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指导.docx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1761902 上传时间:2021-09-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指导.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地理作为一门古老成熟的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 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 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高中地理主 要分为两大板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更多是与我们现实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对生活的经验,知识的广度要求很高; 而人文地理的学习相对来说更具有规律更易形成系统,同时也是学 正确世界观形成的必要组成,高中学习中自然地理方面学习我认为 可以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识记自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自然地理是以自然地理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为核 心,揭示地球四大圈层中存在的地理事物和发生的地理现象的基本

2、的地理过程,阐明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传达自然环境是生 存和发展之本的观念。高考主要选取能反映地理学科面貌及分析和 研究方法的内容,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 特别强调学习地理的基本意识是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对区域特征的 认识。所以自然地理的复习关键是根据考试大纲,理解各自 然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只有地理原理和 规律理解透彻,才能顺利解题。如自然地理知识首先要理解运动规律,如地球运动、大 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地壳变动规律等,要第3页共8页搞清楚“为什么会运动、“怎么运动”;其次要掌握分布规律,如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

3、时空分布规律、降水 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火山、 地震带的分布规律,要搞清楚“为什么这样分布”、“怎样分布”。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这些运动规律和分布规律,如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有联系,也和气候的成因、河 流的汛期有联系。所以,对知识要进行整理加工,在头脑中构建起 知识的联系线索和网络系统是深刻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关键。二、加强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归纳:对教材中的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演变、地理规律等 基本知识要注意归纳,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等值 线图的判读内容之一是:若是等温线图,首先判断南北半球是解题 关键,如果数值自南

4、向北递减则为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接着 按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冷暖;分析成因若因海陆差异形成必须考虑 季节,若因洋流形成必须考虑寒暖流,还可能由地形形成。若是等地中I*与南差期虺林的逐叩地Ah)的一文也3公品,季审 冢2男LJ压线图,等压线凸向高值是低压梢,反之是高压脊。若是低空的等压面图,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气流下沉,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气流上升板地东风宏先上升东北信风东配信风带赤述低气压带空久上升肃地东风带/西汉带130,谕证带高气压带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北半球)三、理解基本原理、规律的实际运用复习中不仅能把学到的基本原理、规律等应用于实践中,以 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

5、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相关 的实际问题。比如,以热力环流为例分析说明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 单的形式,即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运用原理,绘制 相关的热力环流图,对比分析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即由于海陆热力 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同、纬度位置、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 致的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这样加深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 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热力环流的原理是分 析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对气候的影响的基础。四、注意问题的提法,加强审题能力高考中之所以有“紧扣题意”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在

6、回答过程中阐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这个意 义上讲,一份好的答卷实际上就是一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术语 使用专业的小论文。在回答问题中(主要是非选择题)所表现出来的 术语使用情况、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情况也是体现考生水平 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恰恰又是考生最易失分的地方。因此要做到: 复习时把握住重点,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用语言或文字表 达形成过程,概括基本原理,提高理解能力和文字说明能力,紧扣 课本,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否则在答题过程中就会出现“眼高手低”、 “茶壶饺子倒不出来”的情况。五、注意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总结比较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 了环境的整体性。环

7、境的组成要素总是力求与环境的总体特征协调 一致;其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 环境状态的改变。但自然环境也存在着地域差异,如从赤道向两极 的地域差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以及山地的垂直地域差异。除此之外还应该培养全面的学习能力,总结起来应注意四个结合:(1)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结合对自然地理问题的分析往往不是孤立的,多与人文地理紧 密结合,综合在一起考查,强调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许多地理题的基本模式为:提供空间图和相关资料, 进行空间定位,提取自然和人文信息,进行提取信息的技能考查, 概括当地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 关系,认识

8、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 条件和不利条件,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所以复习时要把 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结合到一起来实现学科内的综合。(2)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结合近年地理试题大多是从某一实际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 导一般原理,如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地球、地图的基础知识、原理 和相关的地理事物;从区域差异入手,分析区域间自然和人文要素 的不同,等等。因此,在复习中要把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机地结 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典型的当属全球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对比分析图。陆地H热带冰原带世界气候类型 怵以飞候制V34N甄窸帚大陆性y候北极圈厂带针叶林带ifl带海

9、黄 性气候堆中能 气候温带大附性Y候B + 三带李 风气且 亚热册季 国气候热品沙漠核热带草啦汽候沮侨落叶 _眺|林带 立热带牯绿| 硬叶林带翦格琴出回9便选匹打哎热带雨林气候 T赤道福带落则 断用体带ii Ifi * M 4! * |+场惜干 雨林带热带雨林帝又比如与大气单元结合的世界各大洲气候要点:亚洲三种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特征比较、分布地区;非洲气候带呈对称分布 的原因、非地带性因素对非洲气候的影响;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和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及分布广的原因,其他大洲分布范围小或无 分布的原因;北美洲气候的主要类型及分布地区;地形对北美洲气 候的影响;安第斯山对南美洲气候类型形成和分布的

10、影响;澳大利 亚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的特征及其原因;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其 成因。(3)图与文结合地理学科的训练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要学会 把地理科学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 形复习,做到图文互换、图图互换、以图示文、以文释图。(4)自然地理和热点问题的结合对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学会用所学知识去分析, 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性的知识较多,适当选练试题会理解得更加透彻。命题思想与命题方向:自然地理涉及地球与地图、大气、海洋、陆地环境四大部分,其 要点较多,难度较大,但规律性很强,这样对

11、自然地理的考查能够很 好地体现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要求,因此近年来考试题中自然地理 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卡壳的题基本都在自然地理上。试题主要是涉 及自然地理的内容,如时间的计算、等值线的判读、涉及自然带及水循环方面等。对于自然地理的复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考自然地理的命题指导思想是深刻反映地理学科发展的新 趋势和新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注 重考查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 引导、启发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高考自然地理的主要命题方向:(1)以地理图像为信息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突出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2)

12、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3)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现实问题,联系实际或热点问 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当然,无论哪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地理基础素养的养成,这是以上的前提。二、结合本次考试,谈谈考试中存在的问题:1 .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直接影响老师评卷。2 .审题不严,答非说问。3 .答题不规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科专业术语运用较差。比 如42题C中答“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大,汽车尾气排放多”时,学 生答卷中出现“人们开私家车匆匆去上班”、“紧

13、急刹车比较多”等生 活化语言。二是层次不清,囱冏答卷。卷面不清,而且前后重复。4不会构建答案。不能从审题审图、题目设问、此类问题常规答法和分值等方面进行答案层次、答案要点的构建。三、今后教学建议:针对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今后教学中应注意:1、加强对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教学,只要有了知识的 积累才可能有能力的提升。2、在今后的习题训练中,应注重精选,精练,同时应注重分析 问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如何构建答案 空空 寻寻O3、注意答题规范性,答题要准确,语言要规范,书写要工整, 条理要清晰。4、注重应试技巧,把知识学会学活,有些题是做出来的,有些 题是“看出来的”。第7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