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研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50751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研究 【摘要】正所谓是“文史不分家”,语文与历史之间密切相关。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历史知识有效地融入其中,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论文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历史;教学;融合 在新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体会民族的聪慧;以现代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作品,发现其历史的局限性。”同时,鉴于高中语文与高中历史这两个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有很多的语文课程内容,均

2、是以历史时间、历史素材为支撑而展开的。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效地渗透一定的历史知识,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历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分析 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一说,语文与历史这两个学科之间就存在密切的联系。就高中语文的文学作品来说,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历史事件作为原形,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创新和创作的。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中,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内涵,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历史知识有效渗透于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有助于全面提升和发展语文素养。在新课要求下,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目标,大

3、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文化的渗透,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在孔雀东南飞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当时的历史知识融入到教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了解古代婚姻文化,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2.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在传统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历史知识的有效渗透,可促使学生在历史传统文化的引导下、感召下,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3.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冲击。在当前形势下,受

4、到国际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文化出现了相互融合的现象。大量的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对西方文化出现了盲目崇拜、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而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认识,进而自觉承担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例如,在进行“祝福”这一内容讲解中,就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得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正确的认识2。 二、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策略分析 鉴于历史渗透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在具体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促进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1.以历史为切入点,优化高中语文课

5、程导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加强语文课程设计,并对这一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结合语文与历史之间的学科互通性,对历史素材进行发掘,并在教学中以史料作为切入点,进行语文课程导入,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课程内容产生兴趣,进而更好地进入到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中。例如,在离骚教学中,这是高中语文中最为重要的一篇内容,是屈原在不得志的情况下,而进行的诗词创作。在进行课堂教学中,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借助历史素材,并以此为切入点,将屈

6、原的经历、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等介绍给学生,进而促使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体会。通过这种教学设计方式,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其积极参与到高中语文学习中。2.引入历史资源,构建语文情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必须要在教学中进行情境的构建,进而促使学生在有效的语文情境中,激发想象和联想,以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充分结合历史资源,并借助历史背景资料,给学生构建一个语文情境,进而促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对语文中所蕴藏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刻的理解,进而达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荆轲刺秦王”这一篇文章教学中,

7、教师就充分借助了多媒体的形式,将荆轲刺秦王这一段的影视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构建了一个历史情境,使得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燕国所面临的建行局势,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在这一情境中,学生对金科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动机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看对其进行鉴赏和分析,进而不断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3.文史结合,组织语文课堂讨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思维,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文史结合的形式,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小组讨论的形式,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究、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对文学

8、的内涵逐渐形成深刻的认知,并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充分了解文化的氛围,并实现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鸿门宴”这篇文章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就结合鸿门宴相关的历史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互动,并对其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全面提升了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4.建立文史资源中心,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据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借助文史资料的途径进行。

9、据此,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完每一篇文学著作之后,对其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有效的搜集,进而以达到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拓展其视野的目的。一方面,教师可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文史资源中心,并将与高中语文课程相关的文史资料进行整合,使其达到资源中心,以供学生进行下载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史学资料的搜集工作,以便于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整理,进而促使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并在这一过程中,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进而奠定语文的学习基础。 综上所述,鉴于高中语文与历史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历史的有效渗透,不仅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全面加强历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更好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彦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与整合语文知识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8(8):64. 2毛子月.弘扬历史文化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J.才智,2017.教改教研 第 6 页 共 6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