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1.docx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1761197 上传时间:2021-09-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年高考地理智能过关训练试题(13)来源浙江2014二轮高考地理仿真模拟(二)第I卷(选择题 共44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1. 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A. B. C. D.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D.由居民点取近道攀登 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3. 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368 m B. 488 m C. 678 m D. 708 m答案1.A 2.D 3.

2、B解析第1题,图中居民点均位于沿河地带,都靠近水源,其中 三居民点位于河谷平原地区,地势较低,易受水患影响,而居民点位于地势稍高的鞍部地带,受水患影响小。第 2题,图中最容易发展成城镇的居 民点应是位于河流交汇处的居民点;M与居民点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故B选项不正确;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示,河流的干流从西南向东北流; 由居民点取近道攀登 M 山时先穿越山脊再经过河谷,地势起伏很大,故本题的答案为 D。第3题,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 h的取值范围:400 m。快速公交系统,简称 BR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某 BRT站台分时段乘客流量统计图 ”。读图,完成45题。

3、(人)(人)10 000 -5 000(人)7:(町8:0000;ooii;on20:002 l:(X)匚二)上车人数经下车人数4. 该站台所在区域最有可能是()A.中心商务区 B.居民住宅区C.工业区D.行政区5. BRT的开通 ()A.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交通联系B.可以取代出租车,成为城市客运的主要方式C.有利于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提高D.可以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答案4.A 5.C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知区域内高楼林立,结合乘客流量,可知为中心商务区。第5题,BRT的开通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面图1示意我国城市化

4、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图2示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据此完成67题。6 8 a s - - 城市化水平标准值-L2-0.8-0.6人均GDP标准值图1城市化水平标准值城市化过程型H高级协调型I低级协调型城市化滞后型IV人均GDP标准值图26. 我国属于图2中的()A. I型 b. n型C.出型 D. IV型7. 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B. 197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C. 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D. 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答案6.C

5、7.D解析第6题,从图1可以分析,无论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标准值还是人均GDP标准值都为负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所以应属于图2中的出型。第7题,19652005年间,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都在变化,但并非完全同步;19752005年间,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因此我国城市化进程要快于世界平均水平;19851995年间和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是否快于经济发展要看图中线的倾斜程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再一次出现了产业转移新趋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新形势,由此引发了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企业用 工短缺现象,有人称此现象为“用工荒”

6、。结合下图,完成89题。0 A 100(%)60c40600a 402080(%)100八“八,八 0 20 40 6020c080 100(%)8. 如果图中a、b、c分别代表劳动力、原料、技术三个区位因素,则甲、乙、丙、丁四种产业类型中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是()A,甲种产业类型B.乙种产业类型C.丙种产业类型D. 丁种产业类型9. 如果图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在甲、乙、丙、丁四国之间最可能发生产业转移的是()A.甲国一丁国B.乙国一丁国C.丙国一甲国D.甲国一乙国答案8.A 9.C解析第8题,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产业为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据图可知甲种产

7、业类型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最高。第9题,做此种图形题的方法是先用简表的方式列出图中各点对应的三边的读数, 再分析数据特点并作出判断。读图可知,甲国第一产业比重占80%,可推断其劳动力资源丰富,有成为产业转移对象国的可能;丁国、丙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达80%、50%,可推知两国为产业转移国;再据选项,只有C项符合。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 1 500万以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生活舒服” 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完成1011题。人口

8、分布表1 500万1 000万O27500万10 .广州提出的“ 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 ()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承载力D. 土地承载力11 .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A .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D.接纳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答案10.B 11.C解析第10题,“1 500万”是让广州人“生活舒服”的指标,因而指的是人口合理容量。第 11题,广州市劳动力人口数量较大,无需再引进移民,而应该发展科技,建立公平社会秩序,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第H卷(非选择题共56分)本卷包括

9、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4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必考题12 .生态安全与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密切相关。陕西省处于我国东南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生态比较脆弱,读图 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图例-400,等降水量线vr/自然区界煤n天然气400陕北600汞锦800图1陕西省简图年份第一产第二产.第三产业比重业比重 业比重图2陕西省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图据图1描述陕西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图中A点的年降水量可能为()A . 345 mm B. 455 mmC. 550 mm D. 610 mm(2)人们

10、习惯上以北山和秦岭为界,将陕西划分成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自然区域,读 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陕北关中陕南地形区关中平原秦巴山地温度带中温带干湿区半干旱区湿润区优势资源煤炭、旅游 资源等有色金属矿、 生物资源(3)陕西省自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4)请从生态建设角度为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献计献策。答案(1)南多北少(从南向北逐渐减少)D(2)黄土高原暖温带亚热带半湿润区煤炭(3)第一产业比重总体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4)优化产业布局格局;以产业生态化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能耗、低 污染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在旅游业发展中,注重发展

11、低碳旅游; 在山区注重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解析第题,图1中显示陕西省降水量由 1 200 mm以上往北递减到 400 mm以下, A处外围等值线与较大的等值线相等,故数值大于600 mm。第(2)题,根据纬度可推断温度带,根据降水量推断干湿地区,根据图例可判断区域优势资源。第(3)题,描述产业结构变化时要注意不仅要宏观描述,还要微观描述。第(4)题,从三次产业结构图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结合图2和所学知识,可知陕西煤炭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措施还应注意不同区域的差异。(1)试从自然方面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2)甲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简述其原因。(3)河流域最大的环境问题

12、是 ,该环境问题会导致 (全 球环境问题)。(4)乙所在地区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市场主要是。(5)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丙处山脉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以一个地理要素为例分 析即可)。答案(1)河流径流量大;流量平稳;流域范围广,河流的航运价值较大。(2)分布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原因:地势平坦;气候较温和;海上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3)植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4)大牧场放牧业欧洲(5)使大西洋沿岸的气候类型呈狭长带状分布;对水汽有阻挡作用,使得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如安第斯山西侧河流短小急促) ;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区域的轮廓

13、可知,该区域为南美洲的一部分, 河是亚马孙河,可从流域范围、流量等方面评价。第(2)题,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气候、交通及开发历史等方面分析回答。第(3)题,该地区植被为热带雨林,雨林破坏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第 (4)题,乙地位于阿根廷,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该地牛肉的市场主要在欧洲。第(5)题,丙处山脉为安第斯山,其对气候、植被和河流的影响最为明显。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4、 15、 16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4 (10 分) 旅游地理济南、泰安、曲阜是“山水圣人

14、”旅游联合体的合作城市,也是山东最负盛名的旅游线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z Pl省级行政中心 地级行政中心 O县级行政中心 7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米世界遗产 +风景名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曲阜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这里游人如织,但是游客在曲阜的平均停留时间仅有0.6天,这是制约曲阜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说明“山水圣人”线路游览价值高的主要原因。(2)分析游客在曲阜平均停留时间较短的地理背景答案(1)旅游资源等级高;各著名旅游点距离较近,集群状况好;自然、人文旅游资 源形成互补优势,地域组合状况好。2. ) “三孔”景区面积较小,游览所需时间较少;曲阜作为县级城

15、市,接待能力较差;曲阜与济南 、泰安之间交通便利。解析第(1)题,主要从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集群状况、旅游资源的等级角度分析。第(2)题,从景区的游览时间、地区接待能力,以及与其他旅游地区之间的交通状况等角度分析。15.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北海道岛是日本第二大岛屿,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0%,人口密度约70人/平方千米。2012年初,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强盛,北海道地区遭受极寒和暴风雪天气袭击,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达4米多。下图为北海道冬季降雪量分布示意图。14014645 N指出北海道岛冬季降雪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此次暴风雪灾害对北海道造成的社

16、会经济损失较小,试分析其主要原因。答案(1)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多,东部少)。原因: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西北季 风从日本海带来丰富水汽,在山地受到抬升作用)而形成大量降雪。(2)北海道岛人口较少;日本经济发达,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及时开展监测预报工作;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强。解析从图中分析,北海道的冬季降雪具有西多东少的特点,原因就在于西部沿海是来自西部日本海洋面上的冬季风的迎风坡,有水汽,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了大量的降雪,而东部则处于背风坡,降雪较少。分析自然灾害带来的灾情往往从自然灾害本身以及受灾体两个方面分析,但 本题没必要考虑自然灾害本身,只从受灾体分析就可以了16. (10

17、分)环境保护树轮指数(每一树轮宽度/常态期望值宽度)是研究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读 “我国树轮指数曲线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2050 年1949年我国气候处OO(1)树轮宽度与气温、降水等要素相关。仅从气温考虑,由图可知,于(寒冷,温暖)期;1850195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是(2)下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3)简述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4)环境管理就是对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施加影响,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 些?答案(1)寒冷寒暖波动(冷暖交替)(2)全球气候变暖水旱灾害加剧;荒漠化加剧;草原退化;沿海耕地被淹。(4)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解析第(1)题,从图和材料可知,树轮指数小于1时,说明该年生长慢,气候偏冷。反之,气候偏暖。第(2)题,图中显示极地冰川融化,反映的是气候变暖现象。第(3)题,对农业的影响从旱涝加剧、土地退化、耕地被淹角度去分析。第(4)题,实施手段包括行政、立法、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