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1792099 上传时间:2021-09-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能源化工行业)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20XX年XX月多年的企业咨询豉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落地机行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刘世锦原载新华文摘 2005 年第 2 期如果把 2002 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仅仅见成是宏观经济指标的回升,那就大大低估了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变化。对壹个依然处在快速增长期的经济来说,结构变化往往比总量变化更重要。结构变化的引人瞩目之处,是出现了壹批新的高增长的主导产业。理解这些产业的特征和增长机制,对理解某些新的宏观经济现象有着特殊意义。本文的壹个基本观点是,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表现出和以往不

2、同的增长特征,对此不宜简单套用历史经验来解释。相应地,政府在产业发展和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也应有必要调整。壹、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的依据和特征2002 年下半年开始的新壹轮增长, 主要依赖于壹批新的高增长产业的带动。 其中处在 “龙头”位置上的是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这些行业拉动了壹批中间投资品性质的行业,主要是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化工等;之上俩个方面又拉动了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的增长。在由这种逻辑关系构成的增长格局中,快速增长的行业大多数属于重化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这批新的主导产业的快速增长,对2004 年以来宏观经济取得好成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对产

3、业和宏观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中,观察到壹个很有意义的结果。 2003 年 1 8 月,产业增长景气指数居前的机械、汽车、钢铁、电子四个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8% ,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 38% ,而这俩个比率在 2000 年只是33%和 32%.假定维持在2000年的比率, 或者说, 没有这几个产业的更快增长,2003 年 1 8 月的工业增长率将至少降低2.5 个百分点,且相应降低 GDP 增长率 1 至 1.3 个百分点。之上现象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重化工业发挥特殊重要作用的阶段,这样的特征且不是随机和短期的,而具有中长期意义。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见,做出进入新的重化工

4、业阶段的判断也是合乎逻辑的。同国际经验显示的壹样,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密切相关,典型形态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导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上世纪80年代起主导作用的是轻工、纺织等行业, 90 年代初中期,高增长行业转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新壹代的家电(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和房地产(当时泡沫较大)等。 1997 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实际上就是90 年代初期起来的高增长行业开始乏力,而新的主导行业又没有出现, 形成了主导产业的 “断档期” 。 这种局面直到 2003 年下半年才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新的重化工业阶段且不仅仅表现为重工业比重的上升,增长机制的变化有着更深刻的意义。第

5、壹,作为高增长产业群龙头产业的住宅和汽车产业,近年来其产品的80%90%由居民个人购买。也就是说,居民个人已经成为这壹批高增长行业的最终消费主体。由此引出了几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果:增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具有较为可靠的市场导向基础;大众消费使相关产业能够形成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主导产业,例如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已经讲了许多年,但从2003 年才真正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以居民大众消费做支撑,不排除局部和短期的泡沫,但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泡沫的可能性较小。第二,这批高增长产业中基本上形成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尽管不同行业存在差异,如汽车行

6、业合资企业为主,钢铁行业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但资料分析表明,在2004 年开始的新壹轮增长中,增长最快的是“三资”企业,较快的是民营企业,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相当于平均水平,而集体企业则低于平均水平。总的趋势是,非国有企业和混合经济企业成为增长的主要力量。以机械行业为例,目前民营和三资企业在行业销售收入中占到 8 成,利润则占到 9 成。民营企业已在微小型轴承、低压电器、摩托车、中低压泵阀、汽车配件、民用仪表(水表、电度表、煤气表)等日益增多的行业占有优势。企业的投资和生产行为和过去相比已有较大变化。第三,以若干龙头产业为先导,按照投入产出的关联关系,相应形成了几个高增长产业群。如汽车高增长产业群

7、,包括合成材料工业、轮胎制造业、钢铁工业(以薄钢板和钢带等汽车用钢为主) 、机床工业(特别是数控机床) ;房地产高增长产业群,包括钢铁工业(据测算,2002 年我国钢铁产品的新增部分中, 65%之上是用于房地产行业) 、建材工业、装饰装修行业及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相关服务业。此外,仍有机械制造高增长产业群、消费品高增长产业群等。第四,按照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壹个大国在进入汽车大众消费阶段后,汽车产业将会保持2030 年的快速增长;据有关方面的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会使我国的住宅产业保持20 年左右的快速增长。住宅、汽车是国民经济中带动力最强的行业,这俩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龙头或

8、主导地位的确立,将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壹个时期(1020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比如 7%8%)搭建基础平台。尽管其他短中期因素会使经济有壹定波 动,但基本的增长力量比较确定。这和国际上的大国经验也是可比较的,例如,美国经济曾经在上世纪初开始的几十年的时间内,以钢铁、汽车和建筑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上几点表明, 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壹些以往不存在或不突出的特征, 遇到的不少是新现象,仅靠过去的经验难以解释,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新的概括。壹个可供讨论的判断是:我国开始进入壹个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 以市场为基础、 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逐步提高、可持续性较强的新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之所以强调“新”的重

9、化工业阶段,是因为上个世纪 50 年代曾有过重工业优先发展时期。显然,目前的重化工业快速增长和那个时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有实质性区别。 那个时期没有搞市场经济, 重工业发展基本上没有居民消费基础。目前的重化工业主导的快速增长和上世纪90 年代的初中期的高增长也不同,那时的房地产增长和居民的住宅消费关系不大,市场起作用的程度也明显地低。既然是新阶段,就应当关注可能出现的新的规律和特点, 在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上有必要调整, 既要重视历史经验,也要防止被历史经验所欺骗。二、重化工业的另壹些特点及其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壹个时期以来,就业、投资、能源消耗、价格等方面出现的某些新情况,在壹定程度上和重化工

10、业自身的壹些特点有关。1 . 重化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同样的投资吸收的劳动力相对较少。 壹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 GDP 每增长壹个百分点能安置 300 万人就业,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降为 70 万人。这能够部分地解释近壹俩年来增长较快,但就业压力仍然很大的现象。2 .重工业主要生产投资品,同时也产生对投资品的需求。例如,钢增加需要电,而电增加需要发电设备,发电设备增加又需要钢。这样壹种增长格局在宏观上就表现为消费增长变化不大,而投资增长很快。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也显示,当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投资品占工业产品的比重显著上升。3 .重工业能源消耗较大,特别是近年来钢铁和有色金属的

11、快速增长。对电力消耗增长很快,前几年电力增长和经济总量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被打破。 2000 年以前, 电力弹性系数壹直以1 作为依据。 2002 年达到 1.31 , 2004 年上半年则高达1.86.电力和其他能源紧张,既有来自经济增速加快的压力,也有来自工业结构重型化的压力。4 .和轻工业相比,重工业产品供给不足时,新增供给所需的投资较大,形成新生产能力的时间较长。反映重工业产品供给不足的信号,如价格上升(如钢材价格)和数量不足(如电价管制情况下的拉闸)持续时间相对较长。5 .当经济处在上升期的时候,容易出现对未来需求预期过高,因而投资过度的问题。而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产业链条加长,中间需

12、求环节(钢铁、机械等) 、基础需求环节(能源等)对最终需求环节(汽车、住宅等)容易产业过高估计,从而在壹定程度上加剧预期过高、投资过度的问题。我们且不认为上述几种因素能够完全解释相关的经济现象,但在分析这些现象时,至少不能 忽略上述因素的影响。壹个现象可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忽略其中的若干因素,特 别是以往未曾出现的因素,对该现象的解释就可能出现严重偏差,甚至导致错误结论。三、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的经济“过热”问题当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壹个较高位势后,风险也在积累,应当防止过热,以保持增长的稳定性 和可持续性,这本来是壹个常识性的问题。和某些经济现象背后的复杂性相比,过热和否其 实是壹个相当表层

13、化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过热和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充分发挥之间的界限 是什么,新形势下的经济过热是如何表现的;如果出现过热,其原因是什么,和以前过热的 原因有何区别;如何治理已经出现和潜在的过热,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政府又应当采取何种手段,等等。下面就几个近来议论较多的问题做壹简要分析。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后是否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首先对这壹轮经济增长的背景要有正确的把握。需求约束下的高增长和过热确实是“新现象”,值得认真研究。壹个可能的判断是,在需求约束下,经济“热起来”不易,“凉下来”不难。对目前拉动快速增长的需求能量不宜估计过高。壹个时期以来,钢材、有色金属、水泥等原材料涨价

14、,部分农产品涨价,电力 紧缺,总体上说是经济周期进入上升阶段后的正常现象,由于不存在难以克服的供给障碍,经过壹个适当长的调整周期,是能够缓解和消除的。从国际环境见,全球性的生产过剩格局 没有改变,通过对外贸易调节国内供求的空间也很大。从大多数工业品见,供给过剩、价格 低迷的状态且没有实质性变化,在有些产品上仍有所加剧。不可再生、不可贸易的资源,如 土地,价格会呈上升趋势,但这种价格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和管理体制的弊端,如权钱交易相 关联,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抑制这类价格过快上升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总体上见,在可预期 的将来,出现全局性、大幅度、长时间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如何见待壹些行业的“低水平重复

15、建设”?首先需要指出,“重复建设”这个概念是从计划经济时期沿用下来的,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容易产生某些误解。市场经济要求竞争,而竞争要有壹个之上的生产者,壹个之上就是重复,不重复则成了垄断。讲“重复建设”,本意是说投资多了,用“过度投资”的概念可能更确切壹些。投资多了,生产能力过剩,只要不 过剩得太多,积极作用是大于消极作用的。新的生产能力往往带来新的技术和产品,或者成 本更低,更有效率,通过壹定程度的生产能力过剩,新的生产能力挤出旧的生产能力,实现技术进步、产品更新和效率改进。特别是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的时期,壹定程度的生产能力 过剩为高效率企业替代低效率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实际经验也表明,壹

16、些经常被指责为生 产能力过剩的行业,正是技术进步、结构调整最为迅速和成功的行业。当然,投资多超过了 壹定的“度”,消极作用就会成为主要方面。在现有的体制条件下,如果壹定要用“重复建 设”这个概念的话,就要区分“市场性的重复建设”和“行政性的重复建设”。前者的投资者是负责任的,但也可能出现预期过高、投资过度的问题,不过,经验表明,这些投资者由 于产权和预算约束是硬的,发现问题后纠正的速度也较快。后者往往由地方政府所推动,尽管也可能出现预期过高的问题,但主要仍是行为短期化, 不对投资后果承担最终责任的问题。所以,对“重复建设”或“过度投资”现象,要把市场经济环境中生产能力过剩的积极作用 和消极作用

17、加以权衡,把俩种不同性质的“重复建设”加以区分。对这样壹个具有高度复杂 性的现象不能简单化。如何见待经济快速增长中的风险?中国经济存在着壹些人所共知的深层问题,如“三农”问 题、国企改革问题、金融风险问题、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等。需要讨 论的是,究竟哪种经济增长状态更有利于诸多深层问题的解决?总体上见,应当说增长潜力 得到较好发挥、可持续的较高增长速度更有利于问题的根本性解决。以金融风险问题为例, 虽然高增长可能带来坏账增加的风险,但对壹个速度效益型的经济来说,可持续的较高增长速度将有助于改善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状况。 2004 年以来上市X 公司财务状况的变化也说明了这壹点。这

18、里有壹个观察分析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方法论问题。诚然,理想的状况是经济在壹个健康的环境中有效率地增长,但现实和这种理想状况仍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们不可能把诸多深层问题全部解决以后再增长,只有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争取尽可能有利的发展状态,在发展中逐步缓解且最终解决问题。高增长中的风险无疑要关注和化解,但更大的风险来自不增长和慢增长。总之,对当前产业和经济增长中的诸多问题要有足够重视,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变化了的经济环境中,以市场经济观点、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四、继续保持产业增长良好态势的政策思路和若干措施2004 年多数产业增长景气较好,壹批高增长行业增幅较大,已经处在壹个较高的平台。 2005年经

19、济将会进入这壹轮增长周期快速上升后的稳定增长期。在产业发展上,可供考虑的政策思路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高增长行业好的发展势头,冷静观察,适时适度调节, 避免和减弱可能出现的大的波动, 加强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改进政府的产业管制方式,加强信息指导和服务。按照这壹思路,可研究和采取壹些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2005 年宏观经济能否在较高的水平上保持稳定,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壹批起主导作用的高增长行业能否保持稳定。同时,高增长行业也是问题较为集中、突出的行业。保持高增长行业好的发展势头,有俩方面含义,壹方面要使增长潜力继续释放,保持合理的快速增长;另壹方面要防止出现过热,大起而导致大落。总的

20、来说,对这批高增长行业要重视、善待,指出问题是为了使其更好发展。其次,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市场起作用。产业增长中的壹些问题,如出现供求缺口导致的价格上涨问题,只要放开进入,有壹个调整周期,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优胜劣汰、结构调整和优化等问题也是如此。我们讲“冷静观察” ,壹个重要含义就是当出现问题时,首先要给市场留下足够的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第三,改进政府的产业管制方式。旧的行政性审批方式和新形势下的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政府产业管制的改进方向应当是放宽经济性管制,加强社会性管制,即加强环保、安全、节能、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管制,而这方面恰恰管得不够。第四,加强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信息指导和服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在生产和投资决策上是存在壹定盲目性的,典型的表现是:当见到某种产品供不应求、有利可图,开始投资建设时,且不清楚在其他地方仍有什么人在建设相同项目;当项目建成时,才发现产品太多了。政府能够做的壹件事情,就是通过建设主管部门把审批和备案的项目情况,通过统计等部门把其他在建项目的情况,壹齐汇集起来,再做壹定的分析,把这些信息发布出去,让投资者自己去判断,对地方政府决策也会形成壹定约束。在我们目前的体制条件下,把相关资源动员起来,这件事情仍是能够做起来且做得较好的。如果确实做好了,将会成为中国特色宏观调节体系中的壹项重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