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红红的小东西教案反思.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864053 上传时间:2021-10-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红红的小东西教案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园红红的小东西教案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园红红的小东西教案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园红红的小东西教案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园红红的小东西教案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红红的小东西教案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红红的小东西教案反思.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幼儿园红红的小东西教案反思正文(1)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红红的小东西含反思【设计意图】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认知为基本前提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所以说,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要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使各个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操作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为了了让小班的科学领域活动与日常生活做到良好的衔接,让

2、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中学习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结合小班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贯彻纲要精神,将幼儿学习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将语言和科学领域相结合,设计以下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情境贯穿始终,帮助学习4以内的数,正确理解数的意义,感知物体的特征,体验数学的有趣,有利于幼儿快乐的学习数学并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活动目标】引导幼儿感受帮助他人快乐以及体验比较过程的乐趣。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按物点数的能力。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特征以及理解4以内数字的意义。(重点)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难点:幼儿能够仔细观察、比较以及辨别事物。

3、【活动准备】教师制作的图片(纽扣、老鼠、绒毛兔、小熊、小猫)【活动过程】一、导入。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1)出示第一张图片,让幼儿尽情想象。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红红的小东西它是谁?(幼儿自由想象),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听,谁在哭?原来是这个红红的小东西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找不到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她找一找和小伙伴吗?好,咱们大家一起去找找看吧!二、活动展开。1、比较樱桃和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1)出示老鼠吃樱桃的图片。师:我们来到了谁的身边?小老鼠的身上有没有和红红的小东西一样的物品呢?(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幼儿通过观察找到樱桃和红红的小东西相似)这里

4、有几颗小樱桃呢?(教师带领幼儿按物点数那小东西的名字是是叫小樱桃吗?我们一起来问一问(播放红红的小东西的哭声),红红的小东西的名字不叫小樱桃,为什么呢?(2)让幼儿比较红红的小东西与樱桃的特征。教师让幼儿观察比较两者,知道红红的小东西与樱桃的不一样。教师小结:原来樱桃有细长条的小尾巴,红红的小东西没有,所以红红的小东西没有找到他的小伙伴们,别灰心,咱们继续帮他找。2、比较绒毛兔的眼睛与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1)出示绒毛兔的图片。师:咦?我们来到了谁的家?小兔子什么地方和红红的小东西相似呢?那你们觉得红红的小东西应该叫红眼睛吗?(2)让幼儿比较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眼睛的特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

5、出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眼睛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小结:绒毛兔的红眼睛里有白色的眼球,而红红的小东西中间有黑黑色的东西,所以,他的名字不叫红眼睛。3、比较小熊的红灯笼与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1)出示小熊与红灯笼的图片。师:别灰心,看看小熊的家吧!你们猜,红红的小东西叫什么名字?(红灯笼)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没有猜他的名字呢?哦!原来是你们的火眼金睛发现了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灯笼不一样的地方啊!(2)请幼儿说一说两者的区别教师小结:原来红灯笼上面有好看的花纹装饰,红红的小灯笼身上没有,所以红红的小东西名字不叫红灯笼。4、出示小猫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观察。师:喵喵喵,谁来了?咦!小猫咪为什么这么焦急呢?谁来说一说?(

6、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哦,原来小猫咪是来找它的纽扣的,小猫身上现在有多少纽扣呢?咱们一起数一数吧!我们问一下红红的小东西,它的名字叫不叫纽扣?(师幼一起大声说,红红的小东西你叫不叫小纽扣?传来笑声音乐)原来它的名字就叫什么呢?(小纽扣)三、活动结束。小猫咪丢失的纽扣找回来了,红红的小东西也找到了它的好伙伴,你们心里开不开心呀?原来帮助别人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快乐,好了,小纽扣也送回了家,我们也该回家啦!我们学着红红的小东西骨碌骨碌滚回家吧!四、活动延伸可以开展幼儿比“火眼金睛”的游戏,看谁先最快、最正确找到两样相似的东西。活动反思:在活动中,我根据我们小班孩子的已有特点和知识经验,设计了三个环节

7、。第一个环节是以孩子喜欢的故事为主体,把抽象的点数巧妙的融入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点数,并说出总数。第二个环节是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请小朋友找一找图片中哪些地方不和红红的小东西不一样,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第三个环节是感知红红的小东西的特征,让幼儿在这几轮的比较中,让幼儿在愉快和有趣的情境中形成对对红红的小东西的初步感知,最后通过知识经验积累指导红红的小东西就是纽扣。我认为在小班阶段,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教师应做到教育机智,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生活中的经验穿插进去,这次的教学活动唯一的不足在于图片制作过于简单,幼儿不容易察觉并比较,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做到材料形象

8、、生动,给幼儿可以更多的大量感知的形象来丰富其相关经验。(2)小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红红的小东西含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2、认识多种红红的、圆圆的物体,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活动准备】课件;礼物盒、纽扣。【活动过程】一、出示礼物盒,引起幼儿的兴趣。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这是一个漂亮的礼物盒子。你们知道礼物盒里会是什么呢?师:老师把它打开来看看好吗?小朋友看看这小东西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集体念:这小东西是红红的、圆圆的)师:小朋友猜猜则会红红的、圆圆的小东西是什么?(幼儿对它进行猜想

9、)小朋友猜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就知道了。二、欣赏故事。老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边播放课件。1、第一幅图片故事。提问:红红的小东西快乐吗?它是怎样往前的?谁来表演一下?请幼儿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教师带着幼儿边做边说:高高兴兴的往前滚着,滚着。)2、第二幅图片故事。提问:小东西遇到了谁?(小老鼠)小老鼠觉得小东西像什么?(红樱桃)师:为什么小老鼠觉得它像红樱桃?(它们都是红红的、圆圆的)小老鼠想吃红樱桃吗?它有没有吃?为什么?3、第三幅图片故事。提问:小东西又遇到了谁?看看,红红的小东西像小兔子的什么呀?师:小东西想要做小兔子的第三只眼睛,小白兔同意吗?为什么?(小兔子不想当小怪

10、物)4、第四幅图片故事。提问:小东西向前滚得时候经过谁的家?(小熊)小熊要过四岁生日,可是小熊的家门前有几只灯笼?(三只)师:小熊少了一只灯笼,那小东西是不是第四只灯笼呢?为什么?(你是假的,你不会发光)5、第五幅图片故事。提问:小东西最后遇到了谁?小猫今天不开心,为什么?(小猫衣服上的红纽扣不见了)师:找到了吗?原来小东西就是小猫的纽扣呀。三、经验分享。1、师:这个小东西真有趣呀!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事,闹了不少笑话:小老鼠以为它是一颗红樱桃,它自己又想做小白猫的第三只眼睛,还以为自己是小红灯笼,后来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小猫衣服上掉下的一颗纽扣。(结合课件出示图片)2、讲故事。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

11、个故事。四、教师带领幼儿去室外找一找红色、圆形的物体。师:故事里,小东西一路上都是滚呀滚,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滚呢?(皮球、呼啦圈、车轮、纸球等)师:一会儿游戏的时候,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找圆形物品滚一滚,好吗?活动反思:在活动中,我根据我们小班孩子的已有特点和知识经验,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以孩子喜欢的故事为主体,把抽象的点数巧妙的融入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点数,并说出总数。第二个环节是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请小朋友找一找图片中哪些地方不和红红的小东西不一样,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第三个环节是感知红红的小东西的特征,让幼儿在这几轮的比较中,让幼儿在愉快和有趣的情境中

12、形成对对红红的小东西的初步感知,最后通过知识经验积累指导红红的小东西就是纽扣。我认为在小班阶段,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教师应做到教育机智,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生活中的经验穿插进去,这次的教学活动唯一的不足在于图片制作过于简单,幼儿不容易察觉并比较,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做到材料形象、生动,给幼儿可以更多的大量感知的形象来丰富其相关经验。(3)小班教案红红的小东西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2、理解词汇:蹦蹦跳跳,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重难点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

13、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活动准备1、挂图。2、磁带。活动过程教师行为1、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出示红红的小片片:老师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红红的小东西,你知道它是什么吗?2、欣赏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教师:红红的小东西是什么?它一路上都碰到了谁?它以为自己是谁?3、理解故事情节。(1)看动画片欣赏故事。(2)引导幼儿讨论:一路上红红的小东西走呀,都遇到了谁?它们把红红的小东西当成了什么?故事:红红的小东西马路上有一个红红的小东西,它蹦蹦跳跳地往前滚着。滚呀,滚呀,他遇见了一只小老鼠,小老鼠说:“你是谁呀?”小东西说:“我不知道。”小老鼠说:“你不是一颗红樱桃,不然我就一口把你吃掉了。”小东西继

14、续向前滚着,它遇到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有两个红红的眼睛,小东西说:“让我做你的第三个眼睛吧!”小白兔说:“我才不做妖怪呢!”小东西继续向前滚着,它经过了小熊的家,小熊要过四岁生日了,可是它的门前只有三盏红灯笼,小东西想:“我是不是那第四盏灯笼呢?”小熊说:“你是假的,你不会发光。”小东西又继续往前滚着,它遇见了一只小猫,小猫今天很不高兴,因为它的红衬衫上掉了一颗红纽扣。“噢,我就是那颗红纽扣呀!”(4)小班教案红红的小东西含反思活动目标:引导幼儿感受帮助他人快乐以及体验比较过程的乐趣。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按物点数的能力。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活动

15、重难点: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特征以及理解4以内数字的意义。幼儿能够仔细观察、比较以及辨别事物。活动准备:教师制作的图片(纽扣、老鼠、绒毛兔、小熊、小猫)活动过程:一、导入。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1)出示第一张图片,让幼儿尽情想象。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红红的小东西它是谁?(幼儿自由想象),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听,谁在哭?原来是这个红红的小东西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找不到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她找一找和小伙伴吗?好,咱们大家一起去找找看吧!二、活动展开。1、比较樱桃和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1)出示老鼠吃樱桃的图片。师:我们来到了谁的身边?小老鼠的身上有没有和红红的小

16、东西一样的物品呢?(幼儿通过观察找到樱桃和红红的小东西相似)这里有几颗小樱桃呢?(教师带领幼儿按物点数那小东西的名字是是叫小樱桃吗?我们一起来问一问(播放红红的小东西的哭声),红红的小东西的名字不叫小樱桃,为什么呢?(2)让幼儿比较红红的小东西与樱桃的特征。教师让幼儿观察比较两者,知道红红的小东西与樱桃的不一样。教师小结:原来樱桃有细长条的小尾巴,红红的小东西没有,所以红红的小东西没有找到他的小伙伴们,别灰心,咱们继续帮他找。2、比较绒毛兔的眼睛与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1)出示绒毛兔的图片。师:咦?我们来到了谁的家?小兔子什么地方和红红的小东西相似呢?那你们觉得红红的小东西应该叫红眼睛吗?(2

17、)让幼儿比较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眼睛的特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眼睛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小结:绒毛兔的红眼睛里有白色的眼球,而红红的小东西中间有黑黑色的东西,所以,他的名字不叫红眼睛。3、比较小熊的红灯笼与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1)出示小熊与红灯笼的图片。师:别灰心,看看小熊的家吧!你们猜,红红的小东西叫什么名字?(红灯笼)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没有猜他的名字呢?哦!原来是你们的火眼金睛发现了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灯笼不一样的地方啊!(2)请幼儿说一说两者的区别教师小结:原来红灯笼上面有好看的花纹装饰,红红的小灯笼身上没有,所以红红的小东西名字不叫红灯笼。4、出示小猫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观察

18、。师:喵喵喵,谁来了?咦!小猫咪为什么这么焦急呢?谁来说一说?哦,原来小猫咪是来找它的纽扣的,小猫身上现在有多少纽扣呢?咱们一起数一数吧!我们问一下红红的小东西,它的名字叫不叫纽扣?(师幼一起大声说,红红的小东西你叫不叫小纽扣?传来笑声音乐)原来它的名字就叫什么呢?(小纽扣)三、活动结束。小猫咪丢失的纽扣找回来了,红红的小东西也找到了它的好伙伴,你们心里开不开心呀?原来帮助别人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快乐,好了,小纽扣也送回了家,我们也该回家啦!我们学着红红的小东西骨碌骨碌滚回家吧!四、活动延伸可以开展幼儿比“火眼金睛”的游戏,看谁先最快、最正确找到两样相似的东西。活动反思:在活动中,我根据我们小班

19、孩子的已有特点和知识经验,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以孩子喜欢的故事为主体,把抽象的点数巧妙的融入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点数,并说出总数。第二个环节是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请小朋友找一找图片中哪些地方不和红红的小东西不一样,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第三个环节是感知红红的小东西的特征,让幼儿在这几轮的比较中,让幼儿在愉快和有趣的情境中形成对对红红的小东西的初步感知,最后通过知识经验积累指导红红的小东西就是纽扣。我认为在小班阶段,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教师应做到教育机智,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生活中的经验穿插进去,这次的教学活动唯一的不足在于图片制作过于简单,幼儿不容易察觉并比较,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做到材料形象、生动,给幼儿可以更多的大量感知的形象来丰富其相关经验。幼儿园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教案1、喜欢看木偶表演,愿意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2、知道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幼儿园买菜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买菜活动,了解常见菜的特点,体验买菜的快乐。2、在操作与游戏中,使幼儿获得分类、数数及数物对应的经验,并幼儿园红红的小东西教案反思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