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刑法学1-5章练习题与答案讲解.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93581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刑法学1-5章练习题与答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考刑法学1-5章练习题与答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考刑法学1-5章练习题与答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刑法学1-5章练习题与答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刑法学1-5章练习题与答案讲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1.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称为 A. 单行刑法B. 附属刑法C. 刑法典D. 刑法通那么【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称为刑法典。 2 页2. 因果关系的错误不包括 A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B. 事前成心C .事后成心D.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因果关系的错误主要有三种情况: 即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 事前成心与犯罪构 成的提前实现。 79 页3. 不满 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周岁周岁周岁周岁【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2、不满 14 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67 页4. 刑法文字发生错误时,统观刑法全文加以补正,以说明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是A. 历史解释B. 比较解释C .补正解释D .当然解释【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补正解释, 即在刑法文字发生错误时,统观刑法全文加以补正,以说明刑法真 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11 页5. 某动物园的一位饲养员某甲, 一天清晨起来给老虎窝清扫卫生, 由于马上就开馆了, 时间 比较紧,他匆匆忙忙清扫完后就走了,出门时忘了关门, 结果老虎窜了出来,将一名游客咬 成重伤。那么对于该游客的重伤,管理员某甲的主观心态是 A. 直接成心B. 间接成心

3、C. 疏忽大意的过失D .过于自信的过失【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因为当时由于时间比较紧, 一时疏忽忘记了锁门。 但根据他的工作要求和业务 能力, 他应该有这个预见能力和预见义务, 但是由于过于疏忽没有预见到, 所以应当定为疏 忽大意的过失。 70 页6. 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某一类法益称为A. 一般客体B. 直接客体C同类客体D. 间接客体【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某一类法益。51 页7. 关于刑法的解释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规定的真实含义的说明B. 任何刑法都有解释

4、的必要C. 对刑法的解释结论并非都具有效力D. 刑法解释可以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正确答案】 D【您的答案】 C【答案解析】 刑法解释的对象是刑法规定,刑法又是以文字作出规定的,因此,刑法解释不 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8 页8. ?刑法? 第 6条第 1 款规定: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 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对 的规定。A. 属人管辖原那么B .保护管辖原那么C .属地管辖原那么D .普遍管辖原那么【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刑法?第 6条第 1 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 特别规定的以

5、外,都适用本法。这是对属地管辖原那么的规定。 29 页9. 狩猎人为了击中野兽而对可能击中他人所持的心理态度是A. 直接成心B. 间接成心C. 疏忽大意的过失D .过于自信的过失【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 D【答案解析】 间接成心, 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放任这种结果 发生的心理态度。 75 页10. 关于识别控制能力的认定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B. 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处分C.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D.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正确答案

6、】 B【您的答案】 D【答案解析】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70 页11. 将犯罪分为重罪、轻罪与违警罪,始于 1791 年的 A. 德国刑法典B. 法国刑法典C. 英国刑法典D. 美国刑法典【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 A1791 年的法国刑法【答案解析】 以法定刑为标准,将犯罪分为重罪、轻罪与违警罪,始于 典。12. 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A. 适用行为时的法律B. 追究刑事责任C. 刑法具有溯及力D. 由法院根据情况判断【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 A 【答案正确】即不【答案解析】 行为时的法

7、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 适用行为时的法律, 追究刑事责任,刑法没有溯及力。35 页13.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A. 应该从轻处分B. 应当免除处分C .应当减轻处分D .可以免除处分【正确答案】 D【您的答案】 C【答案解析】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 70 页14. 以下不属于对国外犯适用的原那么是 A. 属人管辖原那么B. 保护管辖原那么C .属地管辖原那么D .普遍管辖原那么【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D【答案解析】 属地管辖原那么是对国内犯的适用原那么。 28 页15. 犯罪的本质是对 的侵犯。A. 权利B. 利益C. 法益D. 制

8、度【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取决于它是否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所以, 犯罪的本质是对法益的侵犯。 39 页16. 已满 14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A. 可以从轻处分B. 应当减轻处分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正确答案】 D【您的答案】 A67 页36 页【答案解析】 已满 14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17.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 A. 适用行为时的法律B. 适用新刑法C. 由检察院根据情况决定D. 由法院根据情况决定【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 A 【答

9、案正确】【答案解析】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18. 以下关于刑法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刑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B. 刑法属于刑事法C. 刑法属于程序法D. 刑法属于公法【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刑法属于实体法。 2 页19. 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 A. 亲告罪B. 非亲告罪C. 身份犯D. 非身份犯【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 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亲告罪是指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43 页20. 关于犯罪客体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犯罪客体表现为法益B. 犯罪客体必须是刑法所保护的法益C. 犯罪客体必须是违法行为所侵犯的法益D.

10、刑法理论通常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与直接客体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犯罪客体必须是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法益。 50 页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1. 罪刑相适应原那么的根本内容包括 A. 平等地裁量刑罚B. 刑罚与罪质相适应C. 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D. 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E. 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正确答案】 BDE【您的答案】 BDE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平等地裁量刑罚是平等适用刑法原那么的内容, 禁止不均衡的、 残虐的刑罚是罪 刑法定原那么的根本内容。 24 页2. 刑法论理解释主要包括 A. 扩大解释B. 缩小解释C. 文理解

11、释D .当然解释E .补正解释【正确答案】ABDE【您的答案】ABCDE【答案解析】论理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反对解释、补正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 11 页3. 以下属于刑法的任务的是 A. 保卫国家平安B. 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C. 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D. 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E.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 ABCDE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刑法?第 2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 行为作斗争, 以保卫国家平安, 保卫人民民主专政

12、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保护国有财产和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和其 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5 页4.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对行为人的识别控制能力分为 A. 完全识别控制能力B. 相对识别控制能力C局部识别控制能力D. 减轻识别控制能力E限制识别控制能力【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 AE【答案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对行为人的识别控制能力分为:1完全识别控制能力2相对识别控制能力3局部识别控制能力4减轻识别控制能力5限制识别控制能力6无识别控制能力 69 页5

13、. 对国外犯的适用原那么包括 A. 属人管辖原那么B. 属地管辖原那么C .保护管辖原那么D .普遍管辖原那么E .禁止管辖原那么【正确答案】 ACD【您的答案】 ABC【答案解析】 对国外犯的适用原那么包括: 属人管辖原那么、 保护管辖原那么、 普遍管辖原那么。 31 页6. ?刑法? 第 10 条规定: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 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 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分的, 。A. 应当减轻处分B. 应当免除处分C.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分D .可以免除处分E. 可以减轻处分【正确答案】 DE【您的答案】 DE 【答案正确】【答案解

14、析】 ?刑法?第 10 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 刑事责任的, 虽然经过外国审判, 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 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分的, 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分。7. 已满 14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对以下哪些犯罪负刑事责任 A. 成心杀人B成心伤害致人轻伤C. 强奸D. 抢劫E. 走私毒品【正确答案】ACD【您的答案】BCDE【答案解析】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成心杀人、成心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67 页8. 刑法的根本原那么包括 A. 罪刑法定原那么B .有罪追溯原那么C. 平等适用刑法原

15、那么D .罪刑相适应原那么E. 有罪类推原那么【正确答案】 ACD【您的答案】 ABCDE【答案解析】 刑法明确规定了刑法的三个根本原那么, 就是罪刑法定原那么、 平等适用刑法原那么、 罪刑相适应原那么。 13 页9. 关于行为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区别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行为对象决定犯罪的性质B .犯罪客体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C. 行为对象只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D. 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E. 行为对象不是犯罪分类的根据 【正确答案】 CDE【您的答案】 ABCD它一般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 而犯罪客58 页【答案解析】 行为对象所呈现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 体所表现的是行为的内在本质,因而

16、决定犯罪的性质。10. 以下关于单位犯罪的特征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单位犯罪即单位本身犯罪,而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之和B. 单位犯罪是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C. 单位犯罪是出于为本单位谋取合法利益D. 单位犯罪一般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E. 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不属于单位犯罪【正确答案】 ABDE【您的答案】 ABDE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单位犯罪一般是出于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为单位谋取合法利益的行为不可 能成立任何犯罪。 72 页1. 关于刑法的解释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规定的真实含义的说明B. 任何刑法都有解释的必要C. 对刑法的解释结论并

17、非都具有效力D. 刑法解释可以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正确答案】 D【您的答案】 C【答案解析】 刑法解释的对象是刑法规定,刑法又是以文字作出规定的,因此,刑法解释不 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8 页2. 我国的第一部刑法典自 起施行。年7月1日年1月1日年7月1日年1月1日【正确答案】 D【您的答案】 A【答案解析】 1979 年 7 月 1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 该法典自 1980年 1月 1日起施行。 1页3. 已满 14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 A. 可以从轻处分B .应当减轻处分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18、未做】4.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分表达的是A. 罪刑法定原那么B .罪刑相适应原那么C. 平等适用刑法原那么D. 刑罚与罪质相适应原那么【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 C【答案解析】 罪刑法定原那么的根本含义是,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 罚。 13 页5. 以下关于刑法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刑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B. 刑法属于刑事法C. 刑法属于程序法D. 刑法属于公法【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刑法属于实体法。 2 页6. 关于识别控制能力的认定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B.

19、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处分C.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D.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 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70 页7. 刑法文字发生错误时,统观刑法全文加以补正,以说明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是A. 历史解释B. 比较解释C. 补正解释D. 当然解释【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补正解释, 即在刑法文字发生错误时,统观刑法全文加以补正,以说明刑法真 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20、。 11 页8.?刑法? 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 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分 的除外。A. 最高刑为三年以上B. 最低刑为三年以上C. 最高刑为五年以上D. 最低刑为五年以上【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 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刑法? 第 8 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或者公民犯罪, 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可以适用本法; 但是按照 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分的除外。 32 页9. 某动物园的一位饲养员某甲, 一天清晨起来给老虎窝清扫卫生, 由

21、于马上就开馆了, 时间 比较紧,他匆匆忙忙清扫完后就走了,出门时忘了关门, 结果老虎窜了出来,将一名游客咬 成重伤。那么对于该游客的重伤,管理员某甲的主观心态是 A. 直接成心B. 间接成心C .疏忽大意的过失D .过于自信的过失【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因为当时由于时间比较紧, 一时疏忽忘记了锁门。 但根据他的工作要求和业务 能力, 他应该有这个预见能力和预见义务, 但是由于过于疏忽没有预见到, 所以应当定为疏 忽大意的过失。 70 页10. 犯罪特征中最本质、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刑事违法性B. 应受刑罚处分性C .国家强制性D .社会危害性【正确答案】

22、 D【您的答案】 A【答案解析】 犯罪的根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与应受刑罚处分性。 其中社会危害 性是最本质、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37 页11. 以下不属于罪刑相适应原那么的根本内容的是A. 刑罚与罪质相适应B. 禁止事后法C. 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D .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 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禁止事后法是罪刑法定原那么的根本内容。 24 页12. 狩猎人为了击中野兽而对可能击中他人所持的心理态度是A. 直接成心B. 间接成心C. 疏忽大意的过失D .过于自信的过失【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 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间接成心

23、, 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放任这种结果 发生的心理态度。 75 页13. 犯罪的本质是对的侵犯。A. 权利B. 利益C. 法益D. 制度【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取决于它是否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所以, 犯罪的本质是对法益的侵犯。 39 页14.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A. 应该从轻处分B. 应当免除处分C .应当减轻处分D .可以免除处分【正确答案】 D【您的答案】 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70 页15. ?刑法?第 237 条规定了强制猥亵

24、妇女罪,如果认为强制猥亵男性的行为也构成强制猥 亵妇女罪,属于 A. 当然解释B. 类推解释C. 比较解释D .体系解释【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 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禁止类推解释是罪刑法定原那么的一个内容。 ?刑法?第 237 条规定了强制猥亵 妇女罪,如果认为强制猥亵男性的行为也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那么是类推解释。 16 页16.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 A. 适用行为时的法律B. 适用新刑法C. 由检察院根据情况决定D. 由法院根据情况决定【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 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 36 页17

25、.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称为 A. 单行刑法B. 附属刑法C. 刑法典D. 刑法通那么【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称为刑法典。 2 页18. 关于社会危害性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B. 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C社会危害性是相对性与变易性的统一D. 社会危害性是客观性与可知性的统一【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 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并非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刑法规定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 39 页19. ?刑法?第 6 条第 1 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

26、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 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对 的规定。A. 属人管辖原那么B .保护管辖原那么C .属地管辖原那么D .普遍管辖原那么【正确答案】 C即不31【您的答案】 B【答案解析】 ?刑法?第 6条第 1 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 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对属地管辖原那么的规定。29 页20. 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 A. 适用行为时的法律B. 追究刑事责任C. 刑法具有溯及力D. 由法院根据情况判断【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 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 适用行为

27、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刑法没有溯及力。35 页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1. 犯罪构成由 的有机统一而组成。A. 犯罪主体B. 犯罪主观要件C. 犯罪客体D .犯罪客观要件E. 犯罪内容【正确答案】 ABCD【您的答案】 ABCDE【答案解析】 犯罪构成由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要件、 犯罪主体与犯罪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组成。 47 页2. 对国外犯的适用原那么包括 A. 属人管辖原那么B. 属地管辖原那么C .保护管辖原那么D .普遍管辖原那么E. 禁止管辖原那么【正确答案】 ACD【您的答案】 AC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对国外犯的适用原那么包括: 属人管辖原那么、 保护管辖原那么、

28、普遍管辖原那么。 页A. 平等地裁量刑罚B. 刑罚与罪质相适应C. 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D. 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E. 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正确答案】 BDE【您的答案】 BDE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平等地裁量刑罚是平等适用刑法原那么的内容, 禁止不均衡的、 残虐的刑罚是罪 刑法定原那么的根本内容。 24 页4. 刑法的根本原那么包括 A. 罪刑法定原那么B. 有罪追溯原那么C. 平等适用刑法原那么D. 罪刑相适应原那么E. 有罪类推原那么【正确答案】 ACD【您的答案】 AC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刑法明确规定了刑法的三个根本原那么, 就是罪刑法定原那么、 平等适

29、用刑法原那么、 罪刑相适应原那么。 13 页5. 关于行为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区别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行为对象决定犯罪的性质B. 犯罪客体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C. 行为对象只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D. 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E. 行为对象不是犯罪分类的根据【正确答案】 CDE【您的答案】 ACDE它一般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 而犯罪客【答案解析】 行为对象所呈现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 体所表现的是行为的内在本质,因而决定犯罪的性质。 58 页6. 以下哪些情形应坚持从旧兼从轻的原那么 A. 酌定减轻处分B累犯的认定C自首的认定D. 立功的认定E. 缓刑的撤销【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

30、 ABCD35【答案解析】 对于酌定减轻处分、累犯的认定、自首的认定、立功的认定、缓刑的撤销、假 释的适用与撤销等问题,应坚持从旧兼从轻的原那么即有利于行为人的原那么进行处理。 页7. 以下关于单位犯罪的特征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单位犯罪即单位本身犯罪,而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之和B. 单位犯罪是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C. 单位犯罪是出于为本单位谋取合法利益D. 单位犯罪一般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E. 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不属于单位犯罪【正确答案】 ABDE【您的答案】 ABDE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单位犯罪一般是出于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为单位谋取合法利益的行为不可

31、能成立任何犯罪。 72 页8. 刑法论理解释主要包括 A. 扩大解释B. 缩小解释C. 文理解释D .当然解释E .补正解释正确答案】 ABDE您的答案】 ABDE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 论理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反对解释、补正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 11 页9. 已满 14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对以下哪些犯罪负刑事责任 A. 成心杀人B. 成心伤害致人轻伤C. 强奸D. 抢劫E. 走私毒品【正确答案】 ACD【您的答案】 AC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成心杀人、成心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

32、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67 页A. 对象错误B. 法律错误C. 打击错误D. 因果关系的错误E. 违法性的认识错误【正确答案】 ACD【您的答案】 ABCDE【答案解析】 具体的事实错误主要包括对象错误、打击错误与因果关系的错误。78 页6. 罪刑法定原那么的根本内容包括 A. 禁止事后法B. 禁止类推解释C. 禁止绝对不定期刑D. 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E. 平等地保护法益【正确答案】 ABC【您的答案】 ABCE【答案解析】 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是罪刑相适应原那么的内容, 平等地保护法益是平等适用 刑法原那么的内容。 22 页10. 关于刑法的概念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33、刑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B. 刑法属于刑事法C .刑法属于程序法D. 刑法属于公法E. 罪刑法定原那么成为刑法的生命【正确答案】 ABDE【您的答案】 ABD【答案解析】 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类中,刑法属于实体法。 2 页9. 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传统型犯罪是A. 隔隙犯B. 非隔隙犯C. 自然犯D. 法定犯【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自然犯是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传统型犯罪14. ?刑法?第 111 条规定的“情报限定为“关系国家平安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 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 A. 扩大解释B. 缩小解释C. 补正解释D. 比较解释【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

34、 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缩小解释, 即刑法条文的字面通常含义比刑法的真实含义广, 于是限制字面含 义,使其符合刑法的真实含义。 如?刑法? 第 111 条规定的“情报限定为“关系国家平安 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那么是缩小解释。10 页15. 因果关系的错误不包括 A.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B. 事前成心C .事后成心D. 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因果关系的错误主要有三种情况: 即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 事前成心与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 79 页20. 我国的第一部刑法典自 起施行。年7月1日年1月1日年7月1日年

35、1月1日【正确答案】 D【您的答案】 A【答案解析】 1979 年 7 月 1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 该法典自 198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1 页10.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对行为人的识别控制能力分为A. 完全识别控制能力B. 相对识别控制能力C局部识别控制能力D. 减轻识别控制能力E. 限制识别控制能力【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 ABCE【答案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对行为人的识别控制能力分为:1完全识别控制能力2相对识别控制能力3局部识别控制能力4减轻识别控制能力5限制识别控制能力6无识别控制能力 69 页1. 关于社会危害性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B. 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C社会危害性是相对性与变易性的统一D .社会危害性是客观性与可知性的统一【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 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并非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刑法规定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 3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