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 .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84763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 .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对人工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为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手术室护理,比照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研究结果比照,观察组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高龄患者;手术室护理;人工关节置换术1资料与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1年2月2021年3月收集的6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658775.53.1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668876.13.2岁。60例

2、患者中,骨性关节炎21例,创伤性关节炎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均与我院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拟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根底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术前护理。在手术开展之前,护理人员要详细向患者介绍疾病、手术等相关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交流,对于患者的担忧、疑虑,应该耐心向患者解释。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心态。此外,在术前,护理人员还要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对患者全身及局部做好清洁护理,由于高龄

3、患者皮肤弹性较差,所以在备皮过程中要保证动作的轻柔。术前要严格做好准备工作,器械准备,消毒准备等。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的神经与血管做好保护,防止出现感染。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医生开展工作,及时、准确传递器械,对每项手术步骤充分了解等。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对不需要进行手术的位置使用毯子盖好,防止受凉。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在转运搬动患者时,要做好保暖工作,保证患者搬运过程中的平稳和舒适。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各种管道的护理,防止发生脱落情况。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并指导患者调节饮食,适当开展功能锻炼等,以此来促进患者术后

4、有效预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尿路感染。选择SPSS20.0统计处理数据,针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针对验算,在分析之后,如果P低于0.05,那么就表示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分别采用t、X2对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xs完成一系列有效的检验以及处理。2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vs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高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耐受力较低,所以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人工关节置换

5、术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该手术方法创伤性较大,失血多,对于高龄患者而言,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1】。为了促进高龄患者手术顺利开展,提高手术效果,就必须加强对高龄患者的护理。手术室护理是以患者手术为主的一项护理模式,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提高患者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手术室护理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下,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及感染发生率【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情况比照,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参考文献1刘丽萍,孙艳春,安星泓,等.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效果研究.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21,32(02):1711722杨莉,张瑞娟.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途径探析.-中医药,2021,34(04):9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