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764436 上传时间:2021-09-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 本文关键词:慈利,湖南,方言,词汇,语音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 本文简介:作者:张海姣靳焱摘要:作为由汉语和土家语融合而产生的语言,慈利方言在其声母、韵母、声调和词汇上,处处与汉语普通话相关,又处处彰显着特色。研究其独特性并进行描写,既是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需要,也能为当地人学习普通话提供参考。关键词:慈利方言语音词汇慈利县隶属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总人口六十多万,自古以来就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 本文内容:作者:张海姣靳焱摘 要:作为由汉语和土家语融合而产生的语言,慈利方言在其声母、韵母、声调和词汇上,处处与汉语普通话相关,又处处彰显着

2、特色。研究其独特性并进行描写,既是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需要,也能为当地人学习普通话提供参考。关键词:慈利方言 语音 词汇慈利县隶属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总人口六十多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县,除了汉族以外,还居住着土家族、白族、回族、苗族等1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61%。由于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历史地理及民族情况复杂,因此慈利县“北边是湖北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交界的过渡区,东南边是湘方言区”1,加上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是土家语,其方言呈现出独特色彩。本文对其进行研究描写,首先是科学保护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根据2021年8月23日教育部、国家语委所颁发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3、,弘扬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并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简称“语保工程”)列为国家重大语言文化工程。旨在通过“收集整理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民间口头文化的实态语料和网络语料,建设大规模、可持续开发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开发语言展示系统,编制和完善中国语言地图集、语言志等基础性系列成果”,以重点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进一步发挥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因此,研究慈利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特点,是对该地区方言的继承性保护,也有助于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其次,为当地普通话教学从业者制定教学策略提供参考。慈利方言的发音习惯,给普通话学习造成了一定的

4、障碍。为减少方言特点在汉语普通話学习中所带来的负迁移,教师可以根据慈利方言的发音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策略和方法,有意识地注意偏误,尽量减少“塑料普通话”的出现。一、慈利方言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少数民族众多,加上闭塞的地理环境影响,整个湖南都是“凡是山区,必然五里不同音;平原或者湖区,方言基本一致”的现象。慈利县所处的山区也是如此,与其毗邻的常德市石门县和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的方言发音便与慈利县方言发音有较大区别,甚至仅慈利县所辖不同乡镇,方言发音也有细微差别。在本文中,主要以慈利县城话为对象进行发音和词汇特点分析。湘西北的少数民族语言种类很多,但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土家语为主。土家语是毕基语(北部

5、土家语)和孟兹语(南部土家语)两种语言的统称,在武陵地区通行了一千多年。相对于毕基语,孟兹语使用人数极少,故土家语一般指毕基语,在当地又被称为“土话”。自明朝改土归流以来,随着湖南当地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加深,语言上也受到了汉语(主要是西南官话)的很大影响。周振鹤、游汝杰的研究表明,移民对方言演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要么移民方言与土著方言互相取代,要么移民方言冲淡土著方言的特征。2因此,不仅土家语语音在很大程度上逐渐向汉语靠拢,而且会说土家语的人也越来越少。土家族所分布的乌江、酉水、澧水、清江流域,现今只有酉水流域还有人会说土家语,约20万人日常使用。慈利所在的澧水流域基本

6、上完全采用西南官话,属于西南官话湖南省常澧片。汉语逐渐成为大部分土家族人的母语,他们从出生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到现在已经不会使用本族语言。土家族语言已经在绝大部分土家族地区消失,在现存地名以及现在的慈利方言中,仅存在着少数土家语词语。例如“湖”是土家语“坡地”的意思,因此如大茅湖、横茅湖、茅湖坡、湖丘等地,都是一面山坡,并无湖泊和水库。随着.发展,慈利当地的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越来越远,逐渐向普通话靠拢。虽然慈利方言本身属于西南官话,在语法结构上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区别较小,但由于其是由西南官话与土家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产生,因此自有其地域特色,其与北方方言、西南方言等汉语方言的最大差别表现

7、在语音和词汇上。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二、慈利方言的语音特点(一)声母1.鼻浊音m、n明显,与普通话不同的是,ng?在慈利方言中常作声母。如“牙?A、丫?A、爱?ai、熬?au、藕?ou、安?an、昂?a?、硬?i?”等,大部分开头呼和小部分齐齿呼是零声母时,发音带上ng作为声母。此外,鼻音n和边音l不区分意义。如“蓝lan和男nan”,在慈利方言中的发音没有区别,一般发为n,主要依靠词语和语境对二者进行区分。这对当地人说普通话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在说普通话时边音、鼻音不分。2.唇齿音明显,存在普通话声母中没有的pf、pfh、v。pf:唇齿、不送气、塞擦音。普通话中与u拼合组成的

8、字,如“估咕辜谷古股顾固”,在慈利方言中读作pfu。pfh:唇齿、送气、塞擦。普通话中k与u拼合组成的字,如“哭枯窟苦裤酷库”,在慈利方言中读作pfhu。v:唇齿、浊、擦音。普通话中读作u的字,如“屋巫污吾无舞五武午务误雾勿”,在慈利方言中读作vu。需要注意的是,普通话中h与u拼合组成的字,如“乎呼壶湖胡糊蝴虎浒户互护”,普通话发音为xu,而在慈利方言中发fu音。另外,普通话中的ff在慈利方言中只存在于与uu相拼时,如“夫福斧父”,与其他韵母拼合时发x音,拼合时在韵母前加u。如“发xuA、饭xuan、房xua?、飞xuei、粉xu?n、风xu?”。慈利方言中唇齿音的复杂度,是很多人在说普通话时

9、f、h混淆的原因。3.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相混。如“争”发作ts?n、“初”发作ts?ou、“师”发作si等。endprint4.舌面前音j、q、x和舌面后音g、k、h相混。如“间”发作kan、“敲”发作k?au、“虾”发作xA等。(二)韵母1.单元音韵母1)慈利方言中存在单元音韵母。如“额白伯册测侧厕得给黑或咳客麦拍色特则择责折拆蛇”等,以及汉语普通话中没有的字,如“de会t xuei(不可能吧,真的吗),huexu(调戏,贱),gek(倔强,固执),peph(发抖)”等。2)韵母e在与g、h、k相拼合时,发uo音。如哥格葛个kuo、喝和贺xuo、科壳可课khuo(除

10、“咳”外)。零声母时发o音,如“俄饿恶鹅厄屙”。3)韵母o可以与j、q、x相拼,由开口呼变为合口呼。如“脚t?o、确t?o、学?o”。4)韵母i与r拼合时,齐齿呼变为开口呼,发卷舌音,整个字发er?r,如“日er”。5)韵母u单独使用时,发vu音;与f、h相拼时,都发作fu;与m拼合时,发uo音,如“母亩牡木muo”。但大部分情况下,由合口呼变为开口呼,如与d、t、n、l、z、c、s以及部分zh拼合发ou音,“都读堵度突图土吐奴怒庐鲁路租族组粗醋苏俗速竹烛助祝(个别字“塑”发suo)”;与ch、sh相拼发ou音,但同时翘舌音ch、sh变成平舌音c、s,如“初ts?ou 楚础数梳叔熟属”等。6)

11、韵母,撮口呼变齐齿呼。与n、l相拼时,与声母联合发y音,如“女驴吕旅律虑”;零声母时,部分发iou音,如“郁欲狱育裕”等。2.复元音韵母1)ai与b相拼发音,零声母时发?ai。如“白、爱”。2)ia与j相拼时,部分字发kA音,齐齿呼变开口呼。如“家(家公)夹架(衣架架)”。3)ie,与j相拼时,齐齿呼变为开口呼,发kai音,如“街阶解介界戒届”。与q相拼时,齐齿呼变为撮口呼,部分字发发t?y音,如“茄且切”。4)uei,与d、t、z、c、s相拼时,合口呼变开口呼,发ei音,如“堆对队推颓退腿蜕嘴最罪醉崔脆翠虽随髓遂岁”。3.带鼻音韵母1)an零声母时,发音为鼻音加韵母?an,如“安案按暗岸氨庵

12、胺”。2)没有eng、ing、ueng三个韵母。eng与b、p、m相拼时,发u?音,如“崩绷蹦鹏彭朋碰蒙孟梦猛”;与f相拼时,feng发xu?音,如“风封锋缝凤”;与其他声母相拼,后鼻音eng变为前鼻音en,如“争整正成升曾层僧等疼更能冷仍衡”,“横xun”字除外。ing变为前鼻音in,如“并平定名”,“明m?n”字除外。ueng变为ong,如“翁嗡”。(三)声调作为西南官话的一支,与汉语普通话相比,慈利方言语调值多且不稳定,但大致可分为高、低两类,同时仍然具有“古入声今读阳平”3的语音特点。且声调受西南官话影响较大,如“白菜”,其普通话的调值为35和51,西南官话(以成都话为例)的调值为55

13、和214,慈利方言的调值也为55和214。与普通话不同的是,其声调无区分意义的作用,属于音高音重语言。声调之所以不区分意义,是为了沟通便利。正如前文所言,该地区语言繁杂,每个市县甚至镇村,语言都有所区别,如“张家界”,慈利县城发音为t?35kA35Kai214,其下属三官寺乡等乡镇以及张家界市区发音却为t?214kA214Kai51。如上文提到的“白菜”,如果发音为214和214,仍然表示“白菜”。其區分语义语法,主要依靠辅音和元音的不同组合,如“白菜baicai”和“菠菜bocai”。下面分虚词表、实词表分别列举了部分词语,表格中的词为普通话,按普通话四声横向排列,括号中的内容为慈利方言的发

14、音方式。从以上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慈利方言的大部分字词发音和普通话一样,区别在于,个别声母和韵母不同,大多数声调改变,规律如下:普通话中阴平调,在慈利方言中发音变为阳平。普通话中阳平调,在慈利方言中变为上声。普通话中上声调,在慈利方言中变为去声。普通话中去声调,在慈利方言中变化最为复杂,可以变化为阴平、阳平和上声。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慈利方言中声调有表达情绪的作用。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声调会升高,某个字会拖音,如“拐哒guai51da(天啊)”,为了强调吃惊、害怕的情感,会发成guai513da34三、慈利方言的词汇特点慈利方言本身是现代汉语的西南语支与当地的土家语融合的结果,由于土家语没有

15、文字,只存在于口语中,不易保存与传承,日益流失。因此现在的慈利方言词汇很多是从现代汉语发展而来。除了部分地名、器物名称尚具有土家族色彩,其他词语无论是构词方式还是词汇含义基本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类似。以上词汇只是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小部分,但已能看出其变化规律,那就是慈利方言中的很多原有方言土话,已经采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字词代替,只是在交际运用时自动转换成慈利方言的声调。而与汉语普通话相比,慈利方言词汇的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词的后缀上。如:AA儿:名词。盖盖儿(盖子)、把把儿(把手)、撮撮儿(簸箕)、铲铲儿(铲子)A哒:表示动作已完成或程度很深,很特别。吃哒(吃了)、来哒(来了)、走哒(走了)、看完

16、哒(看完了);心疼完哒(特别心疼)、喜糊哒(特别开心)、快活得哒(特别快活)、红鲜哒(特别红)、黑黢哒(特别黑)、绿哈哒(特别绿)endprintA人子:表示人的感受或感觉。黑人子(吓人的)、伤人子(让人伤心的)、胀人子或气人子(让人生气的)A人:浮躁人(让人心烦)、伤人(让人伤心)、折麻人(让人喜欢怜爱)A伤哒:吃伤哒(吃腻了)、狠伤哒(特别厉害的)、乖伤哒(特别漂亮)、折麻伤哒(特别让人喜欢的)坨:番薯坨(红薯块)、糯米坨(糯米团子)、黑宝坨(傻瓜)、老实坨(特别老实的人)、拽巴坨(矮,敦实、不灵活)四、结语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慈利方言存在着很明显的特点。声母方面,鼻浊音m、n、ng明

17、显,唇齿音pf、pfh、v、f复杂,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相混,舌面前音j、q、x和舌面后音g、k、h相混;韵母方面,四呼相混,并存在普通话中没有的;声调方面,声调不区分意义,声调与普通话不同;词汇方面,大部分词汇已趋向普通话,在某些特而定的构词方式上,仍保有自身民族特色,其中所隐含的民族文化特征,尚待进一步挖掘论证。通过对慈利方言的特点研究,可以略窥民族语言融合的过程。正如文化语言学所倡导的,“通过对语言状态的分析来观察、分析、了解民族文化的构成”4。对即将消逝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进行描写并存入博物馆,是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地语言学习的需要。附录注释:1宋照宇:湖南慈利

18、方言语音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摘要。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3李蓝:六十年来西南官话的调查与研究,方言,1997年,第4期,第249-257页。4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年版,第2页。参考文献: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6).2钟江华.湖南张家界方言语音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3宋照宇.湖南慈利方言語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4卓振宏.浅谈慈利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21,(2).5李蓝.六十年来西南官话的调查与研究J.方言,1997,(4)(张海姣,靳焱 . .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830046)endprint 湖南慈利方言语音和词汇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