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厌氧处理法.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74991 上传时间:2021-10-0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厌氧处理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五章-厌氧处理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五章-厌氧处理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五章-厌氧处理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五章-厌氧处理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厌氧处理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厌氧处理法.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08.10.2021,1,第五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本章学时:4 本章重点: 1 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的比较; 2 厌氧处理的阶段和控制步骤; 3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本章难点: 1 对厌氧处理的控制步骤的理解; 2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中厌氧污泥的颗粒化。,08.10.2021,2,优点: 1 污泥量少 2 污泥的浓度更高或生物膜更厚,可提高负荷,不受DO的限制 3 不要曝气,少了动力 4 可回收能源 5 氮和磷用量较少 缺点 1 启动时间长 2 对负荷变化和pH的变化敏感(指产甲烷) 3 一般不能作最终处理 前景 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难处理的和难降解(有些)的有机废水可作预处理,与好氧联合用于脱氮

2、去磷, 低浓度有机废水也在开发,经济效应较好,08.10.2021,3,有机物完整厌氧消化的四个阶段:水解、酸化、 乙酸化和甲烷化。 每个阶段产物是什么?,08.10.2021,4,第一节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分离鉴定的产甲烷菌( Methanotrops)已有200 多种。嗜甲烷菌( Methanotrophs) 产甲烷菌是厌氧消化中的关键微生物。该菌的特点:1 微生物产率低(g细胞/g COD),08.10.2021,5,2 对温度敏感 乙酸盐转化为甲烷的KS 和k与温度的关系.一般温度在3538和5255 3 对pH敏感:最佳范围6.5-8.2, 为什么会降低和升高? 4 严格厌氧,

3、氧化还原电位-150-420mv 5 有毒物质,08.10.2021,6,产酸菌和产甲烷菌的特性比较,08.10.2021,7,四个阶段(水解、酸化、乙酸化和甲烷化) 的协调问题。 1 厌氧水解酸化作预处理(不完整的厌氧处理) 既然产甲烷菌对许多环境因素敏感,如果厌氧处理只到水解酸化这一步,控制起来就容易得多。对提高可生化性也有好处。 这就是现在许多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前用厌氧水解酸化作预处理的原因。,第二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08.10.2021,8,停留时间短 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溶解性 尤其适用于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 与传统厌氧工艺相比, 水解酸化工艺不需要密闭 池,也不需要复杂的 三

4、相分离器。,08.10.2021,9,水解酸化对COD的去除和对生化降解性的提高,08.10.2021,10,比如:酸化缺氧两段好氧生化处理焦化废水工艺 (焦化废水含氨氮、硫酸盐、含油、高浓度有机物废水) 升流式水解污泥床反应器 厌氧滤池,08.10.2021,11,2 厌氧接触法,厌氧活性污泥法,1955年.污泥龄很长,要改。,08.10.2021,12,2 厌氧生物滤池 与好氧生物滤池比较,与厌氧接触法比较。堵塞,传质不好。,08.10.2021,13,3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缩写:UASB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Bed) reactor

5、) 厌氧第二代 20世纪70年代 荷兰,瓦格宁根 (Wageningen)农业大学 , Lettinga,08.10.2021,14,三相分离器,08.10.2021,15,生物气 出水 气体 收集室 上升的 生物气 污泥床 进水分配,三相分离器,08.10.2021,16,三相分离器,08.10.2021,17,三相分离器,08.10.2021,18,08.10.2021,19,08.10.2021,20,污泥与水如何分离,高污泥龄。 组成:颗粒污泥区、悬浮区、分离区、沉淀区、气相区 UASB的上升流速在0.5-1.5m/h,这是污泥床对上升流速的限制。 高58米,高径比一般小于2,中温有机

6、物容积负荷1020kg/m3.d。 有机物容积负荷可以这么高?反应器中的产酸和产甲烷如何协调? 颗粒污泥 氢离子向外传递是主要的,测定的pH是外水相的 三相分离器 四个阶段协调 高污泥龄,08.10.2021,21,三个问题: A、颗粒化污泥的重要性和稳定性; B、在大规模反应器中均匀布水问题; C、三相分离; D、高度; E、反应器的传质过程并不理想。要改善传质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表面水力负荷和表面产气负荷。然而高负荷产生的剧烈搅动又会使反应器内污泥处于完全膨胀状态,使原本SRTHRT向SRT=HRT方向转变,污泥过量流失,处理效果变差。 二沉池是否需要?,08.10.2021,22,针

7、对上述缺陷,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 内循环反应器(IC)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UBF)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为代表的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相继出现。,08.10.2021,23,4 分段厌氧处理法,二沉池,污泥区,水解 酸化池,进水,出水,剩余污泥,回流污泥,出水,甲烷,08.10.2021,24,5 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 敞开式和封闭式 在结构形式、污泥形态等方面与UASB非常相似,但其工作运行方式与UASB显然不同,主要表现在EGSB中一般采用2.5-6m/h的液体表面上升流速(最高可达10m/h)。 颗

8、粒污泥床层处于膨胀状态,进水与颗粒污泥充分接触,传质效率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较高。 用于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和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08.10.2021,25,(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 现场,08.10.2021,26,EGSB反应器 工作区为膨胀阶段(容积膨胀率约为1030%),在此条件下,进水流速比UASB高。 一方面使进水基质与污泥颗粒的充分接触和混合,加速生化反应; 另一方面有减轻或消除静态床(如UASB)中常见的底部死体积,特别是对毒性物质的承受

9、能力。,08.10.2021,27,应用特点高COD负荷(15kgCODcr/m3.d);液体上升流速(2.5-10m/h)快(UASBD的上升流速在0.5-1.5m/h), CODcr去除负荷高;厌氧颗粒污泥活性高,沉降性能好,粒径和 强度较大,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适用范围广,可用于SS含量高和对微生物 有抑制性的废水处理; 反应器为塔式结构,高径比(H/D)较大, 占地面积小; 在低温和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时有明显 优势。,08.10.2021,28,6 IC反应器(厌氧流化床),08.10.2021,29,08.10.2021,30,(Internal Circulation,简称IC)

10、第三代超高效厌氧反应器。 反应器高一般达1625米。 反应器的高径比(48)。 反应器的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也较高,并实现液体内部的无动力循环,克服了UASB反应器在较高的上升流速度下颗粒流出反应器,减少短流。,08.10.2021,31,与UASB反应器相比,在获得相同处理效率的条件下,IC反应器具有更高的进水容积负荷率和污泥负荷率,IC反应器的平均升流速度可达处理同类废水UASB反应器的20倍左右。,08.10.2021,32,目前市场份额来看,IC反应器明显落后于UASB的应用,前景好。,08.10.2021,33,IC反应器的工作过程: 1)进水与污泥和出水均匀混和后,进入第一个反应分离

11、区-流化床反应室。 2)在第一反应室高负荷,大部分COD被降解为沼气。第二反应室低负荷,深度处理,在那里剩余的可生物降解的COD被去除。 3)沼气由低位和高位三相分离器收集和分离。 4)水和污泥混和在沼气压的作用下经过同心的“下降”管直接滑落到反应器底部形成内部循环流。 5)动力来自高水力负荷与沼气的搅动。,08.10.2021,34,特性 处理效率高:厌氧反应器的负荷可达2035kg/m3 反应器造价低:与UASB厌氧反应器容积,IC反应器更小; 处理成本低:处理效率提高了46倍,降低了处理成本; 占地小; 污泥不易流失,容易形成颗粒污泥;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操作简便,运行稳定; 厌氧生物转

12、盘 两相厌氧法,08.10.2021,35,第三节 厌氧生物处理法,1 流程和设备的选择 2 厌氧反应器的设计 (1) 类似于好氧法中的理论计算法 (2) 根据不同的废水和工艺方法选择经验参数值来计算反应区的体积(消化时间和容积负荷) 3 消化池的热量计算,08.10.2021,36,第四节 厌氧和好氧技术联合使用,为了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有机废水、脱氮除磷,需要如此。 如A/O,ANOXIC/ANAERATIC/O, ANAERATIC / ANOXIC /O等。,08.10.2021,37,思考题: 1 UASB反应器有机物容积负荷可以这么高?反应器中的产酸和产甲烷如何协调? 2 不完全厌氧处理的应用? 3 既然有产氢产甲烷,是不是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 4 两相厌氧处理法和分段厌氧处理法的比较。 5 厌氧处理法中的污泥龄问题和污泥膨胀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