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古诗两首∣苏教版 .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51754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古诗两首∣苏教版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古诗两首∣苏教版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古诗两首∣苏教版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古诗两首∣苏教版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古诗两首∣苏教版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古诗两首∣苏教版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 古诗两首∣苏教版 .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阅读 古诗两首 课文导入 这是哪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唐朝诗人,有“ 诗仙”“诗侠”之称。是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 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 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 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 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 别等名作。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语。 3、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5、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境。 6、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字词积累 z ch y ju 黄鹂 一行 白鹭 紫烟 千尺 疑是 绝句 字词积累 字词积累 xng (行走) hng(行列) 行 泊 b (泊船) p (湖泊) 落 lu (降落) lo (落枕) l (丢三落四) lu (大大落落) 课文讲解 泊: 香炉: 紫烟: 疑: 九天: 一行: 停泊。 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 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 误以为、怀疑

3、。 天河。 很高的天空。 课文讲解 课文 朗读 课文讲解 望庐山瀑布 “望”是什么意思? “庐山”是座名山。你了解它吗? 题意:远看庐山的瀑布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反映了 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绝句 什么是绝句?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反映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讲解 欣赏 朗读 课文讲解 太阳 香炉峰 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悬挂前面河流 水流快山势陡 怀疑 天的最高处 u 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 u 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 挂于山川之间。 u 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 u 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课文讲解 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

4、是 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 除观察仔细、细致外,本诗还有什么特点? 本诗的写作特点就什么?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 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课文讲解 嫩绿、翠绿 时间长久 停靠 路途遥远 u 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 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u 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 空。 u 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衔在窗框 里一样, u 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 的船只。 衔着、镶嵌 课文讲解 u 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 ,低头看近处,只见 ,看到这番情景, 诗人心中 。 u 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

5、空 ,柳树 ,黄鹂 ,白鹭 。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 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课文讲解 欣赏 朗读 课堂练习 1、望庐山瀑布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中的首句,巧妙地运用( ) 的名字,将蒙蒙的( )形象地比喻为从香炉中升起的( )。整 首诗采用( )的方法写出庐山瀑布的( ),表达了诗人 ( )。 2、绝句是( )代诗人( )写的。诗中描绘出诗人居住的( ) 附近明丽的景象。整首诗有( )有( )。有( )有(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唐 李白 香炉峰 瀑布水雾团团紫烟 比喻、夸张雄奇壮丽 对庐山瀑布的赞美 唐杜甫 西岭 翠柳 白鹭 千秋雪 万里船 课堂小结 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 山瀑布抓住瀑布的动态, 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 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 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 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 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 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 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 和盼望回乡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