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江苏专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一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1769520 上传时间:2021-09-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江苏专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江苏专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江苏专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江苏专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江苏专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一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江苏专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一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江苏专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用书: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一Word版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8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一等值线图分析型历时多年的建设,全球第一条热带地区的环岛高速铁路在海南岛全线贯通,旅客搭乘高铁环游海南岛成为现实。 下图示意海南岛等高线、 高速铁路和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I j(r三亚.海南岛3。城市一后速帙路蚊路轮渡匕部等高躅1米)2l F191 .海南岛沿海地区成为城市选址的理想区位,其主导因素是()A.交通B.气候C.纬度D.地形2 .高速铁路主要环岛布局,其主要目的是()A.连接主要城市,促进经济发展B.降低工程难度,提高运输效率C.减缓铁路坡度,防止事故发生D.连接沿海公路干线,形成交通网3 .海南岛计划修建穿越岛屿的铁路干线,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2、A.暴雨和台风B.崎岖的地形C.断层透水问题D.喀斯特地貌答案 1.D 2.A 3.B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等高线,海南岛沿海地区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利于发展农业,成为城市选址的理想区位,因此其主导因素是地形,D对。城市形成,最早是在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通不是主要因素,A错。海南岛纬度低,气候炎热,不是城市形成的有利因素,B、C错。第2题,该岛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高速铁路主要环岛布局,其主要目的是连接主要城市,促进经济发展,A对。环线不是城市间最短距离,不能提高运输效率,B错。减缓铁路坡度,可以减少事故发生,C错。沿海铁路、公路干线都是环形线路,不能形成交通网,D错。第3题,

3、海南岛中部是山地、丘陵,因此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 障碍是崎岖的地形,B对。暴雨和台风与铁路干线是否穿越岛屿无关,A错。铁路选线要尽量避开断层等地质构造复杂地段,C错。海南岛以花岗岩为主,喀斯特地貌少,D错。(2018南京玄武区模拟)下图为“2017年4月7日某时东亚局部区域等压线分布图 ”。 该日M地出现“落黄沙”天气,沙尘来自远处的地表扬沙,通过高层气流输送到 M地上空 飘落而形成。读图,回答45题。4 .该日M地沙尘最可能来自()A.黄土覆盖的甲地B.植被稀少的乙地C.气候干旱的丙地D .狂风肆虐的丁地5 .形成M地“落黄沙”天气的原因是 ()A .上升气流将M地的沙尘扬起B . M地受高压

4、控制盛行下沉气流C. P处的大风将沙尘吹向 M地D .沙尘来源与N处的高压脊有关答案 4.B 5.B解析 第4题,由图示等压线数值可知, 乙地是一低压槽,其西北方向是冷高压, 在乙地形 成冷锋;冷锋过境时带来大风、降温天气, M地沙尘最可能来自乙地。选 B正确。第5题, M地是一闭合气压中心,由图示可以看出,乙地是一低压槽,处在两高压中心间,判断M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形成 “落黄沙”天气。选B正确。(2018南京市期中)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 (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22 C的时期为夏季,候温10 C为冬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季和秋季。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

5、等值线图”。读图回答67题。6 .乙区域在7月的候温应()A.低于10cB. 12c左右C.接近 15 cD. 16 c 22 c7 .甲地入春日期在 3月15日以前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深居内陆,地形封闭,海洋水汽难以进入8 .植被稀少,地面热容量小,气温升温快C.海拔低,大气增温效应显著D.气候干旱,大气削弱作用弱,地面辐射弱,气温回升快答案 6.A 7.D解析 第6题,根据图示乙地区位于全年皆冬区,候温高于22c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c为冬季,所以该地七月的候温应低于10C。主要原因是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故选Ao第7题,甲地早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入春,说明其春季气温回升快,是

6、由于甲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海拔较低,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沙D。漠地面热容量小,吸热快,地面辐射强,气温回升快。故选(2018南京市期中)下图示意海南岛东北部某乡村,该地民居建筑受地形影响较大,一般背山面河。图中乙地为该区域最高点,等高距为25 m。读图回答89题。注:正屋正脊是指主屋屋顶最高的一条屋脊。8.图示区域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A. 80 mB. 100 mC. 120 mD. 150 m9 .该乡村建筑的排列是正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排列,这样排列的主要目的是()A.通风排水B.便于采光C.拦截水源D.获得更多太阳能答案 8.C 9.A

7、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该乡村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有5条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等高距为25 m,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 (n-1)d H(n + 1)d,其中n代表两地之间等高线数量,d为等高距,H为相对高度,则该乡村相对高度为100150 m之间,故选Co第9题,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夏季气候湿热,该乡村建筑的排列是正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排列,方便整个村落的通风排水。故选 Ao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 .据图中信息可知()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

8、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11 .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B.人类活动C.纬度位置D.地貌地势答案 10.B 11.D解析 第10题,图中所示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情况,数值越大,说明云量越多,日照时数越少。根据图示等值线判断,甲地云量值小于乙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A错误。甲地晴天多,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B正确。乙地云量大于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C错误。丙地等值线稀疏,说明云量空间变化小于丁地,D错误。故选B。第11题,乙地云量多,主要是位于山地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地

9、貌地势,D正确。海陆分布、人类活动、纬度位置不是该地云量多于两侧地区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2018盐城市高三模拟)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区绿洲中胡杨树生长季的起止日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 .甲地胡杨树的生长季约为 ()A. 180 天B. 200 天C. 220 天D. 240 天13 .从自然植被类型来看,胡杨林属于()A.山地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答案 12.C 13.D解析 第12题,据等值线图可知,甲地胡杨树生长季起始日期为 3月24日至4月5日,终 止日期为10月31日至11月6日,生长季约为 210220天左右。故选

10、Co第13题,胡杨 树分布于西北温带地区,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 Do读“我国某地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1416题。li8nE14 .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最大差值是()A. 960 mmB. 600 mmC. 1 000 mmD. 1 200 mm15 .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四周向中间递增C.由东南向西北递增D.由西南向东北递增16 .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弯曲闭合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形地势C.洋流D.大气环流答案 14.A 15.C 16.B解析 第14题,由图可知,区域最大降水量是 2 0002 200 mm,最小值是1 20

11、01 400 mm 之间,因此年降水量的差值是 6001 000 mm,最大不超过1 000 mm,据此选A。第15题, 根据图中的数值分析可知, 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选C。第 16题,结合图中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弯曲闭合的区域为山区,受山地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这些地区降水较多,据此选 Bo(2018南京市期中)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示意图”,回答 1718题。fore 1等压皆(hF卧TW卜等高线E)锋线17 .关于此时A地的叙述,正确的有(双选)()A.受冷锋影响B.气压将不断降低C.雨水汇集,泛滥成灾D.盛行偏北风18.当地政府拟将 B村外迁,其可能的原因有(双选)()A .修建水库B.耕地面积不足C.避免洪灾威胁D.海平面上升答案 17.AD18.AC解析 第17题,读图可以看出 A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处于低压中心的西侧,受冷锋活动影响,气压升高,吹偏北风,冷锋活动不一定形成降水,且 A地位于山脊,不会汇集雨水,A、D正确,B、C错误。第18题,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B位于山间盆地中,地势平坦,比较适合发展耕作业,海拔高度在 100 m200 m之间,不会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B、D错误;地势周围高中间低,降雨时容易受到山洪威胁,口袋状地貌适合修建水库,故将B村外迁的原因可能是修建水库和避免洪灾威胁。故选A、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