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季文教授和胃降逆止呕法治疗小儿呕吐经验.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77271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季文教授和胃降逆止呕法治疗小儿呕吐经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林季文教授和胃降逆止呕法治疗小儿呕吐经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季文教授和胃降逆止呕法治疗小儿呕吐经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季文教授和胃降逆止呕法治疗小儿呕吐经验.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年4月第4卷第2期 Chin Pedis Iniegr Tradit West Mi,Apr 20】2,Vol 4No2 121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年4月第4卷第2期 Chin Pedis Iniegr Tradit West Mi,Apr 20】2,Vol 4No2 121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年4月第4卷第2期 Chin Pedis Iniegr Tradit West Mi,Apr 20】2,Vol 4No2 121 j林季文教授和胃降逆止呕法治疗小儿呕吐经验翁泽林,陈浪,林季文作者单位,510120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作者简

2、介|翁泽林(1982-),男,2011级博士研究生在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呼皈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摘要】呕吐为儿童常见牆床症状之一,其病因多为外感邪气或食滞中焦治疗以降逆和胃止呕为总 则,实证車在祛邪,虚证朿在扶正,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辨证基础上施以疏解表邪、消食导滞、温化痰饮、 清热化湿、温中健牌、养阴益胃、疏肝和內等方法。总结林季文教授多年经验自拟平胃止呕汤随证加滅. 疗效显著.【关键词】 呕吐/中医药疗法;林季文;平胃止呕汤/治疗应用;儿童学龄前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年4月第4卷第2期 Chin Pedis Iniegr Tradit West Mi,Apr 20】2,Vol

3、 4No2 121 doiilO. 3969/j. issn. 1674-3865. 2012.02.010【中图分类号】R442.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小儿呕吐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发 生于各个系统多种疾病,不同年龄组儿童均可发病。 临床常以呕吐为主要症状,或伴有腹痛、泄泻、发热、 咳嗽等。祖国医学将其细分为“呕”“吐”“啰”尊,病 因有寒、热、伤食,其病总属于胃,发病原因与患儿年 龄、体质密切相关,病程或长或短,时轻时垂,日久不 愈西医将本病分为反射性.中枢性、前庭障碍 性、神经官能性四大类,常结合发病前病史、呕吐发 生时间、呕吐特点、呕吐物性质、呕吐伴随症状等进 行鉴别

4、诊断。一般呕吐在治疗基础病上,常予镇静 药、制酸护胃药物、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如安定、 西咪替丁、胃复安、吗丁聯等,但部分西药同时存在 明显副反应,如胃复安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閃等。 林季文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为广东省中医院名老 中医,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 疗小儿肺系、脾系疾病,疗效显替。笔者有幸跟师学 习,受益匪浅,现将林季文老中医治疗小儿呕吐经验 介绍如下。1林季文教授和胃降逆止呕法的学术思想1.1病因病机 呕吐是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以 致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岀的一种病证。医宗金 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吐证门说:“吐证有三,曰 呕,曰吐,曰啰。”古人将有声有物谓之呕,有

5、物无声 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啰。临床上呕与吐经常同时 出现,多称呕吐。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古人将呕吐 列为儿科脾胃四大病证之一,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 肠炎、胆囊炎、肠梗阻、颅脑疾病、儿童再发性呕吐综 合征或神经性呕吐等疾病常以呕吐做为主要临床表 现,临床诊治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1674-3865(2012)02-0121-03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吐证门说: “诸逆上冲成呕吐,乳食伤胃或夹惊,或因痰饮或虫 扰,虚实寒热要分明。”吴谦指出了小儿呕吐的病机 为胃气上逆,常见病因包括伤乳伤食、痰饮、触惊、虫 扰等,病性有寒热虎实之分,病位主要在胃。小儿脾 胃功能薄弱,脾与胃一脏一腑,具有纳运、升降、

6、燥湿 等生理相关性,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脾胃纳运功能失 济、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则发为呕吐。临床应辨清寒 热虚实,如内经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诸逆 冲上皆属于火”,属于热性呕吐;内经又云:“寒气 客于肠胃,濒逆而岀,故痛而吐”,属于寒性呕吐;实 证呕吐多为邪气犯胃,浊气上逆所致,包括风寒犯 胃、湿热中阻,或胃中有痰饮、食积,随着生活水平提 高及卫生条件改善,目前虫扰因素等引起的呕吐已 不是主要病因;虔证主要为脾胃阳虔,或胃阴不足, 导致胃失和降。吴谦上述夹惊吐多为呕吐伤及气 津,相当于现代医学呕吐引起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 衡紊乱,如吐泻日久伤及脾阳可引起慢惊风;呕吐主 要病位在胃,但与肝、胆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助 脾胃运化,如肝失疏泄则肝胃失和,肝气犯胃胃失和 降也可发为呕吐,如灵枢经脉说:“肝足厥阴之 脉,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灵枢四时气: “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 临床上需注意婴儿哺乳过饱,满而溢出则并非病态。 1.2治则方药林季文教授治疗小儿呕吐一证,以 降逆和胃止呕为总则,实证重在祛邪,虚证重在扶 正,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辨清呕吐病因进一步遣方 立药,归纳起来,其主要治法包括:疏解表邪、消食导 滞、温化痰饮、清热化湿、温中健脾、养阴益胃、疏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