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师理论知识培训专题讲座.ppt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1839579 上传时间:2021-09-23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7.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师理论知识培训专题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健康师理论知识培训专题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健康师理论知识培训专题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健康师理论知识培训专题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健康师理论知识培训专题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师理论知识培训专题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师理论知识培训专题讲座.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保健推拿师 基础理论知识,一、简单了解下 人体骨骼,全身骨的分布概况 人体共有骨206块,以骨连接互相结合成骨骼。 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分布如下:,颅骨 (29),躯干骨 (51),四肢骨 (126),骨的形态 : 成人全身的骨骼 约占体重的20%.骨的形态,形 态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即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骨的形态,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骨有无几物和有机物组成。成 人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 有机物主要是骨胶原,无机物 主要是大量钙盐。,全身骨的分布与特征,颅骨,躯干骨,四肢骨,颅骨,额骨 眼眶 泪骨 眶骨 骨鼻腔 下鼻甲 鼻中隔 上额骨 下额骨,眉间

2、眉弓 视神经孔 眶下沟 眶下裂 鼻泪管 犬齿窝 犁状孔 下额支 下额底 额三角,胸骨和肋骨,脊柱,上肢,肱骨 尺骨 桡骨 腕骨 指骨,下肢,股骨 髌骨 胫骨 腓骨 跗骨 趾骨,腕骨 掌骨 指骨,足骨构造 趾骨14块 跖骨5块 附骨7块:楔骨3块 舟骨1块 距骨1块 跟骨1块 骰骨1块 总共26块,二、认识些简单的 人体肌肉,Thank you!,人体骨骼,Thank you!,斜方肌,Thank you!,三角肌,Thank you!,胸锁乳突肌,Thank you!,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Thank you!,腹直肌,Thank you!,臀大肌,Thank you!,腓肠

3、肌,Thank you!,股四头肌,三、经络穴位 基础知识,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气血通过和联络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别出的分支。,1.经络的定义:,由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难以数计的孙络等构成。,2.经络系统的组成,1.经络的定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气血通过和联络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别出的分支。,(1).三阴三阳: 太阳-阳明 阴-少阳-太阳-阳 厥阴-少阳 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来分: 太阴少阴厥阴 阳明太阳少阳 高 中 低

4、,3、经络的命名,(2).与四肢的关系: 上肢: 内侧手三阴(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 外侧手三阳(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 下肢: 外侧足三阳(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阳) 内侧足三阴(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3).与脏腑的关系: 人体内脏以脏(实心)为阴,腑(空心)为阳。 五脏: 心、 肝、脾、 肺、 肾 、 心包 相表里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脏之在胸者(肺、心、心包)联系手阴经,在腹者(脾、肝、肾)联系足阴经。,(4).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六条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和胸腹 六条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 口诀:手之三阴从胸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

5、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胸。,人体骨骼,十四经穴是指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循行路线上的穴位,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体部分。 到现代经穴已发展为361个穴名,共670个穴位。 经外奇穴是指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奇穴。 阿是穴是指无具体名称、无固定位置、无固定主治病症,而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敏感点作为腧穴。,4、腧穴的分类,5、腧穴的定位,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2、骨度折量定位法 3、指寸定位法,1寸,1.5寸,2寸,3寸,6、常用穴位的 定位与功效,1、百会 位置 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 头晕头痛,高血压,2、太阳 位置在眉

6、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 主治偏头痛,眼疾,面瘫。,3、风池 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与乳突平齐。 主治感冒,头痛,头晕,项强颈痛,眼疾,高血压病。,4、膻中 位置两乳头之间,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胸痛,冠心病。,5、天枢 位置腹部,肚脐旁开2寸。 主治急慢性胃肠炎,便秘等。,6、气海 位置腹部,前正中线,脐下1.5寸。 主治腹胀,腹痛,气虚体弱。,7、关元 位置腹部,前正中线,脐下3寸。 主治腹痛,腹泻,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8、大椎 位置在背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主治发热,中暑,疟疾,精神分裂症,呼吸道疾病,颈背部疼痛。,9、心俞

7、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神经衰弱,冠心病,背痛等症。,10、肩井 位置肩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处。 效能肩背部疼痛,中风等。,11、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肾病,腰痛,遗尿,月经不调、腰肌劳损等症。,12、环跳 位置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瘫痪,麻木等。,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 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13、合谷 位置第一、二掌骨间,二掌骨桡侧之中点 主治感冒,五官科,神经科疾病,各种疼痛等。,14、内关 位置前臂

8、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 主治心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各种疼痛等。,15、曲池 位置曲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上肢关节疼痛,高血压,高烧,过敏性疾病等。,16、劳宫 位置手掌中心,握拳时,中指尖所点所处。 主治中风昏迷,手指麻,掌痛等症。,17、列缺 位置 :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 主治:(1)呼吸系统疾病要穴,用治鼻塞,喉痛,咳嗽,气喘等 (2)治头项强痛之要穴,常用的足部穴位,1、足三里: 足小腿前外侧, 膝眼下3寸,胫骨前緣一横指处 功效:调理肠胃, 促进消化吸收 强壮保健要穴,2、解溪: 足背与小腿交界处

9、横纹中央凹陷处 功效:踝关节病患 头痛 肠胃不适,3、太冲 第一、二趾跖关节后方凹陷处(趾缝上2寸) 功效:降肝火 头晕头痛 眼病,4、三阴交: 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緣后方 功效: 妇科疾病, 脾胃虚弱,5、委中: 腘横纹中点 功效:腰腿痛、腹痛,6、承山: 足跟上提、腓肠肌腹出现尖角的凹陷处 功效: 腰腿痛, 小腿抽筋,7、昆仑: 足外踝后侧凹陷处 功效:后头痛、 项强 、 腰痛、 坐骨神经痛 (内太溪外昆仑),8、太溪: 平齐内踝最高点、在内踝后缘与跟腱内侧緣中间 功效: 神经衰弱、 月经不调、 生殖系统疾病 太溪穴是肾的原穴,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功能 肾虚腰膝酸痛、畏

10、寒肢冷、夜尿频多、气短喘促、慢性咽炎等症,9、 涌泉: 相当于肾反射区中央 功效: 肾虚、 中气不足,中气不足 病证名。也有称 宗气不足。即脾胃之气虚弱。症见面色黄而少华,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眩晕,声低,气短,倦怠乏力。,1、血压血糖体温正常值(必背) 舒张压(低压)6090mmHg,收缩压(高压)90-140mmHg, 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 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I期 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二期 180/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三期,也就是高血压危象,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2、体温: 正常人体口腔温度为36.237

11、.2度,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2-0.5度,肛温较口腔温度高0.2-0.6度。儿童正常肛温为36.537.5之间。 37.2度-38度之间为低热,39度以上为高热。 3、脉搏: 成人正常脉搏身60100次/分钟,女性稍快。儿童平均90次每分钟。 婴幼儿可达130次/分钟;老人较慢为55-60次/分钟 4、呼吸: 16-20次/分钟 5、血液: 人体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百分之7-8,人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百分之三十就有生命危险。 6、红细胞: 成年男性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7、血小板: 每立方毫米血液中10-30万个,低于5万个/每立方毫米时可引起皮肤或粘膜出血。 8、心跳: 正常心跳的频率为60-100次/分钟。平均为75次/分钟。在这个范围内只要稳定都属于正常范围。 9、血糖: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3.9-6.1mmo|/L;餐后两小时为3.9一7.8m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