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40473 上传时间:2021-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诠释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诠释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诠释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诠释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诠释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诠释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诠释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诠释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2008年教育部与河南省签订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省委省政府极其重视,制定了河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五年攻坚计划,为加强职教攻坚工作的统筹领导,省政府成立了职教攻坚领导小组,安排、部署职教攻坚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职业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学校的规模与质量 国家近l0年来一直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广大适龄青年提供了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却远远不能适应学校规模的大幅增长,致使教育质量出现下列问题: (

2、1)学校的办学条件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原来中职学校多数是千人左右规模,当前翻了数倍,有的甚至达到万人。学校的基本建设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有的外租校舍,有的加盖临时用房,绝大多数学校校园占地面积严重不足,这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等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师资严重不足,学校师生比不断扩大,教学班级人数由原来的3050人增长到80-90人,有的甚至超过100人,教师忙于应对上课,无力具体指导学生。另外,老教师对现代操作技能掌握较少,青年教师缺乏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3)实习实训场地与设备严重短缺,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本位的教育难以实现。 (4)目前,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年龄

3、小,思想素质、文化基础等方面普遍不高,又缺乏自我约束力,学生教育管理难度增大。 (5)原来中职学校理工科专业学制为4年,由4年制改为3年制后,实行“2+1”模式,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和训练一般不足2年。有的为缓解就业压力迎合企业招工,学生在校学习不足一年半即进入工厂,并且多数专业不对口,从而降低了对企业的适应性。 我国职业教育要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从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技能劳动者,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质量是极其关键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1)学校的规模应适度,一般在校生规模保持在3000人左右,最多不超过5000人。 (2)花大力气进行职业学校基础建设,使得校园占地面积、

4、校舍建筑、实习实训场地及设备、校园文化设施、图书资料等基本适应在校生规模需求。经费投资,公办学校以政府财政支出为主,加之企业捐助和社会融资。 (3)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专业设置应贴近市场、对接企业,符合新工艺、新技术要求,保证职业教育的技能性和先进性。 (4)职业教育主要是技能训练,教师要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技能操作训练,保证充足的师资力量,师生比不能过大,1:12较为适宜。 (5)实行“2+1”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学习训练时间应不少于4个学期(2年),让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期间能够完成基本训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应通力合作,依靠义务教育打好基础,通过

5、职业教育实现提高。 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速度与成效直接关系着职业学校的发展与未来,这对于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我国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如下问题: (1)“双师型”教师培养起步较晚,实践经验不足,培养方式、方法不成熟,考核评价体系尚未构建。 (2)随着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心从理论转向实际操作,老教师接触现代化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较少,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年轻教师在高校接受教育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不足,实践技能薄弱。 (3)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差,教学计划陈旧,教学模式僵化。 (4)职业学校的校企

6、合作短缺,市场适应性低。 解决上述问题应当: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突出教书育人理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培养自觉性、主动性。 (2)构建“双师型”教师技能操作类别及标准。由于职业学校类别众多、专业差异大,应分门别类进行制定,如理工科学校主要培养工匠型和工艺型人才。对教师技能操作的基本要求是:工匠型的对本专业的技能熟练操作,相近专业能够操作;工艺型的掌握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熟悉关键岗位操作。技能操作水平分层次:训练操作、生产实际操作、科研制作。 (3)着力强化教师技能培训。主要对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技能培训,以技能竞赛为先导,开展校内技能大赛,努力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将技能竞赛纳人日常教学

7、计划并和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还可以采取项目开发与课程相结合,技能操作与岗位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从而把握技能操作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4)制定中青年教师中长期培训计划。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原则上不少于一年,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社会实践,协助企业解决一些生产问题,使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2+1”模式 实行“2+1”模式教学以来,“2+1”模式对学生进入企业、了解企业,对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在这期间也有一些问题暴露了出来: (1)“2+1”模式过于“统一性”

8、、“一刀切”,忽略了学校、地区、专业的差异性。学生在校接受学习教育训练时间不到2年,有的甚至不足3个学期,对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都还没有完全掌握,很难完成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转化。 (2)由于学校规模较大,大量学生到企业实行“2+1”定岗实习难以实现专业对口,降低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并给学生在校的专业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灵活采用“2+1”模式: (1)充分考虑差异性,可试行“2+1”模式总体下的“20+1”、“25+05”、“3+0”等模式,只要是在校学习期间学生都应该享受国家助学金。 (2)强化学生专业对口顶岗实习,努力实现学以致用。 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

9、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但目前存在校企合作程度低、范围小、活力不够、缺乏长期考虑。应从以下两方面解决: (1)增强学校自身能力,了解企业的需要,参与企业的生产,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生产问题,努力增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2)国家从政策、法规上进行引导、促进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并对校企合作实施较好的企业予以奖励。 五、就业效果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就业率基本能达到95以上,但在就业条件、工资待遇、专业对口率方面凸显不足。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及就业稳定率是职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端正就业态度,“树立“面向一线”、“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 (2)加强校企链接,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增强针对性和适应性。 (3)学校在学生学习期间努力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尽可能地使学生了解企业,学习企业文化,适应企业要求,减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平稳就业。 (4)严格企业的用工行为,实施企业用人资格准人制度,给予税费优待,增强其信誉度。 第 6 页 共 6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