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7.1《溶解与乳化》教案 (新版)粤教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784525 上传时间:2021-09-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7.1《溶解与乳化》教案 (新版)粤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7.1《溶解与乳化》教案 (新版)粤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7.1《溶解与乳化》教案 (新版)粤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7.1《溶解与乳化》教案 (新版)粤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7.1《溶解与乳化》教案 (新版)粤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7.1 溶解与乳化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能量的变化。 4.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教学重点 1.溶解现象。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教学难点 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溶解过程电热现象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教学用具 试管、烧杯、玻璃棒、硫酸铜、蔗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食醋。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教学重点 1.溶解现象。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教学难点 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探究过程和方法。教学用具 试管、烧杯、玻璃棒; 硫酸铜、蔗糖。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溶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溶液,前面几张学习过程中学过一些溶液,如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等。在大家印象中,是不是物质溶于水就能形成溶液?是不是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溶液”。观察活动【实验7-1】可溶物质与不溶物质讲 解 在硫酸铜和蔗糖固体中加入水以后,它们逐渐溶解分散,好像“消失”了一样,最后形成一种透明、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硫酸铜和

3、蔗糖可以在水中“溶解”称为“可溶物质”。细沙石在水中难溶解,称为“不溶物质”。板 书 一.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均匀:指溶液各部分组成、浓度和性质都完全一样;稳定指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即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有溶质析出。注:分散到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匀而稳定的状态后,仍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状态中。讲 述 溶液由溶质在溶剂里溶解而成。细沙石难溶于水,所以细沙石不是水的溶质,水也不是细沙石的溶剂,因而也不能形成溶液。

4、讨论交流 1.蔗糖放入水中后,好像“消失”了,为什么? 2.在【实验7-1】中,溶质分别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讲 述 列举几种常见的水溶液 板 书 二.影响溶解的因素探究活动 找出影响溶解的因素 问题 影响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假设 有可能影响硫酸铜晶体溶解快慢的因素是: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实验与事实 【实验7-2】 (完成课本P.192193表格) 结论(完成课本P.192-193表格)设 问 上述活动的三个实验中,如果烧杯的大小不一、水的量或所取的晶体量不同,还能得出上述结论吗?讨论交流 “设计条件的公平性”课堂练习 1.P.193 检查站 2.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和

5、溶剂: (1)5g水与5g酒精混合 (2)1g食盐和1g蔗糖投入98g水中 (3)一定量的锌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度所得到的溶液 3.把1g食盐完全溶于9g水中,得到 g食盐水溶液。用四则运算符号及等号完成下列公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4.把9g食盐投入1g水中,必然会得到10g食盐水溶液吗? 5.将5mL酒精与5mL水互溶,得到10mL溶液吗?为什么?小 结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匀、稳定。 3.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其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 4.溶质或溶剂可以分别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只要它们相互分散,组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便可成为溶液。 5.溶解

6、速度与温度高低、溶质颗粒大小以及是否搅拌等因素有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乳化作用,能够区分出乳浊液、悬浊液和溶液。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3.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教学难点 溶解过程电热现象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乳化作用,乳化液、悬浊液和溶液的区分教学用具 烧杯、玻璃棒、低压电源、导线、灯泡、电极; 蔗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食醋。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1.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2.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3.溶液有哪些基本特征? 4. 把几滴花生油放入10mL水中,充分振荡,能组成溶液吗?为什么?观察活动【实验7-3】观察实验,完成空白。板 书一.乳

7、浊液:定义: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特征:不均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 二.乳化剂和乳化作用1.乳化剂: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称为乳化剂。 如:洗涤剂、洗发精 2.乳化作用:乳化剂所起的作用。 经乳化作用形成的乳浊液,液体稳定,不再分层,但不是溶液。补 充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征:不均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过 渡大家在学习燃料的燃烧时,知道了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即有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那么,溶解过程有没有吸热现象会放热现象呢?板 书三.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探究活动探究三种固体溶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完成教材空白)小 结有些物质溶解时产生放热现象,使温度升高;有些物质溶解时产生吸热现象,使温度降低。课堂练习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浓盐酸氨水碘酒硫酸锌溶液溶质氯化氢气体(HCl)氨气(NH3)碘(I2)硫酸锌(ZnSO4)溶剂水水酒精水溶液75%的酒精0.9%的生理盐水稀醋酸石灰水溶质酒精(C2H5OH)氯化钠(NaCl)醋酸(CH3COOH)氢氧化钙Ca(OH)2溶剂水水水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