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勘查技术与工程第一次作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第一次作业1、证明电极系的互换原理、证明电极系的互换原理2、根据一个水平分界面的电场边界条件,推导、根据一个水平分界面的电场边界条件,推导虚电源的电流强度虚电源的电流强度3、定性分析理想顶部梯度电极系的理论曲线、定性分析理想顶部梯度电极系的理论曲线1、证明电极系的互换原理、证明电极系的互换原理 解:电极系互换原理表述如下:解:电极系互换原理表述如下:如果一个电极系的结构和尺寸不变,由单极供电如果一个电极系的结构和尺寸不变,由单极供电AMN变成双极供电变成双极供电MAB,且,且I不变,则在同一剖面上,测得不变,则在同一剖面上,测得的电位差相同,电极系系数相同
2、的电位差相同,电极系系数相同。MAiABiMN直流电阻率测井直流电阻率测井的基本关系式的基本关系式n对于AMN电极系:n对于MAB电极系:供电电路的电流强度为I,当电流从电极A流出,经 介质后流向电极B时,A的电流为+I,而B的电流为-I。N电极在地面,离A,B相当远,应有则有电极系系数相同,测得的电阻也相等,证毕。2、根据一个水平分界面的电场边界条、根据一个水平分界面的电场边界条件,推导虚电源的电流强度件,推导虚电源的电流强度n当测量点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处时,n根据边界条件,界面上电位连续电位连续,即:n代入 解得:又根据在界面上电流密度的法向分量连续电流密度的法向分量连续,得:联解,得到
3、电流反射系数3、定性分析理想顶部梯度电极系的理论曲线、定性分析理想顶部梯度电极系的理论曲线地层模型理论曲线原状地层(高阻)低阻围岩低阻围岩abcdefghij 均匀介质均匀介质中记录点处的电流密度中记录点处的电流密度 记录点处的记录点处的真实真实电流密度电流密度记录点处的介质记录点处的介质真真电阻率电阻率 自下而上提升分析AO顶部梯度记录点 1.1.大庆油田某井有一含水砂岩层大庆油田某井有一含水砂岩层,地层中点深度为地层中点深度为1200m1200m,地层厚度为,地层厚度为4m4m,测得自然电位,测得自然电位Usp=-25mvUsp=-25mv,泥浆电阻率,泥浆电阻率Rm(18)=2.5mR
4、m(18)=2.5m,泥浆比重为,泥浆比重为1.32g/cm3(Km=0.708),1.32g/cm3(Km=0.708),地温公式为地温公式为t=15+O.035Ht=15+O.035H,H H为深度。求含水砂岩的地层水电阻率为深度。求含水砂岩的地层水电阻率Rw.Rw.勘查技术与工程第二次作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第二次作业1.解:解:确定确定含水纯岩石静自然电位含水纯岩石静自然电位SSPSSP。本题目中,采用本题目中,采用计算计算自然电位系数自然电位系数K K。K=70.7K=70.7(273+T273+T)/298/298有:有:K=70.7K=70.7(273+273+(15+0.035*12
5、0015+0.035*1200)/298=78.2919/298=78.2919计算比值计算比值确定确定标准温度下的地层水电阻率标准温度下的地层水电阻率a.确定标准温度下的泥浆电阻率 b.确定标准温度下的泥浆滤液电阻率 斯仑贝谢公司有实验关系斯仑贝谢公司有实验关系Km-Km-系数系数,由泥浆比重确定由泥浆比重确定,泥浆比重由测井图泥浆比重由测井图头读出头读出,c.c.确定标准温度下的确定标准温度下的等效泥浆滤液电阻率等效泥浆滤液电阻率d.确定标准温度下的等效地层水电阻率 e.确定标准温度下的地层水电阻率 确定确定地层温度下的地层水电阻率地层温度下的地层水电阻率 2.2.有一含水砂岩层,由电测井
6、资料得知,该有一含水砂岩层,由电测井资料得知,该 地层有侵入,其地层电阻率地层有侵入,其地层电阻率R Rt t=5.m=5.m;泥浆;泥浆电阻率电阻率Rm=0.5.mRm=0.5.m;冲洗带电阻率;冲洗带电阻率R RXOXO=25.m=25.m;围岩电阻率;围岩电阻率R RS S=2.5.m=2.5.m;SPSP曲线读数曲线读数Usp=-32mVUsp=-32mV;地层厚度;地层厚度h=h=3m3m;井径;井径d=d=0.3m0.3m,求该水层的静自然电位求该水层的静自然电位SSPSSP值值.2.2.解:解:用自然电位校正图版自然电位校正图版(下页)有侵入,图版第四列;图版第二行;比值50的那条曲线;由由h/d(地层厚度地层厚度/井径井径)=3m/0.3m=10,确定比确定比值为值为10的竖直线和比值为的竖直线和比值为50的曲线的交点,读出的曲线的交点,读出此交点在本图版上的纵坐标,为此交点在本图版上的纵坐标,为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