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文化意识 提高交际能力.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772481 上传时间:2021-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文化意识 提高交际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养文化意识 提高交际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养文化意识 提高交际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养文化意识 提高交际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养文化意识 提高交际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文化意识 提高交际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文化意识 提高交际能力.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浙江省湖州中学 唐雅倩【内容提要】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外语必须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当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跨文化意识的提高。而只有在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培养相结合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做到有效交际。笔者通过反复设计教学方案力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关键词】 文化意识,交际,跨文化意识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另一方面,文化的

2、传播需要借助于语言,两者密不可分。学习英语应该熟悉英语国家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一,对当前英语学科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理性审视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同时英语课程标准也分别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提出了二级、五级和八级的文化意识分级目标。然而,由于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并不多,加上语言测试中关于社会文化内容少,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偏于重视语言知识与技能,忽视了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对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

3、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不了解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就难以准确地把握、理解和使用语言。 二,什么是跨文化意识?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通常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一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识;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显著文化特征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1。这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

4、的本领。所谓“移情”就是设身处地的考虑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入”对方的心境,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文化融入”是在部分认识异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当他或她接触异文化时,应根据所具备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调动自己对异文化的敏感性,也就是语言学习者必须注意要理解和运用目标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其文化内涵,这样才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那么,在英语教学与学习中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呢?三,人教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设计

5、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的大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套教材不再是一个知识面单一的孤立个体,而是将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教材。这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文化的因素。课文内容往往涉及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建筑、地理、工业、农业等,并且课文信息量大,能生动地再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利于学生拓展文化视野。笔者在使用该教材时,特别注意整合其中的文化素材,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为目标,做了以下尝试:1抓住文化契机各国的节日是最具文化特色的,是不可忽视的文化意识培养契机。教师若能有意识的利用欢快的节日氛围

6、,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习得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跨文化意识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际,就能有效地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如在Module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学习前,笔者要求两个班的学生分小组完成学习任务: 让我介绍世界上最_的节日。(Let me introduce the most _festival).这个半开放的命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大家自由组合,分工搜集资料,有的上网查询下载,阅读报刊资料,有的跑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纷纷寻找心目中的节日之最。到了汇报课的时候,大家积极展示成果。小组长以语篇形式介绍

7、世界各地各具特色的节日,例如:Let me introduce the most interesting festival-April FoolDay; Let me introduce the most traditional Day-Spring Festival; Let me introduce the most colourful festival-Easter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在课外时间,笔者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带有文化气息的节日物品,比如彩蛋、南瓜灯,灯笼等,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还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进对西方国家

8、文化的了解。 抓住文化契机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融入文化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2.寻找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除了抓住节日等重要学习契机,利用好人教版教材这一文化载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人教版教材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视野开阔,信息量大,若能合理利用,有意识的在教学中把中西方文化相对比,求同存异,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文化视野,也能加深他们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1)语音对比: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直接反映文化的语言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了解中英文的文化背景,有利于流畅的交流,更恰当的运用。例如

9、,Module 1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的学习中,笔者首先播放了李阳老师在一个谈话节目中的一个片段,他在节目中模仿世界各国人说英语的不同口音,包括英式音,美式音,印度音,日韩音以及中国音。笔者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并加以模仿,并根据不同口音展开对各国人性格的猜测及讨论。教师:Why are the accents so different? What impression do you get from the accent?学生回答有:They com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so the accents

10、 are different. Their English is influenced by their own language. Englishmen are more gentle, while the American people are more outgoing.座位可采取四人小组: 此活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进入课文学习状态打好基础,同时让学生了解了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开阔了文化视野。2)词汇对比: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学习中注意积累和把握文化含义丰富的英语词汇(包括单词和习语、成语等)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

11、了解英语国家文化,避免交流的误会与不解,也有助于恰当运用这些词汇。在日常师生对话中教师可以有意的运用一些带有文化背景的词汇,从而引起学生对这方面的注意和兴趣。例如:教师:You look rather blue today, whats the matter? You are a lucky dog, I have a gift for you. Dont be the black sheep in our class, will you?Blue, lucky dog, black sheep在这里的意思就不能按字面理解了,应该分别解释为忧郁,幸运儿,害群之马。学生从刚开始的迷惑不解到讲解后

12、的豁然开朗,亲身体验到了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并从形象的词汇中得到了学习乐趣。笔者还要求学生收集英语习语,集成小册子,彼此交流,并在班里开展“每日一句”的活动。 Date: 每日一句: Blackboard此举既可以帮助建立班级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同时又帮助学生养成积累英文习语谚语的习惯,把外国文化融入到每天的英语学习中,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3.模拟文化角色:模拟角色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由教师组织安排,以学生为活动中心,让学生担任主角或自选角色,采用演讲、情景游戏或剧本表演等方式表演的方法。由于大多数中学生没有或较少有机会和英美人士接触和交流,他们只能将课堂作为操

13、练和运用的英语的主要场合。例如,在Module 3 Unit 3 The MillionPound Bank Note 的复习课前,笔者要求学生自愿组成剧组扮演文中角色,并设置不同的对话场景,如:inside the brothershouse; in the restaurant; in a tailors shop; in a barbers shop 等,以多人对话的形式开展模拟性的交际训练。教师可以给出以下交际提示: May I help you? What about this one? Thats all we have. Yes, go ahead. Its Did you fi

14、nd everything OK? OK, I can change it for you. Id like to have Do you have any? May I try it on ? Well, Ill think about it. Ill take it. But I only have the bank note.此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亲身扮演英美文化中的经典形象,同时感受语言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还能有助于加强对语言的理解,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4.营造文化氛围: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仅凭有限的课堂时间,很难达到从深层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目的。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

15、足,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积极营造英语学习的校园氛围。给学生创造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例如:在Module 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的学习之后,笔者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 Do some research on geography or history of a Western country or city. Make a poster.Eg: Canada 1, short description of the country 2, describe one particular aspect 3, introduce a most famo

16、us city 学生四人一组,明确分工,一人准备制作材料(卡纸,颜料,彩笔等),一人负责搜集文字和图片材料,一人负责排版,一人负责绘画和抄写。学生完成后由全班投票评出5张The Best Poster作为墙报展示,并给予奖励。学生通过此次任务,对很多西方国家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培养了了解西方世界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视野。此外,班级里张贴学生亲手制作的国家海报,也给教室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另外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组织学生就某一文化现象、文化内容进

17、行演讲,辩论。举办戏剧表演活动,同时,还可以创办英语角、英语沙龙,定期开展一些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另外,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一些英语专题讲座,邀请学校归国留学的教师或外籍教师来介绍一些文化习俗方面的知识,举办外语影视或音乐欣赏会,更多地来了解英语国家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状况,营造英语学习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在此氛围中更真切地去感受西方文化,进而学会去欣赏。 四,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1,活动灵活开放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注意活动的灵活多样性。多样的活动形式,例如小组讨论、演讲、辩论、采访、角色扮演、对话、语篇展示、海报制作等,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感受其中乐趣,以激

18、发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兴趣,开拓视野。并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感受祖国的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注重过程评价 英语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使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评价,传统的语言检测手段和方法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思考,努力创新,寻求符合教学活动要求的评价方式。笔者认为在文化意识的评价中,既要关注结果,即终结性评价,如定期开展“英美国家知识小测试”等纳入英语期末总评分数,使学生从主观上重视文化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

19、是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的培养。例如:笔者要求学生制作“我的小名片”,名片正面写上自己的中英文名字与一句最喜欢的英文谚语或名言佳句,名片反面则用作过程评价,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在卡片上记上一星,到期末评比“最多星”,发于奖品作为奖励。此举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动的参与性,使其在日常学习中不知不觉中积累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五,结束语:文化知识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文化具有民族性、独特性,是变化的。离开英语文化,要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英语是不可能的。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输入问题还没有得到广大师生的足

20、够重视,师生文化意识比较薄弱。因而,英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2. Barry. Tomalin Susan Stemplesk. Cultural Awareness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2-13.陈俭贤. 依据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M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 第1期3傅山云. 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分析 M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 第1期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方保军.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素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