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60380 上传时间:2021-1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作为新生事物的校本课程开发,它没有形成固定的程序,也没有现成的经验。我们 只能在总结学校操作层面经验的基础上,勾勒出校本课程开发流程的五个步骤。1. 明确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或技巧,而是一种理念,关涉一种教 育哲学。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问题上,目前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认识:学生发展为 本的课程取向;教师主体的开发程式;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民主公平的教育观念;个 性化的价值追求以及广泛多样的课程资源观。 正确的理念能够指引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 形成教育合力,凝聚学校特色,促成学校优势和学生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人格的 * 臻 完善与自我实现。明确理念的方式主要有

2、:( 1)概念化。通过概念界定把一些模糊、笼 统的理念明晰化和概括化;( 2)总结法。把一些散乱杂芜的课程理念通过总结、归纳, 使之纯化和结构化; (3)提升法。把一些停留在感性或经验阶段的理念进行提升,使之 理论化和特色化; (4)引入法。把一些教育理论家的富有创意和智慧的理念引入学校中 来。在明确理念的前提下,学校自主决策,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在集体合作、探究与共 享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2. 情况分析。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要科学规范,又要符合实际。应在先进的办学理念 指导下对学校内、外部的情况进行详尽地分析。外部情况的分析包括社会和地区文化的 变迁、社会和家长的期望与价值观、课程政策的改变、教师

3、培训机构、研究中心等的潜 在作用、地方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存量等。内部情况的分析包括学生的资质、知识、习惯、 兴趣、能力、已有经验与需要、校长和教师的价值观、兴趣、技巧、知识和经验、优势 与缺陷、学校的氛围、权力结构以及课程的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只有把学 校的资源条件分析透了,才能决定做何种程度的开发。这个步骤一般在开发的起始阶段进行,多采用问卷、观察、访谈等形式进行调查,获取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 析。3. 制定目标。在分析与研究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制定校本 课程的目标。目标是有层次的,包括一般目标与特殊目标,前者指教育的价值或哲学; 后者指学生通过实施相应的

4、课程之后,所应具备的价值观和具体的知识与能力。4. 设计方案。课程目标的制定为课程方案的设计指引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 因素的分析研究,从而确立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包括两 种:一种是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它属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方案;另一 种是教师层面的校本课程方案,它属于具体某一门类的课程方案,又称为“课程纲要” 其主要议题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参考资料、教学组织方式、课程实施说明、考 核评价说明等。5. 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 学校、教师和学生个人,要强化新的课程理念和特色意识,应创造条件和氛围,合

5、理地 利用教育资源,支持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主体不仅要研究校本课程方案的落实程 度,还要研究在执行一个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按照实际情况对课程方案是否进行了一些 调适,并关注影响课程管理的相关因素。由于具体的学习情境千差万别,应拟定评价标准,并根据评价的反馈重组、修订校 本课程方案。吴刚平先生认为,从操作方式看,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可以分为准备阶段 的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以及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从操作层次看,校 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有学校层次的监控、用户取向的评价和教育系统层次的评价。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处在 困境与问题之中,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正确理解校本课程的内涵,从理论上明确划分其活动的类型,把握活动的特点与范围,进而规范和创新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惟其如此,才能将其与学科优势及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开发中形成相关的策略与操作方法,寻求学校课程在广度与深度上的校本化开发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