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泄泻.docx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1871542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泄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医内科学----泄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医内科学----泄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医内科学----泄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医内科学----泄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泄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泄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便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泄者:泄漏之意,病势较缓,大便稀溃,时作时止 泻:倾泻之意,病势较急,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发病:四季可发生,秋多见。历史沿革内经中关于本证有“濡泄”、“洞泄”、“媾泄”、“注泄”、“清泄”、 面论述。鹫泄”等记载,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 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盛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飨泄”。诸病源候论始明确将 本病始统称为“泄泻”。泄泻”与“痢疾”分述。宋朝以后金匮要略:泄泻与痢疾混称为“下利呕吐啰下利病脉

2、证治:分虚寒、实热积滞和湿阻气滞三型指出:虚寒下利的症状、治法和方药“下利清谷,里寒外热, 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提出:实证、热证一“通因通 用”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澹语,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医宗必读为本病治疗设有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 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月衿稿 肾、固涩。、玲病因病机1 .感受外邪2 .饮食所伤3、情志失调4 .劳倦伤脾5 .久病年老、感受外邪暑湿热J寒湿邪A侵袭皮毛、肺卫,脾胃升 降失司,运化失常,清浊不分二、饮食所伤饮食过量过食肥甘误食不洁损伤脾胃一瞿藉失职

3、郁怒伤肝忧思气结土虚木贼三、情志失调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久劳倦伤脾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或素体脾 胃虚弱,均可成泄泻。5、久病年老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 ,命门火衰,而为泄泻。泄泻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脾胃 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病位在大小肠, 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 化,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肝主疏泄, 调节脾运,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 病理性质一般地说,急性暴泻多属于实,慢性久泻多属于 虚,其虚实之间又可相互兼夹转化,如暴泻迁延日久 ,每可由实转虚而成久泻,久泻复受湿、食所伤,亦 可急性发作,表现为虚

4、中夹实的病候。火 诊查要点*诊断依据1 .以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 增多,粪质 清稀,甚则如水样;或次数不多 ,粪质清稀,或泻下完谷不化。2 .常先有有腹胀腹痛,旋即泄泻。腹痛常与肠 鸣同时存在。3 .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有关。病证鉴别泄泻与霍乱相同点:二者均有大便稀薄,或伴有腹痛,肠鸣 不同点: 霍乱是一种呕吐与泄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其发病特点是来势 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 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 物多为黄色粪水,如米沿,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 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 吐泻剧

5、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 之危候。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暴泻与久泻暴泻:起病急骤,病程较短,泻下次数多者一急一湿 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日久者一慢脾肾亏虚。2、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而拒按,泻后痛减一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一虚证。海、辨寒热大便清晰,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4、辩兼夹证寒湿一泻多鹫滤,舌苔白腻,脉濡缓;湿热一泻多如酱黄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暑湿一多发生于夏暑炎热之时,除泄泻外,伴有胸脱痞闷,舌苔厚J食滞胃肠一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肾

6、阳虚衰一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泻后则安,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治疗原则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故其治疗原则为运 脾化湿。急性泄泻多以湿盛为主,重用化湿,参以淡 渗利湿,根据寒湿、湿热与暑湿的不同,分别采用温 化寒湿、清化湿热和清暑祛湿之法,结合健运脾胃。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脾助运为主,佐以 化湿利湿;若夹有肝郁者,宜配合抑肝扶脾;肾阳虚 衰者,宜补火暖土。一、暴泻1、寒湿证主证:泄下清稀,甚则如水样,有时如鹫滤,腹痛肠鸣,脱闷食少,或兼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O证机概要:寒湿之邪,困脾伤肠。治法:芳香化湿,疏表散寒。代表方:覆香正气散加减常用药:着香、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厚朴、大 腹皮、紫苏、白芷、桔梗。加减:表寒重者:+荆芥、防风 饮食生冷:+干姜、香附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