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夏秋甘蓝栽植方法.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43887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山夏秋甘蓝栽植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山夏秋甘蓝栽植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山夏秋甘蓝栽植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山夏秋甘蓝栽植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山夏秋甘蓝栽植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山夏秋甘蓝栽植方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山夏秋甘蓝栽植方法 甘蓝俗称莲花白,是四川兴文居民喜欢食用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本地甘蓝主要在春秋两季种植,于冬春季节上市。夏秋季节是甘蓝的供应淡季,售价较高。但本地夏秋的甘蓝供应基本上都是菜商从外地运进,故价格居高不下。据统计,2011年810月,本地甘蓝批发价格高达2.5元/kg。兴文县的仙峰乡,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很适合夏秋甘蓝种植。我们从2008年开始在仙峰乡海拔1000m以上的山区进行夏秋甘蓝种植试验,供应610月的蔬菜市场,获得成功。平均667m2产量达4000kg以上,产值4000元左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有关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

2、品种选择 夏秋甘蓝种植对品种的要求较高,需要选择耐热性好、抗病性强、生长速度快的品种。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发现,从北京绿亨公司引进的征夏和武汉亚菲种业引进的日本甘蓝品种春夏王在本地表现相当不错,产量高、抗性好、耐贮运、不易裂球。 2播种育苗 高山夏秋甘蓝种植在36月播种都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夏秋甘蓝种植对定植苗龄要求很严格,一般应该控制在25天以内,苗龄过大会影响产量。采用常规育苗不能很好地解决苗龄过大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采用有机基质和塑料穴盘育苗技术,不仅能控制苗龄,而且育出的苗整齐、健壮,移栽后不需缓苗。基质选用江苏培蕾有机肥公司生产的培蕾牌有机基质,穴盘选用浙江台州隆基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

3、72穴塑料穴盘。装盘时先向基质中加水,湿度以用手将其捏成团,手松即散为好,然后将基质装盘,装盘不能装得过紧或过满,装好后打孔,孔深1cm,每孔播1粒种子,播种前先用30水浸种1h,再晾干播种,使出苗更整齐。播种后盖上和好的基质。温度低时覆盖地膜并加盖小拱棚保温,温度高时用遮阳网覆盖降温。播种后57天即可出苗,出苗后揭去覆盖物。36月育苗,天气变化很大,为减少不良气候造成的损失,可在出苗后立即盖上防虫网,不仅可以减轻病虫害,还可以有效减轻大雨和冰雹对幼苗造成的损害。基质穴盘育苗,基质容易发生脱水现象,在整个育苗期间应注意基质的干湿情况,基质表面发白时要及时补水。 3栽培管理 3.1整地施肥 应选

4、择土层深厚、保水力强、水源方便的地块种植,整地前667m2施腐熟农家肥2000kg,硫酸钾型复合肥50kg,整地时深耕细耙。高山种植甘蓝基本上不用考虑排水的问题,所以一般都采用平畦种植,畦宽1.3m,畦长根据地块决定。 3.2适时移栽 夏秋甘蓝在育苗25天左右、具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移栽时1.3m宽的畦栽4行,株行距40cm40cm,667m2栽3500株左右,栽苗后浇足定根水。 3.3肥水管理 基质穴盘苗生长旺盛,没有缓苗期。移栽后10天即可667m2用冲施肥20kg作提苗肥;移栽30天667m2用尿素或冲施肥40kg作开盘肥;结球初期667m2用冲施肥30kg作送嫁肥。甘蓝对水分需求大,如

5、果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 4病虫害防治 兴文县种植高山甘蓝病害很少,主要是防治移栽初期的立枯病、黑胫病,生长期的霜霉病、软腐病。病害主要以预防为主,移栽时用95%的噁霉灵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灌窝,可有效防治移栽期立枯病和黑胫病。霜霉病在发病初期用50%的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和72%的杜邦克露(霜脲锰锌)800倍液交替喷雾。软腐病在发病前用46.1%的杜邦可杀得三千(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10%喏尔霉素水剂1500倍液喷雾。甘蓝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斜纹夜蛾。蚜虫用40%的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或10%的烯啶虫胺水剂3000倍液喷雾,重点喷叶背部分;菜青虫和斜纹夜蛾用5%的甲维盐乳油5000倍液或20%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甘蓝叶片具有蜡粉,药液不易沾附,所以防治病虫害时在药剂中加入适量的有机硅助剂,效果更好。 5采收 高山甘蓝在定植60天左右就可采收,日本甘蓝从结球紧实到裂球有1个月左右的采收期,结球中后期就应抓紧时间采收,以免后期裂球造成损失。 第 4 页 共 4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