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中枢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66934 上传时间:2021-10-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中枢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药理中枢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药理中枢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药理中枢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药理中枢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中枢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中枢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药理中枢,1,药理学 第十三章,我的,药理中枢,2,第十三章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教学要求: 掌握:地西泮(安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了解:艾司唑仑(舒乐安定)、三唑仑的作用特点,巴比妥类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急性中毒解救。,药理中枢,3,镇静药:是指能引起中枢神经轻度抑制、控制过度兴奋、不安及烦躁情绪的药物; 催眠药:是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深抑制作用,引起类似正常睡眠状态,从而改善睡眠的药物。 抗焦虑药:是指用来治疗焦虑症和焦虑状态的药物。,药理中枢,4,一、苯二氮卓(zhuo)类(BZ) 以地西泮(安定)为例,药理中枢,5,二、巴比妥类 包括:长效类-苯巴比妥 中效类-异戊

2、巴比妥 短效类-司可巴比妥(速可眠) 超短效-硫喷妥 巴比妥类对CNS呈全面抑制作用:随其加大剂量由浅人深的相继发生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作用。 中毒剂量明显影响呼吸功能,是巴比妥类中毒的致死原因。,药理中枢,6,【临床应用】 1.镇静催眠 2.抗惊厥及抗癫痫:常用苯巴比妥,可用于癫痫大发作和控制癫痫持续状态。 3.麻醉即麻醉前给药:静脉麻醉硫喷妥钠;苯巴比妥可用于麻醉前给药。 【不良反应】 1.主要有后遗作用、耐药性及依赖性、停药产生戒断症状,少数可有反常的兴奋不安等。 2.急性中毒:死于呼衰。抢救关键在于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应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强利尿可促进排除。,药理中枢,7,第十七

3、章 镇痛药,教学要求 掌握:吗啡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成瘾性、禁忌症。急性中毒的诊断及抢救。哌替啶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可待因、美沙酮、和喷他佐辛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芬太尼、纳洛酮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药理中枢,8,基本概念 麻醉性镇痛药: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不影响病人神智和意识的情况下,能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疼痛并可产生镇静、镇咳、呼吸抑制等作用的一类药。 此类药物镇痛作用强,反复使用易成瘾,一旦停药会产生戒断症状,临床必须控制使用。,药理中枢,9,分类 1.阿片生物碱类:吗啡、可待因 2.人工合成镇痛药:派替啶(杜冷丁)、喷

4、他佐辛、美沙酮、芬太尼 3.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下面以吗啡和派替啶为例来学习阿片生物碱类和人工合成镇痛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药理中枢,10,药理中枢,11,药理中枢,12,药理中枢,13,第十九章 解热镇痛消炎药,教学要求 掌握:阿斯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内过程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熟悉: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特点、药物分类、氯芬那酸、布洛芬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 了解: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药理中枢,14,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共同的作用基础: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G)的

5、合成。 阿司匹林是这类药物的代表,有人称之为阿司匹林片类药物。,药理中枢,15,解热镇痛抗炎药包括: 1.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 2.苯胺类:如对乙酰氨基酚; 3.吡唑酮类:如保泰松及抗炎有机酸类:如吲哚美辛等。 这类药物共同的特点是: 1. 解热作用 2. 镇痛作用 3. 抗炎抗风湿作用,药理中枢,16,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存在于动物和人体中的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最早发现存在于人的精液中,当时以为这一物质是由前列腺释放的,因而定名为前列腺素。现已证明精液中的前列腺素主要来自精囊,除之全身许多组织细胞都能产生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PG)在体

6、内由花生四烯酸所合成,结构为一个五环和两条侧链构成的20碳不饱和脂肪酸。,药理中枢,17,发热过程:,细菌 病毒 损伤,吞噬C WBC,致热物 质产生,刺激 下丘脑,PG,体温中枢 兴奋,体温 升高,药理中枢,18,前列腺素(PG)合成:,卵磷脂 (细胞膜内),酶,花生四烯酸,环氧酶,环化过氧 化物,PG,TX2合成酶,PLT内,血栓素A2 (TXA2),药理中枢,19,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药理作用及应用】 1.解热镇痛及抗炎抗风湿作用:解热镇痛作用较强,常用于治疗发热、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2.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和脑血栓形成。,药理中枢,20,【不良反应】 1.

7、胃肠道反应: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形成,故胃溃疡患者禁用。采用饭后服药及适当同服抗酸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2.凝血功能障碍:久用延长出血时间,致出血倾向,可用维生素K防治。凡有严重肝病、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和近期有脑出血史者禁用,大手术前一周应停用本类药。,药理中枢,21,3.过敏反应:偶见,有些哮喘患者服药后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4.水杨酸反应: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视力减退,甚至精神失常等。应立即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并可静脉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以碱化尿液,加速药物排出。 5.瑞夷(Reye)综合征:对水豆、流感等病毒感染者慎用。 6.长期使用可致肝肾功能损害。,药理中枢,22,对已酰胺基酚(扑热息痛) 特点:解热镇痛作用强,抗炎抗风湿作用作用很弱,主要用于感冒发热、神经痛、肌肉痛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或不耐受者。 长期应用可造成肾损害,由于其毒性较大,已不单独使用。 ?吗啡与阿司匹林在镇痛作用 和临床应用方面有何不同?,药理中枢,23,SEE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