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742690 上传时间:2021-09-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篇一:画龙点睛的故事故事:在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叫张僧繇。一天,梁武帝要张僧繇在寺庙的墙上画四条金龙。张僧繇用三天的时间就画好了,并且画得非常像真龙。大家听说后,都去观看,发出阵阵赞叹声。可是,当人们走近一看,却发现每条龙都没有眼睛。张僧繇解释说:“如果我给龙加上眼睛,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都不信,坚持要他加上眼睛。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给两条龙加上了眼睛。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两条龙腾地一声飞上了天! 画龙点睛的寓意:画龙点睛是说,只要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能解决问题。 画龙点睛造句:这篇文章的结尾写得非常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晋朝的大文学家陶渊明,曾经写过一篇有名的桃花

2、源记,内容是描写晋朝湖南武陵有一个捕鱼人所遇到的奇事: 有一天,这个渔夫驾着小船,溯河而上。他不知划了多远,忽然发现在河岸青翠的草地旁,有一片开满了艳丽花朵的桃花林。由于他从未看到过这么美的景色,不由看得呆了。 接着,他又继续向前划,不久看到前面有一座小山,在山腰处有一个小洞口,渔夫好奇地下了船,从那洞口爬进去,想看个究竟。他刚进入洞口时,里面又狭又窄,十分阴暗,可是大约走了十几步后,道路忽然宽阔起来,并且在山洞的尽头,有一片平坦的土地。 他来到里面,只见一排排房屋十分整齐,房前屋后,有很多桑树和竹子;肥沃的田野里,种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而田中的道路,东西南北交错着,四通八达。田野里有不少耕作的

3、人,老人和孩子们各得其乐。当那些人见到渔夫时,起初都感到很惊奇,但不一会儿就很热情地和他闲谈。这些人告诉渔夫说,他们的祖先原是为了逃避秦朝的战乱,才率领村人隐居到这里来的。渔夫把朝代的变更告诉他们,他们听了都十分惊异。 几天后,渔夫在接受村人的热情招待以后,依依不舍地跟大伙告辞,临走前,村里人对他:“不要向外面的人说起我们这里。”渔夫同意了。可是他回去以后,仍把这件奇遇报告了太守,太守派人和他一起沿着原路去找,但却怎么也找不着了。从此以后,便再也没有人见过这处桃花源了。 题 名: 世外桃源 所属朝代: 晋代 拼 音: sh wi to yun 出 处 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

4、祸乱的美好地方。解 释 原指与现实.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相关例句 在这儿,在这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一天晚上,月亮照得大地亮堂堂。一群猴子正在森林里玩耍,忽然有只小猴大声叫嚷:“快来看,池塘里有一个大月亮!”猴子们都跑了过来。喲,池塘的水面上真的有一个圆圆的月亮!是不是天上的月亮掉进池塘里了?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还在呀!“管它呢,还是赶快捞吧!”猴子们刚把手伸进水里,只听见“哗啦”一下,水面上的月亮就碎了。猴子们都纳闷:原话这个的“螳臂”,都并无贬义,后来则一般都把它比作不自量力、

5、冒充英雄和妄图抗拒某种强大力量的人。成语“螳臂当车”,正是从庄子的这个“不胜任”的原意转化而来的。 春秋时,鲁国有个贤人名叫颜阖(h),被卫国灵公请去当其太子蒯瞆(kui gu)的老师。颜阖听说蒯瞆是个有凶德的人,到卫国后,就先去拜访卫国贤者蘧(q)伯玉,请教如何教好蒯瞆。蘧伯玉回答说,您先来问情况是对的,有好处,但要想用您的才能教好太子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并进一步说道:“汝不知夫螳蜋(同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意思是:螳螂鼓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子,它不知道自己是力不胜任的,而是确实认为自己的这种举动是好的,是有益的。颜阖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

6、为像螳臂当车一样,您要戒备啊!慎重呀! 阻挡。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 从前有位叶公,特别喜欢龙。他屋内的梁、柱、门、窗,都请巧匠雕刻上龙纹,雪白的墙上也请工匠画一条条巨龙,甚至他家穿的衣服、盖的被子、挂的蚊帐上也都绣上了活灵活现的金龙。 方圆几百里都知道叶公好龙。天上的真龙听说以后,很受感动,亲自下来探望叶公。巨龙把身子盘在叶公家客堂的柱子上,尾巴拖在方砖地上,头从窗户里伸进了叶公的书房。叶公一见真龙,登时吓得面色苍白,转身逃跑了。 画龙点睛 张僧繇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7、 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篇三:五上成语故事 8、成语故事 南郭先生“失业”记、下岗后的南郭先生等。 2.积累运用: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了解其寓意。

8、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坐井观天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四面楚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望梅止渴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还有很多成语来自古代的名句、老百姓的生活等等。 8、成语故事)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课件出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检查生字读音掌握情况。 矛 盾 楚 卖 锐 壁 逼 韵 戳 腮僧 唬 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 2.课件出示一组词语检查学生词语朗读情况并随机点拨词语意思。 矛盾 锐利 神韵 戳穿 墙壁 腾

9、空 俸禄 楚国 逼真 推辞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 滥竽充数 张口结舌 张牙舞爪 3.指导学生书写,重点指导“盾”、“逼”。 4.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5.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教师随机记录下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学生的课前预习非常重要。本环节设计意在于充分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有目的有针对的实施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三、精读感悟。 学习自相矛盾。 1.课件出示矛和盾的图片,给学生感官的体验。 2.教师讲解古代的矛和盾,让学生了解古代的兵器,课件出示。 3.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预设: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

10、,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4.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 (预设:“夸口”:说大话) 指导学生朗读“夸口”的语气。要求读得语气很夸张,把那种当众吆喝、自卖自夸的语气形象地读出来。 学生练习朗读。 5.“张口结舌”什么意思呢?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 (预设:“张口结舌”: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6.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本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最后全班集体汇报交流的形式。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相抵触。) 7.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则成语故事。可以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抓住重点

11、词语体会文章的表达效果,让学生通过关键词的品读读出句子的语气,落实有感情的朗读这一目标要求】 四、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随机指名在班上交流。 联系实际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内容并运用到实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2遍。 3.搜集成语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指名朗读自相矛盾。 2.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滥竽充数 1.解题,出示课件。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

12、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3.讨论交流。 4.学生思考: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总是许多人一齐) 课件出示一组句子,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三个句子意思的不同。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通过出示不同的句子让学生用心体会不同的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让学生认识文章中作者用词的恰当和准确。】 5.引导学生读出南郭先

13、生装模作样的语气。(课件出示) 6.讨论: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7.走进人物的内心活动。 读滥竽充数思考: 1)南郭先生准备混进去给齐宣王吹竽时是怎么想的? 2)他拿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时又是怎么想的? 3)当南郭先生逃走时,他又是怎么想的? 8.拓展学习。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二)自学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点睛”的结果怎样 2.讨论,指导朗读。 ()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所以人们觉得怎样? (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 (人们觉得奇怪、可

14、惜)()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点睛”的结果怎样?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 ()读这则故事时节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真的腾空而去,会说些什么呢? 完成填空: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两条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有的说;有的说 ;还有的说: 。他们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3.说说“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三、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的成语是来源于寓言故事的,其实成语的来源有很多。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坐井观天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四面楚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望梅止渴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还有很多成语来自古代的名句、老百姓的生活等等。 四、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并背诵画龙点睛。 2.小练笔。.南郭先生逃走之后会做什么?续编故事,题目自拟如:南郭先生“失业”记、下岗后的南郭先生等。 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