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22663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0.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动物单元解读,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大单元结构; 指向生物特征的认识; 科学阅读给6课正文补充、拓展; 活动手册与教科书相配合。,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生命科学领域 第7个主要概念: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第9个主要概念: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来 源,学习目标定位,科学探究目标(1-2年级),探究目标定位,探究兴趣: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实事求是: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追求创新: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

2、识事物。 合作分享: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态度目标定位,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定位,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到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知道动物会呼吸、运动、长大、繁殖和生老病死。 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它们的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3、 知道按一定的标准,可以给动物分类。,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多种感官细致地观察动物。 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能饲养一种小动物一段时间。 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了解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认识到保护动物很重要。,单元教学目标,动物单元编写思路,围绕着“动物

4、是生物,有某些“共同特征”这个主要概念; 以观察、记录、分类为重点,与概念协调发展; 从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理解动物的生存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融合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体会珍爱生命的重要性。,1.我们知道的动物:辨认动物、知道什么?有生命吗? 2.校园里的动物:寻访和认识动物,动物与环境,动物多样性。 3.观察一种动物:身体独特结构、应激、食物需求。 4.给动物建个“家”:动物与环境,栖息地,与水、阳光 5.观察鱼:结构特征、适应环境。 6.给动物分类:多样性,分类方法。,动物单元各课的内容和概念指向,围绕动物是生物的主线:总体具体,结构功能,个体类别

5、,动物单元配套的“活动手册”,人手一册 每课配套 每课记录 不是作业本,1.我们知道的动物,单元起始课,调查学生的前概念 寻找着力点 观察激兴趣 体会多样性,1.我们知道的动物,聚焦: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 1.直接说已知的动物。 2.通过观看动物视频,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 3.观看图片来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指向教材呈现的动物) 让学生表达他们对动物的原有认知 名称特征生存环境,1.我们知道的动物,探索:分组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 1.观察一种动物。(观察载体:活体、标本、图片)书本动物的选择隐含着“类别”的概念,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 2.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外形特征、运动方式、生活需求

6、等) 观察时,可将动物特征与其功能相联系,但要求放低。 3.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动物。(活动手册),1.我们知道的动物,画一画我们观察的动物 1.活动手册画动物方法的介绍。 2.教师先范画,指导画的步骤。 3.视频介绍。 4.学生画 拓展活动,课外进行, 不占上课时间。,1.我们知道的动物,研讨:玩具熊是动物吗? 1.理解动物的一些共同特点,形成班级记录表。 (维度:结构特征相似性、都有需求) (思维上对动物概念的理解) 2.你认为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是?(证据意识) 指向“动物是生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核心概念。,2.校园里的动物,视角缩小 动物界身边的世界(校园) 实地考察 室外教学

7、,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体会动物的多样性,2.校园里的动物,聚焦:校园中生活着哪些动物? 1.猜谜语。(身边的动物) 2.说一说已知的校园动物。(名称、生活环境) 3.认一认校园动物。(常见的、不常见的,按地区差异选择当地典型的校园动物) 指向“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的概念,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2.校园里的动物,探索: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 1.寻找动物的准备(有序、有效) 动物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 2.带上工具 作用、什么时候用 3.实地考察 (前期经验) 观察场地的选择与布置、观察方法的指导,2.校园里的动物,蝴蝶喂食台,落坑陷阱,葡萄柚陷阱,课前引诱动物,便于观察,2.校园里的动物,动物

8、哪里找? 蜻蜓和蜻蛉水塘 潮虫、蜈蚣、千足虫、蜗牛、隐翅虫、弹尾虫、拟蝎落叶堆 飞蛾毛虫、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虫乔木和灌木 蝴蝶、蜜蜂、食蚜虻鲜花盛开的草地 甲虫地面和落叶堆 蜘蛛草地里和石块下 蚯蚓落叶堆下的泥土里,小技巧 轻摇树枝、翻石块、 翻落叶堆,2.校园里的动物,鉴别校园动物的方法,身体细长,翅膀向两侧展开:蜻蜓 身体细长,翅膀折叠在背部:蜻蛉,蜻 蜓,翅膀上有硬壳的:甲虫 身体细长,后腿特别粗壮的:蝗虫 休息时,彩色翅膀收起在身体上面的:蝴蝶,蜻 蛉,2.校园里的动物,探索: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 1.利用校园实景图(指一指、说一说) 2.室内模拟、室外演示。(有序、有效) 以组为单位进行

9、寻找活动 3.找到后,干什么?(观察身体特征、运动情况、动物数量,在哪里,在干什么) 4.活动记录手册(简图记录) 注意事项、学生的组织、任务的聚焦、时间的分配,2.校园里的动物,把看到的动物画下来(简图记录) 用简图记录,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水平。 简图记录,培养记录习惯。 简图记录可以促使学生细致地观察。 1.不用画得很像,抓住主要特征。 2.用文字拼音辅助记录。 3.看到几种画几种,不要把想到的画进去, 实事求是。 数据的统计指向对校园动物多样性的认识。,2.校园里的动物,研讨:寻找到的校园动物 1.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介绍、提供句式) 我找到了几种动物,有。 我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是,它在。 2

10、.游戏活动:猜动物。(渗透评价) 3.形成班级记录表。(动物名称、活动地点) 4.猜一猜校园里生活着多少动物?我还想知道什么? 激发兴趣,引导后续研究,体会多样性。,3.观察一种动物,视角缩小 校园动物典型动物 对一种动物的深入、细致观察,为分类作准备 培养对动物的兴趣,3.观察一种动物,聚焦: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 典型动物蜗牛。(分布广泛、结构独特、行动缓慢、学生喜欢、便于观察 ) 根据本地实际,可以自主选择观察对象 猜谜语。(观察对象的典型特征),3.观察一种动物,探索:蜗牛有什么特点? 1.如何来观察(观察顺序、工具) 整体局部 静态动态 肉眼工具(放大镜、棉签、细线、树枝、玻璃) 结构

11、功能,探索:蜗牛有什么特点? 2.观察内容(身体特征、应激反应、运动方式) 3.形成班级记录表(科学词汇) 4.活动安排(整合成两个活动) 身体特征 应激、运动 一些有趣的观察活动,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观察蜗牛。如蜗牛“走钢丝”、“玻璃倒挂”。,3.观察一种动物,3.观察一种动物,把观察到的蜗牛画下来 1.教给画蜗牛的方法,教师演示。 2.边观察蜗牛边画,抓住壳、腹足等特征。 3.注意,左边是画法,不要让学生照着临摹。 4.拓展活动可渗透在观察活动中,也可课后。 画是记录,要真实客观,促使学生细致地观察,培养记录习惯。,3.观察一种动物,研讨:蜗牛有什么特点?蜗牛的爬行本领那么大,与什么有关?

12、研讨与探索相融合,渗透在学习活动中 班级记录表:蜗牛的身体特点(有腹足、壳) 拓展:和蜗牛相似的动物(说一说、认一认) 软体动物:渗透种类概念,4.给动物建个“家”,承接上一课 观察饲养观察 深化动物与环境的联系 对“栖息地”概念的体会和理解,4.给动物建个“家”,聚焦:给蜗牛建个“家” 为了继续观察,蜗牛生存的需要 探索: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 栖息地建设:模拟蜗牛真实的生存环境 1.说一说你在哪里找到蜗牛的?(调动前期经验:校园里的动物) 2.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食物、水源、环境等) 形成班级记录表 3.画一个蜗牛的“家”。(方案设计、简图表示) 加深学生对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需求的认

13、识。,4.给动物建个“家”,画一个蜗牛的“家” 1.图示法设计方案,适合一年级学生。 2.可在讨论、整合学生想法后进行设计。也可在讨论前,基于学生的前概念进行设计。(视学生水平而定) 3.交流学生的方案,进行修改,并依据方案来建造“家”。 4.用糖来诱捕蚂蚁,来观察蚂蚁和它的“家”可以作为拓展,也可作为课堂观察的对象。,4.给动物建个“家”,用足够多的泥土,盖住整个饲养箱的底部。,在小碗中装上半碗水。,蜗牛的“家”怎么建?,铺上一层落叶、枯枝、树皮、松果,再洒点水,保持饲养箱内潮湿。,要把饲养箱放在阴暗、凉爽的地方。记得每天要在碗中放点水,每隔一天要洒水,保持环境的湿润。,需要老师教方法。,4

14、.给动物建个“家”,探索:观察蜗牛的生活 1.说说蜗牛在“家”里干什么?(生命活动) 2.观察蜗牛如何吃菜叶?(吃时的动作,模仿) 蜗牛的选择,体现对食物的需求。 研讨: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还有哪些有趣的发现?(爬行的痕迹、吃过的痕迹、资料阅读) 加深对动物生存环境、食物需求等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拓展:饲养动物的任务(致家长的一封信) 1.对动物有更多的认识。 2.培养学生亲近和喜爱动物的感情。 3.注意观察与记录(形式:照片、小报、观察日记) 4.教师的表扬、激励。,4.给动物建个“家”,5.观察鱼,继续观察动物个体 鱼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 与蜗牛、人有较大的差别 指向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为分

15、类继续作准备,5.观察鱼,聚焦: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类的概念) 1.猜谜语(鱼的身体特征) 2.鱼生活在哪里?(生活环境) 与蜗牛生活环境对比:陆生动物与水生动物的差异。 3.为什么鱼能生活在水中呢?(激兴趣、求观察) 引导学生关注鱼身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如何适应水生环境。,5.观察鱼,探索:观察鱼 1.观察鱼并画一画鱼。(观察与记录可以整合) 身体特征:用眼看,正面、上面、侧面。 鱼的呼吸:鳃在动,与人的呼吸作比较。 画 鱼:边看边画,以画促进观察。评价:画得像不像?改一改。 科学词汇:(鳍、鳃、鳞片等) 鳍:数一数有几个鳍(细致观察) 鳃:一开一合,在动。(视频或动画辅助观察),5.观

16、察鱼,画一画鱼的身体 1.边看边画,记录鱼的形态特征。 2.真实记录、越像越好。(交流标准) 3.依据左边的步骤来画,但不能临摹。 4.拓展活动放在课后学生观察蚂蚁后再完成。,5.观察鱼,探索:观察鱼 增补:鱼与蜗牛的身体比一比环节。 身体结构对比,骨骼的作用对比:支撑、保护内脏 化石图片: 突出鱼类骨骼的坚硬。 鱼类独特的形态特点,是动物分类的重要特点,也是多样性的体现。,5.观察鱼,探索:观察鱼 2.鱼是怎样运动的。(方法、模仿、与人比较,突出鱼的特点) 用棉签碰一下鱼,让鱼运动。 研讨:鱼靠什么运动? 1.鳍是怎么动的? 2.用手来模仿一下鳍的运动。 鱼的生命需求:会运动,会呼吸。加深学

17、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6.给动物分类,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动物的多样性需要分类。 按自己的标准分,不从动物形态学分。 以前五课的学习对象,进行(二歧)分类练习。,6.给动物分类,狮子和斑马可以分为同一类,下边和它们同类的是: 小狗 金鱼 蝴蝶,天鹅和麻雀可以分为同一类,下边和它们同类的是: 小鸡 金鱼 蝴蝶,企鹅和北极熊可以分为同一类,下边和它们同类的是: 海豹 鲨鱼 金鱼,一年级学生动物分类能力检测,6.给动物分类,在学习动物前,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依据动物的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进行分类。,6.给动物分类,聚焦:对动物进行分类 1.播放视频,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2.知道分类可

18、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动物的多样性。,6.给动物分类,探索:给动物分类 组织分类游戏活动(头套动物扮演) 1.以学习过动物作为分类对象。(可适当增加) 2.以一个标准,分两类。(我们的标准) 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交流我们的分类方法与结果。 用分类的方法来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分类能促使学生更细致的观察事物,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6.给动物分类,给动物分类 1.确定一个标准,分两类。 分类标准不会写字的可以拼音或画画表示。 2.把编号写到圆圈里。 拓展活动 观察螺蛳或田螺,安排在课外进行。 让家长准备,建议学生将边观察边画一画,思考可分到哪一类。,6.给动物分类,研讨:有哪些分类方法 1.我

19、们有哪些分类的方法? 2.每种分类结果都一样吗? 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体现动物形态特征的不同。 归纳整理:动物、植物都有生命的依据 对动、植物共同点的认识。 证据意识的培养,指向“动物、植物都是生物”的核心概念。,科学阅读,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从动物为我们提供帮助,到人类为动物提供帮助,体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 科学阅读,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关于活动手册,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跟教科书同步配套; 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记录手册。,活动手册使用建议,每一节科学课都要及时使用,培养良好的记录习惯; 直至把活动记录变成学生自己的科学书; 可作为评价学生过程性学习的主要载体。,用好活动手册,培养良好的记录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用。 促进学生细致观察、真实记录,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