性接触与沟通,宣传政府方面的政策意向,争取双方的认可,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以实现本地区对劳动关系的宏观调控;工会代表职工参与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如实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使有关劳动政策的制定能够真正体现职工的利益;经贸委代表企业通过协商和广泛的活动,维护企业和经营者的利益。在我市,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组织形式是三方协调会议,通过三

5、方协调会议共同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劳动政策,解决处理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和市经贸委于6月27日召开了2003年的上半年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对今年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1、进一步规范集体合同文本;2、开办集体合同与工资协商培训班;3、对集体合同工作进行一次调研;4、选树和培养集体合同和工资协商的先进典型;5、建立企业欠薪预警制度;6、对全市集体合同履约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还讨论通过了关于调整xx市推行集体合同制度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会议制度的通知。xx县通过三方协调会议对如下工作达成一致意见:1、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加快为

6、下岗失业职工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工作;2、由三方联合对全县各类企业下岗职工的就业状况、生活情况进行一次调查;3、利用县工会帮扶中心免费对职工进行培训;4、决定于8月下旬组织一次依法征缴养老保险金的全县大型宣传活动。 三、工作制度和协调内容 我市市直和三县一区都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和经贸委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制度的文件,对参加会议的人员构成、召开时间、工作职责、工作原则等制度进行了规范和健全。在人员构成方面规定每方不得少于3人,时间要求一般每年在年中和年末召开两次,经一方提议也可召开临时会议。其工作职责主要是:1、在制定有关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意见、方案时交流情

7、况,交换意见。针对有关问题统一认识,提出意见和建议;2、交流有关贯彻河南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工作情况,研究在运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提出对策,加强指导;3、组织检查、交流、培训等活动,推动本地区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所遵循的原则是合法、公正、及时;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利益;相互信任、支持、合作,协商一致。三方协商的主要内容是:1、通报交流各自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对劳动关系方面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2、对本地区设计调整劳动关系的法规和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监督实施。3、对具有重大影响的集体劳动争议和群体性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提

8、出解决和预防的意见建议。4、研究制定本地区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的意见和方案,并组织检查、交流、培训等活动。四、经验效果和典型事例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运作过程中,积累了几点经验,以供探讨1、坚持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各级工会在推动建立三方协调机制工作中,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并真正落实到这项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把是否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作为衡量建立三方协商机制工作的根本尺度 2、按照实际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通过三方协调机制调整劳动关系,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三方协商的组织机构要从实际出发来设置,从有利于本地区工作开

9、展的角度建立, 这样才能为三方协调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3、正确把握三方协商的原则。三方协商的四项原则应该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工会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地位进行民主协商,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劳动部门和企业代表组织的协调和沟通,求同存异,协商共事,形成共识。自漯河市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以来,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共同努力,强化机制建设,使我市开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劳动关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解决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如2002年8月,铁东开发区某私营企业一农民工在厂区内发生了工伤事故,企业以不是正式工为由拒不为该职工办理工伤证,致其不能享受工伤待

10、遇。市总工会获悉后提议召开三方临时会议,对此案进行研究和处理,并决定由劳动仲裁部门介入进行行政干预,事件最终得到了圆满处理。在三方协调会上市总还提出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的调研,得到了各方的认可。调研结束后,以书面形式向市委市政府作了详细汇报,促成了xx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民工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政策的出台;xx县某公司118名职工因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问题与单位发生争议,造成群体上访事件。县总工会了解情况后,立即提议召开三方协调会议,决定由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庭受理此案。经过调查发现该公司在为职工办理双金时,申报基数过低,为职工少缴双金达50多万元。仲裁委通过调解促使

11、公司为职工补缴了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 五、存在问题 1、三方协商积极性有差异。在三方协调机制实际操作中,作为代表职工的工会方由于上级工会抓得紧,工作比较积极,劳动局和经贸委处于从属地位。2、三方协商机制没有资金作保证。三方协商制度需要一定的办公基础设置,以及人员的培训、学习和考察都需要资金。然而上级和地方没有拨款的渠道,致使工作成为无源之水。3、三方协调机制工作发展不平衡。目前市县两级工作机制已建立,而乡镇和行业的三方机制尚未建立。4、部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人员的素质决定协商的质量,因此工作人员亟待进行培训。5、三方协商机制的首席代表身份较低。就

12、我市目前的情况,三方首席代表都是各方副职担任,规格较低,有些问题不能拍板。六、建议1、平等协商,达成共识。三方协商机制的完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国际通行惯例。三防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协商,对涉及到劳动关系的任何事都需进行协商。2、完善立法,健全制度。应尽快制定有关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专门法,使三方协商机制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把三方协商活动纳入法制轨道。3、加强培训,准备人才。要加强对三方代表和有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协商水平,以达到预期的效果。4、加强汇报,取得支持。要多向党委和政府汇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工作情况,以取得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为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

13、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商业特色街的品位,打造姜堰贸易服务新形象,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会同市发展计划局、三产办、贸易局、工商局、工商联组成联合调查组,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姜堰城区的贸易现状,特别是商业特色街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查活动中,我们深入街区,走访业主,召开了10多个座谈会,走访了6个街区的近百家经营户,就如何加快城区贸易发展步伐,如何打造商业特色街,广泛地听取意见,研讨商业特色街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城区商业特色街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城区贸易发展迅猛,商业、供销系统的十大商场在商贸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国有资本逐

14、步退出,国有商场纷纷转制,个体私营企业已成为姜堰城区贸易发展的主力,且发展势头良好。城区贸易的格局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除西大街仍然是城区贸易的黄金地段外,在其他主次干道上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商贸区,形成了经营特色,产生了一定的市场效应。在特色街的形成中政府、经营者、消费者发挥了相应的作用,推动了特色街的形成和发展。1、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推动了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狠抓第一要务,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召开了服务业工作会议和餐饮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订了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加大流通企业改制力度,重视三产统计工

15、作。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城区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部门配合,合理引导,促进了商业特色街的形成。市三产办公室协调指导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市贸易局跳出原先的管理模式,由管理国有集体商业贸易企业转变为服务全市社会商业,积极探索引导全市商业服务企业发展的新路。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为商业特色街的形成提供了载体。建设部门对迎宾东路地段的开发面向社会自然人拍卖,开经营城市之先河,促成了迎宾东路餐饮一条街的形成。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和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以及经营城市的理念,都对城区商业特色街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业主要求,利益

16、驱动,形成了商业特色街的雏形。同类商品或关联商品经营户的适当集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调查中,广大经营户非常赞成集中经营,希望政府有所作为。利益的驱动也使经营户向特色街集聚,商业特色街初具雏形。装饰材料一条街通扬中路。专业从事装璜、装饰材料、装璜五金等门类的企业88家,占入驻企业的47%。这些企业规模较大的有23家,相对比较集中,是居民购买装璜、装饰材料的首选,年销售额在一亿元以上。通讯器材一条街振兴中路。经营通讯器材的商家多数集中在振兴中路的西侧,共有经营户21家,占入街企业的33%。各家销售的手机品牌、机型、价格均大同小异,他们之间除了销售价格的竞争外,服务质量特别是售后服务也

17、是他们竞争的主要内容,年销售额在4000万元左右。移动、联通姜堰分公司迁出后,通讯器材一条街的规模和人气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的商家正缩小规模,不少经营业主有随迁经营的意向。五金电器一条街人民中路。从事农用配件、工业小五金以及工业电器的企业88家,占入驻企业的47%,苏常电器和黎明电器的进入,增加了该街的经营规模,现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物资市场,并逐步形成了专业街,年销售额在一亿元左右。目前,由于二运公司的南迁和人民中路的拓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条街工业电器、物资经营户的销售。摩托车一条街人民南路。从新西桥至汽车站,摩托车经营户有7家,占入街企业的10%。这些企业大多是私营,除少量品牌有雷

18、同外,各家都有自己的品牌,品牌竞争是主要特色,年销售额在4000万元左右。美食一条街迎宾东路。在街道的东段,集聚着12家私营餐饮企业,占入街企业的35%。这些企业都有一定的规模,且装璜讲究,风格各异,一家紧挨一家,特色十分明显。从服务内容上看,有中餐、西餐、排档,还有特色餐饮,如肥牛城等。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左右。服装一条街迎宾西路。迎宾西路的店面房大多数被个体工商户购买,经过几年的发展,这条街的服装经营已成为主要特色。目前经营服装的个体户有57家,占入街企业数的63%。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左右。二、城区商业特色街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城区商业特色街初具雏形,且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由于诸多原因,

19、商业特色街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研究解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商业特色街缺少规划。一是城市规划不到位。城市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城区商业特色街的建设,与商业特色街的发展不相适应,无论是特色街的布局,还是特色街的功能配套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城区商业特色街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经营的店面房偏小。房地产开发商在设计和建设店面房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设计门面小,进深大,又不是框架结构的店面房,导致城区店面房偏小,且又无法扩大。政府缺乏有效的调控,没有把开发商与特色街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致使特色街经营规模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扩展。三是城区商贸发展缺乏专业规划。迄今为止,城区商贸业发

20、展缺乏整体规划,更没有商业特色街发展规划,除了现有的几条自由发展起来的商业特色街初具雏形外,大多数商业企业零星分散,形不成市场效应,形不成商业特色。这种商贸发展状况,既不利于城区商贸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群众购物,更不利于提升城区商贸业的品位,与城市的新形象不相协调。2、城区商贸缺乏规模和特色。一是城区商业特色街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增加值约占城区商贸增加值总额的三分之一。商业特色街缺少大企业、大商场,大酒店的支撑,带动发展作用不强。二是商业特色街特色不特,同类企业聚集度不高,6条商业特色街入街总数超50%的街道只有服装一条街。品牌效应不强,低档次的商品多,高档次的品牌商品少。有的特色街由于受到

21、城市管理规定的限制,制约了经营和业务的拓展。如通扬中路装璜装饰材料、人民中路的五金电器、迎宾东路的美食经营等。三是同品种经营,竞争不够规范。众多经营门店由于经营范围、品种档次、商品结构、经营方式雷同,缺乏特色,一方面形不成以质取胜的格局,经营的商品档次太低,难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导致购买力向外分流,另一方面为了拉顾客,抢生意,相互之间竞相杀价,或以次充好,蒙骗顾客。结果是牺牲服务和档次换取生存空间。四是缺少一、二产业的强有力的支撑。我市的一、二产业发展还不快,工业、农业的产品没有对商贸易流通形成有效的支撑,一、二产业职工的收入没有明显的提高,预期收入不确定,制约着消费需求,也制约着贸易的发

22、展。3、软硬环境建设制约了特色街的发展。一是区域规划建设要求不明确,影响了特色街规划建设。如迎宾东路按统一格式砌好后,多数房主设计开设饭店,也就形成了现在的美食街,但由于规划没有事先按其功能设计操作间,业主们以搭建棚披应付,既不符合卫生要求,又受到城市管理的制约,原街道化粪池是以住宅楼标准设计,远不能适应开设饭店的排放要求,经常出现堵塞外溢现象。让业主们非常头疼。二是城市管理的一些规定没有考虑到商家的经营和发展需要。如通扬中路经营装璜装饰材料的业主反映,该街原是328国道,交通十分便利,姜堰的装璜装饰材料一直辐射到海安、东台、兴化戴南等地,后来由于城区禁止车辆进入,停车曝光、罚款,他们的货进不

23、来,出不去,辐射无从谈起,只能做本地生意。三是执法部门执法检查频繁过度,商家疲于应付。业主普遍反映,机关各部门执法检查的比较多,而上门宣传政策、法规的少,他们迫切希望政府部门及时宣传政策法规,纠正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以减少对商家极不情愿的处罚。四是政府承诺的诚信度不高,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一些市外投资企业反映,招商引资项目谈的时候地方各级官员给予了高度重视,显示出非常的热心,答应了很多优惠条件,但是投资到位后,原有的热情不见了,政府或部门承诺的优惠政策难以到位,如减免税收、规费,他们期望能够承诺兑现。五是少数部门、少数机关干部为群众服务、为商家发展服务的意识还不强,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并未根除

24、,能办的,可以快办的,就是拖着不办的现象时有发生。六是商业特色街各项功能设施不够配套。停车场、昼夜自动银行、电信以及特色街的基本配套设施仍不能与商业特色街的发展相适应。4、经营者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一是经营者的文化素质不高。从私营、个体户的文化水平来看,初中、小学文化的占大多数,高中文化的约占10%20%,大专以上学历的不足10%,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比较严重。二是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业主的主要精力都花在经营环节上,对如何加强管理,做好售后服务很少考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三是诚信意识不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掺杂掺假、短斤少两等现象还在一些行业中存在,“三包”的规

25、定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影响了企业和行业的市场信誉度。四是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有:一方面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不注重学习,在经营中侵权行为时常发生,不能够较好地维护好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一些业主虽然懂得经营,但不懂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乱罚款、乱收费的行为,不能据理力争,不敢正面抵制,使自己的正当利益被任意侵害。这样,不仅助长了乱执法、乱收费的行为,而且也妨碍了企业的发展。三、关于创建城区商业特色街的几点建议城区商业特色街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结果。创建商业特色街,政府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有所作为。为此,我们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要进一步强化思想

26、认识力度,切实形成创建商业特色街的共识。创建商业特色街,是我市发展商贸、搞活流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我市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一是创建商业特色街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商贸业品位的需要,提升城市的形象,离不开商贸业品位的提高,创建商业特色街,就是提升商贸业品位,就是提升城市新形象,打造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城市环境。二是创造商业特色街是策应沿江开发、快速发展姜堰经济的需要。通过创建商业特色街,可以密集人气、财气,激活流通,繁荣市场,带动城市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姜堰作为特殊政治意义的城市,通过创

27、建商业特色街可以放大名人效应,有利于姜堰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四是按照全面小康的标准,通过创建商业特色街可以提高三产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通过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一认识,充分认识创建商业特色街的重要意义,增强创建商业特色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商业特色街的知名度,促进姜堰经济快速发展。2、要尽快制定商贸行业发展规划,加大城市规划调整力度。规划是发展的蓝图,创建和发展商业特色街首先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规划要有创新思维,明确目标。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时,要充分考虑贸易发展的实际和需要,把城市建设与贸易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与贸易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贸易行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合理地

28、规划好城市发展的蓝图,把黄金市口和黄金路段预留给商业和其他三产行业,以此推动贸易的发展和商业特色街的建设。要抓紧制定贸易行业发展规划。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认真分析本地业态结构的基础上,制定出城区贸易行业发展规划。规划要说明在今后的某一段时间里,城区贸易行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工作措施。要尽快制定城区商业特色街发展规划。规划要明确城区商业特色街的总体发展目标、建设标准、阶段任务、方法步骤、政策措施。要加强对商业特色街发展的研究,对商业特色街的布局、规模、功能、品位、标准等要做深入的探索,通过探索和建设,使商业特色街真正形成商品特色、品牌特色

29、、形象特色、文化特色和功能特色。规划力求高起点,富规划长实施,这样,不仅政府对贸易行业发展可以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而且也使业主知晓城区贸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让他们自觉地顺应行业规划,进场、进区、进街开店兴业。3、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快速推进商贸发展。贸易的发展,商业特色街的建设,要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从姜堰的贸易规模看,总体规模比较小,大型企业屈指可数。商业特色街的情况也是如此,入街经营的企业数量不少,但企业的单个规模太小。再从前期我市招商引资的实践看,在国家没有向外资放开批零市场的情况下,我市有关部门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地引进了时代超市、苏果超市、中油公司、上海曹安市场有限公司等一批国

30、内知名的大企业,这不仅使姜堰的贸易规模上了一个档次,促进了贸易的大发展,也为聚集人气,推动特色商业街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网上招商等方式,吸引市外资金或国内大型企业来姜投资,以迅速扩大贸易企业的经营规模,提升经营品位,促进商贸行业的跨越发展。要注意把招商引资与城区的特色街建设结合起来,在已具特色雏形的街区内,引进一、二家大型企业进驻,以提高特色街的人气,让特色街更具特色,借以弥补城区特色街的入驻企业规模小、品位差、档次低的不足。4、要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力度,营造商贸业发展宽松环境。软硬环境建设是一个不断深化、永不停止的课题,必须常抓

31、不懈。一要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机关干部要深入到广大的私营、个体工商户中间,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适时地提供企业所需的各种服务,改变过去的那种检查多、服务少,罚款多、管理差的状况,真正让机关干部成为私营经济发展的“知情人”和“贴心人”,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社会环境。二要实行政务公开。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办事规则、办事程序、执法依据、审查过程、处理结果等等,一方面是向群众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让群众自觉遵守,一方面是主动接受社会、群众监督的过程。三要加大改革扶持和引导力度。政府及职能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规定,维护商家的利益。要考虑业主进货、

32、送货的问题,进专业特色街的激励措施等。四要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无法优惠的措施不必承诺,可以给予的优惠政策,建议采用政府文件形式明确,直接发至外来投资企业和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照此办理,审批手续再由内部补办,使服务形式从外来投资企业要我实施优惠政策,变为我要为外来投资企业兑现承诺。五要继续改善环境。姜堰城市道路建设步伐加快,美化和亮化工程建设要跟上去,力求把城市建设得更亮更美。5、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经营者的综合素质。一是要针对私营业主素质低,经营管理知识缺乏的问题,分期分批组织业主进行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经营管理的能力,增强他们守法经营的自觉性

33、,为企业发展壮大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要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学习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了解他们的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发私营业主的发展热情和斗志,树立只有扩大规模,壮大实力,才能在市场上立足,按部就班,坚守摊头,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的观念。三是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对员工的技能培训。贸易企业是分流下岗工人和安置待业青年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广大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自主经商的也比较多,这些人中,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服务不规范、技能较差,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且人数众多,要加强培训,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办学力量,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提高职工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四是要加大法律宣传的力度。司法部门要改进普法宣传

34、方式,主动把国家的法律法规送到广大私营业主的手中,悉心指导,耐心灌输,让法律法规人人皆知,并成为自觉行动。6、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力度,推动城区商贸再上新台阶。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创建商业特色街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影响商业特色街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促进商业特色街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要将创建商业特色街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明确分管责任人,成立相关机构,制定城区商业特色街发展规划,并把特色街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目标的重要方面,一同布置,一同考核。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对灯箱、路牌提出统一标准和样式,提出创建文明街道、无假货一条街、价格信用一条街的标准,指导商业特色街在

35、创建工作中求突破。有关人民团体要加强特色街的组织建设,要试点成立街道商会,发挥群众组织的自治功能,共同推动特色街的发展。要有条不紊地推进商业特色街的建设和命名工作。一是把西大街打造成姜堰的“南京路”。在对街道的南侧开发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寻求知名商家来开发经营。随着城市中心的西移,即将开发的西环路要提前规划,开发中的罗塘路应规划为西大街的延长线,用作进驻大型企业和大型超市,使西大街和罗塘路成为城区贸易的黄金大道。二是对基本具备商业特色街条件,符合政府规划的街道予以命名。从城区已初具商业特色街雏形的几条街道的情况看,迎宾东路可命名为美食街。迎宾西路可命名为服饰街。通扬中路可命名为装璜装饰材料街。

36、没有定形的街道暂缓命名。如人民中路由于道路的拓宽和二运的南迁,经营五金电器的企业可能也要迁移;振兴中路的通讯器材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移动、联通公司相继迁出后,振兴中路的人气、销量都不如以前,业主们有随大公司迁移的可能;人民南路经营摩托车的业主有7家,占入街企业总数的10%,且销量与通扬中路的几家销量差不多,特色不够明显。这些街道虽然暂缓命名,但是对其特色要规划好。三是对正在开发中的街道要提前规划。如正在开发中的南大街和即将开发的北大街,规划时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姜堰历史上的“老字号”和周边的人文环境来综合考虑,打好“老字号”品牌。南大街地处姜堰中学和图书馆的附近,可建成文化、休闲商品一条

37、街;北大街的东侧与古建筑保护区毗邻,可考虑建设一条徽商茶叶街,以增强与古建筑保护区的协调,西侧为方便旅游者购物,可建成旅游商品一条街。此外,对城市新区建设规划要统筹考虑,从而有计划地开发建设。四是注意改善特色街的经营环境。如美食街的化粪池及污水处理装置以及各经营户操作间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到业主的经营,影响到特色街的发展,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症结,并切实加以解决,商业特色街一定会拥有灿烂的明天。 为搞好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策应沿江开发、促进姜堰经济跨越式发展,按照中共姜堰市委常委会议的布置,在钱拥军、钱启翥副主席带领下,市政协社会事业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和委员,于

38、2003年6月8日至21日,对我市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被调查单位有市教育局、劳动社保局、开发区、总工会、妇联、工商联、姜堰镇,市职业教育中心校、职工学校、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民政局社区服务中心、城中、城东街道办事处、扬动厂、太平洋精锻有限公司、泰达纺织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通过专题汇报、座谈和现场视察,对我市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总体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职业教育和培训已成为姜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1、牢固树立“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教”的思想,职业教育作为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形式,已经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9、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不是淘汰教育,而是成功教育。她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进我职校都是才,出我职校都有用”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前不久,全国、全省、泰州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及姜堰市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职业教育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各级政府都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今年

40、我市在升入高中阶段的计划中已经按6:4的普职招生比例安排了普高、职中的招生计划,这一比例相对于泰州市6.2:3.8的普高、职中招生比例更趋合理。2、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初步整合。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基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市职业教育开始起步,先后创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38所,基本上每个行业、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职校。其特点是规模小、专业窄、管理散、学生就业无保障。随着近年来教育市场的逐步淘汰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不断布局调整,现已进入了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办学阶段,基本形成了以市职业教育中心校等8家由教育、劳动保障、工会以及企业举办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姜堰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始创

41、于1980年,先后经过三次合并,2002年12月顺利通过省级职教中心验收,是我市规模最大的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总投资3400万余元。在校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生1500余名,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学员700余名。开设了机电、电子、计算机、经济管理以及综合五大门类24个专业,其中机电、电工电机、计算机为骨干专业。近年来有400多名毕业生考取大学,对口高考升学率居泰州市重点职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姜堰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前身为泰县沈高农业中学。1981年举办职业班,1986年扬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泰县沈高职业技术学校”,1999年7月姜堰市人民政府

42、批准更名为“姜堰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同年升格为“江苏省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同时该校还是省级重点成人教育中心校。校园占地150多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开设农技、水产、汽修、服装、建筑、财会、公关、机电、电子、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现有全日制大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教学班级26个,成人大专和非学历班4个,在校生1390多人。近年来,对口高考录取率保持在99%以上,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办学以来,已先后向生产一线输送了4500多名合格员工,并有360多名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姜堰市职工业学校该校创建于1951年,半个世纪以来,成为我市工矿企业实用型技术人才培训主阵地。现有本

43、科、大专、中专、职业高中、成人高中等教育。校园面积7.5亩,校内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2002年由于罗塘路和西环路拓宽,学校被拆去三分之二,教学大楼拆去三分之一)。该校坚持办好成人高中教育,是市内唯一成人高中文凭教育单位,年毕业生70名左右。职业教育全日制职高、中专普通班2000年6个班,在校302人,2003年3个班,在校生100人。按企业需求设置了数控、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机电、内燃机、铸造等骨干专业。大专教育现有中文大专班4个,工科大专班3个,学生150人。每年参加成人高中单科学习的有750多人;转岗位培训300多人次,培训下岗职工800多人次;在岗、待岗专业技能培训近900人,年培训

44、职工达2860多人次。1999年被省教委评为省重点职工学校,2000年被评为省再就业培训先进单位,同年被评为全国工会系统示范校。姜堰市劳动技工学校该校创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是我市唯一的培养和造就中级技术人才的技工学校,隶属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学校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现有在校生大专班91人、中专班445人,各类短期班461人。今年15月,培训在职职工897人,核发职工资格证书845本,培训失业人员2796人。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为100%。学校师资技能考核合格率一直名列泰州市各技校前茅,每年都有学生考入高等院校深造。江苏汇丰毛纺织工业学校由姜堰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于1998年,系姜

45、堰市教育局与我市大型企业江苏汇丰羊绒有限公司合作创办,是我市职业教育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基地。2003年度计划招收职业中专纺织工艺与设计专业50人、机电技术专业50人。学校办在汇丰工业园内,可以充分利用汇丰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实验仪器,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种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纺织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姜堰市溱潼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5年,座落在省级溱湖旅游风景区。该校主要采取联合办学形式,2003年度与省重点高中溱潼中学联办综合高中班2个;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与国家级重点职中江阴市第二职教中心联办。该校先后开设了机电一体化、财会电算化、

46、建筑与装璜、汽车与维修等专业的职业高中班和职业中专班,历年来坚持为高校输送合格人才,先后有20多名学生录取本专科。姜堰市美术学校是苏中地区唯一一所由市政府批准办学的美术学校,坐落在洪林,学校占地近40亩。课程及专业设置:文化课为普通高中课程,专业课为美术高考教程。培养目标及毕业去向:参加全国普通高考,报考艺术类院或普通高校的艺术专业。此外,还有市委党校举办的本科、大专班,主要为党政机关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提供高等学历教育;市财政局举办的财会人员培训班,为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提供会计岗位资格证书教育培训;还有专门培养汽车驾驶员,颁发汽车驾驶证照的市驾校以及培养武术类人才的市武术学校,为

47、国家培养足球、自行车运动类体育人才的市体育学校、双登集团职教中心等,这些都是不同层次社会力量举办的不同类型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以上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和单位,构造了我市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网络,为提高我市劳动者素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3、职业培训为提高在职职工技术素质,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增强待业人员自谋职业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市职业培训有两个主要的基地,一是市劳动社保局下设的就业训练中心及其所设的职业技术培训班、专门从事培训的具体业务工作。今年15月份,市劳动社保局培训在职工897人,核发职业资格证书854本,该局注重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如

48、与市经发局、安监局联合开展电工“三证”的培训,共培训55人,与建工局也联合培训。目前,该局培训的工科达到18个;培训失业人员2796人,其中计算机操作员698人,针织工318人,缝纫工359人,电焊工67人,汽车驾驶员298人,装配钳工168人,车工工246人,餐厅服务员87人,印刷排版工155人。该局在总结前几年对失业人员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着重抓了如下几个环节:一是采取调控措施,组织有效培训。今年以来,他们对报名人数从、就业难的专业进行了限制,将原有的计算机培训定点单位减少到两家,对驾驶员采取先自付学费,就业后再报销部分学费的办法,从而有效避免了培训的盲目性。同时以技工学校为主体,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大张旗鼓地开辟实用技术培训点,设立了城南针织培训点、城中电焊培训点、城东机械、印刷、纺织培训点,失业人员随到随学,100%安排就业。二是结合劳务输出,搞好订单培训。今年劳动社保局成立了富民劳务派遣公司,根据派遣公司提供的用工信息,从失业职工中招收人员进行突击培训,4月份,苏州宏达集团急招45名针织工,他们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按要求培训输出,苏源宾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