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69966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间:6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4分,共56分1 自然选择是指A. 生物繁殖的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B. 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C.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D. 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答案 C解析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 这样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2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在于A. 不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B. 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C. 不能解释生物现象的统一性D. 不能解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答案 D解析 由于受当时遗传理论知识的限制,达尔文只是从个

2、体水平和性状水平上,对遗传、变 异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不能解释其本质。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开展表现在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单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导致物种形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B.C.D .答案 C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形成 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4 .在某一使用除

3、草剂的实验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除草剂的杂草X,将它与敏感型杂草 Y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选项是杂交亲本后代中耐药型后代中敏感型植株比例%植株比例%耐药型A?X敏感型BS1000敏感型C?X耐药型DS4753A. 耐药型基因可以突变为敏感型基因B. 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C. 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D. A和B杂交子代群体中耐药基因频率占100%答案 D解析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突变是不定向的,耐药型基因和敏感型基因可以互相突变而 成,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而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起了选择作用。无论 该等位基因属于何种遗传方式,A和B杂交后,

4、其子代的耐药基因频率都不会是100%5.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 原始的狼已经进化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兴旺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 羊群。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 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D. 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异,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 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答案 B解析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在生存斗争中进行着相互选择,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自 然选择可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5、,使不同的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不同。6在一个含有 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那么按现代生物进化论,该物 种将A. 不断衰退B .不断进化C.产生新物种 D .丧失基因库答案 B解析 随着AA个体被淘汰,A的基因频率不断降低,种群不断进化。只要该种群存在,基因 库就不会丧失,只是基因库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7. 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A. 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B. 定向变异的结果C. 遗传的结果D. 农药对害虫的抗药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答案 D解析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变异是

6、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此题中农药是环境, 由它对害虫产生的不定向变异进行选择, 使抗药性强的个体得到保存,不抗药或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掉。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害 虫的抗药性在代代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而农药的灭虫效果也就越来越差了。8. 最近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 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真的被细菌感染,那么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 可救。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B.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中“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 “耐药性基因频

7、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D. 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答案 B解析 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 长期使用抗生素不断淘汰不耐药的病菌, 导致“耐 药性基因频率不断上升。9. 对于一个被地理隔离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时,潜在的最危险的结果是( )A. 丧失基因的多样性B. 有害基因的频率将增大C. 进一步导致生殖隔离D. 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加剧答案 A解析 这个小种群个体数量减少,生活条件更加充裕,所以种内斗争不会加剧。这种变化对 生殖隔离和有害基因频率的变化也不会有直接的影响。而种群数量减少,如果遇到环境条件 剧变,那么很容易灭绝,从而丧失基因的多样性。1

8、0. 人工养殖一群鸡,以下措施不会造成该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的是()A. 淘汰鸡群中体质较弱的个体B. 从外地引进新的品种参加鸡群C. 将该鸡群置于条件与原来不同的环境中饲养D. 让该鸡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繁殖后代 答案 D 解析 A选项为人工选择,可以使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B选项可使鸡群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增加。C选项自然选择可使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而D选项自由交配时,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基因库也不会发生变化。11 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S,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以下图所示。对于这个突变基因,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S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B. S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

9、s纯合子C. S纯合子的生育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D. 该种群基因库中 S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将产生答案 D解析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不能说明新物种将产生,形成新物 种的标志是生殖隔离。12.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错误的选项是A. 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B. 应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进行人工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突变率C. 采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比普通植株弱小D. 在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主要由于基因突变而使子代产生了不同于亲代的性状 答案 D解析 基因突变属于不定向的生物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人工诱变可大大提高突变 率。花

10、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在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 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13. 以下关于自然界中影响物种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选项是A.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B. 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C.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D. 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答案 D解析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有的物种如多倍体的形成 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到达生殖隔离。14. 据调查,某学校学生中的基因型比例为 XBXB:XBXb:XbX):XBY:XbY =43%: 6%: 1%: 43%: 7%贝U X3的基因频率为()A. 14

11、% B . 5%C. 15% D. 10%答案 D解析 注意在计算全部基因值的时候,要考虑到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 Y染色体上不携带此基因。 X3 的频率=(6 + 1X 2+ 7) - (43 X 2+ 6X 2+ 1X 2+ 43X 1 + 7X 1) X 100%=10%二、非选择题 (共 2 个小题,共 44分)15. (22 分)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越来越强。请答复:(1) 青霉素使用之前, 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存在着 ;患者使用青霉素后, 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做 ;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了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 。青霉素

12、的使用对细菌起了 ,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 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抗药性状逐代 并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 是不定向的,但 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2) 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 变异选择出来, 并使之逐代积累、 加强, 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3) 上述过程说明自然选择是一个 的过程。答案 (1) 差异 不适者被淘汰 适者生存 选择作用生存斗争 积累 变异 自然选择 (2) 有利 (3)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解析 (1) 青霉素在此过程中相当于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自然环境,对生物体具有选择作用, 而细菌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通过变异而获得的

13、,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 料,由于差异的存在,抗药性强的个体得到保存,抗药性弱的个体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从 而使细菌定向地进化。 (2) 自然选择保存了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性状,并通过繁衍而逐代积累、 加强。 (3) 自然选择的过程既淘汰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同时又保存适应环境的个体。16. (22 分) 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 自然选择、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迁出等。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证明人工 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 果蝇的长翅 (B) 对残翅 (3) 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

14、如下:a 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3.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 5代,同时在每一代中要除去残翅果蝇;c .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d 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请分析答复:(1) 如果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 。(2) 如果在每代中不除去残翅果蝇,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 。请判断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 。你的理由是(4) 假设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良,请设计出改良后的步骤。 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

15、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 ; 。(5) 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1 1答案2(2) 3(3) 不科学 没有设置对照(没有对照实验)(4) 将子一代果蝇分成性状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组,让甲、乙两组果蝇分别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将乙组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分别统计甲、乙两组子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种群中的百分比 根据甲、乙两组中残翅果蝇的百分比,分别计算出甲、乙两组中的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比拟得出结论(5) 这种人工选择将导致 B基因的频率增大,b基因的频率减小1解析 按照题中所说的方法,假设每代淘汰残翅果蝇,在F3中,长翅果蝇纯合子为2,假设不淘汰,F2之后,果蝇种群的基因频率即不再发生变化,显性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分别1 1 1为:7、了、7。该实验缺少对照,只能说明在人工选择的情况下果蝇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而4 2 4不能说明在不进行选择的情况下果蝇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在进行人工选择的情况下,果蝇种群中bb的个体被淘汰,因此,B基因的频率增加,b基因的频率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