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999381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时间: 90第 1 4 讲综合能力检测题分钟满分: 100 分得分:_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6 分 )1 (2016 , 达州模拟 ) 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 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 , 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D 次声波的频率太高, 人耳听不见2 (2016 , 绵阳 ) 如图所示 ,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 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 拨动钢尺 , 听它发出的声音, 并观察

2、它的振动情况. 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1/4 , 再次实验 , 得到的结论是( B )A声音变大B频率变高C振动变慢D响度变小3 (2016 ,西宁 ) 下列设备与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 其中正确的是 (A )A B 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C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B 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D 遥控器靠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4(2016 ,乐山 ) 声能够传递“信息”或“能量”. 下面事例中, 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D )A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

3、的结石5(2016 , 枣庄 ) 阳光灿烂的日子, 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 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 , 这些光斑是 ( C )A 树叶的实像B 树叶的虚像C 太阳的实像D 太阳的虚像6 (2016 , 武汉 ) 关于光现象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影的形成 , 是光的直线传播B 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 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 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 处 , 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 m 时 , 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 mD“海市蜃楼”的形成, 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7 (2016 , 大庆 )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B ) A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4、B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C 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D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8 (2016 ,淮安 ) 如图甲所示, 蜡烛a 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 , 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 则蜡烛a 在平面镜中(D )A 不成像B 仍成像 , 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 仍成像 , 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 仍成像 , 且像还在原来位置9 (2016 , 资阳模拟 ) 下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 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 (

5、2016 , 孝感 ) 如图所示 , 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 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 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 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11 (2016 , 通辽 )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学习中应用广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 , 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12(2015 , 泰安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 当烛焰离透镜 13 cm时成放大的实像 ,当烛焰离透镜8 cm 时成

6、放大的虚像 , 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D )A. 4 cm B 6 cm C 7 cm D 12 cm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1 分)13(2016 , 徐州 ) 人说话时 , 把手指放在喉结处, 会感到声带在 _振动 _, 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 _声波 _的形式传播;那些刺耳难听, 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 _噪声 _.14(2016 , 锦州 ) 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 这是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_音色_来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 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 这是因为 _真空不能传声 ( 或声音传播需要介质)_.15 (2016 , 玉林 ) 如图甲所示

7、, 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 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_定位_;如图乙所示, 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 常常有禁止 _鸣笛 _的标志 .错误 !错误 !, 第16题图)16 (2016 , 巴中模拟 ) 如图 , 面镜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利用 _凹 _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用来会聚太阳光烧水;而牙医利用口腔窥镜, 可以看到牙齿在镜中所成的_虚_( 填“实”或“虚”) 像 .17 (2016 , 宁波 ) 如图所示 , 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 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 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 A 点 . 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 , 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

8、的过程中 , 硬币上的 B点和 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 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 _浅 _的虚像 .(2) 图中画出了刚看到 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 , 入射角是 C;如果刚看到 B 点时的入射角是 B, 则 B_ _C.18(2016 , 绵阳 ) 让一束光从某介质以不同角度射入空气中, 观察光束在介质和空气中的径迹变化 , 得到光束在介质中的入射角i 及其正弦值sin i 、折射角r 及其正弦值sin r 如下表所示 . 从探究中我们可以得出:折射角总是_大于 _(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入射角;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我们可以得到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_

9、1.50 _( 保留两位小数 ).数次据数物理量123456i10°20°30°40°50°60°sin i0.1740.3420.50.6430.7660.866r15.1 °30.9 °48.7 °76.5 °sin r0.260.5130.7510.97219. (2016 , 荆门 ) 有一种新型自拍神器 ( 如图 ) , 可用手机发出的电磁波来遥控它在空中悬停、飞行、拍照 . 其镜头部分相当于一个 _凸透镜 _. 拍照时 , 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 _缩小_的实像 . 现使自拍神器远离自

10、己, 同步传播到手机上自己的像会变_小 _.第 19题图第20题图20(2016 , 北海 ) 如图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像距v 和物距 u 的关系图 , 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10_cm, 若利用这个凸透镜作为照相机的镜头, 要得到清晰的像, 被拍摄的物体距离照相机至少大于_20_cm.21 (2015 , 枣阳 )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得益于光导纤维的发明和使用, 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息时实际上是光的一种_全反射 _( 填“全反射”或“折射”) 现象;值得注意的是, 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 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前 _( 填

11、“前”或“后”) , 需要配戴用 _凹透镜 _(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 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三、作图题 ( 共 12 分)22 (3 分 )(2016 , 丹东 ) 如图所示 , 光源 S 发出一条光线射向水面, 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 , 反射光线经过A 点 . 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第22题图第 23题图第 24题图解:第22题图第 23题图第 24题图23(3 分 )(2015 , 德阳 ) 如图所示 , 已知一条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 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O, 一条经过凸透镜.24 (6 分)(2016 ,

12、广州 )(1) 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 与物比较 , 物体 MN经凸透镜成 _放大 _( 填“放大”或“缩小” )_ 倒立 _( 填“正立”或“倒立” ) 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 共 31 分)25(9分 )(2016 , 大连 ) 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 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 , 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 030 cm 的直尺 .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1) 该实验应该在较 _暗 _( 填“亮”或“暗” ) 的环境下进行 .(2)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 请在

13、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实验次数123456物距 u/cm相同物高1/cm相同h像距 v/cm4.08.012.016.020.024.0像高 h2/cm2.04.16.08.09.912.0解:图略(3) 根据图象 , 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_物距和物高一定时 , 物体经小孔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 _.(4) 另一名同学在做实验时, 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 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 所示 . 外筒( 足够长 ) 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 , 左端开有小孔;内筒 ( 内径约 14 cm) 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 , 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 , 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 其他器材不变 .

14、 和小明使用的装置相比较, 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 各写一条即可 ).好处是 _方便改变像距_;不足是 _像高不方便测量_.26(6 分 )(2016 , 南平 ) 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平面镜 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1) 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 AO方向射向镜面 , 反射光沿 OB方向射出 , 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 . 改变光的入射角度 , 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B_( 填字母 ).A 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_显示光路或便

15、于确定反射光线、 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_( 写出一条即可 ).(2) 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 , 如图乙所示 , 让光仍贴着纸板沿 AO方向射向镜面 , 此时反射光 _不在 _( 填“在”或“不在”) 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 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_ _( 填序号 ).27(5 分 )( 原创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7 cm. 如图所示 , 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 cm 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烛焰高 2 cm.A、B, 高为(1) 最好选用 _茶色 _( 填“茶色”或“无色透明” ) 玻璃板进行实验 .(2) 选取 A

16、、 B 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_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_.(3) 在利用蜡烛 B确定出蜡烛 A成像的位置后 , 移去蜡烛 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 的像 .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虚 _( 填“实”或“虚”) 像 .(4)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 , 身高 1.7 m的人 , 站在镜前 5 m处 , 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_5_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 , 像的大小 _不变 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 (11 分 )(2016 , 陕西 )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 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 他们在进

17、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 , 如图 2 所示 .(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 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 处像的位置 )(1) 从图 2 中可以看出 , 蜡烛在A、 B 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放大 _的实像 .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幻灯机 ( 投影仪、放映机等)_( 写出一个即可 ).(2) 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 , 当蜡烛在距透镜 15 30 cm 之间时 , 像均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 30 cm以外处 . 但是 , 当他们把蜡烛放在 C位置时 , 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 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 原因是像距 _太大 ( 或超出了光具座长度范

18、围 )_.(3) 为了让蜡烛在 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 , 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 更换凸透镜 , 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 . 这表明像距变 _小 _了 , 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 , 此透镜焦距_小于 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 cm.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 , 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 , 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 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 . 由此实验联系实际 , 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 _大 _( 填“大”或“小” ) , 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_后 _( 填“前”或“后” ) 方, 故需配戴 _凸_透镜矫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