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87956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1、目的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确定实验室防护等级, 建立生物平安防护机 制,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适用范围实验室所有涉及到的病原微生物, 以及所有与病原微生物有直接 或间接接触的岗位和人员。3、 职责医院生物平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 实验室负责人具体实 施。危害性评估始于实验室设计建造之前,实施于实验活动之中,在 使用之后还需进行定期的阶段性再评估。 当发生实验室意外, 或新发 传染病,或严重疫情时,应特别注意要安排此项工作。4 、实验室风险评估的内容4.1 、 生物因子危害评估生物因子概念:可能引起感染、过敏或中毒的所有微小生物体, 包

2、括基因修饰的、细胞培养的和寄生于人体的。 1、危害评估内容包括生物因子或未知的特性, 如生物因 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 关系、致病性、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 互作用、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等。2、制定评估报告:各种因素的风险发生概率程度、针对这些 风险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方法。5 、实验室风险控制措施5.1 、标准操作程序。5.1.1 、各类医疗废物、 垃圾必须分类放置 , 及时消毒后 , 再由卫 生清洁人员取走。 特别注意对损伤性医疗废物的及时处理。 严格防止 感染或致病因子外泄而污染环境。5.1.2 、在微生物

3、实验室内工作 , 要穿隔离服,戴帽子、口罩和 手套。5.1.3 、超净台内操作尽量防止各种液体飞溅 , 必需防止手或皮 肤直接接触 , 假设有意外污染应及时消毒、冲洗并擦干飞溅出的液体。5.1.4 、在离心机停止转动前时 , 不要翻开顶盖 , 以减少气溶胶的 产生。更不要用手去使离心机减速 , 防止机械损伤的发生。5.1.5 、 要严格规章制度 ,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5.2 、 防止锐器损伤。5.2.1 、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使用,感染性的各种针管、吸管、 吸头、试管、玻片等用后及时放在专用锐器盒内。5.2.2 、锐器损伤后立即挤出伤口处的血液 , 用肥皂水和流水清 洗伤口 ,2%碘伏消毒后纱

4、布包扎 , 可套橡皮指套 或橡皮手套 , 下班前 洗手再重新消毒包扎 , 并准确记录上报 , 确认损伤器械是否来自有传 染性疾病的患者 , 以使受伤者及时得到监测和治疗。5.3 、 重视手部清洁。5.3.1 、在进行无菌操作或接触病原微生物的操作前、 后用洗手 液认真洗手。5.3.2 、在进行无菌操作或接触病原微生物的操作时必须戴一次 性无菌医用乳胶手套。5.4 、 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 ,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主动地从多方面了 解相关的知识 , 从而知道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医院应高度重视,定期加强教育 ,让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意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

5、自觉 地养成良好的习惯。5.5 、严格执行实验室维护程序。包括层流通风的使用; 每天实验室地面的清洁; 每周墙面棚顶的 清洁;每月的空气培养检查以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环境符合要求。5.6 、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平安保卫制度,防范火灾、洪水、地 震和爆炸等自然灾害。6 、工作中发生意外的应对方法。6.1 、假设黏膜接触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6.2 、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等污染物 , 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 ;6.3 、假设被血液污染的针头或仪器等锐器刺伤 , 对伤口进行轻轻 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 用肥皂和流水清洗伤口 , 用 70%酒精、 0.2%-0.5%过氧乙酸、 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 , 并包扎伤口、 带手 套等, 发生意外伤害暴露后要立即进行伤口局部处理 , 并立即报告预 防保健部门。依据样品 HBV、HCV、HIV 和梅毒检测结果尽快采取相应 的补救措施 , 减少感染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