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年春季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a卷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87528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年春季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a卷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年春季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a卷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年春季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a卷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年春季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a卷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年春季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a卷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年春季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a卷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0102011地球科学概论A期末考试题(A卷)答案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班号学号姓名得分题号_-四五总分得分说明:第一、二、三题答在试卷纸上,第四、五题答在答题纸上。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5分)1. 地球中的元素按照丰度从大到小,位于前4位的依次是铁、氢、硅、镁。2地磁三要素是磁感应强度、磁偏角、磁倾角。3变质作用方式有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和变质分异作用4按照化学成分,矿物可分为自然元素矿物、卤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含氧酸盐矿物等5大类。5按轴面和两翼产状,褶皱可分为4类,即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和 平卧褶皱。6机械搬运作用的方式包括

2、竝、吐、悬移和载移。7. 沉积物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o8. 岩层产状的三要素分别为 走向倾向倾角。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太阳系主要由1颗恒星和8个行星构成,其中(B )为类地行星。A. 金星、地球、火星、木星;C.木星、地球、火星、土星;2生态系统指的是(C )A、同一物种的总和;C生物与非生物的总和;B.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D.水星、金星、地球、木星B 、所有生物体的总和;D、食物链和营养级。3下列地貌单元由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是(A )型谷;型谷;c溶洞;D.波切台。4断层两盘沿着断层面作相对水平运动,该断层称为(A )。A.走滑断层;B.正断层;C

3、.逆断层;D.斜滑断层5酸性岩浆的粘度比基性岩浆的粘度(A ) oA.大;B.小;C.有时大,有时小;D.大致相等。6沙漠地区形成“绿洲”的主要原因是(B )。A.该地区有较丰富的降水量;B.风蚀作用使该地区地下水露出地表;C. 该地区有较多的耐干旱植物;D.该地区风蚀作用较弱。7中生界可以划分为(b ) oA.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B.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C.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D.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8在李各庄公路边见到的白色大理岩是由下面那种在作用形成的(B )A、成岩作用;B、变质作用;C、侵入作用;D、岩溶作用9.动,其中一板块插到另一板块之下,这一构造带称为(两板块相

4、向运C )A.板块碰撞带;B.板块分离边界;C.板块俯冲带;D.转换断层。10从地表至地心,下列哪种物理性质不随地球深度增加而增大? ( D )A.温度;B.压力;C.密度;D.重力。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 X”) 1 洪积物是河流地质作用的产物。(X )2. 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面。(V)3深成侵入作用的侵入深度3km因此,在地表见不到深成侵入岩。(X )4承压水是分布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V) 5地球内部深度为60250km范围内,因其物质完全处于熔融状态,故称为软流圈(X )6球形风化是由不同气候造成的。(X ) 7泥质岩随着变质程

5、度加深,可以依次变为板岩、千 枚岩、片岩和片麻岩。(V)土壤都是由残积物转变形成的。(X)9冰川表面的碎屑物越多,则冰川的运动速度越快。(V)0地下水的剥蚀作用以化学方式为 主。(V )四、名词解释(每题分,共25分)1地层层序律:岩层在形成后,如未受到强烈地壳运动的影响而颠倒原来的位置,则应该是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保持近于水平的状态,延展到远处才渐渐尖灭。2解理:矿物受力后沿着一定的方向规则性裂开的性质。3食物链: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通过食物为纽带形成的锁链关系。4下蚀作用:河水以其自身的动力及所夹带的碎屑对河床底部进行破坏,使河谷加深、 加长的过程。5分选性:在搬运过程中,碎

6、屑物质的颗粒大小或物质成分等趋向均一的程度。6波切台:在基岩海岸,由海蚀作用形成的平缓的、向海洋方向缓缓倾斜的平台。7地温梯度: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升高的温度。8.重力异常:地球上某地的实测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之间的差值。9夷平面:在准平原的基础上,由于地壳上升,准平原再次遭受剥蚀而形成顶部相当平坦的山 地,山顶有准平原时期的沉积物或风化壳,这种由一系列平坦山顶构成的地形面称为夷平 面。10内生成矿作用:在岩石圈内通过岩浆、变质作用使有用物质聚集的作用。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大气圈对岩石圈的作用。答案要点:大气圈对岩石圈的作用表现为岩石圈表层的风化作用以及风的剥蚀

7、作用、搬 运作用和沉积作用。风化作用指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在大气、温度、水、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下,岩石或 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过程。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两种 类型。风化作用 的产物主要有岩石和矿物碎屑、细小的粘土、土壤和风化壳。风的剥蚀作用是指风对地表的破坏作用,形成各种风蚀地形,如风蚀蘑菇石、风 蚀谷、 风蚀城、风蚀穴、风蚀柱等。风的搬运作用是指风将碎屑物质从一个地点搬运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一旦风力减小, 风所携带的碎屑物质会逐渐沉积下来,即发生风的沉积作用。风 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往往在 原地和异地分别形成岩漠、戈壁和沙漠、黄土等。2论述成岩作用的概念、成岩作用方式及常

8、见的沉积岩类型。答案要点: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成坚硬的沉积岩的过程称为成岩作用成岩作用方式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压实作用:在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的负荷压力下,沉积物中水分排出、孔隙减小、体积缩小的过程。胶结作用:充填在沉积物孔隙中的矿物质(胶结物),将沉积物粘结成整体的过程重结 晶作用:在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下,沉积物中的矿物组分部分发生溶解和再结 晶的过程。常见的沉积岩类型有碎屑沉积岩、化学及生物化学沉积岩、生物沉积岩、火山碎屑沉积 岩等。3论述地层接触关系及其构造运动意义。答案要点: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在空间上的叠置状态,可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 接触两大类,后者可进一步分为平行不整

9、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不同的地层接触关系反映 了不同的构造运动特点。整合接触是指新、老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时代连续的一种接触关系。它反映在地 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着的情况下,沉积作用连续进行,沉积物依次堆叠而形成。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其特点是新、老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平行,但时代不 连续。其间有长期沉积间断面和风化剥蚀面存在。它的形成过程是地壳下降接 受沉积,然后上 升遭受风化剥蚀,再下降接受沉积。平行不整合反映一次显着的地壳升降运动。角度不整合接触是指新、老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地层时代不连续,其间有长期沉积间断面和风化剥蚀面存在。它的形成过程是地壳下降接受沉积,接着发生 水平挤压运动,使岩层产生褶皱、断裂等变形;伴随着岩层在水平方向上缩短的同时,在垂直 方向上不断上升,沉积间断,岩层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凹凸不平的风化剥蚀面;然后地壳 重新下降,接受沉积。角度不整合反映一次显着的水平挤压运动及伴随的升降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