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债发行规模与GDP 财政支出间的关系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92047 上传时间:2021-10-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国债发行规模与GDP 财政支出间的关系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国债发行规模与GDP 财政支出间的关系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国债发行规模与GDP 财政支出间的关系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国债发行规模与GDP 财政支出间的关系 .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国债发行规模与GDP 财政支出间的关系 论国债发行规模与GDP 财政支出间的关系 【摘要】国债作为国家管理现代金融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工具,具有缓解国家财政压力和为政府筹集资金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国债发行可以促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并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开展。因此,研究国债发行规模与GDP、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将进一步分析三者的关系,给研究者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国债发行规模 GDP 财政支出 国债就是一种政府债券,是国家按照一定的原那么,以其自身的信用作担保,向社会筹集资金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普通的债券,但是由于其自身的高信用度,被认为是

2、最平安的投资。国债的发行是国家为了筹集资金解决自身的资金缺乏而采取的一种有偿借用形式。比方用国债筹集到的钱弥补财政赤字、经济建设的资金缺乏和农业生产等。我国国债的发行始于1981年,经过多年的开展逐渐壮大,但是随着国债的发行出现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方如何确定国债的发行规模才能使国债与GDP、财政支出到达平衡;怎样合理利用通过国债发行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此外,合理的国债发行规模不仅可以实现GDP的提高、财政支出的平衡,还可以调整通货紧缩的经济开展现状,对国家建设和减少财政赤字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债发行规模与GDP的关系分析 促进财政收入和实现国家经济开展是衡量国债发行规模是否合理的重要手

3、段之一。为此,经济学家要重视国债对经济开展的推动作用,梳理国债发行规模与GDP之间的联系,实现GDP的增加。 从国债负担率方面分析国债发行规模与GDP 所谓的国债负担率是指国债发行余额在当年GDP中所占的份额,不仅可以反映国家经济水平所能承受的国债数额,还可以反映国债发行规模对经济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国家经济的开展水平与国债发行规模有密切联系,即经济开展水平越高,国债发放规模越大;经济开展水平越低,国债发放规模越小。因此,国债负担率是反映国债发行规模与GDP关系的标准之一。此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国债负担率是不同的,比方我国在1998年的国债负担率为13.78%,而2007年已

4、经升至21.39%。因此,在不同时期我们要根据国债负担率的变化调整国债发行规模,实现经济的快速开展。 从借债率方面分析国债发行规模与GDP 所谓的国债借债率是指国债发行额在当年GDP中占的比例。通过国债借贷率可以准确地分析GDP对国债增量的利用率和国债发行规模对经济产生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国债借债率的增速是十分平稳的,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国债借债率根本维持在4.2%的水平。此外,国债的发行对经济的开展具有推动作用,但是在调整国债发行时,要保持理性的头脑进行国债发行规模的调整。 二、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分析 政府为了弥补自身的财政赤字,采取了发放国债的手段。但是在控制国债发行规

5、模时,却往往受到政府财政支出的限制。因此,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国债发行规模是不同的,这与当时财政赤字的上下有密切联系,比方,在1994年之前,由于政府的财政赤字较低,政府可以通过借用银行的钱弥补财政赤字,那么相应的国债发行规模也就相对较小。但在1994年之后,国家不再允许政府借用银行的钱弥补财政赤字,促进了国债发行规模的迅速增大,并随着财政赤字的进一步增大,国债发行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张。可见,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此外,还可以运用国债依存度分析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的关系,即国债依存度高,说明政府收入对国债的依赖度高。 三、如何调整

6、适宜的国债发行规模促进GDP和财政收入 对国债结构进一步优化 由于当前我国采用的金融政策为国债发行提供了大量资金,有利于国债的发行,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债发行规模对GDP增加和财政支出的促进作用,必须对国债结构进行优化。因为合理的国债结构,既可以满足投资者的偏好需求,实现对社会资金潜力的挖掘,又可以为政府减少未来的财政负担。为此,经济学家要认证仔细地对国债的品种、期限进行合理规划,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实现国债发行规模的进一步完善。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实现国债发行在财政支出中趋于合理,让国债发行规模处于稳定状态。 对国债市场进一步标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债作为一种债券的形式存在并得到了

7、国家信誉和财政的支持,由于自身的高信誉、高平安和低风险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债的融资能力,政府部门必须优化国债市场,为投资者提供和谐稳定的投资环境,从而及时地筹集资金,满足自身的财政支出需要。因此,政府部门需要重新审视国债市场,加强根底设施的建设和国债市场的优化,形成合理的市场运作体制。此外,优化国债的发行制度促进国债市场的完善,提高市场运作实现国债市场的优化,都为国债发行规模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四、结语 国债作为国家发行的一种债券,一直以来深受投资者的青睐,为满足政府的财政支出做出了巨大奉献,但是如何规划国债发行规模,实现GDP和财政支出的合理化是研究者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为此,研究者需要重新审视国债发行规模与GDP、财政支出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 参考文献 【1】梁学平.中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21. 【2】谢子远.我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