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村庄规划汇报稿.ppt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18859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X 页数:164 大小:43.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村庄规划汇报稿.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村庄规划汇报稿.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村庄规划汇报稿.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村庄规划汇报稿.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村庄规划汇报稿.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汇报内容汇报内容1 村庄基本情况介绍2 村庄调查3 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4 村域发展与空间控制规划5 村庄整治规划6 田园风光及特色风貌保护7 村民住宅设计及规划指引8 规划实施建议9 试点村庄规划总结1 村庄基本情况介绍环溪村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聚集地。以“周”字为创作原型为体现宗族文化。环溪双桥为村内明显标志,映于水中呈环抱之势,暗合村名环溪两字,并有八卦之象,体现周氏家学渊源。一支莲花破水而出,似笔待放,道明了“崇文尚志,读书明理”的家训。色彩为青绿色,清雅脱俗,冰清玉洁,清新之风飘然而至。环溪环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浙江传统的山地型民居村落。环溪天子源溪溪源青鲞山 环溪地处桐庐县东南,

2、距杭州市约75公里,桐庐县城约20公里。环溪村属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四周山体连绵,中部为狭小河谷平原,山地与平原间则丘陵错落分布。环溪村南高北低,南侧最高处海拔约914.0m,北侧最低处海拔约73.5m。村内现有青源溪与天子源溪,相汇于村口水口寺,后向西北流入富春江。环溪村包括环溪与屏源两个自然村,现状户籍人口2034人,606户。村域用地面积578.18公顷,其中村庄建设用地面积26.35公顷。2012年环溪村全村经济总收入1972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17万元,主要经济作物为莲花种植,目前已引进新品种莲100多种,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亩。工业收入18267万元,主要工业产品为箱包、塑料制品等

3、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14499元。鲞山天子岗背脊山环溪枕山 环水“有共生风水”枕山、环水环溪现状 龙门山脉背脊山天子岗鲞山天子源溪青源溪应家溪“有历史”是历史文化厚重的村安澜桥爱莲堂保安桥银杏广场“有秀美山水”青源溪、天子源溪、鲞山。天子源溪青源溪天子岗黄坪坞水库“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有特有的莲田风光”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新概念,而杭州率先响应中央号召,提出建设“美丽杭州”,而桐庐作为“美丽杭州”的先行者,又提出了“潇洒桐庐、秀美乡村”和“风景桐庐”等统筹城乡精品工程建设。环溪村利用自身优势,借力政策机遇,通过深入实施生态人居提升、生态文化传承、生态河道改造、生活污水处理

4、等工程建设。也通过率先实现农村建书屋、建立全省第一个农村电子阅览室等措施。村庄面貌和文化事业日新月异。“有优美的村庄环境”“有较好的村容村貌”老街照壁大塘“有较为全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农贸市场村民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卫生室幼儿园“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徐青线村支路指示牌指示牌变配电室垃圾箱污水处理池“有较为完善的休闲设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箱包厂塑料包装厂印刷厂旅行袋厂“有和谐的生活状态”环溪村通过改善和提升,赢得了“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也在全省、甚至全国,积累了一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来自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旅游的人,络绎不绝。环溪已基本具体旅游开

5、发的基础条件,桐庐县政府已将其纳入“深奥古村落风景区开发建设”当中,并列入今年全省农房改造示范村。正是这种政策的不断推进,促使环溪不断迎来更大的发展与提升。2 村庄调查 本次村庄规划根据编制进度分别进行了四个阶段的调查,包括资料收集与整理、村民访谈、问卷调查、现场踏勘等多种调查方式。村庄调查阶段一资料收集与整理了解村庄基本经济社会情况,与市、镇、村相关部门初步沟通,达成初步共识。阶段二村民访谈、座谈了解村委和村民对村庄发展的建议及意愿问卷调查了解村民相关意愿现场踏勘实地踏勘建筑、道路、绿化、设施等情况。阶段三村委座谈与村委就主要观点沟通。现场踏勘对建筑、设施使用、道路建设等方面进行补充调研阶段

6、四村委座谈就方案提出的项目设置、设施建设可行性做沟通。2.1 2.1 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共收集相关规划10项,收集多项相关政策文件,以及村庄的人口、历史等资料。1 1、江南镇莲产业规划方案江南镇莲产业规划方案对环溪的要求对环溪的要求2 2、桐庐县深澳古村落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桐庐县深澳古村落旅游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2011-2020年)年)对环溪的要求对环溪的要求3 3、关于、关于“深澳古村落风景区旅游开发建设深澳古村落风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的相关文件的相关文件4 4、桐庐县域村庄布点规划修编(桐庐县域村庄布点规划修编(2011-20202011-2020)5 5、桐庐县江南镇经济社会桐

7、庐县江南镇经济社会“十二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6 6、桐庐县江南镇城镇总体规划(桐庐县江南镇城镇总体规划(2011-20302011-2030)7 7、桐庐县江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桐庐县江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06-2020年)年)8 8、桐庐县旅游业桐庐县旅游业“十二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9 9、桐庐县深澳历史文化名村(荻浦、徐畈、环溪部分)保护规划桐庐县深澳历史文化名村(荻浦、徐畈、环溪部分)保护规划1010、桐庐县环溪特色村规划桐庐县环溪特色村规划1 1、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 2、关于全面建设关于全面建设“风景桐庐

8、风景桐庐”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意见3 3、关于建设关于建设“潇洒桐庐潇洒桐庐 秀美乡村秀美乡村”统筹城乡精品工程的实施意见统筹城乡精品工程的实施意见4 4、桐庐县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桐庐县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试行)5 5、关于进一步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若干意见6 6、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的试行办法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的试行办法7 7、关于农村住房置换中心镇公寓房的试行办法关于农村住房置换中心镇公寓房的试行办法相关政策及相关规划的要求:相关政策及相关规划的要求:相关规划需本次规划落实的项目桐庐县江南镇经济社会“十

9、二五”发展规划发展毛竹种植江南镇莲产业规划方案莲科研基地廉政基地莲博物馆桐庐县深澳古村落旅游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环溪村游客服务中心禅静花园禅音素食馆爱莲文化街山水会所依水山居环溪别院关于“深澳古村落风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的相关文件银杏会所游客接待中心特色小吃一条街民族音乐展示农居点建设周永烈厂房改造溪摊北区块设置高档民宿莲庭院、美丽庭院打造2.2 2.2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 邀请12名村民代表组成规划协编小组全程参与调研。通过发放洗衣粉、食用油等礼品积极引导村民参与问卷调查。村委也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给前来参与问卷调查的群众,每户发放20元。问卷卷类型型发放放问卷卷(份)(份)回收

10、回收问卷卷(份)(份)农户问卷656566企业问卷1010部门问卷552.3 2.3 走访座谈走访座谈1)希望发展周氏文化和莲产业经济。2)希望村中可以配建农民学校,教授农业知识,帮助村民科学致富。3)村民建议考虑医疗设施的服务需求,建设高标准卫生服务中心,方便村民就医。4)建议配建商业娱乐设施、宾馆等。5)建议适当增加村内公交站点。6)希望将针对水压不稳问题加强完善市政管网建设,配建加压泵站。7)村民建议根据日常实际需求及休憩习惯,配建休闲场地。(1)村民生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收到了93%以上村民的有效问卷,除部分在外务工家庭外,基本做到了全民参与。同时通过面对面走访,也了解到了村民的

11、一些真实意愿和需求。村庄发展意愿村庄发展意愿1)发展果蔬经济。2)扩大莲田种植规模。3)建设鲞山公园。4)打造青源溪、天之缘溪景观步行道。5)新建村综合服务中心。(2)村庄发展问题:2.42.4现场踏勘现场踏勘(1)用地问题:在近几年的村庄建设过程中,增设了公园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等用地,但旅游服务和商业服务用地有待补充和优化。村内部分闲置用地和空置宅基地等可以有效挖掘利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性质面积(公顷)比例(%)1R居住用地19.10 72.49%R1一类居住用地18.52 70.28%R2二类居住用地0.58 2.20%2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34 5.09%A1村务管理0.32

12、 1.21%A2文化设施0.12 0.46%A3教育科研用地0.35 1.33%A4体育用地0.24 0.91%A6社会福利0.03 0.11%A7文物古迹0.16 0.61%A8宗教0.12 0.46%3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0.10 0.38%B1配套商业用地0.04 0.15%B3集贸市场用地0.03 0.11%B4旅游服务设施用地0.03 0.11%4M生产设施用地1.85 7.02%M2工业生产设施用地1.85 7.02%5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2.68 10.17%S1道路用地2.68 10.17%6U公用工程设施用地0.29 1.10%U1供应设施用地0.28 1.06%U2环卫设施

13、用地0.01 0.04%7G绿地与广场用地0.99 3.76%G1公园绿地0.91 3.45%G3广场用地0.08 0.30%8小计26.35 100.00%9E水域和其它用地102.52 E1水域5.56 E2耕地58.12 E3林地38.23 E9闲置用地0.61 10总计128.87 2.5 2.5 村庄建设存在问题村庄建设存在问题(2)产业问题古村旅游和莲产业观光蓬勃开展。但莲产业发展局限于种植,需进一步做大做强;莲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待整合。(3)交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内部道路交通,避免车流对核心保护区的影响,同时解决停车难的问题。(4)设施问题现有村委会、幼儿园、卫生室、老年食

14、堂、老年活动室、爱莲堂、农贸市场、农村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设施较为完善。村庄旅游的发展和村庄生活品质的提高,需要提升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旅游服务设施。(5)历史文化保护问题环溪村内拥有文保单位4处,现遗存较多的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与其他历史元素。在村庄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6)建筑风貌协调问题规划通过对现状建筑质量、高度、风貌、年代等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村庄的发展历程。村庄建筑风貌需要进行适当地统一与协调。(7)公用工程设施问题环溪村通过农村改厕工程、安全饮用水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以及生活污水处理改造等一系列改造工程之后,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善。但调查过程还是发现有给水

15、水压不稳的问题。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部分公用设施需适当提升与补充。2.6 2.6 村庄发展和村民生活迫切需解决问题村庄发展和村民生活迫切需解决问题序号问题1产业发展(1)如何在现状莲产业基础上进行提升(2)现状箱包等企业将如何进行发展,企业应如何转型(3)乡村旅游业如何开展2村民就业与吸引人才村庄目前较多家庭的收入以出外务工为主,如何实现村民的家门口就业,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吸引人才为本村经济发展出力是当前较为迫切的问题3住房条件(1)空置宅基地和空置住宅如何有效利用(2)一户多宅如何有效遏制(3)有改善当前住宅条件的需求如何解决4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1)现状古建、历史要素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16、如何保护(2)如何处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5村庄建设用地旅游服务和商业服务用地有待补充和优化6公共服务设施村庄目前具备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但是文体设施、教育设施、商业配套类设施还有待完善与提升7公用工程设施村庄在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村庄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8村庄整体风貌环境村庄沿徐青线两侧及青源溪侧建筑风貌较为杂乱,整体村庄风貌不协调统一9环境污染屏源居民点水源上游有一处生猪养殖场,污水未处理就直接排放3 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1)(1)核心问题核心问题u长期发展需解决的问题长期发展需解决的问题村庄内部发展

17、不均衡村庄内部发展不均衡问题:问题:环溪居民点通过近几年整治改造和环境的提升,村庄建设与环境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屏源居民点及环溪部分地块仍有待加强与改善。解决策略:解决策略:前几轮规划都未将屏源居民点纳入村庄规划中考虑,本次规划将屏源居民点纳入规划范围内统一进行规划布局与考虑。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1)(1)核心问题核心问题u长期发展需解决的问题长期发展需解决的问题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问题:问题:环溪现状产业基础较好,但是还面临着莲产业提升、工业企业转型、如何发展乡村旅游等问题。解决策略解决策略:p 对村庄的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了明确的安排,划定了乡村旅游片区、果蔬产业

18、发展片区、莲田种植片区、生态保育片区、毛竹产业发展片区和莲产品深加工点等产业发展片区。p 规划在对现状产业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的发展策略,并分别提出了一产、二产、三产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p 结合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五道”(即绿道、田道、山道、水道、古道)进行了建设引导规划。p 针对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实施举措,共提出了七项建设工程,其中为产业转型工程2项、产业升级工程2项、产业延伸工程3项,对项目规模、建设方式、经费概算、资金来源和建设时序都进行了安排。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1)(1)核心问题核心问题u长期发展需解决的问题长期发展需解决的问题村民就业

19、与人才引进村民就业与人才引进问题:问题:目前村民中出外务工人数较多,村庄拥有专业技术和较高知识水平的人员较少。解决策略:解决策略:本次规划通过一二三产的联动发展,吸引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并通过莲科研与培养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吸引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入驻。生态保护生态保护问题:问题:涉及水体、林地以及基本农田等的保护与控制要求,村庄发展的同时,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生产与生活的关系。解决策略:解决策略:规划对山体、水体、田园等提出了具体的引导与控制措施。规划在实施性文件中制定了生态保护行动,制定了山体综保工程、水体综保工程各1项项目,对项目规模、建设方式、经费、资金来源和建设时序进行了安排。3.1 3.1

20、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1)(1)核心问题核心问题综合防灾综合防灾问题:问题:村庄发展中要处理好消防、防洪、防震、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问题。解决策略解决策略:p 消防上,规划通过整治疏通主要道路,设置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完成几个防火片区的划分。p 防洪上,青源溪和天子源溪的防洪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完善溪流的防洪堤岸建设,沿山体设置截洪沟。p 防震上,对村庄工程建设提出按6度设防标准建设,并结合组团绿地和自然农田,形成避震疏散场地。p 地质灾害上,村庄处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实际建设中,以预防为主,对可能造成灾害的建设进行评估。p 防白蚁规划,白蚁的防治工作应与古村落的修复工

21、作同步进行,定期对古建进行维护和保养。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1)(1)核心问题核心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问题:环溪村位于古风民俗精品线范围内,是精品线建设的重要节点。村庄的发展既要依托区域整体的建设与发展,同时要积极将自身打造成区域发展的亮点。随着下一阶段旅游开发的推进,环溪村如何处理与周边村庄休闲旅游开发的同质性竞争,将是一大挑战。解决策略:解决策略:p规划通过对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分析,逐一对项目进行安排落实。相关规划项目规划落实情况桐庐县江南镇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毛竹种植规划中扩大毛竹种植基地,面积约为187亩,需投入约50万元。江南镇莲

22、产业规划方案莲科研基地用地面积约为60亩廉政基地结合爱莲堂设置莲博物馆建筑面积约为2600平方米,由现状厂房改建桐庐县深澳古村落旅游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环溪村游客服务中心新建禅静花园水口寺禅音素食馆结合水口寺设置爱莲文化街规划对老街进行提升山水会所涉及土地指标问题,本次规划暂不落实依水山居涉及土地指标问题,本次规划暂不落实环溪别院涉及土地指标问题,本次规划暂不落实关于“深澳古村落风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的相关文件银杏会所游客接待中心已落实特色小吃一条街已落实民族音乐展示经村委核实,暂不考虑此项目农居点建设已落实周永烈厂房改造已落实溪摊北区块设置高档民宿已落实莲庭院、美丽庭院打造改建

23、涉及农户488户,整治庭院20处p规划区别于深澳片区内的其他村庄,挖掘自身文化。以周敦颐理学文化、莲文化、农耕文化和东吴文化为本底,发扬文化创新的精神,结合文化内涵设置具体项目,建设多元文化共荣、共雅的“美丽乡村”。六美乡村理学文化莲文化农耕文化三国东吴文化濂溪书院莲博物馆莲文化展示馆爱莲堂莲展示基地鲞山公园(东吴文化公园)农耕民宿文化展示馆农耕广场时节广场美丽庭院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1)(1)核心问题核心问题u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建设空间优化建设空间优化问题:问题:村庄现状村庄发展结构不明显,规划中应分析梳理村庄的整体结构,确定村庄发展的

24、核心及主要发展轴线。解决策略:解决策略:规划总体形成“一主两次、两轴三 片”的整体结构。整体形成“莲映山、山抱村、村伴水”的山、水、莲、村共融的总体格局。“一主”:指集环溪村村民服务和银杏会所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两次”:指屏源自然村综合服务点及环溪自然村天子源溪西侧的旅游接待中心;“两轴”:指沿徐青线、环溪至屏源村道的两条村庄发展轴;“三片”:指环溪自然村、屏源自然村老村片区以及环溪新村安置区。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1)(1)核心问题核心问题u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农房建筑设计农房建筑设计问题:问题:村民自发性建房建筑形式多样,风貌

25、不协调,规划需考虑农房建筑的风貌协调问题。解决策略:解决策略:规划对建筑户型、风貌特征、色彩材料、朝向高度均进行了设计指引,以满足村民的建房需求和村庄风貌的协调。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问题:环溪现状古建、历史要素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如何处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解决策略:解决策略:p从村庄整体格局、古建筑保护、历史要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几个方面来保护村庄文化及特色,并划定了保护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和要求。p规划对部分文保建筑、历史建筑等提出了具体的展示利用规划。p在制定实施行动计划中,针对文化传承,规划分别针对品牌创建工程制

26、定了3项具体项目、文化创建工程制定了2项具体项目。绍濂堂绍濂堂爱莲茶馆爱莲茶馆周毛娜故居周毛娜故居濂溪书院濂溪书院爱莲堂爱莲堂廉政讲堂廉政讲堂尚志堂尚志堂百寿宴百寿宴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1)(1)核心问题核心问题u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与整治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与整治问题:问题:环溪村对外交通较为通畅,但内部道路仍需加强建设,并解决停车问题。解决策略:解决策略:p规划对道路系统、停车设施、旅游的交通路线分别进行了规划。p在实施行动计划中,针对道路整治制定了2项具体项目。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1)(1

27、)核心问题核心问题u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公共空间优化公共空间优化问题:问题:村庄现状已建设有莲坊迎宾广场、银杏广场、滨水步道等公共活动空间,但是整体公共活动空间质量和数量仍需进一步提升。解决策略:解决策略:p规划通过对村庄内部的空间梳理,对闲散荒废地、空置地进行整理和有效利用、对绿地、水系进行了综合整治与利用。p规划结合老村内部空间设置24个美丽庭院,提出将“二十四”节气主题融入村庄内部景观空间设计。p实施行动计划中针对空间优化,分别提出了庭院改建工程2项,步道提升工程1项,节点优化工程2项,危旧拆除工程2项。庭院改造工程步道提升工程节点优化工程危旧拆除工程3.1 3.1

28、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2)(2)一般问题一般问题u长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长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过度旅游化过度旅游化问题:问题:村庄发展需适度把控旅游开发的容量,避免过度旅游化破坏生态环境解决策略:解决策略:p规划对期末游客数量进行预测,并按照游客承载的最大值,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工程设施,特别是商业性服务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增加和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p为避免过度商业化,本次规划暂不考虑原上位规划确定的“小吃一条街”等商业项目的设置。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2)(2)一般问题一般问题u长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长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建筑风貌协调建筑风貌协调问题:问

29、题:村庄沿徐青线两侧及青源溪侧建筑风貌较为杂乱,整体村庄风貌不协调统一解决策略:解决策略:p规划通过现场踏勘,对村庄建筑风貌进行评价分析。p规划在建筑风貌分析的基础上,对建筑划定等级,分别为保护建筑、保留建筑、重点整治建筑、一般整治建筑和拆除建筑。规划对每栋建筑进行编号和户主登记,使每栋建筑的整治可以落实到户。并对每类建筑提出整治措施与要求。建筑整治建筑风貌引导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2)(2)一般问题一般问题u长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长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景观风貌优化提升环境景观风貌优化提升问题:问题:村庄通过前几轮的规划建设,整体景观风貌良好,但是环溪居民点沿青

30、源溪侧和屏源居民点内部还存在不足,需对现状环境景观进行提升。解决策略:解决策略:p规划对环境设施主要包括铺装、桥梁、护栏、围墙、坐凳、树池、垃圾桶、指示牌等进行引导。p规划通过环境提升行动来解决环境问题:在“五道”建设工程中,安排了5项具体的项目;在“三边三化”工程中,安排了1项具体项目;在环境改建工程中,安排了2项具体项目;在活力岸线工程中,安排了2项具体项目;垃圾分类工程也安排了1项具体项目。五道建设工程“三边三化”工程环境改造工程活力岸线工程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2)(2)一般问题一般问题u长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长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乡土特色挖掘乡土特色挖掘问

31、题:问题:村庄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需保持其乡土特色。解决策略:解决策略:规划通过对村庄整体发展空间、用地布局、建筑设计、风貌控制、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举措,最大限度保持村庄的原有特征与特色。同时通过对乡土特色的深层挖掘,乡土性的元素应用到特色空间的布局设计上。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2)(2)一般问题一般问题u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建设问题:问题:村庄目前具备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但是文体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商业配套类设施还有待完善与提升。解决策略:解决策略:p结合村民意愿、上位及区域规划要求以及

32、村庄自身发展的需求,完善、提升现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服务设施布局尽可能结合环溪村村民生活和使用习惯进行合理布局。各类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并考虑延续环溪周氏文化,各类设施结合爱莲堂及其周边进行设置,形成综合性的服务中心。p规划还通过实施行动计划制定服务优化工程2个项目。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2)(2)一般问题一般问题u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公用工程设施规划建设公用工程设施规划建设问题:问题:村庄在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工程方面基础不错,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与提升。解决策略:解决策略:p规划在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保环卫、综合防灾中对总体目标,管网

33、布局等都进行了综合部署和安排,并对相应设施进行了补充完善或扩容提升。p规划针对污水处理设施、公共厕所、新建农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整村范围的景观亮化和三线入地、垃圾分类处理等几项工程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对项目规模、建设方式、经费、资金来源和建设年限进行了综合部署和安排。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2)(2)一般问题一般问题u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住房条件改善住房条件改善问题:问题:空置宅基地和空置住宅如何有效解决;一户多宅如何有效遏制;有改善当前住宅条件的需求如何解决解决策略:解决策略:p规划对空置住宅和宅基地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整治与利用的思路。p规划

34、对整理出的闲散荒废用地采取四种处理改造方式:街巷空间、组团绿地、莲池(微生物雨水净化池)、公共交流空间。p规划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可通过一定政策支持,逐步回收一户多宅的多余建筑,用以村民安置和改作它用。p规划新增了一处集中安置区,用以满足村民增长的建房需求。3.1 3.1 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2)(2)一般问题一般问题u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近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特色空间塑造特色空间塑造问题:问题:如何塑造具有环溪村自身文化内涵和特色的空间,向外界展示环溪。解决策略:解决策略:规划将传统农耕文化、莲文化、理学文化、东吴三国文化等元素融入节点空间的设计当中。通过设置文化小品等方式,体

35、现环溪文化本底。3.2 3.2 规划规划思路思路(1)保护生态、展现山水幽美以天子源溪、青源溪、鲞山等优质山水环境为基底,彰显山水画境、村景交融的幽美风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2)传承文化、彰显人文淳美以周敦颐理学文化、爱莲文化和农耕文化为本底,发扬文化创新的精神,建设多元文化共荣、共雅的“美丽乡村”。(3)融合产业、保障经济富美以现有“莲”种植业和乡村观光游为基础,做大做强“莲”和“农”为主题的产业链。建设“莲”与“农”主题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4)完善设施、实现生活和美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坚持民生优先、功能全面、配套先进,建设生活丰富、配套完善、富

36、有品质的“美丽乡村”。(5)优化空间,妆扮村容优美以现有村庄空间肌理为基础,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同时融文化展示于一体,建设村庄生活空间和谐精致的“美丽乡村”。(6)提升环境、塑造村庄秀美以提升村庄整体环境品质为目的,对路边、山边、水边进行美化、绿化,对村庄整体风貌进行整改提升,建设村貌协调、环境秀美的“美丽乡村”。3.3 3.3 规划总体定位:规划总体定位:以“清莲环溪清莲环溪”和周敦颐理学文化周敦颐理学文化、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为本底,以“莲、农莲、农”为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发展主线,从山水、人文、产业、设施、山水、人文、产业、设施、空间、环境空间、环境六个方面,打造“美丽杭州美丽杭州”的乡村实践与典

37、范的乡村实践与典范。3.4 3.4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山水幽美山水幽美”“”“人文淳美人文淳美”“经济富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生活和美”“村容优美村容优美”“”“村庄秀美村庄秀美”“六位一体的美丽乡村六位一体的美丽乡村”4 村域发展与空间控制规划4.1 4.1 村庄产业发展与引导村庄产业发展与引导4.1.1 4.1.1 产业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1)(1)产业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规划通过对爱莲文化、理学文化、农耕文化的挖掘,将文化元素应用到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当中,形成莲、农主题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联动发展、一二三产相互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4.1.1 4.1.1 产业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

38、2)(2)一产发展思路一产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目标:以现有莲田种植为基础,做大做强莲种植,大力发展果蔬种植与毛竹种植。发展思路:发展思路:根据江南镇莲产业规划方案要求,抓住江南镇打造3000亩莲田的发展契机,发展莲种植产业。预计至规划期末,环溪莲田种植面积增加至750亩。结合莲种植基地,研究推广精品莲种植,并以草莓、樱桃、茭白、芋艿作为莲的辅助种植产品。结合村集体发展意愿,规划在鲞山南侧山体,发展果蔬种植基地面积250亩。以发展葡萄、茄子、玉米为主,结合观光适当发展桃等特色水果种植。根据江南镇“十二五”发展规划,彰坞、青源、环溪等村大力发展毛竹种植,本次规划利用鲞山南侧山体,发展毛竹种植面积

39、180余亩。提升鲞山景观环境,增加环溪第一产业种植多样性。(3)(3)二产发展思路二产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村内现有工业企业以箱包、玩具为主,大部分企业效益一般,发展前景不佳,且对环境有微弱影响,部分厂区出现空置现象。规划拟结合莲产品生产加工、乡村旅游发展,对村内企业进行改造、整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厂房的有效利用。发展思路:发展思路:弱化与村庄特色无关的加工制造业,调整方向,形成以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莲主题产品的加工制造为主要导向的二产格局,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规划建议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促成部分厂房改造利用,将厂房改造成特色宾馆、餐馆、文化展示馆等服务设施,提升和完善村庄乡村旅游接

40、待能力与水平。4.1.1 4.1.1 产业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4)(4)三产发展思路三产发展思路预计至2015环溪村年旅客数量将达7.4万人次。预计规划期末年旅客数量将达到14.7万人次。发展目标:发展目标:通过对村庄文化的深入挖掘,结合村庄环境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完善村庄服务设施水平和旅游接待能力,做大做强村庄乡村旅游品牌。发展思路:发展思路:规划应充分利用村内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围绕“农”主题做文章,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发展、同时加强旅游文化体验、以莲文化、理学文化、农耕文化作为文化旅游核心、推进旅游产业的提升。规划结合现状已有景点,改造部分传统民居、空置农宅与厂房,

41、规划农耕广场、时节广场、濂溪书院、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景点与旅游设施,串点成线,形成村庄主要精品游览线路。4.1.2 4.1.2 产业布局与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与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1 1)产业布局)产业布局根据相关规划的要求以及村委发展意愿。规划结合环溪村历史保护区、鲞山公园等发展乡村旅游。并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片区规划莲田种植片区、毛竹产业发展片区、果蔬产业发展片区,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增加农民收入途径,为村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在村庄外围设置生态保育片区,对外围山体风貌进行有效保护与管控。最终形成村庄、产业区、保育区圈层的产业布局结构。(2 2)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性基础设施

42、建设规划建设两类生产性基础设施。一类为农业生产设施,占地面积为0.09公顷,位于屏源居民点南侧,功能为莲科研与培养基地。另一类为工业生产设施用地,占地面积为0.21公顷,分别位于环溪居民点和屏源居民点内,均由现状厂房进行改造,功能为莲产品深加工。4.1.3 4.1.3 具体措施具体措施 (1 1)产业转型工程)产业转型工程4.1.3 4.1.3 具体措施具体措施 (2 2)产业升级工程)产业升级工程4.1.3 4.1.3 具体措施具体措施 (3 3)产业延生工程)产业延生工程4.2 4.2“五道五道”建设规划建设规划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对村庄外围空间资源进行整合,设置“五道”。4.3 4.

43、3 村域控制村域控制规划规划为保护村庄山水形态和控制建设容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1)将环溪、屏源老村作为优化建设区域。(2)将环溪新村安置区作为重点发展区。(3)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将环溪自然村周边农田和林地作为限制开发区。(4)将其他区域基本农田和水域作为禁止开发区域。4.4 4.4 村庄灾害村庄灾害根据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综合考虑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自然环境和地质构造条件等因素,桐庐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可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个等级。环溪村处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防治与监管要求:该类区域目前尚未发现地质灾害,应对建房、修路等新形成的不稳定人工边坡做到同步治

44、理。严格控制新开矿山,避免造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4.5 4.5 村域用地布局规划村域用地布局规划(1)注重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和山体、乡道沿线控制与保护。在指标允许的情况下合理新增居住建设用地。(2)提升部分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适当补充公共服务用地。(3)补充旅游和商业服务用地。(4)退二进三,引导工业企业转型,补充农业生产设施用地。(5)完善内部交通,设置停车场地。(6)适当提升与补充公用工程设施。(7)优化闲置用地和空置宅基地利用,增加公共休闲空间用地。4.6 4.6 村庄发展规模村庄发展规模(1 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截至2012年底,环溪村现状人口共有农户606户,户籍人口2034

45、人。预计至规划期末(2020年),环溪村总常住人口数约为2536人。(2 2)用地规模)用地规模现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为26.35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9.54平方米。规划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为30.24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9.24平方米。5 村庄整治规划5.1 5.1 整治目标与思路整治目标与思路(1 1)规划目标)规划目标通过对建筑、道路、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空间、环境等的综合整治,提升环溪整体人居环境质量和综合服务水平、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旅游和村庄各项建设全面发展。(2 2)整治思路)整治思路规划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组织动员和支持

46、引导村民自主改造建设,改善和提升村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规划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坚持政府引导与村民自主改造相结合,完善各项设施、优化村庄空间、提升整体环境。规划详细梳理了村庄内部的空置住宅以及违章建筑,其中整理出现有空置住宅达57处,建筑面积8804平方米,这些住宅基本为木、石结构,建筑质量较差。整理出违章建筑面积1487平方米。清理:规划积极清理破败的空置住宅,以及违章建筑,改善村庄内部环境。梳理:梳理村庄可利用空间,组织道路交通体系,合理布局停车场地与庭院空间。妆扮:规划在清理基础上,结合村庄内部可建设空间,设计村庄内部景观节点及中心绿地。积极引导村民自身改造庭院空间以及围

47、墙。业态:通过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自主建设,引导村民将自己房屋,改造建设休闲、餐饮、品茶、民宿等设施,服务村庄服务业态。管理:对环境卫生、服务、业态等进行长效管理,配套标识系统、安装视频探头等安全管理设施。规划结合现状建筑质量及风貌的综合分析评价,根据建筑现有的使用功能和所处位置,提出不同的整治措施。u拆除拆除积极引导村民自行拆除建筑质量较差或失去使用功能的空置住宅、独立辅房,牲畜棚圈等。拆除后用地改作他用。u改变建筑功能改变建筑功能规划建议将部分厂房改造成旅游设施或相关服务设施,要按照特色宾馆、餐馆及其他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要求,通过立面改造、庭院整治、设施配套、内部改造等方式,改变建筑

48、使用功能。5.2 5.2 农居整治与引导农居整治与引导u重点整治重点整治重点整治建筑主要指天子源溪、青源溪和徐青线沿线建筑中景观风貌一般的建筑。主要采用平改坡、立面整治两种整治模式。p平改坡:对现状为平屋顶的建筑进行平改坡或者局部平改坡。坡屋顶根据周边建筑形式可采用青瓦屋顶或者红色琉璃瓦屋顶。p立面整治:立面整治主要包括墙面贴面砖、局部加披檐、封阳台、悬挂立面花池、涂料粉刷栏杆和线脚、更换或粉刷窗框、门框等方法进行整治改造。u一般整治一般整治一般整治主要包括屋面整修、现状面砖墙面清洗、墙面涂料粉刷、栏杆和线脚粉刷、局部绘制水墨图案。同时局部更换、粉刷或清洗窗框、门框等。5.3 5.3 道路交通

49、整治与建设规划道路交通整治与建设规划(1 1)道路衔接)道路衔接保留现状环溪村居民点的两条对外道路徐青线和横屏线,规划红线宽度6 米。规划拓宽环溪酒家至横屏线之间道路红线宽度至5米,以解决青源至屏源的交通问题,减少车流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交通影响。横屏线南北向由村庄西侧穿过,规划道路红线宽度10 米,其中屏源自然村内部因村庄建筑受限,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5米。从环溪村口的位置打通徐青线和横屏线之间的道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5米。从“桐庐琪雅再生物资有限公司”地块北侧打通与横屏线之间的道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0米,(2 2)道路整治与建设)道路整治与建设u保持肌理,梳理路网,形成村干路、支路、巷道三

50、级路网体系。u解决停车问题,结合村口、服务中心、公建设施等位置,合理组织停车,减少车辆对村庄生活生产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影响。新建5处大型停车场、24处临时停车点。通过对爱莲文化、理学文化、农耕文化的挖掘,结合村庄环境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完善村庄服务设施水平和旅游接待能力。结合村民意愿、上位及区域规划要求以及村庄自身发展的需求,完善、提升现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规划服务设施布局尽可能结合环溪村村民生活和使用习惯进行合理布局。各类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并考虑延续环溪周氏文化,各类设施结合爱莲堂及其周边进行设置,形成综合性的服务中心。5.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