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ppt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19203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的概念大气环流的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反映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反映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2.三圈环流三圈环流前提前提:成因:成因:地球表面均匀地球表面均匀组成:组成:低纬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高纬环流高低纬间冷热不均高低纬间冷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

2、压带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西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ABBCCDD 想一想赤道低气压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形成有何不同?同?极地高气压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有高气压带有何差异?何差异?形成形成7个气压带和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个风带北半球规律:北半球规律:夏季北移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冬季南移4.4.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就就全球而言:大致是全球而言:大致是1月南移,月南移,7月北移月北移小结三圈环流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低纬环流中中纬环流纬环流高纬环流高纬环流气压带和风带气

3、压带和风带分布分布季节移动季节移动形成形成过程过程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A台风台风B大气环流大气环流C热力环流热力环流D季风季风(B)2.关于高纬环流圈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高纬环流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极地附近有上升气流极地附近有上升气流B60纬度附近有纬度附近有下沉气流下沉气流C近地面形成极地东风带近地面形成极地东风带D高空中形成极地东风带高空中形成极地东风带(C)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七个气压带有四个低压带、三个高压带七个气压带有四个低压带、三个高压带B六个风带中有两个偏西风带六个风带中有两个偏

4、西风带,四个偏东风带四个偏东风带C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低气压带为中心对称分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低气压带为中心对称分布D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很稳定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很稳定(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分别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分别指南北两极指南北两极B南北纬南北纬30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C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D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附近相遇ABC1.1.请在下图中的直线上画出箭头将环流完成;请在下图中的直线上画出箭头将环流完成;2.2.

5、写出写出a,b,ca,b,c所代表的风带;所代表的风带;3.E3.E,F F,D D所代表的气压带。所代表的气压带。ABCCDDB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西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ABCCDD 作业:绘出绘出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并标出各风带的风向及风并标出各风带的风向及风带、气压带的名称。带、气压带的名称。第二节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

6、风带(第二课时)第二课时)ABBCCDD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西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ABCCDD 6003030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二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亚洲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阿留申低压低压冰岛冰岛低压低压冰岛冰岛低压低压冬季冬季印度低压印

7、度低压夏威夷夏威夷高压高压亚速亚速尔尔高高压压夏季夏季南半球气压带特征南半球气压带特征带状分布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特征北半球气压带特征块状分布块状分布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太平洋太平洋北美大陆北美大陆大西洋大西洋一一月月亚洲高压(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阿留申低压压 高压高压 冰岛低压冰岛低压 七七月月亚洲低压(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又称印度低压压)夏威夷高夏威夷高压压 低压低压 亚速尔高压亚速尔高压 高、低压中

8、心造成的高、低压中心造成的影响:影响: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2.季风环流季风环流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改变的现象概念概念成因: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移动(主要原因)主要原因)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东亚季风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南亚季风风向风向气候气候类型类型气候气候特点特点成因成因冬季:西北风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夏季:西南风温带季温带季风气候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寒冷干燥冬寒冷干燥夏炎热

9、多雨夏炎热多雨全年高温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分旱雨两季海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风带气压带季节移动风带气压带季节移动亚热带季亚热带季风气候风气候冬温和少雨冬温和少雨夏炎热多雨夏炎热多雨小结小结1.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季风季风环流环流成因成因海陆热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性质差异北北半半球球气气压压中中心心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季节移动分布及特点分布及特点小结气压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地球自转,地表均一三圈环流地球不自转,地表均一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高、低压中心地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原因:地表不均一,海陆热力差

10、异结果:高压和低压中心切断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1.关于季风环流的成因正确的是关于季风环流的成因正确的是A.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B.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带的季节移动C.C.气压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D.D.盛行风随季节移动盛行风随季节移动2.2.有关东亚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关东亚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A.冬季盛行偏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B.B.夏季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C.C.夏季寒冷干燥夏季寒冷干燥 D.D.冬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南风(A、B、C)(A、B)3.3.讨论季风给我国带来哪些好处。讨论季风给我国带来哪些好处。(思考)(思考)结束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调整了全球水

11、热分布是形成天气和气候的是形成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素重要因素1.1.作用:作用:三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请请阅读教材阅读教材39页,思考三种气候的分页,思考三种气候的分布规律布规律、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分别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分别是什么?是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分布规律规律气候特气候特征征形成原形成原因因分布举例分布举例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气候地中海气地中海气候候温带海洋温带海洋性气候性气候2.不同气候类型的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降水状况状况气流以辐合上升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为主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多雨。受副高或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信风带控制,常年干旱少雨常年干旱少雨。

12、受受赤道低压和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信风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干湿季明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成因成因特点特点大陆西岸有两种情况大陆西岸有两种情况(亚欧大陆为例亚欧大陆为例)夏季干燥少雨夏季干燥少雨;冬冬季温和多雨季温和多雨冬暧夏冬暧夏凉,一年四季凉,一年四季降水均匀降水均匀受受西风和北大西洋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暖流的影响受受西风和副高西风和副高的交替控制的交替控制成因成因特点特点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的东岸大陆的东岸(亚欧大陆为例亚欧大陆为例),冬季受大陆的冷干冬季受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降水不

13、多;夏季受海洋的暖湿气流夏季受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的影响,降水较多降水较多.大陆的内部大陆的内部(亚欧大陆亚欧大陆为例为例),终年终年受大陆气受大陆气团控制团控制,降水比较少降水比较少.两极地区两极地区以以下沉下沉气流为主气流为主,全年降水稀少全年降水稀少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北半球陆地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北半球陆地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苔原气候冰原冰原气候气候DDCCBBAB西北风西北风东南风东南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极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了解海陆分布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理解亚洲两类季风的成因、性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理解亚洲两类季风的成因、性质。(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通过

15、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读图、绘图、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后活动,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课后活动,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2.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图示;)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图示;(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3)季风环流的成因。)季风环流的成因。4.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1)地理读图启发式教学法;)地理读图启发式教学法;(2)三性(感性)三性(感性理性理性悟性)结

16、合的比较教学法;悟性)结合的比较教学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3.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示意的绘制与理解;)三圈环流示意的绘制与理解;(2)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移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移对天气、气候的影响;(3)西南季风的成因。)西南季风的成因。赤道与南北纬30度之间的大气环流系统北纬30度至60度之间的大气环流系统北纬60度至北极之间的大气环流系统三圈环流示意图气气候候带带纬纬度度气候气候类型类型 分布地区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及成因气候特点及成因热热带带大大致致在在南南北北纬纬3030之之间间热带热带雨林雨林气候气候大致在南北纬大致在南北纬1010之间,主

17、要位于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且分配比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且分配比较均匀。较均匀。热带热带草原草原气候气候大致在南北纬大致在南北纬1010至南北回归线之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地区,澳大利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明显。受赤道控制地区,干湿季明显。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形成多雨的

18、湿季。低压带控制时,形成多雨的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少雨的干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少雨的干季。热带热带季风季风气候气候大致在南北纬大致在南北纬1010至南北回归线之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印度半岛最为显著。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明显,受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明显,受夏季风影响,有丰沛降水。受冬夏季风影响,有丰沛降水。受冬季风影响,降水稀少。全年高温。季风影响,降水稀少。全年高温。热带热带沙漠沙漠气候气候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30之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

19、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利亚大沙漠区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少雨,气温高日照强烈。常年干旱少雨,气温高日照强烈。亚亚热热带带大致大致在南在南北纬北纬30-30-4040之间之间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季风气候候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等地夏季受夏季风影响炎热多雨,夏季受夏季风影响炎热多雨,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温暖少雨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温暖少雨地中海地中海气候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

20、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海沿岸,南北美30-4030-40之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北半球,夏季受副高控制炎北半球,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旱,冬季受西风带影响热干旱,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温和多雨。温温带带大致大致在南在南北纬北纬40-40-6060之间之间温带季温带季风气候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东部,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炎热多雨;夏季受夏季风影响炎热多雨;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

21、温带大温带大陆性气陆性气候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大陆的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很大。气温年变化很大。温带海温带海洋性气洋性气候候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南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的影响终年湿润,冬不冷夏的影响终年湿润,冬不冷夏不热。不热。亚亚寒寒带带南北南北极圈极圈附近附近亚寒亚寒带大带大陆性陆性气候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降水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量少且集中在夏季。寒寒带带极地极地附近附近极地极地气候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和北冰北美大陆的北部和北冰洋沿岸洋沿岸全年皆冬全年皆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