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装载机故障分析与排除.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8134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43.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工装载机故障分析与排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柳工装载机故障分析与排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柳工装载机故障分析与排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柳工装载机故障分析与排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柳工装载机故障分析与排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故障分析与排除故障分析与排除柳工厂技术服务中心故障排除基本要点:1、了解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及作用。2、通对故障的现象和特征进行,利用听、看、闻、测、摸、敲等手段,准确找出原因。故障排除基本原则:先想后做、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由易到难、系统分清、分析把握、下手准确、根除故障。液压系统故障的特点:直观性差、复杂性高。最终导致故障的根本原因是:是压力、流量。二者之一达不到系统的要求就会发生故障。配件要求:必须使用厂家提供的纯正配件,利用假冒或不正规产品所发生的不良后果用户自负。装载机液压系统可分成:1、转向液压系统2、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以下是故障现象:一、转向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一)转向沉重1、油温太低。

2、2、控制油路堵塞。3、控制油路连接不对。4、转向系统压力低。5、先导压力低。6、全液压转向器计量马达部分螺栓拧得太紧。7、转向泵内泄严重。8、转向器安装不对。9、油缸。转向沉重1、检查油温是否太低。2、检查控制油路是否堵塞。3、检查控制油路连接是否错误。转向沉重4、转向系统压力低。测量转向系统的工作压力 测压装置检测压力口转向沉重转向系统溢流阀转向沉重5、转向控制油路压力低。测量转向系统的控制油路压力 测压装置检测压力口转向沉重控制油路减压阀转向沉重6、全液压转向器计量马达部分螺栓拧得太紧。螺栓已松转向沉重8、转向泵内泄严重。转向泵如有损坏,进行修复或更换。转向沉重10、油缸。检查转向缸活塞杆

3、锁紧螺母是否脱落转向沉重 流量控制阀阀杆动作不灵敏,修复使之灵活。(二)转向不平稳1、转向系统压力低。2、流量放大阀阀杆移动不到头。3、流量放大阀主阀杆的复位弹簧没调好。4、转向泵磨损或损坏。(三)左右转向都慢1、转向系统压力低。检查转向系统的工作压力。2、流量放大阀阀杆移动不到头。1)检查控制油路压力是否在标准范围内。2)检查阀杆移动是否灵活。检查阀杆移动是否灵活。左右转向都慢3、流量放大阀主阀杆的复位弹簧没调好。4、转向泵磨损或损坏。左右转向都慢流量放大阀两个油口调整不到位。(四)一边转向快一边转向慢重新调整流量放大阀主阀杆的中位1、流量放大阀内主油路溢流阀阀座渗漏。2、流量放大阀内调压阀

4、渗漏。3、流量放大阀内梭阀渗漏。(五)转向阻力小时转向正常,阻力大时两边转向都慢1、流量放大阀内主油路溢流阀阀座渗漏。2、流量放大阀内调压阀渗漏。检查导阀阀座圆孔是否有缺陷检查主阀芯是否灵活检查导阀是否有凹槽 转向阻力小时转向正常,阻力大时两边转向都慢3、流量放大阀内梭阀渗漏。检查放大阀内梭阀0型圈是否损坏 流量放大阀内梭阀渗漏大。(六)转转向向阻阻力力小小时时转转向向正正常常,阻阻力力大大时时一一 边转向慢边转向慢检查放大阀内梭阀0型圈是否损坏1、转向器故障。2、控制油路组合阀中的溢流阀或减压阀故障。3、主油路流量放大阀溢流阀有故障。4、控制油路的泵损坏。(七)转动方向盘车子不转向(七)转动

5、方向盘车子不转向1、转向器故障。检查弹簧是否断钢球是否丢失转动方向盘车子不转向转动方向盘车子不转向2、控制油路减压阀故障控制油路减压阀转动方向盘车子不转向转动方向盘车子不转向3、主油路流量放大阀溢流阀有故障。检查导阀阀座圆孔是否有缺陷检查主阀芯是否灵活检查导阀是否有凹槽 转动方向盘车子不转向转动方向盘车子不转向4、控制油路的泵损坏。转动方向盘车子不转向转动方向盘车子不转向1、流量放大阀阀杆回不到中位。2、流量放大阀固定螺栓太紧。3、流量放大阀端盖螺栓太紧。4、流量放大阀阀杆和阀孔配合不当。5、转向器故障。6、液压油清洁度。(八)司机不操作车子自转1、流量放大阀阀杆回不到中位。检查阀体、阀芯是否

6、有异物卡住司机不操作车子自转4、流量放大阀阀芯和阀孔配合不当。检查阀体、阀芯配合间隙司机不操作车子自转5、转向器故障。6、液压油清洁度。检查液压油清洁度。检查阀体、阀芯、芯轴是否有拉圾物卡住司机不操作车子自转1、流量控制阀调整不对。2、流量放大阀阀杆动作不灵。3、流量放大阀阀杆两端计量孔被堵或孔位置不对。(九)车子高速运转时转向太快1、流量控制阀调整不对重新调整流量放大阀主阀杆的中位车子高速运转时转向太快2、流量放大阀阀杆动作不灵。1)检查阀体、阀芯是否有异物卡住。2)检查阀体、阀芯配合间隙是否太小。3)检查液压油清洁度。车子高速运转时转向太快3、流量放大阀阀杆两端计量孔被堵或孔位置不对。检查

7、计量小孔是否堵塞车子高速运转时转向太快1、转向油路内有空气(察看油中是否有气泡)。2、转向泵磨损,流量不足。3、油的粘度不够。4、液压油不够。5、控制油路溢流阀(或减压阀)的调定压力不对6、转向油缸内漏。(十)转向泵噪音大,转向缸动作缓慢1、转向时间调整将机子放在一般水泥路面上,高速原地空载转向,如果左右转向时间差超过0.3S,按以下步骤进行调整:1)从流量放大阀上将端盖拆下(见下图)2)增加调整垫片1可使右转向时间减少以及左转向时间增加,减少调整垫片1其结果相反。3)调整垫片的厚度有0.25mm,0.12mm二种,增加或减少二个0.25mm调整垫片,可使转向时间变化0.1S。4)调整完毕后将

8、端盖安装好。(十三)转向系统调整转向系统调整1调整垫片2螺塞3调整垫片4调整垫片5螺塞调整垫片4,垫片厚度为1.2mm增加一个调整调片可使转向时间减少0.1S。转向系统调整转向系统调整2、安全阀压力调整安全阀压力调整步骤如下:1)将保险杠安装好,使前后车架不能相对转动。2)将流量放大阀上螺塞5(有两处,见下图)拧开装上压力表(量程为25MPa)。3)将机子发动,并使其高速空转。4)转动方向盘,直至安全阀打开,此时压力表指示应为160.3MPa(120.3MPa。)。转向系统调整转向系统调整5)如果压力不正确,可将流量放大阀螺塞2拧下,增加或减少调整垫片3,垫片厚度为0.25mm,增加一片可使安

9、全阀压力增加0.34MPa。6)拧上螺塞2,拆去压力表、保险杆。压力测量:将测压口处的堵头拆开,接上压力表,可以测量系统的工作压力及安全阀的压力。转向系统调整转向系统调整流量放大阀测压口测压装置转向系统调整转向系统调整(一)工作装置动作无力:1、液压油箱油位不足。2、液压油液污染严重。3、工作泵吸油不畅。4、油缸密封件损坏,内漏严重。5、工作泵内漏严重。6、分配阀阀杆磨损,内漏严重。7、分配阀主溢流阀弹簧失效,调定压力过低。二、工作装置液压系统1、液压油箱油位不足。检查液压油箱油位。2、液压油液污染严重。检查液压油清洁度。3、工作泵吸油不畅。检查工作泵吸油管是否吸扁。4、油缸密封件损坏,内漏严

10、重。5、工作泵内漏严重。检查油缸密封件是否损坏检查工作泵是否损坏工作装置动作无力6、分配阀阀杆磨损,内漏严重。检查阀体、阀杆的磨损情况,配合间是否超过标准。工作装置动作无力7、分配阀主溢流阀弹簧失效,调定压力过低。主溢流阀工作装置动作无力主溢流阀工作装置动作无力1、分配阀滑阀杆卡死。2、分配阀主溢流阀弹簧失效,调定压力过低。3、分配阀主溢流阀卡死,系统压力不足。4、工作泵内漏严重。(二)工作装置无法动作1、分配阀滑阀杆卡死。检查阀杆工作装置无法动作2、分配阀主溢流阀弹簧失效,调定压力过低。3、分配阀主溢流阀卡死,系统压力不足。主溢流阀工作装置无法动作主溢流阀工作装置无法动作1、油缸密封件损坏,

11、内漏严重。2、分配阀滑阀杆磨损,内漏严重。3、分配阀过载阀中单向阀锥阀密封不严。(三)动臂下沉、转斗掉斗(三)动臂下沉、转斗掉斗1、油缸密封件损坏,内漏严重。2、分配阀滑阀杆磨损,内漏严重。检查阀杆动臂下沉、转斗掉斗3、分配阀过载阀中单向阀锥阀密封不严。双作用阀动臂下沉、转斗掉斗双 作 用阀动臂下沉、转斗掉斗1、液压油箱油位不足。2、工作泵磨损严重。3、机器工作负载过大,液压系统频繁溢流。4、分配阀主溢流阀调定压力过低,液压系统频繁溢流。5、液压油中含气量较大。(四)液压油温过高1、液压油箱油位不足。2、工作泵磨损严重。检查工作泵是否损坏液压油温过高3、机器工作负载过大,液压系统频繁溢流。4、

12、分配阀主溢流阀调定压力过低,液压系统频繁溢流。5、液压油中含气量较大。主溢流阀液压油温过高1、油量不足或油路不畅,重点在吸油道:油管扁或滤芯堵。2、分配阀内漏或压力不足。3、油缸内漏。4、工作泵内漏。(五)动臂提升缓慢动臂提升缓慢CLG856工作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工作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故障一:掉斗。1、故障现象:当先导阀的操作手柄处于中位时,铲斗会自动前倾即掉斗。2、故障分析:根据工作装置的连杆机构可知,当铲斗处于收斗状态且先导阀的操作手柄处于中位的情况下,由于铲斗的自重,转斗油缸大腔受压;此时,只要大腔的压力油相对回油口有泄漏,则会导致铲斗自动前倾。造成转斗油缸大腔油液向回油口泄漏的途径有六种情

13、况:第一、转斗油缸大腔至分配阀之间的管件、接头及安装的结合面有明显的外漏发生。第二、分配阀的转斗换向阀阀杆未能回中位(由于换向阀阀杆被卡、转斗大腔先导阀阀芯由于卡滞未能复位、转斗大腔先导阀阀体有沙眼内漏等原因造成),使得转斗油缸小腔与泵口、大腔与回油口相通。第三、转斗油缸内漏的同时,转斗小腔相对回油口也有泄漏。第四、转斗油缸大腔过载阀压力过低(由于调压弹簧折断、阀芯有脏物卡在开启位置、阀体上有沙孔或沟槽与回油腔相通等原因造成)。第五、转斗油缸大腔补油阀有泄漏(由于由于复位弹簧折断、阀芯有脏物卡在开启位置、阀芯与阀体的结合锥面有脏物或沟槽缺陷、阀体上有沙孔与回油腔相通等原因造成)。第六、换向阀芯

14、或阀孔过度磨损,使得阀芯和阀孔的配合间隙远大于设计值,造成转斗油缸大腔压力油泄漏。1)围绕以上六种泄漏情况,最简单及最容易判断首先是第一种情况:启动机器并将动臂举至一定高度、斗收至最大位置,观察转斗油缸大腔至分配阀之间的管件、接头及安装的结合面等是否有明显的外漏现象发生。结合面结合面3、故障检测及排除:排除掉斗故障,应围绕以上六种泄漏途径展开。2)如果第一种情况没有外泄漏发生,则可以对第二种情况作判断:启动机器并操作先导阀手柄将动臂提升至最高位置和斗收至最大位置发动机熄火并拆除分配阀转斗阀杆两端的先导管。这时,如果掉斗现象消失,则可以判定是由于先导阀的原因造成分配阀转斗阀杆不回中位致使掉斗现象

15、发生,应拆检和清洗先导阀或更换先导阀。否则,应进行第三种情况的判断!转 斗 先 导管3)针对第三种情况,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判断:启动机器并操作先导阀手柄使动臂下降到最低位置、铲斗后倾至最大位置发动机熄火并打开转斗油缸小腔软管并将它引回液压油箱启动机器并操作先导阀手柄使铲斗后倾观察转斗油缸小腔油口是否连续有液压油冒出。如果此时有液压油连续冒出,则说明转斗油缸有严重内漏,需要对该油缸进行拆检维修或更换。如果该油缸没内漏,则要对第四及第五种情况作进一步分析。转斗油缸小腔软管4)针对第四及第五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压力检测的方法来判定:用一只量程为025MPa的压力表连接到转斗油缸大腔的测压口上启动机器

16、操作先导阀手柄,使得铲斗处于最大前倾位置加大油门并操作先导阀手柄提升动臂的同时,观测压力表在动臂举升过程中的读数应达到设计值(22MPa)。否则,该两种泄漏情况中的一种或两种都属实,应该拆检和清洗转斗油缸大腔过载阀或补油阀。转斗油缸大腔 测压点测压装置转斗油缸大腔过载阀转斗油缸大腔补油阀5)如果第一到第五种情况均排除的情况下掉斗现象未消失,则应停机,将动臂及铲斗放到最低,拆卸分配阀的转斗阀杆,仔细查看阀杆和阀孔以及它们的配合情况等等。分配阀转斗阀杆故障二:动臂下沉。1、故障现象:当先导阀的操作手柄处于中位时,动臂自行下降,超出油缸的沉降量标准即所谓的动臂下沉。2、故障分析:根据工作装置,当动臂

17、被举升并停留在任意高度位置,由于动臂的自重,使得动臂油缸大腔存在相应的油压。此时,只要大腔的压力油相对回油口有泄漏,则会导致动臂自行下降。造成动臂油缸大腔压力油泄漏的主要途径有五种情况:第一、动臂油缸大腔至分配阀之间的管件、接头及安装的结合面有明显的外漏发生。第二、分配阀的动臂换向阀阀杆未能回中位(由于换向阀阀杆被卡、动臂大腔先导阀阀芯由于卡滞未能复位、动臂大腔先导阀阀体有沙眼内漏等原因造成),使得动臂油缸小腔与泵口、大腔与回油口相通。第三、动臂油缸内漏的同时,动臂小腔相对回油口也有泄漏。第四、控制油路组合阀中的选择阀由于加工或阀芯卡滞或阀体沙孔以及先导阀中位内漏等原因,使得选择阀阀芯无法将动

18、臂油缸大腔到组合阀及先导阀的通路切断,造成动臂油缸大腔压力油泄漏。第五,换向阀芯或阀孔过度磨损,使得阀芯和阀孔的配合间隙远大于设计值,造成动臂油缸大腔压力油泄漏。3、故障检测及排除:排除动臂下沉故障,应围绕以上五种泄漏途径展开。1)围绕以上五种泄漏情况,最简单及最容易判断的首先是第一种情况:启动机器并将动臂举至最高,观察动臂油缸大腔至分配阀之间的管件、接头及安装的结合面等是否有明显的外漏现象发生。结合面2)如果第一种情况没有外泄漏发生,则可以对第二种情况作判断:拆除驾驶室先导阀的侧封板启动机器并操作先导阀手柄将动臂提升至最高位置和斗收至最大位置发动机熄火后拆开先导阀上与分配阀动臂阀杆两端相连接

19、的先导管管口。这时,如果动臂下沉现象消失,则可以判定是由于先导阀的原因造成分配阀转斗阀杆不回中位致使动臂下沉现象发生,应拆检和清洗先导阀或更换先导阀。否则,应进行第三种情况的判断!动臂先导管3)针对第三种情况,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判断:启动机器并操作先导阀手柄使动臂下降到最低位置、铲斗后倾至最大位置发动机熄火并打开动臂油缸大腔软管并将它引回液压油箱启动机器并操作先导阀手柄使动臂下降观察动臂油缸大腔油口是否连续有液压油冒出。如果此时有液压油连续冒出,则说明动臂油缸有严重内漏,需要对该油缸进行拆检维修或更换。如果该油缸没内漏,则要对第四种情况作进一步分析。4)针对第四种情况,我们也可以做一些简单判断

20、启动机器并操作先导阀手柄将动臂提升至最高位置和斗收至最大位置发动机熄火打开先导阀回油口,观察该油口是否有液压油冒出,如果有液压油冒出,则是由于先导阀的内漏造成动臂下沉,应拆检和清洗先导阀或更换先导阀;如果没有液压油冒出,则应打开组合阀回油口,观察该油口是否有液压油冒出,如果有液压油冒出,则是由于组合阀的内漏造成动臂下沉,应拆检和清洗组合阀或更换组合阀。5)如果第一到第四种情况均排除的情况下动臂下沉现象仍未消失,则应停机,将动臂及铲斗放到最低,拆卸分配阀的动臂阀杆,仔细查看阀杆和阀孔以及它们的配合情况等等。在这需要说明指出的是,以上的判断及操作是基于液压系统管路连接正确的情况下进行的。故障三:

21、动臂提升缓慢。1、故障现象:在柴油机额定转速下,操纵先导阀手柄,使动臂从最低位置提升到最高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大于满载提升时间。2、故障分析:根据液压动力元件的特征,动臂提升缓慢的原因是:从泵输出到液压油缸的油量不足或确切的说是由于推动油缸的油量不足。造成推动油缸油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应主要考虑以下十种情况:第一、从泵口到动臂油缸大腔之间的接头、管道、阀及各结合面等发生严重的外漏。第二、液压油含有大量的气泡或发黑,严重变质,丧失应有的粘度。第三、吸油滤堵塞或吸油管内胶脱落造成吸油管堵塞等原因,使得工作泵的吸油严重不足导致工作泵输出流量不够。第四、工作泵发生严重的内漏,造成其输出流量不足。第五、动臂油缸

22、发生严重的内漏(由于拉缸或密封件的损坏等原因造成)。第六、动臂油缸大腔通过组合阀中的选择阀对组合阀的回油口产生严重的内漏。第七、分配阀的主安全阀压力过低(由于调压弹簧折断、阀芯有脏物卡在开启位置、阀体上有沙孔或沟槽与回油腔相通等原因造成)。第八、分配阀阀体的进油道与回油道之间有严重的内漏(由于沙孔或阀体材料的蹦缺等原因造成)。第九、分配阀动臂换向阀杆或阀孔过度磨损,使得阀芯和阀孔的配合间隙远远大于设计值。第十、分配阀阀杆开度不够(由于换向阀阀杆被卡、动臂大腔先导阀阀芯由于卡滞或沙眼内漏或组合阀的压力过低等原因使输出的先导压力不足等原因造成)。3、故障检测及排除:排除动臂提升缓慢故障,应紧扣以上

23、各方面原因展开。1)围绕以上所提原因,我们应首先启动机器并提升动臂,观察从泵口到动臂油缸大腔之间的接头、管道、阀及各结合面等是否发生严重的外漏。2)如果没有外漏现象发生,则应进行基本的检查:油箱中的液压油油位是否在最低油位以上,液压油是否含有大量的气泡或发黑等。油位不够应加油;液压油变质应更换液压油并彻底清洗油箱、油缸、管路等整个液压系统。3)在判断液压油没有异常时,则应启动机器,操作先导阀收斗使液压系统负载,同时注意辩听工作泵是否有啸叫,有啸叫则说明工作泵的吸油严重不足,此时应检查吸油滤及吸油软管等。4)辩听工作泵无啸叫的情况下,可以针对第四种情况进行判断:启动机器,操纵先导阀,使泵负载12

24、分钟,发动机熄火,用手小心触摸工作泵外壳,如果工作泵外壳很烫手,则可以判定工作泵发生严重的内漏,造成其输出流量不足。5)针对第五至第九种情况,我们需要首先作一些测试:用一只量程为025MPa的压力表连接分配阀进口的测压口上启动机器操作先导阀手柄,使得使液压系统并压,同时观察压力表,其读数应达到设计压力(20MPa)否则应对第五至第九种情况作逐一判断:(1)、对于第五种情况:启动机器并操作先导阀手柄使动臂下降到最低位置、铲斗后倾至最大位置发动机熄火并打开动臂油缸大腔软管并将它引回液压油箱启动机器并操作先导阀手柄使动臂下降观察动臂油缸大腔油口是否连续有液压油冒出。如果此时有液压油连续冒出,则说明动

25、臂油缸有严重内漏,需要对该油缸进行拆检维修或更换。(2)、对于第六种情况:发动机熄火,操纵先导阀,将动臂放至最低,然后将动臂油缸大腔至组合阀之间的单向阀反接。(3)、对于第七种情况:拆检和清洗主安全阀,此时如果出现的是阀芯或阀孔变形等不可修复的情况,应更换主安全阀。(4)、如果进行了、的判断尝试后,系统压力仍未能达到设计压力(20MPa),则建议对第八及第九种情况进行判断,即拆检分配阀的动臂阀杆,仔细检查阀体、阀杆、阀孔及阀杆与阀孔的配合情况等等。6)当液压系统压力达到设计值(20MPa)而动臂提升缓慢故障仍未排除时,则应对第十种情况进行检测及排除:(1)操纵先导阀将动臂及铲斗放至最低,打开分

26、配阀动臂阀杆端无弹簧(轴向尺寸较短)的端盖,手动阀杆使之作轴向移动,注意观察阀杆移动的距离是否异常,回位是否灵活等。动臂阀杆端盖(2)将控制转斗阀杆的先导管与控制动臂阀杆的先导管相互对调,启动机器,操纵先导阀,观察动臂举升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应拆检和清洗先导阀的动臂阀片。否则应进行下一个检测。先导管对调先导动臂阀片(3)启动机器,用量程为06MPa的压力表检测组合阀的压力,如果压力低于4MPa,在确保与组合阀连接的泵无异常外,应拆检和清洗组合阀的调压阀芯。然后再次检测该压力,直到压力为4MPa。测压装置(4)如果检测组合阀的压力为4MPa,则应启动机器,用量程为06MPa的压力表检测先导阀的

27、压力,该压 力应为3.5MPa,否则应拆检和清洗组合阀的选择阀,之后再次进行检测,若仍未达到3.5MPa,则应拆检和清洗先导阀。测压装置故障四:动臂举升无力。1、故障现象:在柴油机额定转速下,操纵先导阀手柄使动臂满载提升,动臂起不来。2、故障分析:动臂举升无力最直接的原因是动臂油缸大腔压力过低,造成该压力过低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分配阀的主安全阀压力过低(由于调压弹簧折断、阀芯有脏物卡在开启位置、阀体上有沙孔或沟槽与回油腔相通等原因造成)。第二、工作泵发生严重的内漏,使系统无法建立起压力或达不到设定值。第三、动臂油缸发生严重的内漏(由于拉缸或密封件的损坏等原因造成)。第四、分配阀阀体的进油道与回油道之间有严重的内漏(由于沙孔或阀体材料的蹦缺等原因造成)。使系统无法建立起压力或达不到设定值。3、故障检测及排除:排除动臂举升无力的故障,主要围绕以上四点,参考“动臂提升缓慢”的故障检测及排除进行。故障现象:平地作业时无浮动。故障检测及排除:分配阀动臂大腔单向阀小孔堵塞小孔不可堵塞故障七:动臂无浮动故障七:动臂无浮动变速箱及变矩器的故障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机械/制造 > 机械、仪表工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