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又呈吴郎》.pdf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775496 上传时间:2021-09-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又呈吴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杜甫——《又呈吴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杜甫——《又呈吴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甫——《又呈吴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又呈吴郎》.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杜甫又呈吴郎杜甫又呈吴郎 杜甫又呈吴郎杜甫又呈吴郎 【年代】 :唐 【作者】 :又呈吴郎 【内容】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赏析】 : 大历二年(767 ) ,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 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 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 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 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 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 1 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 ,所

2、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 。吴郎的 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 ,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 似乎和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 “扑 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 沉着的入声字 “扑” , 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 “任” 就是放任。 为什么要放任呢?第二句说, “无食无儿一妇人。 ”原来这位西邻竟是 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仿佛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 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困穷” ,

3、承上第二句: “此” ,指扑枣一事。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 无奈, 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 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 她安心扑枣。 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 陕西民歌云: “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真是不假。以上四句,一气 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 真。 ”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 来看。 “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远客” ,指吴郎。 2 “多事” ,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下句“

4、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 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 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象真的要 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点太不 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你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为 啥还要插上篱笆呢!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 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 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是全诗结穴, 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 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 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 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 ,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 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 下句说得更远、 更大、 更深刻, 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 这就是安史之乱以 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 。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 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 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 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