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质量管理讲义-直方图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892845 上传时间:2021-10-1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质量管理讲义-直方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常用质量管理讲义-直方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常用质量管理讲义-直方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常用质量管理讲义-直方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常用质量管理讲义-直方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质量管理讲义-直方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质量管理讲义-直方图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授课:XXX,1,常用质量管理方法与应用 直方图,授课:XXX,2,一、直 方 图,授课:XXX,3,(一)什么叫直方图,表示特性值(尺寸、重量、时间等计量值)频度分布的柱状图。由此图可计算出该特性值分布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工序能力指数等参数。,直方图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根据这些数据找出质量运动规律,预测工序质量好坏,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的一种常用工具。,授课:XXX,4,直方图,频 度,4,8,12,16,零件内径尺寸的直方图,33.5,39.5,27.5,内径尺寸 (),授课:XXX,5, 数据的分布形状 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 数据分散的程度 数据和规格的关

2、系,(二)直方图的特点,一目了然,授课:XXX,6,(三)直方图的作图步骤,第一步:收集数据,求级差R 在原始数据中找出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计算二者差值,即级差。 第二步:确定分组的组数和组距 一批数据究竟分多少组,通常根据数据的多少而定,可参考下表。,授课:XXX,7,(三)直方图的作图步骤,第三步:确定各组界限 为避免数据落在组界上,组界值的末位数应取测量值单位的1/2。 例测量单位为0.001mm,组界的末尾数应取0.001 /20.0005(mm)。分组界限应该把最大值和最小值包含在内。在决定界限时,可先从第一组起。第一组的上界限值就是第二组的下界限值,第二组的下界限值加上

3、组距就是第二组的上界限值,也就是第三组的下界限值,依此类推,可定出各组的组界。 为了计算的需要,往往要决定各组的中心值。每组上下界限相加除以2,所得的数据即为组中值。组中值为各组数据的代表值。,授课:XXX,8,第四步:作频数分布表 将测得的原始数据分别归入相应组中,统计各组数据个数,即频数f1,填好各组频数后,检验总数是否与数据总数相符,避免重复或遗漏。 第五步:画直方图 横坐标表示质量特性,纵坐标为频数(或频率),在横轴上标明各组组界,以组距为底,频数为高画出一系列的直方柱,就成了直方图。,(三)直方图的作图步骤,授课:XXX,9,案例A制药公司,6月1日至6月30日生产了一批药品B,约

4、1万包,每天抽取5包,对重量进行测量,取得下列数据,每包药品 B 的重量(g ),直方图案例,授课:XXX,10,直方图频度分布表案例,授课:XXX,11,直方图作图案例,第一步:收集数据,求级差R,6月1日30日间,每天抽取药品 B 5包,测重量得到100包的数据(n =100) 查找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 Xmax 和 最小值 Xmin 。,第十列的最小值,Xmax15.0,Xmin 12.9,R=Xmax- Xmin,授课:XXX,12,直方图作图案例,第二步:确定分组的组数和组距, 决定临时区间数(柱数) 把包含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分成若干个等间隔的区间。区间数大体上是数据数值的平方根。

5、, 临时区间数 = = = 10,的值不是整数时,四舍五入成整数。由于在步骤 5 中,划分区间宽度时,需要对 数据做适当四舍五入处理,所以也会出现最终直方图的区间数和假设区间数不同的情况。, 决定测量单位(测量值的最小刻度) 测量单位是指测量数据时的测量精度:所举事例的测量单位是0.1克,授课:XXX,13, 确定区间宽度 区间宽度是指区间上边界值和下边界值之间的差。 区间宽度的求法是,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除以临时区间数所得的值,而且应使之与测量单位成整数倍的关系。,直方图作图案例,所谓测量单位的整数倍 即 测量单位1(2、3、4)0.1( 0.2、0.3、),区间宽度 h 0.2克,授课:XX

6、X,14,直方图作图案例,第三步:确定各组界限,如果区间的边界值和数据值相同,就不知道边界上的数据应该记入上、下哪个区间了。所以,区间的边界值要用边界值加减最小测量单位的1/2来表示。,最下边的区间下限边界值 最小值 12.9 12.85,授课:XXX,15,第四步:作频数分布表,直方图作图案例,授课:XXX,16,第五步:画直方图,直方图作图案例,授课:XXX,17,极差:R,标准偏差:,极差R 是同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母体和统计量的符号,(四)分布的分散大小的表示方法,授课:XXX,18,工序能力的概念:,生产过程中有各种能力,如过程能力、设备能力等等。其中,以工序能力为最基本

7、的能力。 所谓工序能力,即工序能够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强,意味着产品的特性参数( )集中在规格中心、波动( )也小。,工序能力指数的概念:,工序能力指数是评价工序相对于规格是否具有足够能力的数值参数。,(五)关于工序能力指数,授课:XXX,19,计算工序能力指数的方法1,下面设药品 B 的重量规格,上限为14.80g 、下限为12.70g 。,工序能力指数的定义(分布中心同规格中心一致):,授课:XXX,20,多数情况下,规格的中心值和分布平均值并不一致。为了正确地 进行评价,应采用考虑分布中心偏离的工序能力指数,即 Cpk。,Cpk = ( 1 - 偏离度(k) )Cp,

8、分布中心偏离规格中心时的工序能力指数 :,Cpk =(1偏离度(k) )Cp = (10.232)0.841 = 0.646,计算工序能力指数的方法2,授课:XXX,21,计算工序能力指数的方法3,授课:XXX,22,只有下侧规格时的工序能力指数 ,通常,计算工序能力指数的方法4,授课:XXX,23,工序能力指数、标准偏差关系的图示,授课:XXX,24,工序能力指数、标准偏差关系的图示,授课:XXX,25,工序能力指数、规格、不良率间的关系,授课:XXX,26,1. 抽取的样本量过少,误差大、可信度低。 2. 组数 k 选得过大或过小,造成分布变形、判断有误。 3. 图形中的标注不完善,一般应

9、标注 n、 、s、Cp、 或 Cpk。,画 直 方 图 常 见 的 问 题,授课:XXX,27, 把握分布形态 判断工序状况 直方图最基本的使用方法是把握分布的形态。 (规则形状为正态分布) 调查分散和偏离的程度、原因 通过用 4 M 1 E 等方法分层的直方图,可以了解分散和偏离的原因。 通过与规格比较,可了解工序能力是否有问题。 记入规格值后,可了解相对于规格的分散程度、不良的发生状况。 当上规格下规格 不小于 时,可取消测试。 研究改善的效果 比较改善前后的直方图,可了解平均值、分散、分布形状的变化。,直 方 图 的 用 途,授课:XXX,28,直方图常见的形状(1),授课:XXX,29,直方图常见的形状(2),授课:XXX,30,直方图常见的形状(3),31,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