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经管专业建设特点及经济贸易的启示.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16654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经管专业建设特点及经济贸易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教经管专业建设特点及经济贸易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教经管专业建设特点及经济贸易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校教经管专业建设特点及经济贸易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教经管专业建设特点及经济贸易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经管专业建设特点及经济贸易的启示.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校教经管专业建设特点及经济贸易的启示 【摘要】本文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为对象,调查研究了四所高校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目标、课程体系、专业人员和专业资料的建设现状和特点,以及对首都经贸大学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启示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型硕士研究生专业,教育经济管理专业自从1998年在我国开设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开设院校也从最初的师范院校扩展到综合院校、行业院校。2011年,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设立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并于2012年开始招生。时至2015年9月,该专业已经连续招收四届硕士研究生。然而,由于该专业并

2、不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传统专业,加之创办时间较短,因而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做大、做强。本文认为“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1。具体言之,专业“一般都由专业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师资、专业设备等四个基本要素构成”2。在此,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四所高校为对象,研究各高校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特点,及其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学科建设特点 (一)务实的定位、明确的方向 通过研究发现,四所在京高校

3、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人才培养规格逐渐调整为管理型与研究型的复合,并不断向管理型倾斜,从而使人才培养定位更加务实化。如清华提出培养“管理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人大强调培养“有科研及管理能力的教育行政人员、学校师资及与教育有关的管理人员”4等。同时研究方向也比较明确具体,四所在京高校根据专业教师的数量及研究方向各设置了两到四个研究方向。 (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研究发现,各校均重视方法类课程的设置,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学科基础课和学科专业课,并根据师资情况设置大量专业选修课,并为跨考学生开设不计学分的必修课。 (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通过

4、对四所在京高校专业教师研究发现,各校已经组建起了一个年轻化的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人数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并且专任教师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也比较合理。 (四)完善的专业资料 通过对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研究发现,四所高校在专业资料建设上取了的重要的成就,清华大学拥有自己的专业资料室,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甚至拥有自己的教育学分馆,从而为专业发展奠定重要的资料基础。 二、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学科建设对首经贸的启示 (一)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 首经贸教经管专业现设教育经济、高等教育管理、教师发展三个研究方向,但专职教师主要分布在前两个领域,根据四所在京高校专业设置主要根据专业教师的人数及研究领域

5、而设,首经贸教经管专业应该去掉教师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凝练专业方向。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根据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课程研究发现,首经贸教经管专业应该加强方法类课程的设置,根据研究方向改革现有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并进一步充实专业选修课,从而增加该类课程的可选择度。鉴于首经贸教经管专业所招学生据大多数都是跨考性质,应该设置不计学分的必修课。 (三)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根据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人员研究发现,首经贸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都还比较合理,但唯一的欠缺就是专任教师人数的不足,为了更好的建设该专业,未来该专业应该在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和教育经济方向分别在引进一名专任教师。 (四)专业资料建设尚未起步 根据对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资料的研究发现,首经贸还缺乏专业资料建设。因此,专业资料建设应该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学校也应该提供独立的空间用作资料室的办公场所,同时学科也应该划出固定的专项经费用于资料室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薛国仁,赵文华.专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J.上海高教研究,1997(4). 2陈太平.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要素及其构成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4). 3 4 第 4 页 共 4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