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与人民币的未来[稻谷书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56413 上传时间:2021-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量化宽松与人民币的未来[稻谷书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量化宽松与人民币的未来[稻谷书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量化宽松与人民币的未来[稻谷书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量化宽松与人民币的未来[稻谷书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量化宽松与人民币的未来[稻谷书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量化宽松与人民币的未来摘要:在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再次显现。美国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对中国货币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被动跟随美国进行调整。如果中国不跟随美国和全球的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将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常激进的政策,虽有利于帮助深陷金融危机中的发达经济体缓解信贷紧张的状况,增加经济扩张的动力,但是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尤其是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以邻为壑的行为,它埋下了全球通胀的种子,并可能导致外向型新型经济体经济进一步恶化、外汇储备资产大幅贬值等问题的产生。在这样的情势下,

2、我们应该试图从金融体制改革入手提高我国的金融实力,同时通过对外政策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对内政策的推行,来争取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更稳健地发展。关键词:量化宽松 人民币汇率被迫变动 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体制改革正文:量化宽松一词是由日本央行于2001年提出,是指央行刻意通过向银行体系注入超额资金,包括大量印钞或者买入政府、企业债券等让基准利率维持在零的途径,为经济体系创造新的流动性,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的做法。2008年9月,美联储开始扩大其资产负债表。联储采取量化宽松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买进市场上的证券;二是承担私人部门所不愿承担的

3、一部分金融中介职能。在日本央行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期间,其资产负债表对该国GDP的比率由13%左右升至22%左右。由于美日两国金融体系的差异,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远小于日本央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叫做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在设立货币政策的时候会将目标放在一个特定的短期利率水准上,央行通过向银行间市场注入或者是抽离资金来使该利率处于目标位置,此时中央银行希望调控的是信贷的成本。而定量宽松货币指的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将政策关注点从控制银行系统的资金价格转向资金数量,货币政策就是为了维持货币政策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对于这个政策而言,“量”意味着货币供应,而“宽松”则表示很多,当然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4、也有自己的指标。采用“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往往意味着放弃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因为对于央行而言,他们不可能既控制资金的价格又控制资金的数量。量化宽松极有可能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央行向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不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但是,一旦经济出现恢复,货币乘数可能很快上升,已经向经济体系注入的流动性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将直线飙升,流动性过剩在短期内就将构成大问题。量化宽松政策,不仅降低了银行的借货成本,也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借货成本。 在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下,2009年以来流入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呈现出加速的态势。按照错误与遗漏的方法测算,2009年上半年短期国际资本流入228亿美元;

5、按照残差法的测算,2009年上半年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达452亿美元。未来一段时间里,随着国际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进程的结束,美联储向金融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 ,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同家。同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降至接近零利率的水平,日前中国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经过四次降息话为225,远高于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水平,短期内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中美利差倒挂的局面将继续维持。在这种情形下,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趋势还将持续。然而,一旦美国经济进入持续复苏,美联储必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和逐渐收紧银根,美国拆借市场利率和联邦基金利率将会上升。这将使美元升值,并使部分套利交易平仓。一旦美元企稳走强

6、,国债利率上扬,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资产泡沫可能随之而破裂。大量投机性资金撤出中国,造成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给中国的金融稳定埋下巨大的隐患。20世纪90年代东亚国家的资产泡沫破裂并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不可不引以为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美元汇率的波动,增加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难度。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水乎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从2008年7月到2009年3月,金融危机急剧恶化,避险情绪升温,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将资金撤回美国或兑换成美元资产,导致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保持升值。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事实又重归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维持在6.826.8

7、4之间。2009年3月下旬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导致美同通胀预期上升、国债融资风险增加和美元融资套利交易活跃,加上全球经济反弹使得美元作为避险工具的需求大大减弱,以美元资产保值的资金重新追逐高收益资产,美元呈贬值趋势。随着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自2009年3月份后连续7个月呈贬值态势,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各贬值917和767。在美元贬值和短期国际资本涌入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再次显现,中国政府不太可能选择大幅升值的策略。首先,在大幅升值方式下,热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升值带来的收益,热钱获利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其次,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均衡汇率点,无法计算怎样的升值幅度为一个合适的水

8、平。采取大幅升值策略,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出现超调,资金流向逆转的风险很大,或者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以后如果没有升到位,可能还会有下一次的升值预期,造成过多的游资流入。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会造成资金大进大出,产生宏观金融风险。再者,大幅升值对出口型企业将带来较大冲击,经济可能出现大幅下滑,进而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美国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对中国货币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被动跟随美国进行调整。如果中国不跟随美国和全球的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将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如果中国跟进美国的政策,由于中国的家庭和金融机构并不存在去杠杆化的问题,那么中国货币供应量将十分充足。因此,无论

9、中国跟随还是不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都会出现流动性充裕的情形,这将推动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储蓄大于投资、贸易顺差居高不下且处在人口红利期,这些因素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改变。从短期来看,在热钱流入、国外补库存带动中国出口增加的推动下,全球资金流向中国,中国外汇储备正重新加速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流动性过剩可能再次上演,推高物价水平。由于人民币重归“盯住”美元的机制,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在资本跨境流动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中国央行要部分丧失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将追随美国货币政策的凋整。当美联储讯息信号非常明确甚至是宣布加息之后,中国央行才会提升存贷

10、款基准利率。在通货膨胀显现的初期,中国货币政策的凋整将更多的依赖于数量工具,宏观调控政策紧缩的顺序很可能是从窗口指导和审慎监管开始,再到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这中间可能会伴随收紧项目审批,最后才是进入加息周期。 随着美元贬值推动国际大宗商品泡沫,国际热钱涌入亚洲吹大资产泡沫,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谴责美国滥发美元计划。一旦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停止,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可能重演。考虑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坚力量,亚洲再次爆发金融危机对于全球经济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光质疑谴责是不够的,世界各国都有责任防范这一风险,须迅速采取措施进

11、行应对。要采取实际行动来制止美国滥发钞票危害世界经济的行为,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应对金融风险。美国应该搁置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计划,对全球通胀压力负责。美联储希望通过降低长期利率水平来刺激消费与投资,然而美国长期利率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银行依然惜贷,企业不愿扩张,美联储实际上在向全球输出通胀。新兴市场国家可联合起来要求美联储负起责任,搁置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时收紧流动性并提高基准利率,避免美元流动性泛滥导致美元贬值,甚至发生新一轮美元危机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供给冲击”。另外,推动美元恢复强势。强势美元有助于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符合世界反通胀的要求。美元走强有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是

12、外汇储备保值的需要。美国债权国应明确要求美国财政部真正落实其一再口头声称的“强势美元政策”,否则将不参与美国国债的拍卖认购活动。外汇储备大国也可适当发挥庞大外汇储备的资金优势,将手中的美国国债抛给国际金融市场,间接卖给美联储,抑制全球泡沫和通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有助于缓解市场资金紧张状况,有助于经济恢复增长;但是,长期来看,埋下通胀的隐患,在经济增长停滞的情况下,或许会引起滞涨。另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会导致本国货币大幅贬值,在刺激本国出口的同时,恶化相关贸易体的经济形式,导致贸易摩擦等等。对于全球经济霸主的美国而言,实施这种激进的量化宽松

13、货币政策对其本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在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的情况下,开动印钞机向市场输入流动性。在市场信心缺失,投资萎缩的情况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的流动性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一旦经济好转,投资信心恢复,过度释放的流动性则可能会转化为通货膨胀。尤其是对于美国而言,由于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而且世界主要商品定价均以美元为基准,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导致美元大幅贬值,从而引发新一轮资源价格上涨,埋下全球通胀的隐患。另外,美联储的巨额购债计划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其他经济体为了阻止本国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冲击本国出口行业,进一步恶化本国经济,而竞相仿效实施量化

14、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剧了未来通胀的压力。这也是为什么短期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风靡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原因。如果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未能使美国经济走上复苏之路,经济不景气会导致滞涨局面出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直接的表现之一便是使本国货币大幅贬值,有利于本国的出口行业,但是相反也导致相关经济体的货币升值。例如,美联储宣布巨额注资计划当H,世界主要货币就针对美元大幅升值,其中欧元升值35,日元升值24,英镑升值16,加元升值17。这将削弱相关贸易体对美国的出M能力,尤其对于那些处于金融危机漩涡中的出口导向型新兴经济体而言,英美日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其造成雪上加霜的打击,并有可能引发贸易摩擦

15、。对于美国而言,美元贬值和国债收益率降低都将会导致巨额外资从美国流出,对于当前仍处于金融危机漩涡中的美国经济而言,也是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常激进的政策,虽有利于帮助深陷金融危机中的发达经济体缓解信贷紧张的状况,增加经济扩张的动力,但是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尤其是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以邻为壑的行为,它埋下了全球通胀的种子,并可能导致外向型新型经济体经济进一步恶化、外汇储备资产大幅贬值等问题的产生。 产生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诸多:结构性失衡、周期性失衡、收入性失衡、货币性失衡、政策性失衡、过度债务性失衡。而如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策性失衡。

16、中国央行(PBOC)副行长马德伦在北京出席IFF国际金融论坛时表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他国的负面影响已体现出来,要警惕由此引发的通胀,以及新兴国家国际收支压力和资产泡沫。他指出,美国的政策不仅要顾及自己,还要顾及他国的利益:”美国近期出台的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或许有助于改善美国的经济状况,但对全球经济以及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早已显现。”美联储(FED)为提振美国经济而最新采取的注资举措或许会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资产泡沫,并引发通胀忧虑,国际现货黄金猛涨。美联储推出了备受争议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承诺在明年年中前进一步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这一决定引来拉美和亚洲主要新兴市场

17、经济体的决策者各方批评,并纷纷表示将采取新的举措来抑制资本流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对美联储举措表示不满,他强调此举将带来全球流动性泛滥等副作用。而对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周小川主张以调整汇率、扩大内需、检讨出口退税等多味药方逐渐调整。但是,改变人民币汇率无助于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国际收支顺差压力的环境下改变,只会进一步强化升值预期从而进一步加剧国际收支的失衡。今年以来,信贷资金市场上的过紧现象值得重视,这可能与有关部门调控措施的过度微观化、行政化有关,根据物价的变化去主张控制通货、控制信贷,实行货币政策紧缩,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是不对的。近期,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美国国会内外一直存在批评认为,人民币汇率的低估使得中国出口企业拥有不公正的优势,国会议员们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称,若中国不采取措施促进人民币升值将针对中国采取立法措施。 从基本经济层面看,人民币绝对没有长期升值的内在基础。我们必须按照我国具体的国情来统一制定货币汇率政策。我国政府以现有的各种政策工具操作已经捉襟见肘,因此,我们需要从长计议,谋求我国经济长远的发展。我们应该试图从金融体制改革入手提高我国的金融实力,同时通过对外政策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对内政策的推行,来争取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更稳健地发展。4兰苑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