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92699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一模具型修的定义:一切模具不合格处的维修及改善。使其达到合格及确保 成型的正常生产。二最常见的模具型修:产品毛边尺寸型修模具撞模,模具漏水模具零 件损坏三.模具型修的基本手法:1. 产品毛边原因分析,依技术课的模具型修指示单,参照其提供的成型NG 样板找到模具相对之处,(A.对该处进行外观检査有无缺损。(B.进行合模确 认,检査模具配合是否到位。(C.对该处尺寸测量,检査尺寸是否过切,有无 余量。(D.如以上三种都无异常则考虑模具进胶,及模具支撑是否合理。(2) 确定型修方案,在导入型修之前先对模具型修部位测数作为型修检测的依据。 根据以上找到的问题点判定,

2、烧焊或新规调整。(3) 工件型修加工,加工中需 预留余量型配合模。余量多少根据毛边的大小和型修前所測量的数据而定。放 电加工接面时钳工需到场确认,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果。(4)模具組立合模,工件加工完成后先进行测数,依照型修前的数据作为参考 再進行型配組立合模,型配合模时应注意工件预留余量,不能直接用力敲,慢 慢的依工件的余量边型配边加工,当型配到一定时,才能用力敲。2. 尺寸型修。(1) 原因分析。依照技术课的模具型修指示单,参照其提供的成型NG 样板及产品的尺寸测量报告。找到模具的相对位置。A检査外观有无缺损,B. 产品段差是否影响尺寸。C.精测模具尺寸是否到位,设计值是否合理。D.模具 进

3、胶是否合理,模具排气是否顺畅。(2) .确定型修方案,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可确定模具是否烧焊或新规。 新规则需与技术和设计检讨新的设计值。烧焊则需先测量模具尺寸作为型修依 据,再进行烧焊处理。(3) .型修加工,加工的数据和电极加工数据需按模具型修前的尺寸和产 品测量尺寸作为依据的,而确定的。对形状较小并且有多个面相切的位置同时 抛光又不好加工时,放电时需要求放电纹要细,尽量减少抛光。(4) .加工后测量,每个加工单位完成后都要进行测量检测,确认每个加 工的数据,并对照型修前的数据判断型修是否到位。3. 模具撞模,对模具的撞模型,应先考虑是否能做镶入子,然后再考虑烧焊修补。加 工的过程则按新规加工流程。4. 模具零件损坏对模具零件烧死和断裂的型修。在无法敲出工件时,线割加工时单边 需预留0.2MM的余量,以防加工时伤到原孔。工件取出后需检査模仁有无倒角, 及反口。有则需烧焊修补或加大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